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车清洗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6493发布日期:2018-11-20 21:3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车清洗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车清洗垫。



背景技术:

随着文明城市的建设,城市中施工工地上的车辆在车轮上泥渣未完全清理干净之前是不允许离开施工工地进入城市道路,车轮上的泥土不仅造成尘土飞扬,增加城市雾霾,而且道路上的泥印子破坏城市形象,更胜者,对后来车辆造成车祸隐患。

现有的清理车轮泥渣方式为在施工工地出口设高压水枪对轮胎进行冲水,虽然能够清理轮胎上的泥渣,但会造成出口处路面泥泞,后来车辆带来轮胎打滑的风险,高压水枪必须一直对轮胎进得冲洗直到车辆进入城市道路,不然,泥泞的路面会使轮胎一直沾上泥土,同时也使得冲泥渣的水流四处乱流,亦会流入城市道路,破坏城市形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车清洗垫,通过在出工地的车辆轮胎下增加清洗垫,避免造成施工工地出口处路面泥泞,降低车辆出事故的风险,清洗垫内设置的由横板间半圆形孔洞和底座侧面上的通孔形成的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对冲击泥渣的水流进行引导,避免使水流进入城市道路而破坏城市形象,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车清洗垫,包括四棱锥台状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若干个呈正交的相互连接的横板和纵板,所述的横板和纵板垂直于凹槽的底面,位于两横板之间的纵板底端设等大的半圆形孔洞,半圆形孔洞的拱起方向向上,与纵板板面相对的底座侧沿上设置与纵板板面垂直且与所述半圆形孔洞形状大小相对应的通孔,使两横板间的半圆形孔洞和底座上的通孔形成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出工地的车辆轮胎下增加清洗垫,在清洗垫上清洗车轮时,清洗垫内设置的由横板间半圆形孔洞和底座侧面上的通孔形成的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对清洗泥渣后的泥水进行引导,避免了对停在路面上的车辆清洗时水枪喷出的水造成施工工地出口处路面泥泞,降低车辆出事故的风险,同时避免使泥水进入城市道路而破坏城市形象。

2、被高压水枪冲出来的泥渣掉入横板和纵板形成的格槽中被流水带离清洗垫,使车辆在清洗垫上行驶的过程中车轮不会再次粘上泥土,从而完全无泥渣地离开施工工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合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车清洗垫,包括四棱锥台状的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凹槽2,凹槽2内设置若干个呈正交的相互连接的横板21和纵板22,所述的横板21和纵板22垂直于凹槽2的底面,位于两横板21之间的纵板22设等大的半圆形孔洞221,半圆形孔洞221的拱起方向向上,与纵板22板面相对的底座1侧沿上设置与纵板22板面垂直且与所述半圆形孔洞221形状大小相对应的通孔11,使两横板21间的半圆形孔洞221和底座1上的通孔11形成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如附图3箭头所示。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设有通孔11的侧沿上设置排水沟12与底座1相连,所述排水沟12沟面低于通孔11底面,有组织地将出泥渣的通道出来的泥水通过排水沟12排到指定的沉淀池,从而避免冲刷泥土的水影响工地出口处的路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2底面向上凸起成球形面,使排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向底座1两侧倾斜,如此构成有坡度的出泥渣的通道,快速将从轮胎上冲刷下来的泥水从通道内流出,方便对后来车辆进行清洗,提高效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垫沿纵板22方向从中间分隔成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通过合页连接,将清洗垫拆起后占用面积减少,便于运输,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将离开工地需要清理的工程车辆停放在施工工地出口处的清洗垫上,呈正交的相互连接的横板和纵板对车辆起支撑作用,用高压水枪对工程车辆的车身和轮胎进行喷水清洗,清理后的泥水经过横板和纵板的格槽落入底座的凹槽内,再经过由两横板间的半圆形孔洞和底座侧面上的通孔形成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后,清理后的泥水流出清洗垫,通过在出工地的车辆轮胎下增加清洗垫,避免造成施工工地出口处路面泥泞,降低车辆出事故的风险,清洗垫内设置的由横板间半圆形孔洞和底座侧面上的通孔形成的出泥渣的半圆形通道对清洗泥渣后的泥水进行引导,避免使泥水进入城市道路而破坏城市形象,被高压水枪冲出来的泥渣掉入横板和纵板形成的格槽中,使车辆在清洗垫上行驶的过程中车轮不会再次粘上泥土,从而完全无泥渣地离开施工工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