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499发布日期:2019-04-29 12:4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拖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tractor)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发动机动力由传动系统传给驱动轮,使拖拉机行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都是以橡胶皮带作为动力传送的媒介。按功能和用途分农业、工业和特殊用途等拖拉机;按结构类型分轮式、履带式、船形拖拉机和自走底盘等。

由于水田有充斥泥水作业环境恶劣、田埂高、地块小等特点。因此对拖拉机有着特殊要求:轻量化车身、装配水田专用轮胎,防陷入泥泞、在水田里保证足够的牵引性能;防水密封性好;地隙高通过性好;转弯半径小等。而目前水田区用的拖拉机大都在普通拖拉机基础上简单改装,换上水田桥和水田轮,不能很好的满足水田作业的特殊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缺乏水田专用的拖拉机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满足水田使用的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包括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所述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配合构成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的装配基体,还包括以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为装配基体设置的转向和制动系统总成、行走系统总成、工作装置、覆盖件总成、电器系统总成、油箱总成、座椅总成、安全架总成和配重总成,所述发动机包括无缸套的发动机本体以及进气系统总成、散热系统总成、排气系统总成、手油门总成和脚油门总成,其中,所述散热系统总成通过螺栓安装在传动系统上,所述进气系统为内置干式空滤器,通过安装支架用螺栓安装在散热系统总成前面、覆盖件总成内部,所述排气系统总成的消音器为内置式,安装在覆盖件总成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系主要包括:防水前驱动桥总成、离合器总成、同步器换挡变速箱总成、防水后驱动桥总成、最终传动总成和动力输出总成,其中,所述防水前驱动桥总成包括呼吸管、前桥呼吸口、前驱动桥以及前托架,所述呼吸管末端连接到前桥呼吸口上,所述呼吸管的进气口固定在散热系统总成上;所述前驱动桥为水田桥,所述前驱动桥通过螺栓固定在前托架上;所述前托架通过螺栓连接在发动机本体的两侧,所述离合器总成、同步器换挡变速箱总成、防水后驱动桥总成和动力输出总成通过用螺栓依次连接在发动机本体的后部,所述最终传动总成通过螺栓螺栓连接在防水后驱动桥总成左右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系统总成包括方向盘、密封套、调节旋钮、转向管柱、转向器、转向回油管、转向泵出油管、转向输出油管和润滑油路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多路阀操纵、提升器进油管、多路阀、多路阀进油管、回油管、滤清器、滤清器护板、双联泵吸油管、双联泵和提升泵出油管。

作为优选,所述覆盖件包括机罩总成和地板总成,所述机罩总成通过机罩支架连接到发动机本体上,所述机罩总成下部设置前围板。

作为优选,所述电器系统总成包括灯光照明系统、电源及启动系统、仪表信号系统、ECU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总成包括主油箱、主油箱安装机构、主副油箱通油管、通油管护板、副油箱、副油箱安装机构、呼吸管、出油管和滤油器,其中,所述主油箱通过主油箱安装机构安装在变速箱他壳体上,副油箱通过副油箱安装机构安装在后桥壳体上;主、副油箱之间通过通油管连接,上部设有呼吸管和出油管,燃油通过所滤油器过滤进入发动机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一、通过改善材料和优化结构,整机实现轻量化车身,降低成本,同时配以水田轮胎作业可减少陷入泥泞的可能;二、关键部件如传动系、电器部件等实现很好的防水防泥效果,适应水田作业;三、前驱动桥轮毂安装中心低于前驱动桥中心的结构,提高离地间隙,增加水田作业的通过性;四、紧凑的发动机结构,发动机长度减短,有效缩短轴距;同时机罩高度抬高,保证充足的前驱动桥转向角。短轴距大转向角实现尽量小的转弯半径,便于田间地头转弯。五、整机布置合理,能够很好地适应水田作业,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及其附件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安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转向系统和液压系统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工作装置(不含前牵引)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覆盖件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器系统示意图;

图9为为实施例1提供的油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包括:发动机及其附件1、传动系总成2、转向和制动系统总成3、行走系统总成 4、工作装置5、覆盖件总成6、电器系统总成7、油箱总成8、座椅总成9、安全架总成10和配重总成11。本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水田轮式拖拉机为无架式拖拉机,发动机本体1.1和传动系总成2之间用螺栓连接,共同作为其它部件的装配基体。行走系统总成4包括前驱动轮总成和后驱动轮总成,水田作业装水田高花胎,旱田作业和长时间道路运输需换装平花胎。配重总成11包括前配置和后配重,根据作业需求选装。前配置装在前配重架上,后配重装在后轮轮辋上。座椅总成9装在覆盖件总成6的新型地板总成6.2或驾驶室总成6.3上,供驾驶员乘坐。

图2所示,发动机本体1.1为拖拉机提供动力,其采用合金材料并优化结构,降低缸体壁厚,减省材料;去掉传统发动机的缸套(优化结构),减少缸心距,从而缩短发动机的长度。以上两点使发动机达实现轻量化,使发动机具有超高的比功率,从而大程度的降低比油耗,达到节油减排的效果。其附件包括进气系统总成1.2、散热系统总成1.3、排气系统总成1.4、手油门总成1.5和脚油门总成1.6。散热系统总成1.3通过螺栓安装在前桥托架2.1.2上。进气系统 1.2为内置干式空滤器,通过安装支架用螺栓安装在散热系统总成1.3前面、机罩6.1内部。排气系统总成1.3的消音器为内置式,安装在发动机上机罩内部。手油门总成1.5和脚油门总成1.6,其操纵分别安装在仪表台上和地板总成上,信号通过线束和ECU最终控制油门大小。

图3所示,传动系总成2主要包括:防水前驱动桥总成2.1、离合器总成2.2、同步器换挡变速箱总成2.3、防水后驱动桥总成2.4、最终传动总成2.5 和动力输出总成2.6。防水前驱动桥总成2.1的呼吸管2.1.1,末端连接到前桥呼吸口上,进气口固定在散热系统总成1.3上;前驱动桥2.1.3为水田桥,具有优良的防水功能,其用螺栓固定在前托架2.1.2上;前托架2.1.2为铸件,通过螺栓连接在发动机本体1.1的两侧。离合器总成2.2、同步器换挡变速箱总成2.3、防水后驱动桥总成2.4和动力输出总成2.6,用螺栓依次连接在发动机本体1.1 后部,最终传动总成2.5用螺栓连接在防水后驱动桥总成2.4左右两端。分动齿轮集成在防水后驱动桥总成2.4的后桥壳体中,结构简化、重量轻。变速箱壳体和后桥壳体优化结构,保证强度同时降低壳体壁厚,重量轻成本低。最终传动总成2.5的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总成2.6的拨叉轴处油封使用组合式油封,防水防泥性能好。传动系总成2用来传递发动机本体1.1的动力。

安全架总成10,安全架10.1为可折叠紧凑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到最终传动半轴壳体上。可选装遮阳棚10.2,通过螺栓安装在安全架10.1,加大面积,优化导水曲线,起到防晒防水作用。

图4所示,转向系统3.1和液压系统5.1,转向系统总成3.1包括方向盘3.1.1、密封套3.1.2、调节旋钮3.1.3、转向管柱3.1.4、转向器3.1.5、转向回油管3.1.6、转向泵出油管3.1.7、转向输出油管3.1.8和润滑油路单向阀3.1.9。液压系统5.1 包括多路阀操纵5.1.1、提升器进油管5.1.2、多路阀5.1.3、多路阀进油管5.1.4、回油管5.1.5、滤清器5.1.6、滤清器护板5.1.7、双联泵吸油管5.1.8、双联泵5.1.9、提升泵出油管5.1.10。双联泵5.1.9通过螺栓连接在发动机本体1.1上,集成了转向泵和提升泵两个泵,通过吸油管5.1.8从传动系2吸油,油路有两个流向:一部分油从转向泵出油管3.1.7流入转向器3.1.5,转向器3.1.5通过螺栓安装在地板上,上端通过螺栓连接转向管柱3.1.4,转向管柱3.1.4包括转向内轴和转向外轴,转向内轴可以沿转向外轴的轴向运动,连接方向盘3.1.1与转向内轴相连,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体型和操作习惯,调节方向盘相对转向外轴的位置,3.1.3 调节旋钮用于定位。进入转向器的油通过反向盘的控制进入转向输出油管 3.1.8,从而控制前桥转向的角度,还有一部分油通过转向回油管3.1.6流入变速箱润滑I轴和II轴,其中设有润滑油路单向阀3.1.9,能防止油液反向流动,即使发动机突然失效,也能保证转向有效性。另一部分油从双联泵5.1.9的提升泵出来,经过提升泵出油管5.1.10和多路阀进油管5.1.4进入多路阀5.1.3,多路阀操纵5.1.1控制多路阀5.1.3油路的开闭,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从多路阀5.1.3出来的油一部分通过提升器进油管5.1.2进入提升器,还有一部分通过回油管5.1.5返回到传动系总成2.

图5所示,提升器总成5.2安装在后桥壳体上。加油口和呼吸器5.2.1集成在一起,简化结构。上拉杆支座5.2.2为上拉杆支座,设有3个安装点。拖挂装置总成5.4包括U型拖挂架5.4.1和安装支架5.4.2,安装支架5.4.2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壳体上,U型拖挂架5.4.1通过销轴连接到安装支架5.4.2,方便拆装。悬挂装置总成5.3包括上拉杆锁扣5.3.1、提升杆5.3.2、下拉杆5.3.3、上拉杆 5.3.4、限位杆5.3.5和限位杆安装座5.3.6。限位杆安装座5.3.6通过螺栓安装到后桥壳体上,限位杆5.3.5通过销子,一端连接在安装座5.3.6,另一端安装在下拉杆5.3.3上,起到限制下拉杆5.3.3摆动角度的作用。同时下拉杆5.3.3与提升杆5.3.2通过销轴连接,提升杆5.3.2另一端连接到提升器总成5.2的提升臂上,因此下拉杆5.3.3在提升杆5.3.2的拉动下随着提升臂的转动实现提升和下降的作用。上拉杆5.3.2通过销子安装在上拉杆支座5.2.2上,当不挂接机具时,上拉杆固定在锁扣5.3.1里防止晃动。

图6所示,覆盖件包括机罩总成6.1和地板总成6.2(根据要求可选用驾驶室总成6.3)。机罩总成6.1通过机罩支架连接到发动机上,机罩下部设置前围板6.1.1,抬高整个机罩的位置,为前桥及前驱动轮的转动提供足够的空间。机罩上设有多个散热窗6.1.2、6.1.3和6.1.4,增大通风散热面积。地板总成6.2(或选装驾驶室总成6.3)通过后安装座6.2.2连接到后桥壳体上,通过前安装座6.2.3 安装到变速箱壳体上,挡泥板可选装两种:一种为整个的钣金件6.2.1,适用于中小轮胎,另一种为钢板件和塑料件拼接件6.2.4,适用于大轮胎。

图7所示,电器系统总成7包括灯光照明系统7.1、电源及启动系统7.2、仪表信号系统7.3、ECU控制系统7.4。灯光照明系统7.1通过线束分别安装在整机的前部和后部。电源及启动系统7.2通过支架连接在变速箱壳体上且安装位置相对传统机型高,加强防水防泥效果。仪表信号系统7.3安装在仪表台上,在方向盘下部,方便驾驶员操作。ECU控制系统7.4设在所述新型平地板总成的后挡板的ECU护罩中,方便拆装同时防泥水。保险丝盒7.5通过支架用螺栓安装在发动机左后部防护在机罩内部。

图8所示,油箱总成8包括主油箱8.1、主油箱安装机构8.2、主副油箱通油管8.3、通油管护板8.4、副油箱8.5、副油箱安装机构8.6、呼吸管8.7、出油管8.8和滤油器8.9。主油箱8.1通过主油箱安装机构8.2安装在变速箱他壳体上,副油箱8.5通过副油箱安装机构8.6安装在后桥壳体上;主、副油箱之间通过通油管8.3连接,上部设有呼吸管8.7和出油管8.8,燃油通过所滤油器8.9 过滤进入发动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除了表明的结构的装置外,其他使用的均为现有常见件拖拉机零部件,故对其具体结构不做详细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