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495发布日期:2019-04-29 12:4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箱支撑领域,具体是一种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与上世纪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各汽车生产厂家都在积极从生产、销售、售后等多方面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优化。

为了使新能源车能够进一步降重,现对目前状态的动力电池箱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在不改变安装方式和支架强度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轻量化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得动力电池箱支架结构进一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包括呈对称结构的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

所述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包括呈对称结构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中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固定有上托架和下托架,所述下托架上表面、上托架下表面、前侧板后侧面和后侧板前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一个动力电池箱,所述上托架上表面、前侧板后侧面和后侧板前侧面之间形成空间能够容纳一个动力电池箱,位于上托架和下托架之间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沿左右方向分别开有两个减重孔,位于上托架上方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沿左右方向分别开有两个减重孔,位于上托架上方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外侧角部分别开有一个减重缺口,所述上托架和下托架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开有与动力电池箱紧固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的前侧板下部之间通过前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的后侧板底部之间通过后连接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板的右侧向后弯折形成弯折面,前侧板的前侧面上方设有呈L型的前安装板,前安装板的一边焊接于前侧板的前侧面上,前安装板的另外一边的外侧面与前侧板的弯折面共同形成与车架腹板螺栓连接的安装面;同理,所述后侧板的右侧向前弯折形成弯折面,后侧板的后侧面上方设有呈L型的后安装板,后安装板的一边焊接于后侧板的后侧面上,后安装板的另外一边的外侧面与后侧板的弯折面共同形成与车架腹板螺栓连接的安装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板的下部向后弯折形成下托架的前下支撑板,所述后侧板的下部向前弯折形成下托架的后下支撑板,下托架的两端分别与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上托架下方的前侧板的后侧面和后侧板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呈L型的前上支撑板和后上支撑板,前上支撑板和后上支撑板的一边分别焊接于前侧板的后侧面和后侧板的前侧面上,上托架的两端分别与前上支撑板和后上支撑板的另外一边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经过CAE分析,最终决定在保证原有安装状态和承重强度的情况下对动力电池箱支架结构进行优化,在保证支架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切除部分材料,使得支架重量大大降低,满足了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侧板或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侧板,2-后侧板,3-上托架,4-下托架,5-减重孔,6-减重缺口,7-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9-前安装板,10-安装孔,11-前下支撑板,12-后安装板,13-后下支撑板,14-前上支撑板,15-后上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轻量化双层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包括呈对称结构的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

所述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包括呈对称结构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所述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中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固定有上托架3和下托架4,所述下托架4上表面、上托架3下表面、前侧板1后侧面和后侧板2前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一个动力电池箱,所述上托架3上表面、前侧板1后侧面和后侧板2前侧面之间形成空间能够容纳一个动力电池箱,位于上托架3和下托架4之间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上沿左右方向分别开有两个减重孔5,位于上托架3上方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上沿左右方向分别开有两个减重孔5,位于上托架3上方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外侧角部分别开有一个减重缺口6,所述上托架3和下托架4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开有与动力电池箱紧固连接的安装孔10;

所述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的前侧板1下部之间通过前连接杆7相连接,所述左侧动力电池箱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箱支架的后侧板2底部之间通过后连接杆8相连接。

下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为:所述前侧板1的右侧向后弯折形成弯折面,前侧板1的前侧面上方设有呈L型的前安装板9,前安装板9的一边焊接于前侧板1的前侧面上,前安装板9的另外一边的外侧面与前侧板1的弯折面共同形成与车架腹板螺栓连接的安装面;同理,所述后侧板2的右侧向前弯折形成弯折面,后侧板2的后侧面上方设有呈L型的后安装板12,后安装板12的一边焊接于后侧板2的后侧面上,后安装板12的另外一边的外侧面与后侧板2的弯折面共同形成与车架腹板螺栓连接的安装面。

由于动力电池箱为电动车的核心件,且重量较大,使得其对装配支架的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加强下托架4的支撑强度,所述前侧板1的下部向后弯折形成下托架4的前下支撑板11,所述后侧板2的下部向前弯折形成下托架4的后下支撑板13,下托架4的两端分别与前下支撑板11和后下支撑板13螺栓连接。

由于动力电池箱为电动车的核心件,且重量较大,使得其对装配支架的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加强上托架3的支撑强度,位于上托架3下方的前侧板1的后侧面和后侧板2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呈L型的前上支撑板14和后上支撑板15,前上支撑板14和后上支撑板15的一边分别焊接于前侧板1的后侧面和后侧板2的前侧面上,上托架3的两端分别与前上支撑板14和后上支撑板15的另外一边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厚度为5mm,上托架3和下托架4板材的厚度为3mm,这样的厚度相对于原有的动力电池箱支架较低,在达到降重的目的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承重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