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工具的乘坐系统和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4506发布日期:2018-12-14 21:4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用于交通工具的乘坐系统和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附接到交通工具座椅的声学密封件(acoustic seal)。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密封件,该密封件围绕或靠近形成到交通工具座椅后侧中的空气通道布置。



背景技术:

当交通工具门打开和闭合时,在交通工具的舱室内可能产生压差。例如,对于舱室中的空气,如果没有逸出,则当门关闭时,舱室的内部可能变得被加压。如果对此未加考虑,则这可能对交通工具中的个体造成不希望的感觉。

抽气装置(air extractor)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以在门打开或闭合时缓解舱室空气压力波动。抽气装置通常是地板、壁、仪表板等中的孔或通道。这些孔或通道可能容易引起交通工具舱室中增大的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于交通工具的乘坐系统(seating system)包括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垫子。后表面界定与交通工具舱室流体连通的空气入口,其用于接收来自交通工具舱室的空气。后表面还界定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空气出口,其用于将空气传送到周围环境中。后表面还界定将空气入口流体联接到空气出口的空气通道。球状密封件(bulb seal)邻近空气通道附接到后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球状密封件包括附接到所述后表面中的安装区域和从所述垫子延伸出来的中空管状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区域包括沿所述中空管状区域的长度延伸的一系列紧固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区域包括具有尖端和一组翼部的紧固件,所述翼部向外并朝向所述中空管状区域延伸,以用于将所述安装区域保持在所述垫子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在所述尖端和所述中空管状区域之间隔开的第二组翼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中空管状区域包括朝向所述安装区域的近侧端部和接触所述交通工具的金属表面的远侧端部,使得所述中空管状区域在所述金属表面和所述垫子之间提供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空气通道界定弯曲周界,并且所述球状密封件围绕所述弯曲周界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界定下端部和上端部,并且所述球状密封件是单个连续构件,所述单个连续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其在所述下端部处附接到所述垫子;第二端部,其在所述下端部处附接到所述垫子;和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端部延伸。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具有前表面和相对的后表面,后表面界定腔,该腔具有与交通工具舱室流体连通的入口和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出口。球状密封件围绕腔周界的至少一部分附接到后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球状密封件包括连续球状密封件,所述连续球状密封件具有邻近所述入口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出口的中间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球状密封件包括延伸到所述座椅靠背中的附接部分和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外侧延伸的密封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附接部分包括从所述密封部分延伸的轴和从所述轴延伸的多于一个翼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部分沿轴线延伸,并且所述附接部分包括多于一个紧固件,所述多于一个紧固件沿所述轴线以间歇方式从所述密封部分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部分包括中空管,并且所述密封部分包括穿过所述中空管附接的紧固件。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乘坐系统,该乘坐系统用于具有交通工具舱室的交通工具。所述乘坐系统包括泡沫座椅部分,该泡沫座椅部分界定腔,该腔提供通道,通道构造成当所述交通工具舱室被加压时,将空气从交通工具舱室引导到周围环境。声学密封件邻近通道设置,并构造成密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声学密封件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泡沫座椅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乘坐系统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从所述声学密封件延伸并延伸到所述泡沫座椅部分的平坦表面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锥形头部,以有利于将所述紧固件插入到所述泡沫座椅部分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锥形头部,所述第二锥形头部与所述锥形头部和橡胶管状密封件间隔开并位于所述锥形头部和所述橡胶管状密封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声学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沿轴线延伸,并且所述声学密封件包括沿所述轴线间隔开的多于一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密封件附接到所述泡沫座椅部分的平坦表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作为用于汽车的乘坐系统的一部分的座椅靠背的前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的座椅靠背的后透视图,其中座椅在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声学密封件,用于抑制或减小交通工具的舱室中产生的声音。

图3A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密封件的侧视图;

图3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与图3A相似比例的密封件的端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密封件的放大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示例,并且其它实施方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的;一些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利用实施方案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照附图中的任一个所图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中图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地图示或描述的实施方案。所示出的特征的组合为典型的应用提供了代表性实施方案。然而,对于特定应用或实施方式而言,与本公开的教导相符合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可能是需要的。

参考图1,示出了乘坐系统10。乘坐系统10可以是构造成用于在交通工具应用或非交通工具应用中使用的座椅的一部分或包括这样的座椅。交通工具应用可以包括陆地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或卡车)或非陆地交通工具(例如飞机或船舶)。乘坐系统10可包括座椅靠背12,座椅靠背12构造成用于与座椅底部(未示出)附接。

座椅底部(未示出)可以构造成支撑使用者或座椅乘员的座椅。座椅底部可包括支撑结构,例如可以支撑乘坐系统的部件或有利于安装乘坐系统的部件的座椅底部框架、座椅底板(seat pan)和/或支撑线(support wires)。座椅底部还可包括座椅底部垫子。

座椅靠背12可以构造成支撑一个或更多个使用者或座椅乘员的后背。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座椅靠背12枢转地布置在座椅底部上。座椅靠背12可以包括左侧乘坐区域14、中心乘坐区域16和右侧乘坐区域18。方向性术语,例如左、中和右,是指乘员坐在座椅上时相对于交通工具所处的位置。每个乘坐区域14、16、18可以构造成支撑单个使用者或座椅乘员的后背。如图2中所示,座椅靠背12可以分开,使得左侧乘坐区域 14可以相对于中心乘坐区域16和右侧乘坐区域18旋转或折叠,中心乘坐区域16和右侧乘坐区域18可以是单个的整体式单元。

参考图1和图2,座椅靠背12还可包括由座椅靠背框架(未示出)支撑的座椅靠背垫子20。垫子2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泡沫。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垫子20包括两个泡沫层:第一泡沫层22,以及在装配时相对于交通工具在第一层后面的第二层24。两个泡沫层可以安装或粘附到彼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泡沫层22是聚氨酯(PU)泡沫,并且第二泡沫层24是发泡聚丙烯(EPP)泡沫。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垫子是单层垫子材料,例如泡沫。

参照图2,多于一个(a plurality of)夹子26可以安装或附接到第二泡沫层24。夹子26提供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构造成使座椅靠背12能够安装到框架(例如,交通工具框架或主体,未示出)。

座椅靠背12可以具有图1中所示的面向前的表面和图2中所示的面向后的表面。面向前的表面可以是第一泡沫层22,并且面向后的表面可以是第二泡沫层24。

用于从汽车舱室排出压力的被动压力释放阀通常包括塑料壳体,该塑料壳体具有弹性体瓣状物(elastomer flap),当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弹性体瓣状物打开。较大的内部压力迫使瓣状物打开,并且舱室空气穿过阀排出,直到压力相等。当交通工具移动时,该阀设计容易使噪声和外部因素穿过抽气装置进入到乘客隔室。为了减少进入舱室的噪声和外部因素的量,被动压力释放阀有时被设计得尽可能小,这限制了压力释放阀可以平衡压力的速率。

当舱室门闭合时,可能产生突然的压力上升。迅速闭合舱室门还可迅速增加舱室空气压力,导致高的闭合作用力、乘客的潜在不适和噪声。增大压力释放阀以适应空气压力释放上的增加可能允许比期望的更多的噪声进入舱室。如果当前压力释放阀能够足够快地释放舱室压力,那么增大压力释放阀的尺寸可能允许比期望的更多的噪声和外部因素进入舱室。无论哪种方式,当前的压力释放阀都需要折衷,这对于交通工具的驾驶员或乘客来说可能不是所需要的。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座椅靠背12设置有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构造成在门打开或闭合时允许交通工具舱室内的空气离开交通工具舱室,以平衡舱室的空气压力。声学密封件设置在空气通道处或邻近空气通道设置,以抑制或减少可能行进穿过通道的声音。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座椅靠背12的左侧乘坐区域14的面向后的表面界定腔30。腔30包括接收来自交通工具舱室的空气的入口32或者与入口 32连通。腔还包括出口34或与出口34连通,出口34将空气传送到大气或外部环境中。出口34可以例如,联接到座椅外部的另一通道,该通道将空气引导到交通工具外部。入口32和出口34经由中间通道36彼此流体连通。

同样地,座椅靠背12的具有中心乘坐区域16和右侧乘坐区域18的部分的面向后的表面也包括腔40。腔40包括接收来自交通工具舱室的空气的入口42或与入口42连通。腔还包括出口44或者与出口44连通,出口44将空气传送到大气或外部环境中。出口44可以例如,联接到座椅外部的另一通道,该通道将空气引导到交通工具外部。入口42和出口44经由中间通道46彼此流体连通。

因此,座椅靠背12包括两个腔30、40,该两个腔各自界定用于将空气从舱室传输到周围环境的通道。腔30、40可以包括向前通向内部腔表面的侧壁。例如,腔30可以由通向内部腔表面33的侧壁31界定。侧壁 31与平坦表面35相交,平坦表面35可界定座椅靠背12的最后面的表面。侧壁31和平坦表面35的相交部可以界定腔30的周界。腔40可以设置有类似的侧壁、平坦表面和周界。

密封件50围绕腔30周界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密封件可以是球状密封件类型或包括球状密封件。在图3A-4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密封件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密封件50在平坦表面35和侧壁31的相交部的边缘处或附近附接到平坦表面35。密封件50是附接或安装到平坦表面35的单个长形管,如下面所描述的。密封件50具有在座椅靠背底端部处的邻近入口 32的第一端部52,和在座椅靠背底端部处的第二端部54。以这种方式,密封件50弯曲成在座椅靠背12的底部上方呈现腔30的周界的大致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腔30完全位于密封件50的边界内,密封件50弯曲成呈现倒“U”形。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密封件50沿座椅靠背的底端部继续,并且与另一密封件连接或与另一密封件成一体。换言之,密封件50 可以围绕出口34环绕并在端部54’处结束。以这种方式,密封件50从第一端部52到第二端部54’转动几乎完全360度(例如340度或更大)。

密封件50用作声学密封件以抑制或减少从腔进入汽车舱室的声音。密封件可由合成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橡胶。如下面将描述的,密封件50 包括背对平坦表面35的圆形表面(rounded surface)。该圆形表面构造成接触并符合交通工具的在座椅靠背12的后面的接触表面(例如,交通工具主体、仪表板、金属等)。换言之,密封件50是座椅靠背12和后表面之间的接触点。密封件50抑制或减少声音在这两个部件之间通过并相对于舱室穿过腔30的能力。

另一密封件60围绕腔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密封件60在材料和结构方面可以与密封件50相同。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密封件60安装或附接到座椅靠背12的平坦表面45,并弯曲成呈现“L”或“J”的形状以部分地封闭腔。密封件60具有邻近入口42的第一端部62,和与另一入口42’竖直对齐的第二端部64。在图中未示出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密封件60弯曲以呈现类似于密封件50的倒“U”形,使得密封件60在其边界内包含腔40。

参照图3A、3B和图4,密封件50被独立地示出。图3A示出了密封件50的侧视图,而图3B示出了相对于侧视图成比例密封件的端视图。图 4示出了密封件50的放大端视图,以达到进一步清楚的目的。

密封件具有密封区域72和附接区域74两者。密封区域72包括中空管76。管76由诸如橡胶或塑料的柔性材料制成,构造成符合压靠在管76 的外部区域78上的后表面(例如仪表板、金属等)。密封区域72还抑制或减小可能另外存在于座椅靠背与后表面的界面之间的噪声。

附接区域74包括夹子或紧固件80。紧固件80构造成压入到座椅靠背 12的后部,例如第二泡沫层24的平坦表面3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紧固件包括多于一个翼部,例如第一翼部82和第二翼部84。翼部是尖头的 (pointed),其中顶点朝向附接区域74的端部86。第一翼部82在端部86 处具有其顶点,以有利于紧固件压入到泡沫材料中。翼部82、84沿杆88 呈堆叠布置,并且彼此间隔开,以获得额外的支撑和附接强度。杆88延伸到管76中并且附接到管76。

翼部的角度和锥度也阻止密封件50从泡沫材料移除。在使用中,工人可以将密封件50、60相对于平坦表面35对齐,以获得适当位置,并将密封件50、60的端部86压入到泡沫中。泡沫可具有少量的材料空隙(例如,裂缝、狭缝),以对密封件50、60的位置提供引导。可选地,标记物或其它标记可以设置在密封件50、60的需要的位置处。

如图3A中所图示,附接区域74可以间歇方式沿密封件50的线性轴线延伸。例如,密封件50可设置有沿密封件在连续附接区域74之间的间隙90。换言之,多于一个紧固件80,而不是单个连续紧固件,可以沿密封件50的长度延伸。这在装配中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同时仍然保持与泡沫的紧固连接。

尽管上面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方案描述了由权利要求所涵盖的所有可能的形式。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词语,并且应理解的是,可以作出多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如前所描述,可以组合各种实施方案的特征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能未被明确描述或示出的另外的实施方案。关于一个或更多个所需要的特性,虽然各种实施方案可能已经被描述为提供了优于其它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的优点,或相对于其它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是优选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可以折衷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或特性以实现所需要的总体系统属性,这取决于特定应用和实施方式。这些属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生命周期成本、可销售性、外观、包装、尺寸、可维护性、重量、可制造性、易装配性等。因此,关于一个或更多个特性,在任何实施方案被描述为不如其它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合意的程度上,这些实施方案不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对于特定应用而言,可能是所需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