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360发布日期:2019-02-10 23:3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属于建筑场地车辆清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涉及土石方外运工程,通常土方车从施工现场驶出时会或多或少地遗撒泥土,这对城市环境、市政道路等造成了不小的污染。因此目前在土方车驶出场地之前都先通过清洗系统对车的轮胎、侧壁等部位进行清洗,从而减少土方车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大多工地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通过洗车机进行车辆的清洗。但是,这种洗车方式存在如下缺点:第一,在车辆出入口,工人利用洗车机对车辆进行冲洗的方式存在因人为因素无法保证车辆充分冲洗,冲洗用水无法控制等问题;第二,人工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成本高,在车辆密集时易造成拥堵等问题;第三,洗车机虽然满足对车辆进行全面冲洗的要求,但其无法实现循环利用水资源,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其实现了对车辆的自动清洗,清洗充分彻底,工作效率高,清洗用水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首尾相连形成长条形行驶通道的浸泡池和冲洗池,浸泡池、冲洗池内铺设有行驶支撑层,浸泡池、冲洗池内设有排水沟,排水沟通过排水管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箱的入水口连接,冲洗池的两侧间隔安装有若干红外感应探测器,冲洗池的两侧间隔安装的若干喷头通过电磁阀、给水管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红外感应探测器、电磁阀、沉淀池与PLC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浸泡和冲洗两个清洗阶段,且冲洗阶段可自动感应车辆行驶位置来开启冲洗作业,实现了对车辆,特别是土方车的自动清洗,且清洗充分彻底,无需人工控制,工人劳动量小,工作效率高,另外,清洗使用的水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C-C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从图5俯视看去,行驶支撑层的结构缩小示意图(未示出减速钢筋)。

图7是滤水篦子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滤水篦子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包括首尾相连形成长条形行驶通道的浸泡池10和冲洗池20,浸泡池10、冲洗池20内铺设有行驶支撑层50,浸泡池10、冲洗池20内设有排水沟60,排水沟60通过排水管200与沉淀池30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3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箱40的入水口连接,冲洗池20的两侧间隔安装有若干红外感应探测器71,冲洗池20的两侧间隔安装的若干喷头72(高压喷头)通过电磁阀73、给水管300与储水箱40的出水口连接,红外感应探测器71、电磁阀73、沉淀池30的信号端口与PLC控制器1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

在实际实施时,PLC控制器100还可与上级控制器连接而受上级控制器控制,上级控制器可包括单片机。

如图2至图3,浸泡池10、冲洗池20为在地面结构90上形成的凹槽结构,其中:沿行驶通道的长度方向,即沿图1所示行驶方向做纵剖来看,浸泡池10的纵截面呈倒梯形,即顶大底小的梯形形状;浸泡池10的池底、冲洗池20的池底的排水沟60沿行驶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排水沟60的顶口设有篦子61;浸泡池10的池底、冲洗池20的池底在排水沟60两侧铺设有行驶支撑层50;冲洗池20中的行驶支撑层50顶面与冲洗池20入口和出口处的地面结构90顶面相平齐,浸泡池10中的行驶支撑层50顶面低于冲洗池20入口处的地面结构90顶面,浸泡池10出口为冲洗池20入口,即浸泡池10与冲洗池20直接相连。

如图4,地面结构90包括基础91,基础91上面设有石粉层92,石粉层92上面设有混凝土层93,混凝土层93上面设有防水砂浆层(图中未示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基础91、石粉层92、混凝土层93、防水砂浆层均为本领域的熟知技术,故在这里不加以详述,另外,地面结构90还可为其它构成,不受局限。

如图5和图6,行驶支撑层50包括沿行驶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组预埋件,每组预埋件包括在垂直于行驶通道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预埋件51,每组预埋件上焊接有敞口朝下设置的支撑槽钢52,每个支撑槽钢52上焊接有定位钢筋53,相邻两个定位钢筋53之间焊接有滤水篦子54,滤水篦子54上面焊接有减速钢筋55,支撑槽钢52、定位钢筋53、减速钢筋5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行驶通道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速钢筋55的作用为促进车辆减慢速度以及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从而利于对其上面的沙土、灰尘进行清洗。

如图5,进一步来说,预埋件51包括矩形(通常为方形)钢板512,钢板512的底面焊接有勾型支腿511,通常勾型支腿511设计为两个并且勾型支腿511为螺纹钢制成,勾型支腿511埋设于混凝土层93中,钢板512处于防水砂浆层并外露。

如图,滤水篦子54包括矩形钢框541,钢框541内横向和/或竖向焊接有若干螺纹钢制成的钢筋542。图7、图8分别示出了滤水篦子54的两种结构,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在实际设计中,每个喷头72连接一电磁阀73。红外感应探测器71、喷头72均在冲洗池20两侧成对安装,且在冲洗池20各侧,红外感应探测器71与喷头72交错设置。

如图1,较佳地,沉淀池30为三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至第三级沉淀室,即具有三个沉淀室31,第一级沉淀室的进水口与排水管200连接,第一级沉淀室与第二级沉淀室之间、第二级沉淀室与第三级沉淀室之间通过贯通口32连通,贯通口32设置于偏上部位,第三级沉淀室的出水口与储水箱40的入水口连接,在第三级沉淀室内安装有潜污泵33,潜污泵33与沉淀池30的出水口所连接的管道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30为排水与给水的结合处,冲洗池20内的水流至前两级沉淀室内后,部分水经过沉淀流至第三级沉淀室来用于水循环。

如图1,储水箱40包括水箱41,水箱41内安装有机械式浮球开关42,机械式浮球开关42与市政水管43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储水箱40为本领域的熟知技术,其还可为其它结构形式,不受局限。

为确保喷头72在恒定高压下工作,较佳地,给水管300上安装有加压泵301以及压力表302,加压泵301、压力表302的信号端口与PLC控制器100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

在实际实施时,浸泡池10用于先对车辆进行浸泡式清洗,因此其应长期保持有水状态,故在排水管200上安装截止阀201,截止阀201的信号端口与PLC控制器100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仅在清理浸泡池10时令截止阀201开启,从而浸泡池10内的水排入沉淀池30内。并且,当清理浸泡池10时,因需要将其内的水全部排走,故在沉淀池30的第二级沉淀室内应安装潜污泵33,此潜污泵33手动控制,仅在清理浸泡池10时开启。

如图1,浸泡池10、冲洗池20的入口、出口处设有截水沟80,截水沟80的沟底安装有地漏,地漏用于将截水沟80内的水直接引至排水沟60内,浸泡池10的截水沟80与浸泡池10自身设计的排水沟60相连通,冲洗池20的截水沟80与冲洗池20自身设计的排水沟60相连通。

另外,较佳地,浸泡池10的入口、冲洗池20的出口安装有道闸(图中未示出),道闸的信号端口与PLC控制器100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

清洗时,将车辆从浸泡池10入口驶入行驶通道并沿行驶方向前进。当车辆驶入浸泡池10内后,在通过池内的水400浸泡以及行驶中借由减速钢筋55产生的震荡作用下,对车辆实施初步清洗。在此初步清洗过程中,行驶支撑层50中的相邻两个支撑槽钢52之间的空隙与排水沟60相通,水在其之间流动但不外流,并且截水沟80内的水也会被截止引回排水沟60内。

然后车辆驶入冲洗池20,通过冲洗池20的强力清洗达到彻底清洁,具体为:

当车辆驶入冲洗池20后,处于冲洗池20两侧、检测到车辆驶入的红外感应探测器71向PLC控制器100反馈检测到位信号,于是此红外感应探测器71附近的喷头72相连的电磁阀73由PLC控制器100控制打开,以使喷头72向车辆下部喷水进行冲洗。相反地,当车辆离开某红外感应探测器71所在位置,此红外感应探测器71检测不到车辆存在时,其向PLC控制器100反馈检测不到信号,于是电磁阀73由PLC控制器100控制关闭,喷头72停止喷水。换句话说,从冲洗池20入口到出口设置的喷头72顺序开启来对车辆下部(如车轮、车侧壁)实施彻底冲洗。在此清洗过程中,清洗水通过行驶支撑层50的滤水篦子54流入相邻两个支撑槽钢52之间的空隙内,继而流入排水沟60内,从而通过排水管200流入沉淀池30内进行沉淀,沉淀后得到的可再次利用的水在潜污泵33的驱动下流入储水箱40,从而储水箱40将水通过给水管300再次输送给喷头72。另外,冲洗池20内的减速钢筋55产生的震荡作用可以产生使车辆上的沙土、灰尘等掉落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对车辆的彻底冲洗。

当储水箱40内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机械式浮球开关42开启,市政水源通过市政水管43向储水箱40的水箱41内补给水。

在实际操作时,当经由压力表302检测到给水管300内水压过低时,PLC控制器100控制加压泵301启动,自动补压,当给水管300内水压正常后,停止补压,以使给水管300内水压长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喷头72在恒定压力范围内工作。

另外,在清洗过程中,冲洗池20出口的道闸不开启,处于抬高状态,车辆无法驶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车辆可以得到长时间的充分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了洗车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全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因人工疏忽造成车辆未冲洗或冲洗不充分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全程水循环将车辆冲洗所用的水源降到最低,解决了常规洗车机一次性水源利用产生的弊端,大大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车辆清洗系统对车辆可做到充分清洗,另外,其在出口设计了可升降的道闸来保证车辆洗车时间大于设定时间(如60秒),进一步确保了车辆的彻底清洗干净。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