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磁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147发布日期:2019-01-25 17:00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磁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运输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无磁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



背景技术:

在地震监测等领域中,监测的建筑设施对磁力要求较高,设施内的磁力要低于特定值。目前,使用无磁混凝土浇筑的房屋能够满足设施的要求,无磁混凝土通常先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之后再将搅拌机中的混凝土经过运输工具套装进行转运,无磁混凝土在转运过程中要求较为严格,如果无磁混凝土在转运过程中混入磁性杂质,则会导致无磁混凝土不合格。

现有的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包括装车工具和运输工具,运输工具为翻斗车,翻斗车上包括翻斗,翻斗一般是铁质,铁质翻斗具有较大的磁性,直接用翻斗来运输无磁混凝土后,翻斗车铁质翻斗内的铁锈脱落会对混凝土的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导致无磁混凝土达不到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磁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解决了磁性混凝土在转运的过程中因掺杂杂质而导致磁性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磁性混凝土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磁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包括装车工具和运输工具,运输工具为翻斗车,翻斗车上包括翻斗,翻斗内固定设置有绝磁性材料制成的衬垫,衬垫完全覆盖翻斗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斗内的衬垫能够将磁性混凝土与翻斗隔开,避免磁性混凝土通过翻斗车转运时磁性混凝土与翻斗直接接触,防止翻斗的铁锈掺杂在磁性混凝土内,解决了磁性混凝土在转运的过程中因掺杂杂质而导致磁性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磁性混凝土的合格率。

较佳地,衬垫通过固定装置与翻斗固定,固定装置包括四根固定条,固定条下表面开设有卡槽,处于安装状态时翻斗的侧壁分别位于四根固定条的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垫能够通过固定条的卡槽与翻斗侧壁的卡接配合而固定,保证衬垫固定在翻斗上的稳定性。

较佳地,四根固定条上设置有多根加固螺栓,加固螺栓穿过翻斗侧壁以及固定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螺栓的设置能够固定翻斗与固定条,因为向翻斗内加混凝土时受混凝土压力变形的衬垫会拉扯卡槽内的衬垫,从而导致固定条脱离翻斗的情况出现,加固螺栓的设置能够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较佳地,靠近翻斗倒料方向的固定条为出料固定条,出料固定条位于翻斗内的一侧面由上往下向靠近翻斗侧壁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斗与出料固定条之间存在斜面的过渡,这样能够保证出料的顺畅程度,以及减少残余在翻斗内的混凝土量。

较佳地,衬垫为皮革。

较佳地,装车工具包括锹和转运料槽,转运料槽为木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运料槽为木质的情况下,转运料槽不具备磁性,从而避免了磁性混凝土在转运料槽内转动的过程中掺杂磁性杂质。

较佳地,锹为不锈钢制品或者铜制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制品或者铜制品的锹具备的磁性较弱,对磁性混凝土的磁性影响最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翻斗内固定设置绝磁性材料制成的衬垫,通过衬垫将翻斗与磁性混凝土隔离,解决了磁性混凝土在转运的过程中因掺杂杂质而导致磁性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磁性混凝土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斗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翻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斗;2、衬垫;3、固定装置;31、固定条;311、卡槽;312、加固螺栓;313、出料固定条;9、翻斗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无磁性混凝土运输工具套装,包括装车工具和运输工具,装车工具包括锹和转运料槽,运输工具为翻斗车9,无磁混凝土在搅拌机内搅拌完成后会倾倒至转运料槽内,再通过锹将转运料槽内的混凝土转运至翻斗车9内,通过翻斗车9运输至浇筑点。

转运料槽最好为木质,木质材料较为常规,且不具备磁性,不会在转运过程中在磁性混凝土掺杂磁性杂质,提高磁性混凝土的合格率。锹也要采用不锈钢或者铜制成,不锈钢和铜的磁性较弱,对磁性混凝土的磁性影响非常小,并且不锈钢和铜制品的锹强度足够。

如图1所示,翻斗车9上包括铁质的翻斗1,如图2所示,翻斗1内固定设置有皮革制成的衬垫2,当然衬垫2也可以采用其他绝磁性材料制成,衬垫2完全覆盖翻斗1的内侧壁。衬垫2能够将翻斗1内的磁性混凝土与翻斗1隔离,避免铁质翻斗1与磁性混凝土接触,从而保证翻斗车9在转运磁性混凝土的过程中不会将铁屑等磁性杂质掺杂入磁性混凝土中,提高了磁性混凝土的合格率。

衬垫2与翻斗1的固定形式有多种,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固定装置3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四根固定条31,固定条31下表面开设有卡槽311,处于安装状态时翻斗1的侧壁分别位于四根固定条31的卡槽311内。在布置衬垫2的过程中,首先先把衬垫2平铺在翻斗1内,使得衬垫2与翻斗1充分接触贴合,之后再将衬垫2的边缘翻折出翻斗1的侧壁,最后将固定条31卡接至翻斗1侧壁上,使翻斗1侧壁和衬垫2位于卡槽311内。

当混凝土转运至翻斗1内时,混凝土会下压衬垫2使衬垫2与翻斗1紧密贴合,如果衬垫2在翻斗1内布置不平整,即衬垫2与翻斗1的侧壁贴合不紧密,则衬垫2会在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移动,衬垫2的移动会带动固定条31脱离翻斗1。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如图2所示,四根固定条31上可以设置多根加固螺栓312,加固螺栓312穿过翻斗1侧壁以及固定条31,以固定翻斗1与固定条31,当混凝土转运至翻斗1内后,衬垫2会发生变形,通过衬垫2的变形使衬垫2紧密贴合翻斗1内侧壁。

另外,如图2所示,靠近翻斗1倒料方向的固定条31为出料固定条313,在翻斗1倒料的过程中,翻斗1内的物料会被固定条31有所阻挡,导致部分混凝土残余在翻斗1内难以倒出。为降低倾倒后残余在翻斗1内的混凝土物料,可以将出料固定条313位于翻斗1内的一侧面倾斜设置,由上往下向靠近翻斗1侧壁的方向倾斜,这样翻斗1内的衬垫2与出料固定条313之间存在斜面进行过渡,更多的物料能够顺着固定条313位于翻斗1内的倾斜面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