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582发布日期:2019-02-01 20: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车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特别是在相对密闭的车厢内,除了大气污染之外,车内空气还通常受到皮革、塑胶等分解物质的污染,各种微生物也容易滋生繁衍,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也容易侵入车厢内对驾乘人员的身体造成影响,特别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为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国内外通常采取在车内单独配置空气净化器的方式,由空气净化器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占用车内有限的空间,影响车厢驾乘舒适感,也有将空气净化器集成到汽车座椅上的,如在专利号为 CN201610371128.8,专利名称为“一种能净化车内空气的座椅”,该专利中指出将空气净化器集成至座椅靠背上,然而在设计方面只是做简单的集成,并未综合考虑座椅的结构及风流作用,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模组朝靠背的后侧突出,大大影响后排乘客乘坐舒适性,同时根据其出风口位置设计,可知净化过后的新空气朝上放吹出,对于乘客呼吸空气的净化作用较弱,且容易被落物堵塞,或液体从上方侵入损坏空气净化内部结构,除此之外,其安装结构复杂,大大提高了座椅生产成本,不适合与座椅之间快速安装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空气净化装置,可快速实现与汽车座椅的配合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不影响原有车内使用空间,大大提高驾乘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空气净化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敞口,并配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向投影呈光滑弧线状,盖板的上部具有中控显示区,所述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朝盖板所处一侧开设,且出风口位于进风口上方,其中出风口有两个,对称设置于中控显示区的两侧,所述进风口处配置有与其相适应的导风板,该导风板上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导风孔。

采用以上结构,可快速将空气过滤装置集成在座椅靠背上,且确保其不突出于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不占用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乘车舒适性,其次,将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背侧,可有效防止液体从上方滴入过滤装置内部,对内部结构造成影响,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出风口处于靠近上部的位置,经过过滤置换后吹出的新风可快速为乘客呼吸,改善其呼吸空气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的栅板朝盖板的后上方倾斜设置,导风孔位于导风板的下侧,并朝盖板的后下方倾斜设置。采用以上结构,这样当安装至座椅上之后,出风格栅和导风孔之间形成类似外八字的流道结构,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空气区域,使该区域的内的空气可以在风机作用下保持流动状态,有利于保证该区域空气具有良好质量,避免出现死角位置,提高空气过滤装置的作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两侧和上端均设有用安装支耳,安装支耳设有螺孔,盖板通过螺钉与壳体可拆卸连接。采用以上方案,可以快速的安装好空气过滤装置,并对其固定,提高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对称设有两个风机,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一一对应,所述风机与对应的出风口之间通过出风管道连通,所述出风管道为直接成型在壳体上的孔道结构;

两个所述风机共用一个进风口,壳体上在进风口的外侧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正对盖板延伸,其内沿长度方向分布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竖向设置,所述导风板扣合在该矩形框上。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加快车内空气流动过滤效率,从而增强空气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且避免采用传统的外接式风管结构,降低制造成本,而直接成型的出风管道,可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对应矩形框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导风板的上侧具有正对第一安装口侧壁延伸的凸出部,盖板上具有与所述凸出部配合的卡槽,所述导风板的下侧通过螺钉与壳体连接。采用以上结构,一方面可以更方便安装导风板,将导风板、盖板同时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方面,矩形框上端嵌入安装口内,可对盖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减少其晃动幅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部正对中控显示区的位置设有中控腔室,该中控腔室内安装有LED显示器和开关,所述中控腔室正对盖板的一侧敞口,所述中控显示区盖合在该敞口位置,所述中控显示区对应LED显示器的位置设有屏显口,对应开关的位置设有开关安装孔。采用以上方案,可以从面板处快速获知车内空气质量,并对过滤装置进行控制,提高用户体验感。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显示区为自盖板表面向壳体内部凹陷的沉台结构,该沉台结构内设有与其配合的亚克力罩盖,所述开关露出于亚克力罩盖的表面。采用以上结构,高反光的亚克力配合大屏显示,使座椅更显高端时尚,进一步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格栅呈百叶窗结构,与盖板一体成型。采用以上结构,减少安装连接点,防止单独安装处风格栅因振动造成的螺丝松动等问题,提高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向外凸出的延伸部,同侧相邻的两个延伸部之间形成配合槽。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更方便安装与座椅的弧形背板配合安装,确保过滤装置的安装不会影响到弧形背板的安装,提高空气净化装置与座椅之间的配合适应性,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出风口与中控腔室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壳体上设有水平延伸进该空隙内的安装臂,所述安装臂通过螺钉与盖板连接,盖板上对应螺钉的位置设有限位凹槽。采用以上结构,可对盖板形成多点紧固,并且进行宽度方向的限位,确保盖板的安装稳定性,从而确保净化装置整体使用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快速与座椅靠背配合安装,充分收容在靠背上,且不会额外占用后排乘坐空间,提高乘车舒适性,构思巧妙,便于制造,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轴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盖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风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出风管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靠背上安装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轴侧视图;

图15为弧形背板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弧形背板与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轴侧视图;

图18为图17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11所示的车用空气净化装置,主要包括壳体23,壳体23主要包括上下两个部分,即上部的中控腔室234,以及下部用于安装风机24和其他过滤模组的腔室,两个部分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且采用光滑过度的方式,壳体23的一侧敞口,在此敞口处配置有与其相适应的盖板3,从侧面看,盖板3 的投影为一条光滑的弧线,盖板3正对壳体23的一侧外缘呈光滑的坡面结构,这样可以更好的与座椅配合。

壳体23内下部腔室内对称安装有两个风机24,风机24竖向设置,其进风端在下部,出风端在上部,壳体23内对应每个风机24设有出风管道232,出风管道232与壳体23一体成型,为倾斜向上设置的孔道结构,出风管道232远离风机24的一端敞口形成出风口21,出风口21朝向盖板3一侧倾斜开设,盖板 3上对应出风口21的位置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出风格栅210,出风格栅210呈百叶窗结构,本申请中出风格栅210的安装角度固定,均朝向盖板3的后上方设置。

壳体23内在两个风机24的进风端的外侧设有一个矩形框233,矩形框233 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壳体23内,矩形框233圈定的范围即构成两个风机24的进风口20,两个风机24共用一个进风口20,矩形框233内沿长度方向分布有进风格栅200,进风格栅200竖向设置。

盖板3上对应矩形框23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口30,并在该第一安装口 30的外侧形成向下凹陷的沉台,在该沉台内设有导风板22,导风板22扣合在矩形框233上,导风板22的上侧具有正对第一安装口20侧壁延伸的凸出部221,其侧壁上则相应设有与凸出部221相适应的卡槽31,凸出部221嵌入卡槽31中,而导风板22的下侧与第一安装口20所处的沉台下侧抵接并一起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23上。

这样即确保了导风板22露出于盖板3的表面,防止在后期安装过程中占用乘客使用空间,在导风板22的下侧设有导风孔220,导风孔220朝盖板3的后下方倾斜开设,并与内部的进风口20连通,这样设置的导风孔220和出风格栅 210,共同构成一个“八”字型的空气流动指向,从而在同等流速下,可覆盖相对较大的作用区域。

壳体23内上部的中控腔室234内安装有LED显示器235和开关235,这里指的LED显示器235为常见的电子显示器,如图所示,LED显示器235用于检测显示当前空气质量参数如环境温度、湿度等,而开关235用于控制风机24的工作与否,壳体23内对应风机24还安装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过滤模块,使得从导风孔220处进入的风经过过滤模块过滤后,再在风机24的作用下从出风口21 吹出。

盖板3上正对中控腔室234的位置具有中控显示区32,中控显示区32上对应LED显示器235的位置设有屏显口33,通过屏显口33可刚好看到LED显示器235的显示屏,中控显示区32上对应开关236的位置设有开关安装孔34,开关235通过此开关安装孔34贯穿出中控显示区32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中控显示区32为沉台结构,由盖板3的后侧表面朝靠背1的正面凹陷形成,在由此形成的沉台结构内安装有亚克力罩盖237,且采用高反光的亚克力,亚克力罩盖237通过卡合结构安装在沉台结构内,同时其对应开关236 的位置设有通孔,供开关236穿出,这样亚克力罩盖237既可对LED显示器235 的显示屏形成保护,又亚克力罩盖237为透明材质,不影响贯穿显示屏,且显得高端大气,有利于提高座椅的既视感,此外,亚克力罩盖237处于沉台内,同样不会突出于靠背1的背侧。

而上文所说的两个出风口21对称设置在中控显示区32的两侧,可进一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如图所示,为便于快速将盖板3安装到壳体23上,故在壳体23的两侧和上端均设有安装支耳230,安装支耳230上设有螺孔,故通过安装支耳230可将盖板3与壳体23快速安装连接,同时为实现盖板3的多点固定,两个出风口21 与中控腔室234之间留有空隙,壳体23上设有沿其表面颜色进此空隙内的安装臂25,而盖板3上对应空隙的位置竖向设有限位凹槽35,安装臂25上正对限位凹槽35的位置也开始有螺孔,螺钉穿过此处的螺孔后伸入限位凹槽35后与盖板3连接,从而加强对盖板3的固定安装,还可对盖板3实现左右限位,防止汽车行驶振动导致盖板3晃动,提高其安装可靠性。

参考图1至18,将本实用新型安装至座椅上(注:图示中本实施例所说的空气进化装置整体标号为2),靠背1主要包括靠背骨架1b和成型在靠背骨架 1b上的发泡体1d,以及安装在靠背骨架1b背面的弧形背板1a,弧形背板1a与靠背骨架1b之间留有间隙,此间隙形成安装腔1c,空气过滤装置2主要集成安装在安装腔1c内。

弧形背板1a上正对壳体23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口1a1,第二安装口1a1为贯穿弧形背板1a厚度方向两侧的通孔结构,壳体23正对第二安装口1a1的一侧敞口,安装时,壳体23从第二安装口1a1处嵌入安装腔1c内,且壳体23的敞口正对第二安装口1a1安装,且盖板3的轮廓与第二安装口1a1相适应,并且从靠背1的侧面看时,完全看不到盖板3,即盖板3的侧投影完全处于座椅1的侧投影范围之内,确保空气进化装置2没有部件突出于靠背1的后侧表面,而占用到乘客有效使用空间。

为实现壳体23与弧形背板1a的快速配合安装,壳体23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延伸部238,延伸部238沿壳体23的长度方向朝外延伸,两个延伸部238之间形成配合槽239,而弧形背板1a上设有与配合槽239相适应的卡扣1a0。

安装时,先将空气过滤装置2固定在靠背骨架1b的背侧,然后安装弧形背板1a,并使第二安装口1a1正对壳体23敞口的位置,使卡扣1a0嵌入对应的配合槽239中,最后在壳体23上扣合盖板3,并从靠背1的前侧通过螺钉将其与壳体23连接紧固,即完成空气净化装置2在靠背1上的快速安装,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且牢固可靠。

在驾乘过程中,可以根据LED显示器235快速获知车内空气质量,然后通过开关236控制空气过滤装置2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快速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目的,提高驾乘舒适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