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电子驻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3279发布日期:2018-12-21 19:0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电子驻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驻车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电子驻车支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现代汽车对于机械控制电子化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从基本电子方向助力到复杂主动转向比例控制这些以往都是采用液压以及机械控制为主的部分,也逐渐向电子化控制靠拢,驾驶者能通过直接机械连接来自主控制的部分已经越来越少了。就连操控发烧友至爱的手刹也逐渐地落入了电子化控制的“魔掌”。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是指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

现有的电子驻车系统内的驻车支架的结构是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底板三个零件焊接而成的,这种结构的电子驻车支架的制造工艺复杂,定位不精确且驻车支架的强度难以保证,缓冲性能差,因振动而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电子驻车支架,包括驻车支架底板,所述驻车支架底板四角内分别设置定位螺纹孔,在定位螺纹孔内设置加强锁紧螺栓,在加强锁紧螺栓底部外设置加强缓冲组件,所述定位螺纹孔之间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分别设置在驻车支架底板上下两侧上,在驻车支架底板中心内设置伸缩孔,所述驻车支架底板左右两侧内分别设置凹槽,在凹槽内分别设置支撑臂安装块,所述支撑臂安装块内分别设置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臂,所述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臂下部外表面分别设置外螺纹,在支撑臂安装块顶部外分别设置辅助固定套,所述辅助固定套分别设置在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臂外,且辅助固定套固定于驻车支架底板上,在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臂底部外分别设置辅助锁紧螺母,所述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上分别设置辅助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缓冲组件内包括加强缓冲柱主体,在加强缓冲柱主体底部内设置辅助螺纹孔,所述加强缓冲柱主体顶部与底部内分别设置上缓冲弹簧凹槽间和下缓冲弹簧凹槽间,在上缓冲弹簧凹槽间和下缓冲弹簧凹槽间内分别设置上缓冲复位弹簧和下缓冲复位弹簧,所述上缓冲弹簧凹槽间和下缓冲弹簧凹槽间之间设置环槽,所述环槽设置在加强缓冲柱主体中部内,在环槽内设置环箍,所述加强缓冲柱主体外设置辅助保护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臂安装块内设置内螺纹孔,配合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臂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由左右两三角形加强筋与一矩形加强筋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型支撑臂和第二L型支撑臂对称设置,所述凹槽为U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好,加强缓冲组件的缓冲性能好,其强度高、刚度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驻车时能够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驻车支架整体,L型支撑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驻车时的稳定性,伸缩孔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驻车支架底板断裂影响驻车效果,多个加强筋的设置将提高底板与L型支撑臂的强度,增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驻车支架底板;2、定位螺纹孔;3、加强锁紧螺栓;4、加强缓冲组件;5、加强筋;6、伸缩孔;7、凹槽;8、支撑臂安装块;9、第二L型支撑臂;10、外螺纹;11、辅助固定套;12、辅助锁紧螺母;13、辅助加强筋;14、加强缓冲柱主体;15、辅助螺纹孔;16、上缓冲弹簧凹槽间;17、上缓冲复位弹簧;18、下缓冲弹簧凹槽间;19、下缓冲复位弹簧;20、环槽;21、环箍;22、辅助保护壳体;23、第一L型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电子驻车支架,包括驻车支架底板1,所述驻车支架底板1四角内分别设置定位螺纹孔2,在定位螺纹孔2内设置加强锁紧螺栓3,在加强锁紧螺栓3底部外设置加强缓冲组件4,所述定位螺纹孔2之间设置加强筋5,加强筋5分别设置在驻车支架底板1上下两侧上,在驻车支架底板1中心内设置伸缩孔6,所述驻车支架底板1左右两侧内分别设置凹槽7,在凹槽7内分别设置支撑臂安装块8,支撑臂安装块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凹槽7内,且配合固定加强块焊接固定于驻车支架底板1上,所述支撑臂安装块8内分别设置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所述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下部外表面分别设置外螺纹10,在支撑臂安装块8顶部外分别设置辅助固定套11,辅助固定套11内孔直径略大于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的直径,辅助固定套11于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固定环,所述辅助固定套11分别设置在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外,且辅助固定套11固定于驻车支架底板1上,在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底部外分别设置辅助锁紧螺母12,所述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9上分别设置辅助加强筋13。所述加强缓冲组件4内包括加强缓冲柱主体14,在加强缓冲柱主体14底部内设置辅助螺纹孔15,所述加强缓冲柱主体14顶部与底部内分别设置上缓冲弹簧凹槽间16和下缓冲弹簧凹槽间18,在上缓冲弹簧凹槽间16和下缓冲弹簧凹槽间18内分别设置上缓冲复位弹簧17和下缓冲复位弹簧19,所述上缓冲弹簧凹槽间16和下缓冲弹簧凹槽间18之间设置环槽20,所述环槽20设置在加强缓冲柱主体14中部内,在环槽20内设置环箍21,所述加强缓冲柱主体14外设置辅助保护壳体22。所述支撑臂安装块8内设置内螺纹孔,配合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的外螺纹10。所述加强筋5由左右两三角形加强筋与一矩形加强筋组成。所述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对称设置,所述凹槽7为U形凹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第一L型支撑臂23和第二L型支撑臂9安装至支撑臂安装块8内,配合辅助固定套11达到定位固定效果,同时利用螺纹配合调整位置后,利用辅助锁紧螺母23锁紧固定位置,然后将加强锁紧螺栓3安装至加强缓冲组件4内,使加强缓冲组件4作用于驻车支架底板1上,上缓冲复位弹簧17配合下缓冲复位弹簧19使加强缓冲组件4缓冲性增强,且强度高、刚度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驻车时能够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驻车支架整体,环箍21的设置将加强缓冲柱主体14的强度和刚度得以增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加强缓冲柱主体14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产生爆裂,有效地提高了加强缓冲柱主体14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