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178发布日期:2019-02-10 23:3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车用通风框内的积水,现有技术中的后侧围通风框一般为内藏式,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

一种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栅格、连接件和排水管;所述通风栅格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上端的凸缘,所述凸缘卡在所述卡槽内,并且所述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凸台,而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与所述螺纹凸台卡合连接;所述通风栅格包括前通风栅格和后通风栅格,所述前通风栅格内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由Y型挡水条和横向挡水条组成的阵列结构,所述后通风栅格内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由遮挡凸台和橡胶垫组成的阵列结构。

其中,所述Y型挡水条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部叶片,所述中部叶片上方设置有上部叶片,所述中部叶片下方设置有下部叶片;所述上部叶片与所述中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00~120°,所述下部叶片与所述中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10~150°。

其中,所述上部叶片与所述中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15°,所述下部叶片与所述中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

其中,所述遮挡凸台包括连接凸台,设置在所述连接凸台前端的前遮挡凸台,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凸台后端的后遮挡凸台;所述前遮挡凸台上设置有前支撑端,所述后遮挡凸台上设置有后支撑端。

其中,遮挡凸台的后支撑端与相邻的遮挡凸台的前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其中,所述前通风栅格的后端设置有凸柱,所述后通风栅格的前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凸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凸柱与所述凹槽之间通过C型卡子卡紧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框为外露式设计,结构美观实用性强,而且联合使用了Y型挡水条与横向挡水条,显著降低了水流进入车内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的侧视图。

图3为前通风栅格与后通风栅格的紧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中的结构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中排水管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外露式后侧围通风框,包括通风栅格、连接件40和排水管50。所述通风栅格的底部设置有卡槽18,所述连接件40包括中空的柱体41和设置在所述柱体41上端的凸缘42,所述凸缘42卡在所述卡槽18内,并且所述柱体4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凸台43,而所述排水管50的内壁与所述螺纹凸台43卡合连接。所述通风栅格包括前通风栅格10和后通风栅格20,所述前通风栅格10的后端设置有凸柱11,所述后通风栅格20的前端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凸柱11设置在所述凹槽21内,并且所述凸柱11与所述凹槽21之间通过C型卡子30卡紧固定。

所述前通风栅格10内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由Y型挡水条和横向挡水条15组成的阵列结构。所述Y型挡水条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部叶片13,所述中部叶片13上方设置有上部叶片12,所述中部叶片13下方设置有下部叶片14。所述上部叶片12与所述中部叶片13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夹角为115°时最有利于遮挡水流冲击。下部叶片14与所述中部叶片13之间的夹角为110~150°,夹角为120°最有利于遮蔽视野防止看穿。所述后通风栅格20内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由遮挡凸台和橡胶垫25组成的阵列结构。所述遮挡凸台包括连接凸台22,设置在所述连接凸台22前端的前遮挡凸台27,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凸台22后端的后遮挡凸台23;所述前遮挡凸台27上设置有前支撑端26,所述后遮挡凸台23上设置有后支撑端24。遮挡凸台的后支撑端24与相邻的遮挡凸台的前支撑端26之间设置橡胶垫25。后遮挡凸台可将进入的水流导入下方,主要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前遮挡凸台起到连接和遮挡视线的作用。所述橡胶垫可以保证车内气流平衡,以及车内良好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通风框是在内藏式通风框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外露式的通风框的设计。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确保实用性,本实施例采用Y型的挡水条大大降低水流进入车内的可能性,同时增加了横向的挡水条,前后两个结构相互配合,采用C型卡子连接,在保证了开口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遮挡水流的冲击力,降低了水流进入车内的可能性,并且在下方设有专门的排水通道,解决了通风框内积水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