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枕与枕杆的消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3360发布日期:2019-04-16 22: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头枕与枕杆的消声结构,包括设置在枕杆(1)侧壁上的定位槽(11),以及设置于头枕上能与定位槽(11)相卡扣而定位头枕位置的卡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的侧面投影呈底部宽度小开口部宽度大的梯形,所述卡条(2)插入部的形状亦呈端部宽度小后部宽度大的梯形,在卡条(2)插入定位槽(11)时,所述卡条(2)的侧面与定位槽(11)的侧面相接触与相互卡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与卡条(2)插入部所采用的梯形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或上斜边短于下斜边的不规则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与卡条(2)插入部的侧面投影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定位槽(11)的等腰梯形两斜边的夹角(a)大于卡条(2)的等腰梯形的对应夹角(b),且所述夹角(a)与对应夹角(b)的差值不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2)的端部宽度与定位槽(11)的底部宽度相适配,当所述卡条(2)伸入定位槽(11)使卡条(2)的端部与定位槽(11)的底部内壁顶触定位时,所述卡条(2)的顶面与定位槽(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S)为0.08~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2)的端部宽度大于定位槽(11)的底部宽度,当所述卡条(2)伸入定位槽(11)使卡条(2)的端部与定位槽(11)的底部内壁顶触定位时,所述卡条(2)的顶面与定位槽(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S)为0.2~0.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的底角以及卡条(2)的端部棱角均为减少磨损的圆弧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竖向等间隔地排列在枕杆(1)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2)位于头枕的枕架壳体中,所述枕杆(1)的上部伸入枕架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枕架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能推动卡条(2)与定位槽(11)相脱离的解锁块(3),所述解锁块(3)的一端与伸入枕架壳体内腔中的按钮(4)相联动,所述卡条(2)的一端与解锁块(3)相顶触,所述卡条(2)的另一端通过复位装置与枕架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当按压按钮(4)时,解锁块(3)挤压卡条(2)使卡条(2)与定位槽(11)相脱离,当松开按钮(4)时,解锁块(3)与卡条(2)复位而使卡条(2)与定位槽(11)相卡扣;所述解锁块(3)上设置有能穿过枕杆(1)的腰型孔(31),与腰型孔(31)位置相应的解锁块侧壁上设置有侧壁通孔(32),所述卡条(2)伸入侧壁通孔(32)中而使卡条(2)上与腰型孔(31) 相应的侧边能卡入枕杆侧部的定位槽(11)中;所述复位装置为对称设置在卡条侧壁两端的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一端套置在相应卡条侧壁的凸起(22)上,所述复位弹簧(21)的另一端套置在相应头枕支架内壁的凸部(5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架壳体包括对合而成的前壳体(51)与后壳体(5),所述后壳体(5)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部(52),所述前壳体(51)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能与相应连接凸部(52)相连接的固定凸部,所述固定凸部与连接凸部(52)的对合处分别设置有竖向定位槽(53),当前壳体(51)与后壳体(5)对合时,连接凸部(52)与固定凸部上的竖向定位槽(53)对合形成穿过枕杆(1)的枕杆通孔,后壳体(5)的竖向定位槽(53)中设置有能挤压枕杆侧壁而使枕杆侧壁紧贴在前壳体(51)的竖向定位槽(53)中的压杆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在后壳体(5)的竖向定位槽(53)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凹部(55),所述限位凹部(55)的底面上设置有定位凸柱(56),压杆弹簧(57)的一端套置在定位凸柱(56)上,所述压杆弹簧(57)的另一端与压杆块(58)相连接,压杆块(58)在压杆弹簧(57)的弹力作用下伸出限位凹部(55)而顶触在枕杆(1)的侧壁上;所述后壳体(5)的连接凸部(52)为两个,在任一连接凸部(52)的竖向定位槽(53)中均上下设置有两个限位凹部(55),两个压杆块(58)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限位凹部(55)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