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810发布日期:2019-06-11 23:1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而相对应的汽车配件设计制造也发展迅速,汽车遮阳板作为汽车配件的一种,是辅助驾驶人员驾驶的重要配件,汽车遮阳板可以为驾驶人员以及副驾驶乘客遮挡射入汽车内部的眩光以及强烈阳光。

遮阳板由两块板贴合组装而成,在组装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轴和孔的过盈配合来达到两块板的固定,具体为在一块板上开设一槽孔,在另一块板上固定设置一轴,轴的直径大于孔的直径,当两块板贴合时将轴用外力压入槽孔的内部形成固定配合,这样大大简化了遮阳板的组装过程,相对于采用螺钉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缺陷,由于遮阳板为塑料材质,受热容易变形,使轴和孔的过盈配合松动,从而导致两块板松动而分离开来,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来解决轴和孔过盈配合容易受热变形,导致上板和下板固定不住的主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包括遮阳板,遮阳板具体分为上板和下板,在组装遮阳板时,将上板和下板贴合固定;上板板面上开设有卡槽,下板板面上固定设置有卡钩,卡槽和卡钩上下对应,当上板和下板贴合时,卡钩压入卡槽内部,卡槽和卡钩卡设配合固定。

对于本技术方案的主要特征,进一步解释如下:

进一步地,卡钩具体为圆台形状,圆台形状较小的圆面朝上,圆台形状较大的圆面朝下并固定连接支撑杆一端,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下板板面上。

进一步地,卡槽具体包括内槽和外槽,外槽靠近上板板面设置,内槽位于外槽的下方,内槽和外槽均为圆形槽孔,内槽直径大于外槽直径,卡钩穿过外槽卡设在内槽内部。

进一步地,上板的卡槽和下板的卡钩均设置有诺干个,卡槽沿上板周向一圈均匀分布,卡钩沿下板周向一圈均匀分布。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采用卡钩和卡槽的固定卡设配合方式,解决了轴和孔过盈配合容易受热变形,导致上板和下板固定不住的主要技术问题,通过将圆台形状的卡钩穿过外槽卡设在内槽内,圆台较大圆面卡住内槽和外槽连接处,这样卡钩在没有强大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从卡槽内脱离出来,从而达到应有的固定效果,同时这种组装方式简单快捷,只需要将上板和下板用外力压合在一起便可,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遮阳板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遮阳板整体剖面图。

图3为卡钩和卡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上板1、下板2、卡槽3、卡钩4、内槽5、外槽6、支撑杆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方案具体实施例为:

一种汽车遮阳板组装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遮阳板,遮阳板具体分为上板1和下板2,在组装遮阳板时,将上板1和下板2贴合固定;上板1板面上开设有卡槽3,下板2板面上固定设置有卡钩4,卡槽3和卡钩4上下对应,当上板1和下板2贴合时,卡钩4压入卡槽3内部,卡槽3和卡钩4卡设配合固定。

如图2和3所示,卡钩4具体为圆台形状,圆台形状较小的圆面朝上,圆台形状较大的圆面朝下并固定连接支撑杆7一端,支撑杆7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下板2板面上。

如图2和3所示,卡槽3具体包括内槽5和外槽6,外槽6靠近上板1板面设置,内槽5位于外槽6的下方,内槽5和外槽6均为圆形槽孔,内槽5直径大于外槽6直径,卡钩4穿过外槽6卡设在内槽5内部。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上板1的卡槽3和下板2的卡钩4均设置有诺干个,卡槽3沿上板1周向一圈均匀分布,卡钩4沿下板2周向一圈均匀分布。

上述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卡钩4和卡槽3的固定卡设配合方式,解决了轴和孔过盈配合容易受热变形,导致上板1和下板2固定不住的主要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通过将圆台形状的卡钩4穿过外槽6卡设在内槽5内,圆台较大圆面卡住内槽5和外槽6连接处,这样卡钩4在没有强大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从卡槽3内脱离出来,从而达到应有的固定效果,同时这种组装方式简单快捷,只需要将上板1和下板2用外力压合在一起便可,结构设计巧妙。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