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254发布日期:2019-07-19 22:13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360度全景摄像就是一次性收录前后左右的所有图像信息,没有后期合成,更没有多镜头拼接。其原理依据仿生学(鱼眼构造)采用物理光学的球面镜透射加反射原理一次性将水平360度,垂直180度的信息成像,再采用硬件自带的软件进行转换,以人眼习惯的方式呈现出画面。

鱼眼镜头是一种超广角的特殊镜头,其视觉效果类似于鱼眼观察水面上的景物。鱼的眼睛类似人眼构造,但是相对于扁圆形的人眼水晶体,鱼眼水晶体是圆球形,虽然只能看到比较近的物体,但却拥有更大的视角。

未来车载360摄像头通过安装在车身前后左右的4个广角摄像头,同时采集车辆四周的影像,经过图像处理单元矫正和拼接后,形成一幅车辆四周的360 度全景俯视图,实时传送到中控台的显示设备上。通过360全视界鸟瞰全景行车辅助系统,驾驶员坐在车中即可直观地看到车辆所处的位置以及车辆周围的障碍物,从容操控车辆泊车入位或通过复杂路面,有效减少刮蹭、碰撞、陷落等事故的发生。

现轿车一般只安装倒车摄像头,未来会装4个。这样使得该产品需求会大大提高。

摄像头制造工艺里最核心的工序当属调焦工序,调焦的具体操作方式为旋转摄像头工件上的特定部位,实现摄像头内部镜头的焦距调整。传统的调焦操作一般是人工粗调,再到测试图片或平行灯管下辅助以调试软件进行人工精密微调,由于人工操作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人工调焦后的产品合格率较低,并且会消耗较多的人力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可对车载摄像头的特定部位进行自动化的旋转,并精确控制旋转角度,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底架、升降伺服电机、升降架、旋转伺服电机、调焦旋转盘以及镜头工装;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置有线性滑轨,所述升降架位于线性滑轨上,所述升降伺服电机的活塞杆通过丝杆与升降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转轴贯穿升降架并且与调节主动轮同轴连接,所述调焦旋转盘通过轴承与升降架活动连接,所述调焦旋转盘的外围设置有调节从动轮并且调节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与调节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调焦旋转盘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孔和弧形调焦壁;所述调焦旋转盘呈开口朝下的镂空圆柱体,所述中心孔位于调焦旋转盘上端面的圆心处,所述弧形调焦壁位于中心孔的侧壁;所述弧形调焦壁相对于中心孔的圆心呈圆周阵列状布置,相邻的弧形调焦壁之间的空隙为让位槽;所述调焦旋转盘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引导圆棒,所述缓冲引导圆棒相对于调焦旋转盘的转轴呈圆周阵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引导圆棒通过衬套与调焦旋转盘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从动轮的内圆周壁与调焦旋转盘的外圆周壁呈过盈配合,所述调节从动轮的直径大于调节主动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从动轮与调节主动轮的转轴相平行并且调节从动轮与调节主动轮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工装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镜头工装与调焦旋转盘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工装呈圆柱体,所述镜头工装与调焦旋转盘同轴设置,所述镜头工装的直径小于调焦旋转盘底端的圆柱形镂空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通过升降伺服电机、线性滑轨、升降架、旋转伺服电机、调节主动轮、调节从动轮、同步带、调焦旋转盘、缓冲引导圆棒以及镜头工装的配合使用,可对车载摄像头的特定部位进行自动化的旋转,并精确控制旋转角度,相比于原有的人工调焦的操作方式可大幅降低人力劳动强度,保证产品的旋转精度,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的调焦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支撑架;3、升降伺服电机;4、线性滑轨;5、丝杆;6、升降架;7、旋转伺服电机;8、调节主动轮;9、调节从动轮;10、同步带;11、调焦旋转盘;12、缓冲引导圆棒;13、衬套;14、镜头工装;15,、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以及图3,一种车载摄像头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底架1、升降伺服电机3、升降架6、旋转伺服电机7、调焦旋转盘11以及镜头工装14;所述底架1 上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设置有线性滑轨4,所述升降架6位于线性滑轨4上,所述升降伺服电机3的活塞杆通过丝杆5与升降架6活动连接,所述旋转伺服电机7的转轴贯穿升降架6并且与调节主动轮8同轴连接,所述调焦旋转盘11 通过轴承与升降架6活动连接,所述调焦旋转盘11的外围设置有调节从动轮9并且调节从动轮9通过同步带10与调节主动轮8活动连接,所述调焦旋转盘11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孔111和弧形调焦壁113,所述弧形调焦壁113用于嵌入摄像头工件上的弧形凹槽,用于驱动旋转。

所述调焦旋转盘11呈开口朝下的镂空圆柱体,所述中心孔111位于调焦旋转盘11上端面的圆心处,所述弧形调焦壁113位于中心孔111的侧壁。

所述弧形调焦壁113相对于中心孔111的圆心呈圆周阵列状布置,相邻的弧形调焦壁113之间的空隙为让位槽112,所述让位槽112用于对摄像头工件上的弧形凹槽之间的突出构造其让位作用。

所述调焦旋转盘11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引导圆棒12,所述缓冲引导圆棒12相对于调焦旋转盘11的转轴呈圆周阵列状布置。

所述缓冲引导圆棒12通过衬套13与调焦旋转盘11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引导圆棒12用于起缓冲作用。

所述调节从动轮9的内圆周壁与调焦旋转盘11的外圆周壁呈过盈配合,所述调节从动轮9的直径大于调节主动轮8的直径。

所述调节从动轮9与调节主动轮8的转轴相平行并且调节从动轮9与调节主动轮8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镜头工装14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用于对摄像头工件进行定位,所述镜头工装14与调焦旋转盘11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所述镜头工装14呈圆柱体,所述镜头工装14与调焦旋转盘11同轴设置,所述镜头工装14的直径小于调焦旋转盘11底端的圆柱形镂空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待进行调焦操作的车载摄像头工件放置在镜头工装14的定位槽15内,然后升降伺服电机3驱动丝杆5旋转,进而带动升降架6沿直线滑轨4下降,使升降架6上的调焦旋转盘11接近镜头工装14,当调焦旋转盘11 底端的缓冲引导圆棒12接触到镜头工装14的支架(说明书附图中未画出)时,缓冲引导圆棒12相对于衬套13移动,实现缓冲作用,随后中心孔111内的弧形调焦壁113嵌入摄像头上的弧形凹槽内,此时升降伺服电机3停车,旋转伺服电机7通电运转,驱动调节主动轮8旋转,进而通过同步带10带动调节从动轮9旋转,使弧形调焦壁113驱动摄像头上的特定位置旋转指定角度,随后旋转伺服电机7停车,实现摄像头工件的焦距调整。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