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吸能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879发布日期:2019-03-19 21:1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防撞梁吸能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已成为人们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整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重视。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汽车轻量化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在安全性能方面,碰撞安全性能是汽车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杆系统来保证车身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为了尽可能吸收碰撞动能,保险杆系统会设计一个碰撞吸能盒,依靠溃缩变形吸收碰撞动能,从而保证车内人员和车身主体结构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车体碰撞加速度较大,碰撞载荷直接传递至前围板,侵入量大,不利于乘员伤害保护,只是在防撞梁的后端设置有吸能盒并不能很好的保障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体碰撞时,板体的入侵量较大,吸能盒不能够很好的保障车内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梁、吸能盒和吸能件;

所述防撞梁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能盒,所述吸能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梁远离所述吸能盒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包括吸能框;

所述吸能框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吸能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吸能框将所述防撞梁远离所述吸能盒的一端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还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板;

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吸能框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五个。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框与所述防撞梁焊接。

进一步地,吸能框为钣金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溃缩槽,多个溃缩槽呈环形地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为空心管体,所述溃缩槽为向内凸起的条型筋。

一种汽车,具有如上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梁、吸能盒和吸能件;所述防撞梁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能盒,所述吸能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梁远离所述吸能盒的一侧。采用上述的方案,通过在防撞梁远离吸能盒的一侧设置有吸能件,在发送碰撞时,吸能件发生形变,能够吸收一部分的能量,这样加之在防撞梁另一侧的吸能盒,能够有效的减小板体的侵入量,降低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人员产生的危害,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体碰撞时,板体的入侵量较大,吸能盒不能够很好的保障车内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具有如上述的防撞梁吸能结构。采用上述的方案,在汽车的车身上采用防撞梁吸能结构,可以降低汽车发生碰撞时车内人员发生危险的机率,有效的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吸能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吸能结构的防撞梁及吸能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标:100-防撞梁;200-吸能盒;300-吸能件;310-吸能框;32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吸能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100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梁100、吸能盒200和吸能件300;

所述防撞梁100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能盒200,所述吸能件300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梁100远离所述吸能盒200的一侧。

其中,吸能件300与防撞梁100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为通过螺栓连接的固定连接。

吸能件300与防撞梁100之间还可为活动连接,在吸能件300靠近防撞梁100的一端滑槽,在防撞梁100靠近吸能件30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通过凸起与滑槽的配合以使吸能件300与防撞梁100之间连接。

其中,吸能件300可为多个圆柱形支撑柱,并且圆柱形支撑柱中设置有弹性元件,这样在发生碰撞时,圆柱形支撑柱不仅能够产生形变,由于弹性元件的设置,还能够将碰撞的冲击力缓冲,从而有效的降低撞击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100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梁100、吸能盒200和吸能件300;所述防撞梁100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吸能盒200,所述吸能件300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梁100远离所述吸能件300的一侧。采用上述的方案,通过在防撞梁100远离吸能盒200的一侧设置有吸能件300,在发送碰撞时,吸能件300发生形变,能够吸收一部分的能量,这样加之在防撞梁100另一侧的吸能盒200,能够有效的减小板体的侵入量,降低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人员产生的危害,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体碰撞时,板体的入侵量较大,吸能盒200不能够很好的保障车内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吸能结构的防撞梁及吸能件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300包括吸能框310;

所述吸能框310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吸能框3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防撞梁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吸能框310将所述防撞梁100远离所述吸能盒200的一端覆盖。

其中,吸能框310的截面呈矩形有利于与防撞梁100之间的装配,提高整体装置的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吸能框310设置在防撞梁100远离吸能盒200的一端,且吸能框310的延伸方向和防撞梁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吸能框310的端面与防撞梁100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吸能框310和防撞梁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吸能框310即能够将防撞梁100覆盖,保障在发生碰撞时吸能框310首先受到冲击力,继而提高车内的人身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300还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板320;

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板320沿所述吸能框310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其中,支撑板320的数量还可为四个、六个和七个等等,只要能够使吸能框310的吸收撞击力即可。

其中,支撑板320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凹槽,在发生碰撞时,支撑板320会受到冲击,由于凹槽的设置,可以使支撑板320进行溃缩,从而减小碰撞发生的冲击力,而且这种设置的方式能够降低防撞梁100受到冲击力的影响,从而提高车内的人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沿吸能框310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板320,至少三个支撑板320用来支撑吸能框310靠近撞击面的一端,在发生撞击后,支撑板320帮助吸收一部分的撞击力,同时还能使吸能框310靠近撞击面的一端承担一定的撞击力,以分担防撞梁100受到的撞击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320为五个。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20优选为五个,五个支撑板320的依次间隔地设在吸能框310中,五个支撑板320能够支撑吸能框310更好的吸收撞击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吸能框310与所述防撞梁100焊接。

本实施例中,吸能框310和防撞梁10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由于焊接的方式的连接相对稳定,并且焊接的工艺也相对较为简单,同时能够使整体装置能够适用的时间较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吸能框310为钣金焊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吸能框310为钣金焊接成,由于钣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能够用于电磁屏蔽)、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应用在吸能框310的材质上,尽量降低了重量对防撞梁100整体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300呈弧形。

本实施例中,吸能件300呈弧形设置,呈弧形的设置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使吸能件300吸收的冲击力更多,以便于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2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溃缩槽,多个溃缩槽呈环形地设置在所述吸能盒200的外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在吸能盒2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溃缩槽,且多个溃缩槽呈环形地设置在吸能盒200的外表面上,通过溃缩槽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吸收来自前防撞梁100受到的撞击力,有效的实现吸能和传力的作用,提高车的防撞击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200为空心管体,所述溃缩槽为向内凸起的条型筋。

本实施例中,吸能盒200采用真空的管体,溃缩槽为向内凸起的条型筋,这样,使得吸能盒200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成本低,便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具有如上述的防撞梁100吸能结构。采用上述的方案,在汽车的车身上采用防撞梁100吸能结构,可以降低汽车发生碰撞时车内人员发生危险的机率,有效的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