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3221发布日期:2019-04-16 22:5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必备部件,而座椅调节手柄也就成为汽车重要的汽车内饰部件,是决定汽车品质的细节之一,现有的调节手柄安装结构中,因为调节手柄是转动件,故其主体与旁侧板之间是间隙配合,这样的安装方式,使得驾乘人员可透过调节手柄与旁侧板板面的缝隙看到旁侧板内部的转轴及其他安装部件,大大影响了座椅的视觉效果,从而降低了座椅内饰品质,此外在传统的安装结构中,调节手柄在转动过程中经常会与旁侧板之间发生摩擦,对旁侧板造成刮伤,影响视觉效果同时会造成调节手柄的回位滞后等问题,与此同时,因为摩擦产生的异响,也影响到乘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高座椅调节手柄的安装使用视觉效果,减少对旁侧板的损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旁侧板和调节手柄,所述旁侧板具有安装面和安装孔,调节手柄通过安装孔可转动地设置在旁侧板上,且位于靠近安装面的一侧,调节手柄的侧缘与安装面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旁侧板上设有遮挡片,该遮挡片自安装面朝调节手柄所处一侧延伸,其延伸长度大于调节手柄的侧缘与安装面之间的间隙,且遮挡片处于调节手柄侧缘轮廓的周向内侧,其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的上方和前方。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遮挡片对调节手柄的安装内部件进行遮挡,避免乘客从缝隙直接看到,并且遮挡片的端面伸入调节手柄内,从而大大提高了调节手柄安装结构的视觉效果,增加了座椅的细节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遮挡片的形状与调节手柄的轮廓相适应,其包括主遮挡段和副遮挡段,所述主遮挡段呈与安装孔同心设置的弧形结构,其处于安装孔的前上方外侧,所述副遮挡段自主遮挡段的上端朝旁侧板的后下方倾斜延伸。采用以上方案,可增加对调节手柄与旁侧板之间缝隙的遮挡范围,进一步提高遮挡视觉效果,确保从旁侧板后方也不会看到内部安装件。

作为优选:所述主遮挡段的扇形角为110°~160°。采用以上方案,可对旁侧板前方下侧的部分间隙形成遮挡,再次扩大遮挡覆盖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旁侧板上设有呈弧状的防摩筋,所述防摩筋自安装面朝调节手柄所处一侧凸起,其凸起高度小于遮挡片的延伸长度,且防摩筋处于安装孔与遮挡片之间;

所述调节手柄靠近安装面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正对防摩筋延伸,并与防摩筋抵接,且所述防摩筋的长度覆盖各个突出部的转动行程。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直接设置的突出部与防摩筋抵接,首先是确保了调节手柄的转动稳定性,其次避免对旁侧板直接造成刮伤,且通过改善防摩筋的材质,加上有规律的接触摩擦,可改善其与突出部之间摩擦异响,而传统的需要减少或改善异响时,需要对旁侧板或调节手柄的整体材料进行改善。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手柄的内侧具有与其轮廓相适应的肋板,所述肋板正对安装面延伸,所述突出部呈半圆状结构,其与防摩筋之间为点面接触,突出部与肋板一体成型,其自肋板的外缘向外突出。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降低调节手柄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突出部的稳定性,且通过点面接触的方式,可进一步改善调节手柄转动带来的异响情况,提高乘车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手柄上沿肋板分布有中空柱状的加强筒。采用以上方案,真就肋板的稳定性,一方面可增加调节手柄整体的钢性强度,减少疲劳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肋板的稳定性,防止产生晃动,确保突出部与防摩筋之间接触转动轨迹的稳定性,有利于确保调节手柄的转动稳定性以及减少异响。

作为优选:所述旁侧板上在安装孔的外缘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自安装面垂直向外延伸。采用以上结构,提高了调节手柄与旁侧板之间的装配性能,同时提高了安装孔处的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安装孔处侧壁容易发生撕裂等现象,有利于延长安装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手柄靠近安装面的一侧具有正对安装孔延伸的凸台,该凸台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轴孔,凸台四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截面呈“U”型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沿凸台的径向朝外,且沿凸台的径向向内凹陷。采用以上方案,提高调节手柄与内部件之间的安装配合稳定性,以达到调节手柄转动平稳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由调节手柄的外侧壁向安装面凹陷形成,调节手柄外侧在对应凸台的位置形成沉槽,该沉槽的侧壁上分布有插孔。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快速安装调节手柄外侧的端盖,有利于提高调节手柄的装配效率,且端盖处于沉槽内,提高视觉效果同时,避免了外露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作为优选:所述沉槽内壁上对应每个卡槽的位置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沉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其远离安装面的一端具有楔形的引导面,其靠近安装面的一端沿沉槽的径向向内突起形成防脱部。

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引导端盖扣合进入沉槽内,且通过定位块形成倒钩状的结构,防止端盖发生轴向位移从而与调节手柄分离,与插孔一起对端盖形成径向和轴向的双重稳固,有利于提高安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减少振动损伤及振动异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可对调节手柄的内部安装结构形成遮挡,提高视觉效果,同时提高调节手柄转动稳定性,减少对旁侧板的刮伤,改善摩擦异响,提高乘车舒适性及安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旁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调节手柄的轴侧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的侧视图;

图9为调节手柄与旁侧板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调节手柄防摩擦结构主要包括旁侧板1和调节手柄2,旁侧板1的前端上侧(本申请中的前后左右方向均参考其整体在座椅上的安装位置)具有向内侧凹陷形成的第一沉台1a,第一沉台1a的形状与调节手柄2的形状相似,第一沉台1a的上侧敞口,第一沉台1a的底壁形成安装面10,在安装面10内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呈圆形结构,且贯穿第一沉台1a的底壁,本实施例中为增强安装孔11处侧壁的强度,故在靠近安装面10的一侧具有环状的凸缘12,凸缘12自安装面10垂直向外延伸,且处于安装孔11的周向外侧。

调节手柄2通过安装孔11可转动地嵌设在第一沉台1a内,当调节手柄2处于初始位置时,其下侧受到第一沉台1a的下侧壁阻挡,使其只能向上顺时针旋转。

如图所示,调节手柄2主要包括一前大后小的面板2c,面板2c的周向外缘具有正对安装面10延伸的翻边2a,为确保调节手柄2转动流畅,当调节手柄2安装完成之后,翻边2a的端面与安装面10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传统技术中,正因为此间隙的存在,导致驾乘人员可直接通过间隙看到内调节手柄2的内部安装件,从而降低了视觉效果,为此,本申请中在旁侧板1上设置了遮挡片3。

遮挡片3自安装面10正对面板2c延伸,其延伸的长度大于翻边2a与安装面10之间的间隙,且遮挡片3处于翻边2a的周向内侧,这样即可对翻边2a与安装面10之间的间隙形成遮挡,避免内部件外露。

本实施例中,为在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优化其遮挡效果,故遮挡片3的形状整体与翻边2a的轮廓相适应,其主要包括主遮挡段30和副遮挡段31,其中主遮挡段30呈与安装孔10同心设置的弧形结构,处于安装孔10的前上方外侧,而副遮挡段31自主遮挡段30的上端朝旁侧板1的后下方倾斜延伸。

主遮挡段30的扇形角度为110°~160°,如果从安装面1的一侧正视安装孔10,将其划分成四个象限,即是所主遮挡段30可对其第一象限范围,以及第二和第四象限范围内空间间隙形成遮挡,这样确保从座椅的前方和上方观察时,均不能看的内部安装件,而通过后端的副遮挡段31,则可进一步扩大其遮挡范围,使得后排乘客也不能透过间隙看到内部件。

本申请中,为改善调节手柄2转动对旁侧板造成的损伤以及异响等弊端,故在旁侧板1上还设有弧状结构的防摩筋4,防摩筋4自安装面10正对面板2c延伸,其延伸长度小于遮挡片3的延伸长度,且其远离安装面10的一侧呈光滑平面结构,防摩筋4处于凸缘12与遮挡片3之间,并与安装孔11同心设置,本实施例中其长度与主遮挡段30长度相适应。

面板2c面向安装面10的一侧具有正对安装面10延伸的肋板21,肋板21的形状与翻边2a的上侧轮廓大体相同,肋板21上靠近安装面10的一侧具有正对防摩筋4延伸的突出部20,且延伸至于防摩筋4的表面抵接,本实施例中突出部20呈半圆状结构,这样使得其与防摩筋4的接触关系为点面接触,大大减少了二者的摩擦阻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突出部20的设置位置,应对防摩筋4的长度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以使防摩筋4的长度能覆盖各个突出部20的转动行程,即是说在调节手柄2转动过程中,突出部20始终与防摩筋4抵接。

突出部20与肋板21一体成型,肋板21上还沿其走向设有呈中空柱状结构的加强筒210,并在加强筒210与翻边2a的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板,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调节手柄2的整体强度,并且也不会增加过多的重量。

如图所示,为提高调节手柄2的装配性,调节手柄2面向安装面10的一侧具有正对安装孔11延伸的凸台22,凸台22大体呈圆形结构,其中心位置具有轴孔220,凸台22的外缘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卡槽221,卡槽221的截面呈“U”型,其开口沿凸台22的径向朝外,其底壁沿凸台22的径向向内凹陷,基本处于凸台22的圆形截面范围之内,在加强筒210与凸台22的周向侧壁之间也设有支撑板,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凸台22的强度,减少其晃动幅度。

本实施例中,凸台22由面板2c朝安装面10凹陷形成,很显然的,从调节手柄2的外侧看,在对应凸台22的位置则形成一个沉槽23,而卡槽221远离安装面10的一端则延伸至沉槽23内,并凸起一段长度。

在沉槽23的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两个插孔24,插孔24沿沉槽2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远离安装面10的一端敞口,除此外,沉槽23的侧壁上还分布有定位块25,定位块25与卡槽221一一对应设置,如图所示,定位块25远离安装面10的一端具有一楔形的引导面250,引导面250远离安装面10一端延伸至沉槽23的端面,使其更容易引导外部件进入沉槽内,引导面250靠近安装面10的一端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防脱部251,防脱部251呈矩形块结构,自沉槽23的侧壁沿其径向向内突出,这样当在安装端盖时,通过引导面250可以快速的插入沉槽23内,当滑过防脱部251之后,则形成一个倒钩状结构,从而防止其脱离,使端盖的卡扣处于防脱部251与卡槽221之间的卡口内,对其实现轴向定位,同时端盖的插住插入对应的插孔24内,则可防止端盖发生转动,对其实现周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面10上还设有支撑筋5,支撑筋5处于第一沉台1a内靠近旁侧板1后端的位置,支撑筋5自安装面10正对面板2c延伸,当调节手柄2处于复位位置是,支撑筋5全部处于调节手柄2的覆盖范围之内,这样可防止调节手柄2复位之后,在晃动过程中与安装面10直接接触,从而造成刮伤,可加强对旁侧板1的保护。

本申请中,遮挡片3和防摩筋4可以是与旁侧板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件,一体成型时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而设置呈分体件时,可根据需要对防摩筋4的材质做出改变,降低其表面摩擦系数,这样当突出部20与其抵接时,转动摩擦伤害更小,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异响,而不需对旁侧板1做出整体改善,可以更好的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此外,为提高调节手柄2的使用体验感,面板2c的外侧下部朝安装面10凹陷形成第二沉台2b,且第二沉台2b上端靠近侧壁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成型有弧形凹槽2d,这样在进行握把转动的时候,更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座椅的细节品质。

参考图1至图9,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遮挡片3的存在,则不管调节手柄2怎么转动,都不能透光其与旁侧板1之间的间隙看到内部的安装部件,从而提高了安装结构的视觉效果,在转动过程中,因为突出部20与防摩筋4的点面接触,再保证调节手柄2转动稳定性的同时,避免了对旁侧板1的刮伤,也改善了摩擦产生异响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驾乘舒适性,增加了汽车的细节品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