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463发布日期:2019-06-26 01:1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用于各种汽车、拖车、摩托车上,能方便捆绑固定货物。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通常由主机和带有挂钩的长、短捆绑带组成。其中长绑带通常与主机分离设置,使用时将长捆绑带自由端穿入主机,调节到适当长度,操作主机将捆绑带绕紧,而多余的捆绑带,在运输过程中会飘散在外,影响行车安全,或打结使多余捆绑带缠绕在主机上或绷紧的带子上,极不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之前已申请有“自动收带拉紧机”,虽然,其与传统拉紧装置不同的是具有自动回收绑带的功能,但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另外,目前也有某些产品具有手动收带的功能,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一方面在汽车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会使卷带慢慢松掉,甚至使卷好的绑带完全松开并飘散在外,存在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当要使用较长捆绑带尺寸时,捆绑带可能会由于操作者的失误,完全被拉出收带轴,想要恢复卷收捆绑带,需要重新将捆绑带自由端穿入卷带轴,操作上较为麻烦。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手轮旋出时能够卷带,旋进时能够锁紧的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防止绑带意外抽出的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主机部分、卷带部分和第一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部分包括卷带盒、卷带轴和卷带手轮,所述卷带轴穿过卷带盒,所述卷带手轮设于所述卷带盒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卷带轴上,所述第一绑带的里端设于所述卷带轴上,所述卷带手轮能向外转动和向内转动,并且,向外转动能带动所述卷带轴同步转动而使所述第一绑带卷进所述卷带盒内,向内转动能将卷带轴锁紧在所述卷带盒上而防止被卷入的第一绑带松散。

优选地,所述主机部分和卷带部分分体设置,所述主机部分和卷带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还包括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的里端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当然,主机部分与卷带部分也可以是一体件。

优选地,所述卷带轴的头部为伸出于卷带盒外的螺纹端,所述卷带手轮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端上。

为了对卷带手轮的正反向转动进行限位,在所述螺纹端的外侧安装有挡片,所述卷带手轮能向外转动至与所述挡片相抵,卷带手轮能向内转动至与卷带盒的外侧壁相抵。

挡片与螺纹端之间可以多种连接结构,优选地,所述挡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螺纹端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轴中间开有穿带槽,所述第一绑带穿过主机部分并限制在所述的穿带槽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穿带槽内沿着穿带槽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止动弹片,所述止动弹片的头部成型有齿状倒钩。这样,当带子穿入后,在止动弹片和齿状倒钩的作用下,只能单向移动,不能后退,从而避免带子被意外抽出。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绑带的里端设有穿孔部,所述穿孔部内形成有沿着第一绑带宽度方向设置的穿孔,在所述穿孔内穿设有固定销,所述穿孔部设于所述穿带槽的外侧,并且,穿设有固定销的穿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穿带槽在卷带轴径向方向上的开槽宽度。这样,也能避免带子被意外抽出。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绑带的里端直接固定在所述卷带轴上。比如,可以缝制在卷带轴上。由此,也可以避免带子被意外抽出。

优选地,所述主机部分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手柄和由该手柄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转轴,所述主转轴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并与连接轴相平行,所述第一绑带穿过所述主转轴并连接在所述卷带轴上。

传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的主转轴、装在主转轴上的棘轮以及与该棘轮配合的主动棘爪组件和止动棘爪组件,所述主动棘爪组件和止动棘爪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手柄和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卷带轴穿过卷带盒,卷带手轮设于卷带盒的外侧并连接在卷带轴上,卷带手轮可以旋进旋出,当卷带手轮向外转动时能带动卷带轴同步转动,进而将第一绑带卷进卷带盒内;当卷带手轮向内转动时能将卷带轴锁住以防止其转动,从而防止被卷入的带子松散;此外,第一绑带穿过主机并限制在穿带槽上,可以防止带子被意外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机部分和卷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机部分和卷带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卷带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锁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带子穿入前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带子穿入后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穿入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动收带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主机部分1、卷带部分2、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主机部分1和卷带部分2为分体设置,主机部分1和卷带部分2通过连接轴20相连接。

其中,主机部分1包括底座11、手柄12和传动机构,手柄12安装在底座11上,传动机构通过手柄12驱动。传动机构包括主转轴13、棘轮14、主动棘爪组件和止动棘爪组件。其中,棘轮14安装在主转轴13上,主动棘爪组件和止动棘爪组件与棘轮14相配合,主转轴13设于连接轴20的外侧并与连接轴20相平行,主动棘爪组件和止动棘爪组件分别安装在手柄12和底座11上。主转轴13的外端安装有垫片15和销子16,用来对棘爪14进行固定。主动棘爪组件包括主动棘爪17和弹簧18,止动棘爪组件包括止动棘爪19和弹簧18。本实施例的主机部分1结构可以与现有拉紧装置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卷带部分2包括卷带盒21、卷带轴22和卷带手轮23,卷带轴22穿过卷带盒21,卷带手轮23设于卷带盒21的外侧并连接在卷带轴22上。第一绑带3的外端和第二绑带4的外端均设有挂钩5。第一绑带3为长带,第一绑带3穿过主转轴13,第一绑带3的里端设于卷带轴22上。卷带手轮23能向外转动并带动卷带轴22同步转动,并进而将第一绑带3卷进卷带盒21内,卷带手轮23能向内转动并将卷带轴22锁紧在卷带盒21上。第二绑带4为短带,第二绑带4的里端固定在连接轴20上,

卷带轴22的头部为伸出于卷带盒21外的螺纹端222,卷带手轮23通过内螺纹231螺纹连接在螺纹端222上。在螺纹端222的外侧安装有挡片24,挡片24通过螺钉25固定在螺纹端222上。卷带手轮23可以旋进旋出,卷带手轮23能向外转动并带动卷带轴22同步转动,并进而将第一绑带3卷进卷带盒21内,直至卷带手轮23的外端面232与挡片24相抵,在螺纹和挡片24作用力下,卷带手轮23带动卷带轴22一起转动,将第一绑带3卷进卷带盒21内。卷带手轮23能向内转动,当卷带手轮23的内端面233与卷带盒21的外侧壁相抵,将卷带轴2锁住以防止其转动,从而防止被卷入的第一绑带3松散。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卷带轴22中间开有穿带槽221,第一绑带3穿过主机部分1并限制在穿带槽221上。穿带槽221内沿着穿带槽2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止动弹片223,止动弹片223的头部成型有齿状倒钩224。齿状倒钩224具有单向锁止功能,第一绑带3穿入后不易脱出。

实施例二: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带3的里端设有穿孔部31,穿孔部31内形成有沿着第一绑带3宽度方向设置的穿孔32,在穿孔32内穿设有固定销26,穿孔部31设于穿带槽221的外侧,并且,穿设有固定销26的穿孔部31的外径大于穿带槽221在卷带轴22径向方向上的开槽宽度。这样,通过穿孔部31的限位,也可以防止第一绑带3被意外拉出。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带3的里端直接固定在卷带轴22上,比如可以缝制在卷带轴22上,也可以防止第一绑带3被意外拉出。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主机部分和卷带部分也可以采用一体件,即主机的底座可以与卷带盒设计成一体,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