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器发动机传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5499发布日期:2019-04-20 03:1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增程器发动机传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发动机传动组件



背景技术:

增程器(Range-Extender)是为了增加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而加装在纯电动汽车上的一个附加储能部件。通常用户可以在出行时根据行驶里程需求自行选择安装或者不安装(降低车重,可以减少能量消耗)。然而,由于1.5L增程器发动机后端的扭矩限制器结构限制,飞轮螺栓与扭矩限制器间隙不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增程器发动机传动组件的飞轮螺栓与扭矩限制器间隙不满足设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程器发动机传动组件,包括飞轮本体、沿飞轮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缸体连接过孔以及设置在飞轮本体的中部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飞轮螺栓孔,相邻两个所述缸体连接过孔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扭矩限制器螺栓孔;所述飞轮螺栓孔为沉头孔,且飞轮螺栓孔的沉头深度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飞轮本体的外圆沿周向分布有信号齿。

进一步地,所述飞轮本体的正面由外缘部向中心部依次下沉形成环形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飞轮本体的背部设有一个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孔与曲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飞轮螺栓孔为6个。

进一步地,所述飞轮本体上设有与曲轴安装连接时定位的定位销孔,且所述定位销孔设置在所述飞轮螺栓孔所在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在中心孔的周向均匀布置多个飞轮螺栓孔,并且飞轮螺栓孔为沉头孔,不占用飞轮螺栓与扭矩限制器之间的空间,可使飞轮螺栓与扭矩限制器之间保持足够的间隙;并且该传动组件装置装配简单,结构稳定、强度高,有效提升了整个机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飞轮螺栓孔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飞轮本体;2、中心孔;3、飞轮螺栓孔;4、扭矩限制器螺栓孔;5、缸体连接过孔;6、定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增程器发动机传动组件,包括飞轮本体1、沿飞轮本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缸体连接过孔5以及沿飞轮本体1的外圆沿周向分布的信号齿。所述飞轮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与曲轴间隙配合。所述中心孔2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飞轮螺栓孔3,所述飞轮螺栓孔3为沉头孔,且飞轮螺栓孔3的沉头深度为1mm。所述飞轮螺栓孔3为6个,采用螺栓穿过飞轮螺栓孔3即可实现飞轮本体1与曲轴的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缸体连接过孔5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扭矩限制器螺栓孔4,采用螺栓穿过扭矩限制器螺栓孔4实现扭矩限制器与飞轮本体1的连接。

本申请通过在中心孔2的周向均匀布置多个飞轮螺栓孔3,并且飞轮螺栓孔3为沉头孔,不占用飞轮螺栓与扭矩限制器之间的空间,可使飞轮螺栓与扭矩限制器之间保持足够的间隙;并且该传动组件装置装配简单,结构稳定、强度高,有效提升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其中,该传动组件硬度在170HBW~210HBW之间,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00MPa。

如图2所示,所述飞轮本体1的正面由外缘部向中心部依次下沉形成环形台阶;所述飞轮本体1的背部设有一个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呈弧形。采用该结构的飞轮本体1可以减轻传动组件整体重量,且可减少了挠性飞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力集中,保证了发动机运转时扭矩传递的平稳性,实现轻量化设计,其结构新颖质量轻,降低了发动机质量的同时满足发动机工作性能要求。

此外,所述飞轮本体1上设有与曲轴安装连接时定位的定位销孔6,且所述定位销孔6设置在所述飞轮螺栓孔3所在圆周上。使飞轮本体1与曲轴安装连接时准确定位,使得飞轮本体1在曲轴上的安装位置更准确,且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安装,简单方便,且定位准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