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258发布日期:2019-05-21 21: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靠近车尾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通过铰链(21)铰接,所述转动板(3)远离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有箱体(4),所述箱体(4)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箱体(4)内设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顶板(51)和所述顶板(51)下方并与其平行的底板(52),在所述顶板(51)和所述底板(52)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两组第一转动杆(54)和第二转动杆(55),每组的第一转动杆(54)和第二转动杆(55)的中心处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顶板(51)底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铰座(511),所述顶板(51)底部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铰座(511)对称的位置设有第一滑动铰座(512),所述顶板(51)底面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铰座(512)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滑槽(513),两个所述第一滑动铰座(512)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513)滑动连接,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杆(5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铰座(512)铰接,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动杆(55)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铰座(511)铰接;

所述底板(52)顶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固定铰座(521),所述底板(52)顶部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铰座(521)对称的位置设有第二滑动铰座(522),所述底板(52)顶面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铰座(52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滑槽(523),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铰座(522)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523)滑动连接,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动杆(55)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铰座(522)铰接,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转动杆(54)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铰座(521)铰接;

所述底板(52)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底板(52)内部底面中心位置设有轴承(524),所述轴承(524)顶面设有缠绕杆(525),所述缠绕杆(525)与所述轴承(524)的内圈焊接固定,每组所述第二滑动铰座(522)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缠绕杆(525)的外表面连接有钢绞绳(53),所述钢绞绳(5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槽(523)并与所述第二滑动铰座(522)连接,所述箱体(4)的底部设有转杆(526),所述转杆(526)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4)并与所述轴承(524)的内圈焊接固定,所述箱体(4)底部设有螺母(5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26)的底端连接有摇把(529),所述摇把(529)的下方设有螺栓(528),所述螺栓(528)穿过所述摇把(529)与所述螺母(527)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杆(525)的外表面中心处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远离所述固定板(2)一侧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螺纹孔(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铰座(511)与所述顶板(51)的下表面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铰座(521)与所述底板(52)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厚度为25cm至30c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