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023发布日期:2019-06-14 22:2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规模过大,客车的使用量极大增加,又因社会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公安、指挥、宣传部门等各行业的工作日益繁重,对特定用途的专用车需求也有所增加。由于客车、专用车等车辆的自身性质,载客成员较多且乘客活动频率与车内设施使用频繁,在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下,乘客所持雨伞无处可放,只能拿入车内,伞上的雨水流至车内地板上,加之人员走动进一步恶化地板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能够解决阴雨天气下汽车乘客雨伞放置、雨水导流、保持车内地板干净整洁等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包括雨伞架主体、长柄伞固定机构、折叠伞固定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雨伞架主体包括上框架、下框架、第一前连接管、第二前连接管、第一后连接管和第二后连接管,所述第一前连接管、第二前连接管、第一后连接管和第二后连接管均竖直设置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并且第一后连接管和第二后连接管位于第一前连接管和第二前连接管的后面;所述长柄伞固定机构包括横管、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横管横向设置在上框架的内部,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上框架后部与横管之间,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下框架的后部,所述上固定板上开设有大圆孔,所述下固定板上开设有小圆孔,所述大圆孔与小圆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折叠伞固定机构包括内挡板、外挡管和挂钩,所述内挡板的顶部与横管固定连接,所述内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前连接管和第二前连接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挂钩设置在横管的下方,并且位于内挡板的前方,所述外挡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前连接管和第二前连接管的中部;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下框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雨伞架主体还包括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四周分别与上框架、下框架、第一后连接管和第二后连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形状为四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连接管和第二前连接管形成的水平面与第一后连接管和第二后连接管形成的水平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导流漏斗槽和圆管,所述导流漏斗槽为凹槽结构,圆管设置在导流漏斗槽的中心,所述圆管的下方与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漏斗槽由四块不锈钢三角板焊接而成漏斗状。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根支腿,所述支腿设置在下框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的末端焊接有支腿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的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雨伞架主体、长柄伞固定机构、折叠伞固定机构和排水机构的各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长柄伞固定机构和折叠伞固定机构完成各种类型雨伞的放置,通过导流漏斗槽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软管导出到车外,使车内地板在雨天也可保持干净整洁,该雨伞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装方便以及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上框架,2.下框架,3.第一前连接管,4.第二前连接管,5.第一后连接管,6.第二后连接管,7.横管,8.上固定板,9.下固定板,10.大圆孔,11.小圆孔,12.内挡板,13.外挡管,14.挂钩,15.后挡板,16.导流漏斗槽,17.圆管,18.支腿,19.支腿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排水车用雨伞架,包括雨伞架主体、长柄伞固定机构、折叠伞固定机构和排水机构。

所述雨伞架主体用于支撑整个装置,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第一前连接管3、第二前连接管4、第一后连接管5、第二后连接管6和后挡板15,作为优选地,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形状为四边形,所述第一前连接管3、第二前连接管4、第一后连接管5和第二后连接管6均竖直设置在上框架1与下框架2之间,并且第一后连接管5和第二后连接管6位于第一前连接管3和第二前连接管4的后面,所述第一前连接管3和第二前连接管4形成的水平面与第一后连接管5和第二后连接管6形成的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后挡板15的四周分别与上框架1、下框架2、第一后连接管5和第二后连接管6固定连接,后挡板15用于防止长柄雨伞的水外溅。

所述长柄伞固定机构用于长柄伞位置的固定,包括横管7、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所述横管7横向设置在上框架1的内部,横管7与上框架1的连接部位即为第一前连接管3、第二前连接管4与上框架1的连接部位,所述上固定板8设置在上框架1后部与横管7之间,所述下固定板9设置在下框架2的后部,所述上固定板8上开设有大圆孔10,所述下固定板9上开设有小圆孔11,所述大圆孔10与小圆孔11的位置相对应。长柄雨伞可穿过上固定板8的大圆孔10,将伞头固定在下固定板9的小圆孔11内,完成长柄雨伞的固定。

所述折叠伞固定机构包括内挡板12、外挡管13和挂钩14,所述内挡板12的顶部与横管7固定连接,所述内挡板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前连接管3和第二前连接管4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挂钩14设置在横管7的下方,并且位于内挡板12的前方,所述外挡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前连接管3和第二前连接管4的中部,所述外挡管13的形状为门字型结构;折叠雨伞挂放在挂钩14上,通过外挡管13和内挡板12限定折叠雨伞的位置,防止折叠雨伞因为车辆颠簸摆动幅度过大。

所述排水机构用于雨水收集和导流,其设置在下框架2的内部,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导流漏斗槽16和圆管17,所述导流漏斗槽16为凹槽结构,便于顺利排出雨水,优选地,所述导流漏斗槽16由四块不锈钢三角板拼接而成漏斗状,圆管17设置在导流漏斗槽16的中心,所述圆管17的下方与软管连接。雨伞上残留的雨水,通过导流漏斗槽16收集,经由软管排出到车外。

除了上述结构,该雨伞架还包括多根支腿18,用于雨伞架的整体固定,本实施例中,支腿18的数量采用五根,所述支腿18的末端焊接有支腿固定板19,所述支腿固定板19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的地面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雨伞架主体、长柄伞固定机构、折叠伞固定机构和排水机构的各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并且各部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排水车用雨伞架,可以完成各种类型雨伞的放置,将伞上残留的雨水导出到车外,使车内环境在雨天也可保持整洁的状态,方便实用。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