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5874发布日期:2019-09-03 19:4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接触网测量领域,特别是一种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施工过程中,悬挂接触网的施工受轨道施工影响极大,通常的施工顺序为轨道施工一段,接触网才可以依附轨道进行施工测量一段。当轨道施工无法按期完成铺轨时,将影响供电接触网施工测量作业。

轨道专业为满足轨道铺通的时间节点,通常会采用左右双线同步铺轨的方式进行施工,导致能提供给供电专业的封锁线路施工的时间很短。采用通常的施工方法,工期压力大时,有以下两大弊端:一、供电接触网施工与轨道施工交叉进行,使得施工现场很容易出现作业人员窝工现象,增加施工成本,且施工安全隐患较大,二、施工进度缓慢,供电接触网施工将很难满足工期节点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内出现了一些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工法,即在轨道施工之前,进行悬挂接触网的施工作业。但是由于没有轨道参照物,使得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测量精度很难达到要求,导致施工质量很难保证。

基于上述缘由,目前凾需一种能保证在接触网悬挂定位点无轨测量时能满足精度要求的装置。用此装置来模拟设计轨道,通过进一步测量与计算,保证无轨施工精度,进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过程中,但是由于没有轨道参照物,使得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测量精度很难达到要求,导致施工质量很难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模拟设计轨道,通过进一步测量与计算,保证无轨施工精度,进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质量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包括架体和使所述架体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架体包括上支撑部和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撑部的连接杆,其中一侧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调节此所述连接杆长短的升降调节装置,远离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一侧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架体的连接处设有水平调节装置,所述上支撑部背离所述连接杆一侧设有上平面。

本申请的一种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包括架体和使架体移动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能使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能自由移动,架体包括上支撑部和用于支撑上支撑部的连接杆,上支撑部背离连接杆一侧设有上平面,此上平面用以模拟设计轨道平面,上支撑部的宽度用以模拟设计轨道宽度,

在施工作业时,利用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上平面来模拟设计轨道平面:

第一步,将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放置在施工作业处,通过轨道边基桩至线路中心的距离确定铅垂度测量装置落在线路中心上;

第二步,利用水平调整装置,实现上支撑部远离升降调节装置一侧整体上升或者下降,使上支撑部上的上平面水平;

第三步,查阅轨道相关资料,调节升降调节装置,使得上支撑部靠近升降调节装置一侧升高或降低,从而调整上支撑部上的上平面与设计轨道平面平行。

因为上支撑部的宽度与设计轨道轨距相同,从而实现了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模拟设计轨道的需求,再通过进一步测量与计算,保证无轨施工精度,进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质量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和与所述调节套配合的调节丝杆。

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和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配合调节套,来控制升降调节装置所在的连接杆的长短,使得上支撑部靠近升降调节装置一侧的所述上平面升高或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伸缩丝杆和与所述伸缩丝杆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架体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伸缩丝杆与移动装置相连接,当移动装置与施工面接触处为曲面时,调节所述伸缩丝杆,使上支撑部远离升降调节装置一侧升高或降低,当移动装置与施工面接触处为水平面时,不需要调节伸缩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为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铅垂度测量装置,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与所述上支撑部相连接,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的铅垂轴心线与所述上平面的铅垂轴心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安装在上支撑部的铅垂中心轴线上,通过调节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和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再配合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进一步保证上支撑部上的上平面与设计轨道平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为线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轴线与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的铅垂轴心线垂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一种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设置有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和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可以模拟设计轨道,通过进一步测量与计算,保证无轨施工精度,进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结构主视图;

图2为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结构俯视图;

图3为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结构左视图;

图中标记:1-架体,2-移动装置,3-铅垂度测量装置,4-激光测距仪,11-上支撑部,12-下支撑部,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升降调节装置,22-水平调节装置,111-上平面,131-第一固定杆,132-第二固定杆,151-第一调节丝杆,152-调节套,153-第二调节丝杆,221-螺母,222-伸缩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包括架体1、使所述架体1移动的移动装置2、铅垂度测量装置3和激光测距仪4。

所述架体1包括上支撑部11、下支撑部12、第二连接杆14和带有升降调节装置15的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4用于支撑上支撑部11,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5调节第一连接杆13的长短,所述上支撑部11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的一侧设有上平面111。所述第一连接杆13包括第一固定杆131和第二固定杆132。

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5包括调节套152、第一调节丝杆151和第二调节丝杆153,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51与所述第二调节丝杆153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51与所述第二调节丝杆153分别于所述调节套152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杆131用于连接所述上支撑部11和所述第一调节丝杆151,所述第二固定杆132用于连接所述下支撑部12和所述第二调节丝杆153。

在远离所述升降调节装置15的一侧所述移动装置2与所述架体1的连接处设有水平调节装置22,所述水平调节装置22包括伸缩丝杆222和与所述伸缩丝杆222所配合的螺母221,所述螺母221与所述架体1相连接。所述伸缩丝杆222与所述移动装置2相连接,所述移动装置2为滚轮。

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3与所述上支撑部11相连接,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3的铅垂轴心线与所述上平面111的铅垂轴心线重合。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3为线坠。所述激光测距仪4安装在所述架体1上的,所述激光测距仪4轴线与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3的铅垂轴心线垂直。

在施工作业时,利用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上平面111来模拟设计轨道平面:

第一步,将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放置在施工作业处,通过轨道边基桩至线路中心的距离确定所述铅垂度测量装置3落在线路中心上;

第二步,调节水平调节装置22,所述伸缩丝杆222与所述螺母221相对运动,可调节所述移动装置2至所述架体1的距离,实现上支撑部11远离升降调节装置15一侧整体上升或者下降,使上支撑部11上的上平面111水平;

第三步,查阅轨道调线调坡资料,调整升降调节装置15上的调节套152,使得上支撑部11上的上平面111靠近升降调节装置15的一侧整体升高或降低,从而调整上支撑部11上的上平面111与设计轨道平面平行。

因为上支撑部11的宽度与设计轨道轨距相同,从而实现了悬挂接触网无轨测量小车模拟设计轨道的需求,再通过进一步测量与计算,保证无轨施工精度,进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悬挂接触网无轨施工质量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