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685发布日期:2019-08-16 21:5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



背景技术:

重型汽车在恶劣工况时,例如:矿坑、严重超载,由于主要载荷分布于车辆后悬,对后悬板簧的疲劳寿命造成了极大冲击,严重时出现了板簧断裂的现象,普通板簧压块不堪板簧变形带来的冲击,也会出现普通板簧压块断裂的现象。所以,对于在恶劣工况下工作的重型汽车,需要对普通板簧后悬架系统做出改进,具体来说,就是对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做出改进,使其能够承受巨大的冲击,避免突然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解决了恶劣工况下重型汽车板簧与普通板簧压块的疲劳寿命短的问题,增强了板簧极限载荷时的刚度,同时增强了板簧压块的强度。

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包括压块主体,所述压块主体上端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螺母安装面,四个所述螺母安装面的外端设置在所述压块主体两端位置,所述压块主体两侧的两个所述螺母安装面内端相互紧靠,四个所述螺母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U型螺栓安装孔,四个所述螺母安装面的外端略高于相应所述螺母安装面的内端;

所述压块主体下方设置有下凸台,下凸台下端面为板簧接触面,所述下凸台沿着所述压块主体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下凸台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压块的两端,所述下凸台设置在所述压块主体两侧的U型螺栓安装孔之间。

下凸台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有助于板簧压块强度的增加。

所述下凸台底面中间和两端分别设置有减重槽,中间的所述减重槽和两端的所述减重槽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圆形板簧定位孔;

所述下凸台中间的所述减重槽尺寸略大于所述下凸台两端的减重槽尺寸。

设置有减重槽,在不损失强度的前提下,有助于板簧压块的轻量化。

所述压块主体上方中间沿纵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所述压块主体上端面向上凸起,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压块主体两侧的U型螺栓安装孔之间;

所述加强筋中间的厚度略高于两端的厚度。

所述下凸台为长方形状,所述减重槽为方形。

所述压块主体的左右两端设计有内圆弧。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增加下凸台后,增强了板簧压块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悬架系统的刚度,可有效增加重型汽车在极限恶劣工况下的寿命;

(2)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整体上采用了轻量化、流线型设计,便于锻造工艺,此外,作为外观件,美观大方;

(3)设置有加强筋,并进行流线型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材料;

(4)此外,主体左右两端内圆弧设计以及下凸台增加减重槽,均可有效地减重。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簧压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簧压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加强筋;2、螺母安装面;3、U型螺栓安装孔;4、主体;5、减重槽;6、下凸台;7、板簧接触面;8、板簧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包括压块主体4,压块主体4上端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螺母安装面2,四个螺母安装面2的外端设置在压块主体4两端位置,压块主体4两侧的两个螺母安装面2内端相互紧靠,四个螺母安装面2上分别设置有U型螺栓安装孔3,四个螺母安装面2的外端略高于相应螺母安装面2的内端;

压块主体4下方设置有下凸台6,下凸台6下端面为板簧接触面7,下凸台6沿着压块主体4长度方向设置;

下凸台6的两端延伸至压块的两端,下凸台6设置在压块主体4两侧的U型螺栓安装孔3之间。

下凸台6起到加强筋1的作用,有助于板簧压块强度的增加。

下凸台6底面中间和两端分别设置有减重槽5,中间的减重槽5和两端的减重槽5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圆形板簧定位孔8;

下凸台6中间的减重槽5尺寸略大于下凸台6两端的减重槽5尺寸。

设置有减重槽5,在不损失强度的前提下,有助于板簧压块的轻量化。

压块主体4上方中间沿纵向设置有加强筋1,加强筋1从压块主体4上端面向上凸起,加强筋1设置在压块主体4两侧的U型螺栓安装孔3之间;

加强筋1中间的厚度略高于两端的厚度。

下凸台6为长方形状,减重槽5为方形。

压块主体4的左右两端设计有内圆弧。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重型汽车后悬架板簧压块,包括加强筋1、螺母安装面2、U型螺栓安装孔3、主体4、减重槽5、下凸台6、板簧接触面7、板簧定位孔8;

主体4上有前后两排共8个斜置的上圆下椭圆形状的U型螺栓安装孔3,U型螺栓安装孔3上方有4个长圆形螺母安装面2,总体成V形,用于安装U型螺栓,U型螺栓为上穿形式;

主体4上方纵向有一条加强筋1,中间厚高,逐渐向两端衰减,用于增强板簧压块的抗变形能力;

主体4下方有一长方形下凸台6,由主体4向下延伸,下凸台6相对于主体4前后端面内收,给U型螺栓的安装腾出空间,增加下凸台6,不仅可以增强板簧压块的抗弯强度,而且可以增强悬架系统在极限载荷下的刚度,增强重型汽车在极限恶劣工况时的适应能力;

下凸台6上分布有3个方形减重槽5,2个圆形板簧定位孔8,其中中间的减重槽5体积最大。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