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牌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152发布日期:2019-09-20 21:4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牌照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牌照灯。



背景技术:

牌照灯是夜间或者天色比较暗的时候和示宽灯一起打开的用以照亮牌照的灯。本实用新型旨在一种结构巧妙的拍照灯灯泡固定、电连接结构,简化灯泡的固定方式、电路连通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牌照灯,其能解决传统牌照灯的灯泡固定方式、电路连通方式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牌照灯,包括壳体、密封条、透镜、灯泡和金属件,所述透镜连接在所述壳体下方,密封条装设在壳体与透镜之间,金属件固定在壳体上,金属件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C型卡槽,所述灯泡卡装在两个所述C型卡槽之间,每个C型卡槽的内侧均设有一对夹臂,所述一对夹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半段夹设在灯泡上,灯泡的末端设有导电丝,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半段夹设在灯泡末端的导电丝上。

进一步的,壳体外部设有插槽,金属件的后端设有两个针脚,金属件的两个针脚插装在壳体上并且自壳体内部伸入插槽内。

进一步的,壳体上与所述插槽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金属件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C型卡槽,能够将灯泡卡装在两个所述C型卡槽之间,同时每个C型卡槽的内侧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半段夹设在灯泡上可将灯泡进一步紧固,灯泡的末端设有导电丝,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半段夹设在灯泡末端的导电丝上,完成电路的连通;金属件的形状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既能够固定灯泡,又能同时与灯泡连接通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4为金属件与灯泡的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金属件与灯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金属件与灯泡的安装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壳体1,密封条2,透镜3,灯泡4,金属件5,C型卡槽6,第一夹臂7,第二夹臂8,导电丝9,针脚10,插槽11,卡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牌照灯,包括壳体1、密封条2、透镜3、灯泡4和金属件5,所述透镜3连接在所述壳体1下方,密封条2装设在壳体1与透镜3之间,金属件5固定在壳体1上,金属件5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C型卡槽6,所述灯泡4卡装在两个所述C型卡槽6之间,每个C型卡槽6的内侧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7和第二夹臂8,第一夹臂7和第二夹臂8的前半段夹设在灯泡4上,灯泡4的末端设有导电丝9,第一夹臂7和第二夹臂8的后半段夹设在灯泡4末端的导电丝9上。

优选的,壳体1外部设有插槽11,金属件5的后端设有两个针脚10,金属件5的两个针脚10插装在壳体1上并且自壳体1内部伸入插槽11内。

优选的,壳体1上与所述插槽11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扣12,以用于连接在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牌照灯,由壳体1、密封条2、透镜3、灯泡4和金属件5组成,透镜3连接在壳体1的下方,密封条2装设在壳体1与透镜3之间,防止水汽进入,灯泡4设置在壳体1内,利用金属件5固定在壳体1内,金属件5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C型卡槽6,灯泡4的泡身部分固定在两个所述C型卡槽6之间,每个C型卡槽6的内侧均设有一对夹臂,所述一对夹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7和第二夹臂8,第一夹臂7和第二夹臂8的前半段夹设在灯泡4的泡身上以进一步固定灯泡4,同时第一夹臂7和第二夹臂8的后半段夹设在灯泡4末端的导电丝9上,完成灯泡4和金属件5电路的连通,金属件5后端设有两个针脚10,金属件5的两个针脚10插装在壳体1上并且自壳体1内部伸入插槽11内,由此线束端子即可直接插入插槽11内,与两个针脚10连接,完成电路连通。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