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斗及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9161发布日期:2019-02-10 13:24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车斗及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斗及自卸车。



背景技术:

自卸车具备装载货物的车斗。在从车斗卸下货物时,自卸车使车斗立起。车斗立起,则因重力作用使货物从车斗卸下。在货物潮湿时,即使车斗立起,货物的至少一部分也保持附着在车斗的内表面的状态,无法从车斗卸下。为了抑制货物附着在车斗上,已知有使从自卸车的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在车斗上设置的流路中流通的技术。高温废气在车斗的流路中流通,由此由废气加热车斗,进而货物变得干燥。因此,可以抑制货物附着在车斗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8663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车斗中,废气的流路有时会设置在如肋部件这样的加强部件。另外,在吊起车斗时使用的吊起部件有时也会设置在车斗的加强部件上。在流路及吊起部件这两方设置在车斗的加强部件时,由于吊起部件在流路中流通的废气的流动可能会不稳定。如果废气的流动不稳定,则会发生从废气传递至车斗的表面的热量增加的现象。由于在流路中流通的废气处于高温,如果废气的流动不稳定,则存在过度地对车斗的表面进行加热的可能性。其结果,车斗的表面有可能被加热而变色。如果车斗的表面变色,则使车斗的外观恶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因废气的热量而引起的车斗的外观的恶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斗,其包括:侧板;外装板,其配置在上述侧板的外表面侧;吊起部件,其固定在上述侧板,具有连接上述侧板的内表面侧的空间和上述外装板的外表面侧的空间的贯通孔;流路,其规定在上述侧板与上述外装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供发动机的废气流通;以及隔热部件,其配置在上述侧板与上述外装板之间,抑制上述废气与上述吊起部件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因废气的热量而引起的车斗的外观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卸车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一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地组合。此外,有时也可以省略部分结构要素。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设定xyz直角坐标系,并参照该xyz直角坐标系说明各部的位置关系。将与规定面内的x轴平行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与规定面内的正交于x轴的y轴平行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正交于规定面的z轴平行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在实施方式中,xy平面设为与水平面平行。

x轴方向表示左右方向,y轴方向表示前后方向,z轴方向表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是指与自卸车的不转向的车轮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其与车宽方向同义。上下方向是指与接触于地面的自卸车轮胎的接地面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与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是右方,-x方向是左方。+y方向是前方,-y方向是后方。+z方向是上方,-z方向是下方。

在x轴方向中,可将从自卸车中心远离的方向或较远位置称为外表面侧或车宽方向外侧,可将向自卸车中心接近的方向或离自卸车中心较近位置称为内表面侧或车宽方向内侧。

第1实施方式

自卸车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卸车1的图。自卸车1是在矿山的开采现场工作的自行式非公路自卸车。自卸车1是刚性车架式。

如图1所示,自卸车1具备:车斗10;支承车斗10的车身2;支承车身2并行走的行走装置3;产生动力的发动机6和使车斗10升降的提升缸7。

车斗10用于装载货物。自卸车1是后卸式,通过向后方倾斜车斗10来从车斗10卸下货物。车斗10通过旋转销9与车身2的支架8连接。车斗10的后部的下部与支架8连接。车斗10能够以旋转销9为中心进行转动。车斗10的转动轴与x轴平行。

车斗10通过以旋转销9为中心转动而进行升降,由此能够变化成装载姿态及立起姿态中的至少一方的姿态。装载姿态是指,在车斗10的可动范围内以最接近车身2的方式下降而在车身2上就位的姿态。立起姿态是指,在车斗10的可动范围内以最远离车身2的方式上升的姿态。在车斗10处于装载姿态时,向车斗10装载货物,自卸车1能够行走。在车斗10处于立起姿态时,从车斗10卸下货物。

提升缸7配置在车身2与车斗10之间。车斗10通过提升缸7产生的动力,调整成装载姿态及立起姿态中的至少一方的姿态。

行走装置3具有车轮4。轮胎5安装于车轮4。通过车轮4的旋转,使自卸车1行走。车轮4包括以旋转轴fx为中心旋转的前轮4f和以旋转轴rx为中心旋转的后轮4r。轮胎5包括安装于前轮4f的前轮胎5f和安装于后轮4r的后轮胎5r。另外,行走装置3具有改变前轮4f方向的转向装置。后轮4r不进行转向。x轴方向是与后轮4r的旋转轴rx平行的方向。

发动机6设置于车身2。发动机6包括如柴油发动机这样的内燃机。发动机6燃烧燃料而产生动力。由于燃烧燃料,废气从发动机6排出。

行走装置3通过发动机6产生的动力进行工作。由发动机6产生的动力被传递至后轮4r。通过后轮4r的旋转,使行走装置3行走。

车斗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车斗10具有前板11、与前板11的下端部连接的底板12、与前板11的左右端部及底板12的左右端部连接的侧板13和与前板11的上端部连接的保护板14。

前板11、底板12、侧板13和保护板14形成为一体。前板11、底板12、侧板13和保护板14由钢铁材料形成。

在车斗10处于装载姿态时,保护板14配置于车身2的驾驶室的上方。保护板14的后端部与前板11的上端部连接。前板11的下端部与底板12的前端部连接。

侧板13在左右方向上分别配置在比车斗10的中心靠右侧(+x侧)及左侧(-x侧)的位置。侧板13包括:右侧板13r,其配置在比车斗10的中心靠右侧的位置且分别与前板11的右端部及底板12的右端部连接;和左侧板13l,其配置在比车斗10的中心靠左侧的位置且分别与前板11的左端部及底板12的左端部连接。

前板11具有朝向前方(+y方向)的前表面和朝向前表面的相反方向的后表面。底板12具有朝向上方(+z方向)的底表面和朝向底表面的相反方向的下表面。

侧板13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朝向车斗10的中心侧的内表面和朝向内表面的相反方向的外表面。

在车斗10中,装载货物的装载空间规定在前板11的后表面、底板12的底表面与侧板13的内表面之间。

车斗10具有导入发动机6的废气的导入口21、供废气流通的流路23、排出废气的排气口22。在流路23中,导入口21侧与废气的上游侧同义,排气口22侧与废气的下游侧同义。

导入口21设置在前板11的前表面。导入口21设置在前板11的前表面的上部的右部。此外,导入口21可以设置在前表面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车身2具有将从发动机6排出的废气引导至导入口21的导管。在车斗10处于装载姿态时,导管的出口与导入口21连接。在车斗10处于装载姿态时,发动机6的废气提供给导入口21。在车斗10处于立起姿态时,导管的出口与导入口21分开。在车斗10处于立起姿态时,发动机6的废气从导管的出口排出。

排气口22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排气口22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的后部。此外,排气口22可以设置在侧板13的后部。

流路23设置在车斗10的内部。流路23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侧板23上。发动机6排出的废气从导入口21流入至流路23。流过流路23的废气从排气口22排出。

流路23包括:在右侧板13r的上端部设置的第1流路23a;在前板11与右侧板13r的交界处设置的第2流路23b;在右侧板13r的下端部设置的第3流路23c;在前板11与底板12的交界处设置的第4流路23d;在前板11与左侧板13l的交界处设置的第5流路23e;在左侧板13l的上端部设置的第6流路23f;和在左侧板13l的下端部设置的第7流路23g。

右侧板13r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包括如肋部件这样的加强部件。左侧板13l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包括如肋部件这样的加强部件。第1流路23a、第3流路23c、第6流路23f、及第7流路23g设置于车斗10的加强部件。

第1流路23a在右侧板13r的上端部沿y轴方向延伸。此外,第1流路23a可以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第1流路23a的前端部与导入口21连接。从导入口21流入至第1流路23a的废气朝向第1流路23a的后端部在第1流路23a中流通。

第2流路23b设置在前板11与右侧板13r的交界处。第2流路23b朝向-z方向且向-y方向倾斜。第2流路23b的上端部与导入口21连接。从导入口21流入至第2流路23b的废气朝向第2流路23b的下端部在第2流路23b中流通。

第3流路23c设置在右侧板13r的下端部。第3流路23c朝向-y方向且向+z方向倾斜。第3流路23c的前端部与第2流路23b的下端部连接。从第2流路23b流入至第3流路23c的废气朝向第3流路23c的后端部在第3流路23c中流通。

第4流路23d在前板11与底板12的交界处沿x轴方向延伸。第4流路23d的右端部与第2流路23b的下端部连接。从第2流路23b流入至第4流路23d的废气朝向第4流路23d的左端部在第4流路23d中流通。

第5流路23e设置在前板11与左侧板13l的交界处。第5流路23e朝向+z方向且向+y方向倾斜。第5流路23e的下端部与第4流路23d的左端部连接。从第4流路23d流入至第5流路23e的废气朝向第5流路23e的上端部在第5流路23e中流通。

第6流路23f在左侧板13l的上端部沿y轴方向延伸。此外,第6流路23f可以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第6流路23f的前端部与第5流路23e的上端部连接。从第5流路23e流入至第6流路23f的废气朝向第6流路23f的后端部在第6流路23f中流通。

第7流路23g设置在左侧板13l的下端部。第7流路23g朝向-y方向且向+z方向倾斜。第7流路23g的前端部与第4流路23d的左端部连接。从第4流路23d流入至第7流路23g的废气朝向第7流路23g的后端部在第7流路23g中流通。

第1流路23a的后端部、第3流路23c的后端部、第6流路23f的后端部、及第7流路23g的后端部分别经由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的流路与排气口22连接。流过流路23的废气从排气口22向底板12的下方排出。

从发动机6提供到导入口21的废气向第1流路23a和第2流路23b分支。由此,发动机6的排气背压得以减轻,能够抑制发动机6的燃料消耗率的恶化。

侧板13具有多个开口15。开口15是贯通侧板1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贯通孔。开口15呈圆形。开口15设置在侧板13的上端部。开口15包括:在右侧板13r的上端部设置的第1开口15a;在右侧板13r的上端部的比第1开口15a靠后方的位置设置的第2开口15b;在左侧板13l的上端部设置的第3开口15c;及在左侧板13l的上端部的比第3开口15c靠后方的位置设置的第4开口15d。在y轴方向上,第1开口15a的位置与第3开口15c的位置一致。在y轴方向上,第2开口15b的位置与第4开口15d的位置一致。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是从右前方观察导入口21及第1开口15a的附近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车斗10的一部分的图,相当于图3的a-a线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一部分的图,相当于图4的沿b-b线观察的图。在图3、图4、及图5示出的示例中,侧板13是右侧板13r,开口15是第1开口15a,流路23是第1流路23a。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车斗10具备:侧板13;外装板31,其配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侧;吊起部件40,其固定在侧板13,且具有通过开口15连接侧板13的内表面侧的空间与外装板31的外表面侧的空间的贯通孔41;流路23,其规定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使从导入口21流入的发动机6的废气流通;隔热部件50,其配置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抑制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与吊起部件40接触;及分区板32,其固定在隔热部件50,且配置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

此外,图3示出的是从侧板13拆卸了外装板31的状态。在图3中,外装板31用假想线(虚线)图示。

侧板13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表面和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表面。侧板13的一部分弯曲,而在侧板13设置有弯折部l1。比弯折部l1靠上部的侧板13朝向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比弯折部l1靠下部的侧板13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实质上分别与x轴正交。

吊起部件40是在吊起车斗10时使用的部件。例如在将车斗10从车身2拆卸或载置在车身2时,使金属线穿过开口15及贯通孔41。通过起重机提升钢绳,由此车斗10由起重机吊起。

吊起部件40是具有贯通孔41的圆筒状部件。吊起部件40由钢铁材料形成。贯通孔41贯通吊起部件40的外表面侧的端部和内表面侧的端部。吊起部件40的中心轴与x轴平行。

吊起部件40配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侧的空间。吊起部件40的内表面侧端部固定在侧板13的外表面。吊起部件40通过焊接与侧板13的外表面连接。

隔热部件50是具有贯通孔51的圆筒状部件。隔热部件50由钢铁材料形成。贯通孔51贯通隔热部件50的外表面侧的端部和内表面侧的端部。隔热部件50的中心轴与x轴平行。

隔热部件50配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侧的空间。在x轴方向上,隔热部件50配置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端部固定在侧板13的外表面。隔热部件50通过焊接与侧板13的外表面连接。

隔热部件50的内径大于吊起部件40的外径。吊起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隔热部件50的贯通孔51中。隔热部件50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周围。如图5所示,隔热部件50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导入口21侧(+y侧)、吊起部件40的上侧(+z侧)、吊起部件40的排气口22侧(-y侧)、及吊起部件40的下侧(-z侧)。隔热部件50与吊起部件40分开。隔热部件50的内周面与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隔着间隙相向。

对隔热部件50的内周面与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的间隙而言,半径方向上的间隔尺寸在整个周向上均等。如图5所示,作为隔热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的、吊起部件40的导入口21侧(+y侧)即废气的上游侧的部分,配置在流路23中的吊起部件40的上游侧。

吊起部件40以使贯通孔41的中心与开口15的中心在正交于吊起部件40的中心轴的面内一致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3。另外,隔热部件50以使贯通孔41的中心与贯通孔51的中心在正交于隔热部件50的中心轴的面内一致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3。吊起部件40及隔热部件50以使开口15的中心、贯通孔41的中心与贯通孔51的中心都一致的方式与侧板13连接。

在吊起部件40的中心轴的延伸方向上,吊起部件40的尺寸大于隔热部件50的尺寸。在吊起部件4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及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分别与侧板13的外表面连接的状态下,吊起部件40的外表面侧的端部配置在比隔热部件50的外表面侧的端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外装板31配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侧。外装板31由钢铁材料形成。外装板31的一部分弯曲,而外装板31设置有弯折部l2。比弯折部l2靠下部的外装板31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比弯折部l2靠上部的外装板31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实质上分别与x轴正交。

外装板31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固定在侧板13。侧板13的外表面与外装板31的内表面分开。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形成空间。通过将外装板31固定在侧板13,在侧板13的上端部形成如肋部件这样的加强部件。外装板31的外表面形成车斗1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外装板31具有配置吊起部件40的开口33。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固定在开口33的内周面。吊起部件40通过焊接与外装板31的开口33的内周面连接。吊起部件40的外表面侧的端部配置在比外装板31的外表面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隔热部件50与外装板31分开而位于其内表面侧。隔热部件50不与外装板31接触。

分区板32配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侧。分区板32由钢铁材料形成。分区板32的一部分弯曲,而分区板32设置有弯折部l3。比弯折部l3靠下部的分区板32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比弯折部l3靠上部的分区板32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实质上分别与x轴正交。分区板32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外装板31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

在x轴方向上,分区板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分区板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固定在侧板13。侧板13的外表面与分区板32的内表面分开。分区板32的外表面与外装板31的内表面分开。侧板13与分区板32之间形成空间。分区板32与外装板31之间形成空间。

分区板32具有配置隔热部件50的开口34。隔热部件50的外周面固定在开口34的内周面。隔热部件50通过焊接与分区板32的开口34的内周面连接。隔热部件50的外表面侧的端部配置在比分区板32的外表面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流路23包括侧板13与分区板32之间的空间。在x轴方向上,流路23规定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流路23由侧板13的外表面、隔热部件50的外周面和分区板32的内表面规定。

废气不在分区板32与外装板31之间的空间中流通。吊起部件40配置在隔热部件50的贯通孔51中。隔热部件50抑制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与吊起部件40接触。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不与吊起部件40接触。

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制造方法。图6、图7、及图8分别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制造方法的图。图6(a)、图7(a)、及图8(a)分别是在车斗10的制造工序中从+x侧观察车斗10的一部分的图。图6(b)、图7(b)、及图8(b)分别是与图6(a)、图7(a)、及图8(a)分别对应的制造工序中表示车斗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相当于c-c线截面图。

如图6所示,将隔热部件50配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侧。将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固定于侧板13的外表面。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通过焊接与侧板13的外表面连接。隔热部件50以使开口15的中心与贯通孔51的中心在正交于隔热部件50的中心轴的面内一致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3。

如图7所示,在将隔热部件50固定于侧板13之后,将分区板32固定于侧板13及隔热部件50。分区板32以使隔热部件50配置在开口34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3。将隔热部件50的外周面与分区板32的开口34的内周面通过焊接连接。将分区板32的上端部与侧板13通过焊接连接,将分区板32的下端部通过焊接固定于侧板13。

如图8所示,在将分区板32固定于侧板13及隔热部件50之后,将吊起部件40配置在隔热部件50的贯通孔51,且将吊起部件4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固定于侧板13的外表面。将吊起部件4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通过焊接与侧板13的外表面连接。将吊起部件40以使开口15的中心与贯通孔41的中心在正交于吊起部件40的中心轴的面内一致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3。

另外,将外装板31固定于侧板13及吊起部件40。外装板31以使吊起部件40配置在开口33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3。将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与外装板31的开口33的内周面通过焊接连接。将外装板31的上端部与侧板13通过焊接连接,将外装板31的下端部与侧板13通过焊接连接。

作用

接着说明车斗10的作用。驱动发动机6,则发动机6排出废气。从发动机6排出的废气经由设置在车身2的导管被提供到导入口21。废气通过导入口21流入流路23。

提供到导入口21的废气中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流路23a中流通。在第1流路23a,废气从第1流路23a的前端部流向后端部。图5所示的箭头标记示意性地表示废气流动的情况。如图5所示,在第1流路23a中流通的废气与隔热部件50接触,而不与吊起部件40接触。

隔热部件50不与吊起部件40接触而与其分开配置。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与隔热部件5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被空气填充。吊起部件40与隔热部件50之间的空气作为绝热层s发挥功能。因此,即使隔热部件50与废气接触,而隔热部件50被加热,也能够抑制从隔热部件50向吊起部件40的热传导,进而能够抑制吊起部件40的温度上升。

另外,隔热部件50及分区板32与外装板31分开。隔热部件50、吊起部件40、及分区板32与外装板31之间的空间24被空气填充。隔热部件50、吊起部件40、及分区板32与外装板31之间的空气作为绝热层发挥功能。因此,即使隔热部件50及分区板32与废气接触,而隔热部件50及分区板32被加热,也能够抑制从隔热部件50及分区板32向外装板31的热传导,进而能够抑制外装板31的温度上升。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构成车斗10的一部分的侧板13的上端部设置废气的流路23及吊起部件40这两方时,在侧板13的上端部设置用于抑制废气与吊起部件40接触的隔热部件50。由于隔热部件50,能够抑制因废气的热量而引起的吊起部件40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固定在吊起部件40的外装板31的温度上升。由于能够抑制形成车斗10的外表面的外装板31的温度上升,能够抑制外装板31的变色,由此能够抑制因废气的热量而引起的车斗10的外感的恶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件50与外装板31分开而靠内表面侧。由此,能够抑制隔热部件50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外装板31。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件50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周围。由此,能够抑制废气与吊起部件40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件50不与吊起部件40接触,而与其分开配置。由此,能够抑制隔热部件50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吊起部件40。

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固定在侧板13的外表面。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可以不固定在侧板13。只要是隔热部件50的外周面与分区板32的开口34的内周面固定,且隔热部件50通过分区板32固定在侧板13即可,隔热部件5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与侧板13的外表面可以不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与隔热部件5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气作为绝热层s发挥功能。在吊起部件40的外周面与隔热部件50的内周面之间,作为绝热层s可以配置热传导率比隔热部件50低的绝热部件。作为绝热部件可以举例有陶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件50是圆筒状部件。隔热部件50可以是棱柱状部件。另外,说明的是在正交于隔热部件50的中心轴的面内,贯通孔51呈圆形。在正交于隔热部件50的中心轴的面内,贯通孔51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椭圆。

第2实施方式

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针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简化或省略其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图9中,外装板31用假想线(虚线)图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隔热部件50是圆筒状部件,且配置在吊起部件40周围。如图9所示,隔热部件50b可以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周围的一部分。在图9示出的示例中,隔热部件50b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导入口21侧(+y侧)、吊起部件40的上侧(+z侧)、及吊起部件40的排气口22侧(-y侧),而不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下侧(-z侧)。即,隔热部件50b配置在吊起部件40的除-z侧之外的周围。另外,作为隔热部件50b的一部分的、导入口21侧(+y侧)的部件,配置在流路23中吊起部件40的上游侧。分区板32b固定在隔热部件50b。流路23由侧板13、隔热部件50b和分区板32b规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隔热部件50b,能够抑制因废气的热量而引起的吊起部件40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固定于吊起部件40的外装板31的温度上升。由于能够抑制形成车斗10的外面的外装板31的温度上升,能够抑制外装板31的变色,由此能够抑制因废气的热量而引起的车斗10的外观的恶化。

第3实施方式

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针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简化或省略其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斗10的一部分的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吊起部件40的整体配置在形成流路23的空间之外。如图10所示,吊起部件40可以配置在形成流路23的空间之内,且配置成吊起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在流路23中流动的废气接触。在图10示出的示例中,隔热部件50c配置在流路23中吊起部件40的导入口21侧(+y侧)、即废气流通方向的上游侧。隔热部件50c由钢铁材料形成。隔热部件50c包括第1平板501和与第1平板501连接的第2平板502。第1平板501的+y侧的一端部与第2平板502的+y侧的一端部连接。即,隔热部件50c的角部500由第1平板501的+y侧的一端部和第2平板502的+y侧的一端部形成。第1平板501和第2平板502配置成第1平板501的另一端部与第2平板502的另一端部的距离朝向-y侧(废气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逐渐变大。第1平板501的另一端部是与形成角部500的第1平板501的一端部相反侧的-y侧的端部。第2平板502的另一端部是与形成角部500的第2平板502的一端部相反侧的-y侧的端部。第1平板501和第2平板502配置成相对于与y轴平行的对称轴呈对称并具有角度θ。另外,在z轴方向上的角部500的位置配置成其与吊起部件40的中心位置处于相同的位置。

图10的箭头标记示意性地表示废气流动的状态。从导入口21流入至流路23且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沿着第1平板501及第2平板502的表面流向下游侧。废气远离吊起部件40地流通。吊起部件40的-y侧的一部分有可能与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接触,但是以遮盖因与高温的废气积极地接触而容易被加热的部分即吊起部件40的+y侧的部分的方式配置有隔热部件50c。即,隔热部件50c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流路23中的吊起部件40的上游侧。因此,由于隔热部件50c,能够抑制吊起部件40因与废气接触而被加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吊起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形成流路23的空间之内时,也能够基于隔热部件50c的绝缘功能及废气的整流功能,能够抑制因废气而引起的吊起部件40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向固定在吊起部件40的外装板31的热传导,进而能够抑制外装板31的温度上升。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吊起部件40分别设置在第1开口15a、第2开口15b、第3开口15c和第4开口15d。即,吊起部件40在流路23的导入口21与排气口22之间设置在多个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隔热部件50(50b、50c)可以分别设置在第1开口15a的吊起部件40、第2开口15b的吊起部件40、第3开口15c的吊起部件40和第4开口15d的吊起部件40的位置。

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的温度越远离导入口21越低。因此,在离导入口21较远的流路23配置的吊起部件40的温度上升得以抑制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隔热部件50(50b、50c)可以设置在多个吊起部件40中离导入口21最近的吊起部件40(第1开口15a的吊起部件40)所在的位置,而不设置在离导入口21最远的吊起部件40(第4开口15d的吊起部件40)所在的位置。另外,隔热部件50(50b、50c)也可以设置在第1开口15a的吊起部件40所在的位置,而不设置在第2开口15b的吊起部件40、第3开口15c的吊起部件40和第4开口15d的吊起部件40分别所在的位置。在没有设置隔热部件50(50b、50c)的位置处,流路23规定在侧板13与外装板31之间。在没有设置隔热部件50(50b、50c)的位置处的吊起部件40,以吊起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流路23的状态,固定在侧板13及外装板31。即使吊起部件40配置在形成流路23的空间之内,在流路23中流通的废气的温度低时,也能够抑制外装板31的变色。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吊起部件40是圆筒状部件。吊起部件40可以是方管状部件。另外,说明的是在正交于吊起部件40的中心轴的面内,贯通孔41呈圆形。在正交于吊起部件40的中心轴的面内,贯通孔41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椭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自卸车1是刚性车架式。自卸车1可以是铰接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自卸车1是后卸式。自卸车1可以是通过将车斗10向左侧或右侧倾斜而从车斗10卸下货物的侧卸式。

符号说明

1…自卸车、2…车身、3…行走装置、4…车轮、4f…前轮、4r…后轮、5…轮胎、5f…前轮胎、5r…后轮胎、6…发动机、7…提升缸、8…支架、9…旋转销、10…车斗、11…前板、12…底板、13…侧板、13r…右侧板、13l…左侧板、14…保护板、15…开口、15a…第1开口、15b…第2开口、15c…第3开口、15d…第4开口、21…导入口、22…排气口、23…流路、23a…第1流路、23b…第2流路、23c…第3流路、23d…第4流路、23e…第5流路、23f…第6流路、23g…第7流路、24…空间、31…外装板、32…分区板、32b…分区板、33…开口、34…开口、40…吊起部件、41…贯通孔、50…隔热部件、50b…隔热部件、50c…隔热部件、51…贯通孔、500…角部、501…第1平板、502…第2平板、fx…旋转轴、l1…弯折部、l2…弯折部、l3…弯折部、rx…旋转轴、s…绝热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