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或气动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2772发布日期:2019-08-13 18:5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或气动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气动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尤其是用于运行气动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被用在所有类型的车辆中,尤其是用于以压缩空气来供应车辆的空气弹簧设备。空气弹簧设备也能够包括水平调设装置,利用这些水平调设装置能够调节车桥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开头提到的气动系统的空气弹簧设备包括多个气动地联接在共同的线路(通道)上的空气波纹管,这些空气波纹管随着填充量增加而能够将车身抬起并且相应地随着填充量减少而使车身降低。随着在车桥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离地间隙增加,弹簧行程变得更长而且也能够克服更大的地面不平整性,而不发生与车身的碰触。这种系统被用在越野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sportutilityvehicles,suv)中。尤其是在suv中,在马达工作能力非常强的情况下值得期望的是:车辆一方面为了在道路上的高的速度而配备比较小的离地间隙,而另一方面为了越野而要配备比较大的离地间隙。还值得期望的是:尽可能快速地实现离地间隙的改变,这提高了关于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快速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用于在具有气动设备、例如之前描述的空气弹簧设备的气动系统中使用的压缩空气设备以来自压缩空气输送部的例如在5至20bar的压力水平的范围内的压缩空气来运行。借助于空气压缩装置、例如利用压缩机或必要时的双级压缩机将压缩空气提供给压缩空气输送部。压缩空气输送部为了供应气动设备而与压缩空气联接部气动连接,而另一方面与排气联接部气动连接。经由排气阀,通过在一个或多个排气联接部中将空气排出,压缩空气供应设备能够朝着周围环境排气。

为了保证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或气动设备的长期运行,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或该气动设备具有空气干燥器,要输送给系统的压缩空气利用空气干燥器来干燥。由此,避免了湿气在气动系统中的积聚,否则这可能会在温度比较低时导致损坏阀的晶体形成,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中和在气动设备中的不希望的故障。空气干燥器具有干燥剂、通常是颗粒散积物,压缩空气能流经该颗粒散积物,从而该颗粒散积物(在压力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吸收来容纳包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湿气。空气干燥器必要时能够被设计为能再生的空气干燥器。这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在每个排气循环中(在压力比较低的情况下),以来自空气弹动系统的经干燥的压缩空气相对于填充方向逆流或顺流地流经该颗粒散积物。为此,能够打开排气阀。对于这种(也被称作压力变换吸收的)应用来说,已经被证明为值得期望的是:灵活地且同时可靠地设计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尤其是能够以对于空气干燥器的再生来说仍然足够的压力变换来实现比较快速的排气。

在有些车辆中,由于结构类型所必需的是:在对波纹管排气时保留剩余压力,该剩余压力绝对能够在1至3bar的范围内。在其他车辆、尤其是具有所谓的升降桥的车辆中,由于结构类型所必需的是:将波纹管无剩余地排空到0bar。所提及的压力应被理解为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压)。

用于运行车辆的空气弹簧设备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例如从de102012001734a9和de102012001736a9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从这一点出发,其任务在于:说明一种设施、尤其是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气动系统,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建造在具有控制阀和排气阀的阀装置上)提供改善的功能性、尤其是改善的排气功能性。本发明的任务还在于:说明一种适合于运行、尤其是控制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或气动设备的方法。

关于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该任务从开头提到的类型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出发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控制阀配属有控制阀排气联接部,该控制阀排气联接部能够以能经由排气阀切换的方式与排气联接部或周围环境联接部连接并且能够以能经由排气阀切换的方式与排气联接部或周围环境联接部分开。优选地,控制阀具有控制阀排气联接部。

换言之,控制阀排气联接部并不与排气联接部或周围环境联接部持久连接。更确切地说,在控制排气联接部与排气联接部或者周围环境联接部之间的气动连接能经由排气阀来切换或取决于排气阀的切换状态。

本发明从如下考虑出发:开头提到的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的控制阀的阀装置在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中无论如何都已经原则上被证明为是适合的。按照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具有如下优点:借助于控制阀能够使排气阀的控制室换气,能够使控制压力有针对性地被锁定和排气。

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方案能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而且详细地说明了在任务的范围内以及关于其他优点方面实现上文阐述的设计的有利的可能性。

已经被证明为有利的是:控制阀构造为二位三通阀。优选地,控制阀排气联接部通过控制排气线路与排气阀连接。优选地,排气阀拥有排气输入联接部,控制排气线路联接在该排气输入联接部上。优选地,控制阀是电磁阀。

排气阀能够具有与压力控制联接部不同的排气输入联接部,该排气输入联接部不依赖于压力地与控制阀排气联接部连接。

已经被证明为有利的是:控制排气线路具有节流器。优选地,节流器接在排气阀的排气输入联接部之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气输入联接部构造为附加阀座。排气阀能够具有活塞,该活塞优选地配备有布置在其上的封闭体。通过该封闭体能够打开和关闭该附加阀座。

进一步有利地,排气阀能够具有与压力控制联接部连接的控制室。优选地,封闭体布置在活塞的背离该控制室的一侧上。

在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排气阀构造为二位三通中继阀。在该实施方式中,能经由排气阀切换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能够与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排气联接部以能切换的方式连接或者与该排气联接部以能切换的方式分开。

替选于排气阀的作为二位三通中继阀的实施方式,排气阀能够构造为二位六通中继阀。在该替选的实施方式中,能经由排气阀切换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能够与周围环境联接部以能切换的方式连接或者与该周围环境联接部以能切换的方式分开。

优选地,排气联接部和周围环境联接部是通向周围环境的不同的排气联接部。

已经被证明为有利的是:在操作排气阀时,压缩空气联接部朝排气联接部打开。有利地,在操作排气阀时,控制阀排气联接部朝周围环境联接部关闭。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阀排气联接部不同于控制阀联接部。控制排气线路能够与排气线路不同。

已经被证明为有利的是:气动控制线路、尤其是在控制阀与压缩空气联接部之间的气动控制线路没有止回阀。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气阀的剩余保持压力能通过排气阀的尤其是能可变调节的排气阀弹簧来预先给定。

在按照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阀构造为二位二通阀。优选地,配属给控制阀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与排气阀的压力控制联接部持久连接。配属给控制阀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能够以能经由控制阀的控制阀联接部切换的方式与压缩空气联接部连接。

该任务同样通过具有之前描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气动设备的气动系统来解决。气动设备优选是呈空气弹簧设备形式的气动设备,该气动设备具有通道和至少一个气动地联接在该通道上的波纹管分路和/或存储器分路,其中,所联接的波纹管分路和/或存储器分路具有波纹管和/或压力存储器,其中,换向阀分别布置在该波纹管和/或该压力存储器之前。

关于方法,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控制之前描述的用来运行气动设备、尤其是车辆的空气弹簧设备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方法来解决,其中,该方法在升降桥排气运行中具有如下步骤:

-对控制阀短暂地通电并且由此打开联接在排气线路中的排气阀,由此使控制阀排气联接部朝周围环境关闭并且由此锁定控制室内的控制压力并使控制阀保持打开;

-经由压缩空气联接部并且/或者经由将压缩空气联接部与气动设备连接的供应线路来将气动设备、尤其是所有波纹管完全排气至大气压力,其中,排气阀保持打开并且压缩空气联接部保持无压力;

-重新对控制阀短暂地通电并且由此将在控制室内锁定的控制压力排气到无压力的压缩空气联接部中并且关闭排气阀。

替选地或附加地,该方法在剩余压力排气运行中具有如下步骤:

-激活对控制阀的通电并且由此打开联接在排气线路中的排气阀,其中,控制阀排气联接部朝周围环境关闭,并且优选地将控制室与压缩空气联接部连接起来,而且由此将控制压力馈入到控制室内并且使控制阀保持打开,其中,控制室优选地保持与压缩空气联接部连接;

-经由压缩空气联接部并且优选进一步经由气动的主线路、压缩空气输送部、排气线路和/或排气联接部或周围环境联接部来使气动设备、尤其是所有波纹管排气,其中,在低于压缩空气联接部内的剩余保持压力的情况下,将排气阀关闭并因此在压缩空气联接部内保持所希望的剩余压力;

-停止对控制阀的通电。

通过运行模式升降桥排气运行以及剩余压力排气运行,可能的是:一个且同一个按照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能够通过对控制阀的适当的通电来提供不同的排气运行。在升降桥排气运行时,仅需要对控制阀的短暂的两次通电,以便使气动设备经由压缩空气联接部无剩余地排气。而在一个且同一个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中,对控制阀的持续通电造成剩余压力排气运行,其中,在压缩空气联接部内保持所希望的剩余压力。

附图说明

现在,随后依据附图与同样部分地示出的现有技术相比较地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应该无需按比例地示出这些实施例,更确切地说,用于进行阐述的附图以示意性和/或轻微失真的形式实施。关于能从附图中直接看出的教导的补充方案参阅有关的现有技术。在此考虑:能够进行关于实施方式的形式和细节的各种各样的调整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总体思想。本发明的在说明书、在附图中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征不仅能够单独地而且能够以任意的组合对于实现本发明而言是重要的。此外,由在说明书、附图和/或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征中的至少两个特征构成的所有组合都落入到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总体思想并不限于在下文中示出和描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准确的形式或细节或者限于与在权利要求书中要求保护的主题相比受到限制的主题。在所描述的尺寸范围内,在所提到的极限之内的值也应该作为极限值公开并且能任意地使用并要求保护。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从随后对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及依据附图来得到;其详细地示出:

图1示出了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和气动设备的气动系统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设置有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的控制阀的阀装置。

图2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一部分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设置有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的控制阀的阀装置;

图3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一部分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设置有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的控制阀的阀装置;

图3a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设置有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的控制阀的阀装置;

图4示出了阀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用于呈现优选的控制功能性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和气动设备90的气动系统100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通向气动设备90的压缩空气联接部2以及通向周围环境的排气联接部3。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还包括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联接部2之间的气动的主线路60,气动的主线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1以及节流器62。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的排气线路70在压缩空气联接部2与排气联接部3之间延伸。气动设备90通过供应线路96与压缩空气联接部2连接。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同样具有阀装置80,该阀装置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71的控制阀81,该控制阀作为电磁阀81'来提供。在当前示出的实施例中,控制阀构造为二位三通阀。

控制阀以控制阀联接部x2、y2联接在联接在排气阀71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上的、气动的控制线路110中。排气阀71利用排气阀联接部x1、y1联接到排气线路70中。

按照本发明,控制阀81具有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该控制阀排气联接部以能通过排气阀71切换的方式与排气联接部3连接并且能与之分开。

如能从图1得知的那样,设置有控制排气线路73,该控制排气线路与排气阀的排气输入联接部连接。排气输入联接部z1与压力控制联接部71s不同。

在图1的右侧能良好识别出的是,提供有呈车辆的空气弹簧设备形式的气动设备90。气动设备90具有通道95,从该通道分别能通过换向阀93气动分开地联接有波纹管分路,波纹管分路分别通向波纹管91。压力传感器94与通道95连接。气动设备90同样具有压力存储器92,该压力存储器通过存储器分路92来联接。

图2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例如能够联接到气动设备90上(参见图1)。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象征性地表现出所谓的功率释放装置,其中,排气阀71构造为二位六通中继阀。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通过压缩机21.1以压缩空气对该压缩空气输送部进行供应。同样,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具有通向气动设备的压缩空气联接部2(参见图1)以及通向周围环境的排气联接部3。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联接部2之间的气动的主线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1。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还拥有阀装置80,该阀装置具有被构造为二位三通阀的用于控制排气阀71的控制阀81。

在图2中示出了作为电磁阀81'提供的控制阀81和在未操控状态下的排气阀71。

如同样能从图2得知的那样,控制阀81具有第一控制阀联接部x2,该第一控制阀联接部通过气动的控制线路110的第一部分110.1与压缩空气联接部2连接。同样,控制阀81具有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通过该第二控制阀联接部,控制阀81经由气动的控制线路110的第二部分110.2与排气阀71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连接。按照本发明,控制阀81具有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该控制排气阀联接部能够以能通过排气阀71切换的方式与周围环境联接部3'连接并且能与该周围环境联接部3'分开。周围环境联接部3'不同于排气联接部3,但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是相同的。

利用在图2中示出的布置方案可能的是:使通向控制室(参见图4的控制室74)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经由气动的控制线路的第二部分110.2和控制排气线路排气到周围环境联接部3',该控制排气线路将控制排气阀联接部与排气阀71的排气输入联接部z1连接起来。

在图2中示出的状态下,排气阀71是关闭的,也就是说第一排气阀联接部x1与第二排气阀联接部y1气动分开。经由压缩空气输送部1提供的压缩空气经由主线路60穿过空气干燥器朝着压缩空气联接部2的方向被引导。气动的控制线路110的第一部分110.1不与气动的控制线路110的第二部分110.2连接。

如同样能从图2得知的那样,控制排气线路73具有节流器75。在图2中同样能看出的是:不同于压力控制联接部71s的排气输入联接部z1不依赖于压力地与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连接,即经由控制排气线路73与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连接。

接下来,现在应该更详细地描述在图2中示出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的操作功能。如果具有压力的通道(参见例如图1中的通道95)朝向压缩空气联接部2打开,则在第一控制阀联接部x2上存在压力,不过,该压力没有被导通到第二控制阀联接部。通过操作控制阀81,使第一控制阀联接部x2朝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导通。从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出发,压缩空气经由气动的控制线路110的第二部分110.2到达排气阀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一旦经由压力控制联接部71s引入到控制室(参见图4)中的压缩空气产生超过排气阀弹簧72的反作用的弹簧力的压力,则排气阀71、71'被切换到操作状态。

在操控排气阀71、71'时,压缩空气联接部2朝排气联接部3打开。而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朝周围环境联接部3'封闭。如果现在取消对控制阀81的通电,则控制阀81到达在图2中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经由控制排气线路73和节流器75与排气阀71的排气输入联接部z1连接。不过,排气阀71维持在操作状态下,这是因为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通过排气阀71本身朝周围环境联接部3'保持关闭。换言之,排气阀71的控制室内存在的打开压力保留在控制室内,这是因为该控制室不能通过控制排气线路来排气。因此,经由压缩空气联接部2能够实现对气动设备、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气动设备90的所有波纹管91的完全排气。在该排气过程之后,压缩空气联接部2保持无压力。

对控制阀81重新短暂地通电导致: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与第一控制阀联接部x2气动连接并且由此压缩空气能够从排气阀71的控制室经由压缩空气控制联接部、气动的控制线路110的第二部分110.2和第一部分110.1泄出到压缩空气联接部2而且能够通过排气联接部3来耗散,于是排气阀71、71'又关闭。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的替选于图2的实施例。替选地,在图3中示出的所谓的快速释放装置中,排气阀71不是像在图2中那样构造为二位六通中继阀,而是构造为二位三通中继阀。

在图3中示出的状态下,排气阀71是关闭的,也就是说第一排气阀联接部x1和第二排气阀联接部y1彼此气动地分开,使得没有压力能从压缩空气联接部经由空气干燥器和排气线路到达排气联接部3。

如果作为电磁阀81'提供的控制阀81短暂地被通电,则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联接部2经由电磁阀81的现在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控制阀联接部x2、y2到达排气阀71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在操控控制阀81时,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朝控制阀81的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封闭,使得没有压力能从压力控制联接部71s到达排气联接部3。如果排气阀71的控制压力足够大,则该排气阀克服排气阀弹簧72的弹簧力打开,由此第一排气阀联接部x1与第二排气阀联接部y1连接并且因此压缩空气能从压缩空气联接部2泄出到排气联接部3。同时,没有压缩空气能经由压力控制联接部71s和控制排气线路73到达排气联接部,这是因为该排气联接部通过排气阀71本身与排气联接部3分开。如果希望升降桥排气运行,则对控制阀81仅短暂地通电,也就是说通电直至排气阀71打开。此后,能够取消对控制阀81的通电,这是因为通过排气阀71本身就阻止控制室经由压力控制联接部71s的排气。联接到压缩空气联接部2上的气动设备(参见例如图1的气动设备)能够完全被排气。最后,通过重新对控制阀短暂地通电,控制室经由压力控制联接部71s和于是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阀控制阀联接部x2和y2至排气联接部3地排气。

而如果希望在压缩空气联接部2中保持剩余压力(剩余压力排气运行),则对控制阀81持续通电。换言之,第一和第二控制阀联接部x2和y2彼此连接。那么,压缩空气联接部2中比较高的压力首先经由排气阀71被引导到排气联接部3。一旦压缩空气联接部中的压力低于剩余保持压力阈值(经由被打开的控制线路110的压力补偿),排气阀71就进入其关闭状态。所希望的剩余压力通过优选能调整地构造的排气阀弹簧72来限定。

图3a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设置有阀装置80,该阀装置具有用于控制排气阀71的、作为电磁阀81'提供的控制阀81。

与在图2和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反,在图3a的实施方式中,配属给控制阀81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并不是控制阀81的部分。更确切地说,控制阀81构造为二位二通阀,而且配属给控制阀81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与排气阀71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持久地连接,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经由控制线路110的第二部分110.2持久地连接。

配属给控制阀81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以能经由控制阀81切换的方式与压缩空气联接部2连接。更准确地说,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与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持久连接。通过操作控制阀81,使第一控制阀联接部x2导通至第二控制阀联接部y2,并且因此将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与压缩空气联接部2连接起来。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阀装置80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截面。在图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气动地相应于图2的切换示例,也就是说尤其地,排气阀71构造为二位六通中继阀。基于所示出的截面图,不是所有压缩空气线路都能被识别出;而压缩空气供应设备10的基本原则是良好地被示出的。

如能从图4得知的那样,排气阀71具有排气输入联接部z1,该排气输入联接部不依赖于压力地与控制阀81(电磁阀)的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连接。在当前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排气输入联接部z1构造为附加阀座77。排气阀71具有活塞76,该活塞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封闭体78,通过该封闭体能够将附加阀座77打开和关闭。排气阀71具有控制室74,该控制室与压力控制联接部71s(参见图2)连接。封闭体78布置在活塞76的背离控制室74的一侧上。

接下来应描述排气过程。施加在气动设备90(参见图1)的侧的压缩空气联接部2上的压力不能泄出到排气联接部3,这是因为排气阀71(活塞76的在图4中示出的位置)朝排气联接部3关闭。通过操作控制阀81,使第一和第二控制阀联接部x2、y2彼此连接,从而压缩空气能从压缩空气联接部2到达排气阀71的控制室74中。如果控制室74内的压力超过排气阀弹簧72的起反作用的力,则在图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活塞76向上运动,由此将封闭体78压到附加阀座77上。由此,使排气输入联接部z1朝周围环境联接部3'封闭,从而控制室74不能排气至周围环境联接部3';换言之,控制室74内的控制压力被锁定。

应注意的是,在图4中示出的结构上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实现升降桥排气运行,而且也能够实现剩余压力排气运行。如已经关于图2和3描述的那样,为此仅仅需要选择针对控制阀81的相应另一操控方案。

最后,图5示出了用于呈现优选的控制功能性的流程图。不仅在方法步骤le1至le3中阐释出的升降桥排气运行,而且在方法步骤re1至re3中阐释出的(替选的)剩余压力排气运行都能够通过一个且相同的按照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尤其是通过图4的优选实施例来实现。在升降桥排气运行的第一方法步骤le1中,对控制阀81进行短暂的通电并且由此将联接在排气线路70中的排气阀71打开。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由此朝周围环境3'关闭并且控制室74内的控制压力由此被锁定。将控制阀81保持打开。短暂的通电尤其被理解为需要用来将排气阀71打开的时间段。短暂的通电的该时间段当然取决于控制室和排气阀弹簧的压力情况或尺寸。

在紧接着的第二步骤le2中,气动设备、尤其是在图1中示出的气动设备的所有波纹管91经由压缩空气联接部2进行至排气联接部3的完全排气。排气阀71保持打开;当压缩空气联接部2保持无压力时,完全的排气结束。

在紧接着的第三步骤le3中,重新进行对控制阀81的短暂的通电。由此,控制室74,更准确地说控制室74内被锁定的控制压力被排气到无压力的压缩空气联接部2中。由此,排气阀71关闭,这由排气阀弹簧72的弹簧力造成。

在图5的右侧示出的方法步骤re1至re3表示剩余压力排气运行,该剩余压力排气运行附加地、但是优选地替选于升降桥排气运行地被执行。

在第一步骤re1中,激活对控制阀81的通电并且由此实现对联接在排气线路70中的排气阀71的打开。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与y2分开并且朝周围环境3'关闭并且控制室74内的控制压力由此被锁定。控制阀81保持打开。

当控制阀81构造为二位二通阀(这从图3a中可见)且配属给控制阀81的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与排气阀71的压力控制联接部71s持久地连接时,能够取消将控制排气阀联接部z2与控制阀联接部分开的子步骤。

在第二步骤re2中,气动设备、尤其是在图1中示出的气动设备的所有波纹管91和控制室经由压缩空气联接部2进行完全排气。在低于压缩空气联接部2中的剩余保持压力的过程中,排气阀71由于排气阀弹簧72而关闭并且因此在压缩空气联接部2内保持所希望的剩余压力。

最后,在紧接着的第三步骤re3中将控制阀81切换成无电流。因此,控制室74或压力控制联接部71s经由当前已连接的控制阀联接部y2和控制阀排气联接部z2、进一步经由控制排气线路73和节流器75并且最后经由当前已连接的排气输入联接部z1和排气阀联接部y1来“清空”,从而保证了控制室74无压力。

附图标记列表

1压缩空气输送部

2压缩空气联接部

3排气联接部

3'周围环境联接部

10压缩空气供应设备

60主线路

61空气干燥器

70排气线路

71排气阀

71s压力控制联接部

72排气阀弹簧

73控制排气线路

74控制室

75节流器

76活塞

77附加阀座

78封闭体

80阀装置

81控制阀

81'电磁阀

90气动设备

91波纹管

91l、92l波纹管分路和/或存储器分路

92压力存储器

93换向阀

95通道

96供应线路

100气动系统

110控制线路

110.1控制线路的第一部分

110.2控制线路的第二部分

x1、y1排气阀联接部

x2、y2控制阀联接部

z1排气输入联接部

z2控制阀排气联接部

le1、2、3升降桥排气运行的方法步骤

re1、2、3剩余保持压力排气运行的方法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