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有环境照明装置的机动车辆车门衬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4710发布日期:2019-09-29 19:2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集成有环境照明装置的机动车辆车门衬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体涉及机动车辆的环境照明的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衬里,其设置有环境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在机动车辆中度过的平均时间不断增加,汽车制造商不断寻求在这些移动性阶段期间提高乘客的车载舒适度和体验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几年在高端机动车辆的乘客舱中出现了照明装置,其旨在产生舒适且安逸的车载环境并还允许夜间或在昏暗情况下给乘客提供最低亮度,使得乘客不必启动车顶灯,车顶灯的高亮度特别是在驾驶阶段会影响驾驶员视线。

为了满足这两个标准,这些环境照明装置通常位于车辆的关键位置,例如仪表板、车顶板或侧门衬里。

这种车门衬里通常包括承载板,在该承载板上附着有一个或多个罩板,该罩板覆盖朝向车辆车舱的承载板表面的某些部分。

日本申请jp2002/347515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门衬里的照明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塑料支撑件上的照明装置,该塑料支撑件设置有弹性紧固凸片,这些凸片允许将塑料支撑件卡合到在承载板上形成的开口的周边。

图1示出了用于车门衬里的另一种环境照明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支撑件3上的照明装置2,该支撑件3固定在接收基座5上,该接收基座5设置于该承载板4并与该承载板4一起模制。

为了确保照明装置2的固定,支撑件3设置有弹性凸片6,这些弹性凸片6与形成在接收基座5中的开口7通过卡合来配合。

通常,这些环境照明装置的固定需要在车门衬里的承载板上进行特定设置,这使得制造这些板所用的注塑模具的设计相当复杂。

这些承载板的尺寸接近侧门的尺寸,这种设置引起的额外成本远远不可忽略,并且仅仅为了模具设计,额外成本便估计可达数万欧元,更不用说所使用材料的可能过剩。

由于只有高端车辆配备有这种环境照明装置,所以这些特定设置通常也不使用,除非根据不经济可行的版本而设计用于承载板的不同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旨在克服这些缺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衬里,其包括承载板、罩板以及环境照明装置,该罩板附着到该承载板上,以便至少部分地覆盖朝向所述车辆车舱的该承载板的表面,该环境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用于围绕该车门衬里而照亮该车舱的区域并至少部分地由与所述承载板连接的支撑接合件支撑;

其特征在于,该车门衬里包括固定部件,该固定构件从该罩板横向延伸,并且在形成于支撑接合件和承载板中的孔口处连续地穿过所述支撑接合件和所述承载板,所述固定部件的自由端部还具有径向突起,该径向突起与设置在该承载板中的孔口的周边抵靠配合,以便抵靠该罩板牢固地保持该支撑接合件和该承载板的堆叠。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门衬里中,环境照明装置的支撑接合件与承载板的连接通过设置在该接合件中的孔口与罩板的固定部件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该固定部件也确保了该罩板与该承载板上的连接。

因此,在承载板上不需要特定装置来将该环境照明装置固定至该承载板,这允许在车辆的所有版本中使用相同标准的部件,而无论这些版本是否设置有这种环境照明装置。

根据该衬里的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的优选特征:

-该固定部件包括圆柱销,其自由端部经过铆接处理;

-该固定部件包括杆,其自由端部设有棘爪齿;

-该固定部件与该罩板的至少一部分一体模制;

-该支撑接合件包括能够在罩板固定到承载板之前将该支撑接合件预先保持在罩板上的装置;

-所述预先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形变的舌状片,其部分地界定该支撑接合件的一个孔口并向穿过该孔口的固定孔口施加抵靠力;

-这些照明装置包括二极管和光导件,该光导件包括基本直线部分,其由支撑接合件支撑并设置成沿着该罩板的上边缘发射光带;并且/或者

-该支撑接合件包括接收槽以及基本平坦壁,该接收槽容纳该光导件的基本直线部分,该基本平坦壁夹在该承载板和罩板之间,该壁具有由固定部件穿过的多个孔口。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衬里的机动车辆车门。

最后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衬里的机动车辆。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作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给出的实施示例的详细描述,现在将继续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侧门衬里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车门衬里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集成到图2的车门衬里的环境照明装置的透视图;并且

-图5示出了图2的车门衬里的上部的透视图,该车门衬里未设置其罩板以及环境照明装置以便于理解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侧门衬里10,其用于固定在未示出的车门单元上。

衬里10包括承载板11,承载板11可能由天然或合成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材料整体模制而成。

该衬里10还包括上部条带13以及多个罩板14、15、16,该多个罩板14、15、16附着到承载板11,以便至少部分地覆盖面向车辆车舱的该承载板的表面。

如图3所示,上部条带13在此由泡沫块13a形成,该泡沫块13a覆盖有覆盖表皮13b,该覆盖表皮13b由织物(编织或非编织)、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并限定外部设计表面。例如,该上部条带13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通过热包覆而贴在承载板11上。

泡沫块13a和覆盖表皮13b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技术中的一种结合,例如火焰处理、或者通过加热预先插设在泡沫块13a和覆盖表皮13b之间的胶水而胶接。

罩板14、15、16在此由板14a构成,这些板14a在热塑性材料的基础上模制产生并覆盖有覆盖表皮14b,该覆盖表皮14b由织物(编织或非编织)、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并限定外部设计表面。

将这些罩板14、15、16在承载板11上的固定是通过铆接或热铆接来实现。

为此,每个罩板具有多个紧固部件,这些紧固部件由中空圆柱销17形成,这些中空圆柱销17从紧固部件的内表面横向延伸(来自上罩板14的两个中空圆柱销17中的一个在图3中可见)并穿过设置在承载板11中的相应圆形孔口18(其中一些在图3和图5中可见)。

如图3所示,这些圆柱销17的自由端部具有通过铆钉顶把形成的径向突起17a,以防止罩板14、15、16的任意后续移除。

衬里10还包括环境照明装置20,其能够沿着罩板14的上边缘产生光带。

仅在图4中示出的该环境照明装置20包括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在图中不可见的光源以及与该光源相关联的透明光导件30。

光导件30包括圆柱形弯曲部分31,该圆柱形弯曲部分31在图中不可见的开口处穿过承载板11,并且该圆柱形弯曲部分31通过基本直线部分32延伸至该光导件30的一端,该基本直线部分32沿着接收槽41夹设,该接收槽41形成支撑接合件40的上边缘,该支撑接合件40由塑料材料制成。

因此,由该光导件30在该直线部分上部分漫射的光线形成连续光条,其照亮围绕车门衬里10的车辆车舱的区域。

优选地,光导件30在诸如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透明热塑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体模塑而制成,该透明热塑性材料可选地通体着色。

有利地由电致发光(led)或激光类型的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被植入到图中不可见的印刷电路板(或pcb,代指“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并且容纳在塑料制的箱体50中。

该箱体50例如通过两个部分组装制成,这两个部分各自由诸如聚酰胺(pa)的热塑性聚合物模制而成,该热塑性聚合物可能填充有矿物纤维以增强其机械强度。

印刷电路板经由电力线束60连接到车辆的电路(图中未示出)。

箱体50具有圆柱形筒51,其接收光导件30的圆柱形部分31的直线端部区段,以便将光导件30光学联接到二极管。

有利地,照明装置还包括准直器(在图中不可见),该准直器容纳在位于二极管和光导30之间的箱体50的圆柱形筒51中,并且允许将来自该二极管的光束朝向引导件30定向和定心。

有利地,这些照明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准直器和光导件30之间的漫射透镜。

支撑接合件40在接收光导件30的槽41下方具有基本平坦主壁42,其夹在承载板11和罩板14之间(图3)。

为了确保接合件40与承载板11的连接(并且因此光导件30与承载板11的连接),壁42具有多个孔口43、44,这些孔口分布在壁42的长度上并各自通过罩盖14的相应销17穿过。

更确切地,壁42具有:三个圆形孔口43,其直径略大于销17的圆形部段;以及呈“猫头”形式的两个孔口44,这两个孔口44各自插设在两个孔口43之间,并且其尺寸略小于销17。

每个孔口44部分地由舌状片45界定,该舌状片45切割于壁42中并可以弹性形变以允许销17经由该孔口44强制穿过。

如图3所示,销17依次穿过支撑接合件40的壁42和承载板11,销17的径向突起17a与设置在该承载板11中的孔口18的周边限位配合,以便抵靠罩板14牢固地保持支撑接合件40的壁42和承载板11的堆叠。

现在我们将简要描述由承载板11、支撑光导件30的支撑接合件40、以及罩板14组成的组合件的组装操作。

首先,通过将支撑接合件40的孔口43和44穿通在相应的销17上而将环境照明装置20的支撑接合件40抵靠罩板14的内表面来定位。

一旦执行该操作,然后,舌状片45通过在销17上施加支承力而将该接合件40预先保持在罩板14上。

随后,将支撑接合件40-罩板14子组件放置至承载板11的外表面附近处,然后将该罩板14的所有销17插入穿过该板11的相应孔口18。

最后的操作是通过铆钉顶把来铆接这些销17的突出端部,铆钉顶把在这些端部上施加轴向及径向应力组合,以便压扁销17的突出端部并形成径向突起17a。

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罩板14的固定部件是不同的。

该固定部件例如由圆柱形杆构成,该圆柱形杆在设置在支撑接合件40和承载板11中的孔口43、44和18处连续穿过这些元件,这些杆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与孔口18的周边抵靠配合的径向棘爪齿,以便抵靠该罩板14牢固地保持支撑接合件40和承载板11的堆叠。

根据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光源,并且/或者该多个光源是不同类型(例如,氖管或传统灯丝灯泡)。

这些照明装置也可以没有光导件30,并且替代地包括其他光传播装置。

根据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支撑接合件也可以不同地成形。

通常,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范围内的任意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