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模块及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5303发布日期:2020-07-04 04:4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车门模块及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将设置于汽车的车门内板上的检修孔闭塞的树脂制的闭塞板预先配置车门线束而成的车门模块、用于将上述车门模块固定于车门内板的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的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之间配置扬声器等车门用电气安装件、与它们连接的线束即车门线束等,在车门内板开口设置检修用的检修孔。并且,为了防止从检修孔向车门内板内的浸水,检修孔由防水乙烯片等覆盖。

然而,近年来,如日本特开2005-178616号公报等记载那样,提出了使用车门模块的方案,该车门模块是取代将检修孔覆盖的防水乙烯片而采用具有形状保持性的比较硬质的树脂制的闭塞板,对于上述的闭塞板安装车门线束、与车门线束连接的车门用电气安装件等而进行了模块化的车门模块。通过使用这样的车门模块,能够简化车辆组装时的车门线束等的配置作业,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然而,即使在使用了这样的车门模块的情况下,也需要将车门模块相对于车门内板进行螺栓紧固固定。因而,在比较大型的车门模块中,将设置于多个部位的螺栓孔与车门内板侧的螺栓孔进行对位的作业也变得烦杂。而且,在实现上述的螺栓紧固作业的自动化的情况下,需要螺栓填充机构、螺栓连结机构等各种设备,可能难以确保充分的作业空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861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作出的发明,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车门模块向车门内板的组装的新的构造的车门模块及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涉及车门模块的本发明的第一形态通过在树脂制的闭塞板预先配置车门线束而成,所述闭塞板将在汽车的车门内板上设置的检修孔闭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塞板以其外周缘部隔开间隙而与所述检修孔的内周缘部相对的大小形成,另一方面,突出至所述检修孔的所述内周缘部的外周侧而与该内周缘部嵌合的弹性嵌合部以比所述闭塞板的板厚尺寸大的厚度尺寸且沿所述外周缘部的周向延伸而突出设置在所述闭塞板的所述外周缘部,在所述弹性嵌合部设置有内周缘部收容凹槽,该内周缘部收容凹槽向该弹性嵌合部的突出端面的中央开口而沿所述周向延伸来收容所述检修孔的所述内周缘部,在隔着该内周缘部收容凹槽而相对的一对弹性夹持片之间夹持所述检修孔的所述内周缘部。

根据本形态,闭塞板以其外周缘部隔开间隙而与检修孔的内周缘部相对的大小形成,另一方面,突出至检修孔的内周缘部的外周侧而与该内周缘部嵌合的弹性嵌合部以比闭塞板的板厚尺寸大的厚度尺寸且沿外周缘部的周向延伸而突出设置在闭塞板的外周缘部。此外,在弹性嵌合部设有向该弹性嵌合部的突出端面的中央开口而沿周向延伸的内周缘部收容凹槽,一对弹性夹持片隔着该内周缘部收容凹槽而相对设置。因而,在车门内板的检修孔上载置本申请发明的车门模块,仅通过施加压入力而闭塞板的外周缘部的突出设置的弹性嵌合部的一对弹性夹持片中的与检修孔的内周缘部接近的一侧朝向凹槽发生弹性变形,在越过检修孔的内周缘部时进行弹性复原。由此,检修孔的内周缘部被夹持在一对弹性夹持片之间,车门模块经由弹性嵌合部与车门内板的检修孔的内周缘部嵌合,车门模块由车门内板保持。

因此,根据本形态的车门模块,能够省略以往所需的车门模块向车门内板的螺栓连结作业,螺栓连结所需的大型的设备也可以不需要。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车门模块向车门内板的组装,能够更有利地推进组装工序的自动化。

而且,通过在一对弹性夹持片之间夹持检修孔的内周缘部而将车门模块固定于车门内板,因此能够省去车门模块与车门内板的抵接面。因而,可以不需要如以往构造那样在使车门模块直接与车门内板重合而进行螺栓连结的构造中夹持于它们之间的橡胶填料,也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嵌合部也可以遍及闭塞板的外周缘部的整周设置,或者还可以设置在沿周向分离的多个部位,根据要求的防水性、防振性而可适当设定。而且,弹性嵌合部也可以与闭塞板一体设置,还可以与闭塞板分体设置而在基端部侧固定于闭塞板。

涉及车门模块的本发明的第二形态以所述第一形态记载的车门模块为基础,其中,所述弹性嵌合部设置于所述闭塞板的所述外周缘部的沿周向分离的多个部位。

根据本形态,弹性嵌合部分割地设置在闭塞板的沿周向分离的多个部位,因此能够降低将车门模块载置于检修孔而压入时的按压力,能够实现组装容易性的提高。弹性嵌合部的设定部位可包括例如以往螺栓紧固固定所需的部位而设定。

涉及车门模块的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以所述第一或第二形态记载的车门模块为基础,其中,所述弹性嵌合部由橡胶弹性体构成。

根据本形态,弹性嵌合部由橡胶弹性体构成,因此能够将车门模块确保高防振性地固定于车门内板。而且,一对弹性夹持片的弹性变形量也能够确保得较大,能够有利地得到一对弹性夹持片的夹持力。

涉及车门模块的本发明的第四形态以所述第一至第三形态中的任一形态记载的车门模块为基础,其中,所述弹性嵌合部与所述闭塞板分体形成,在所述弹性嵌合部设置有外周缘部收容凹槽,该外周缘部收容凹槽向该弹性嵌合部的基端面的中央开口而沿所述周向延伸来收容所述闭塞板的所述外周缘部,在隔着该外周缘部收容凹槽而相对的一对保持片之间保持所述闭塞板的所述外周缘部。

根据本形态,由于弹性嵌合部与闭塞板分体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弹性嵌合部。而且,仅通过在向弹性嵌合部的基端面开口的外周缘部收容凹槽内嵌入闭塞板的外周缘部并在一对保持片之间保持就能够将弹性嵌合部安装于闭塞板,因此能够简便地将弹性嵌合部设定于闭塞板。

需要说明的是,一对保持片也可以利用弹性恢复力而压接于闭塞板的外周缘部,还可以不压接于闭塞板的外周缘部而与闭塞板的外周缘部抵接并利用粘接剂等进行固定。

涉及车门模块的本发明的第五形态以所述第四形态记载的车门模块为基础,其中,所述闭塞板在多个车型中通用,另一方面,准备根据对于所述多个车型中的每一个车型而不同的、所述闭塞板的所述外周缘部与所述检修孔的所述内周缘部的相对间隙尺寸的差异,而所述弹性嵌合部的突出尺寸不同的多个种类,选择与所述每一个车型对应的所述弹性嵌合部而向所述闭塞板安装。

根据本形态,由于弹性嵌合部与闭塞板分体形成,因此即使存在每个车型的检修孔的大小等的差异,通过将闭塞板设为通用并使弹性嵌合部的突出尺寸根据对于每个车型而不同的闭塞板的外周缘部与检修孔的内周缘部的相对间隙尺寸的差异而不同来准备多个种类,也能够应对每个车型的差异。由此,能够实现将闭塞板通用的通用化,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车门模块的通用性的提高。

涉及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的本发明的第一形态中,所述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用于将车门模块固定于车门内板,所述车门模块通过在树脂制的闭塞板预先配置车门线束而成,所述闭塞板将在汽车的所述车门内板上设置的检修孔闭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由所述第四或第五形态的车门模块记载的所述弹性嵌合部构成。

根据本形态,使用与第四或第五形态的车门模块记载的闭塞板分体形成的弹性嵌合部能够提供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因此,仅通过在向弹性嵌合部的基端面开口的外周缘部收容凹槽内嵌入闭塞板的外周缘部并在一对保持片之间保持就能够将弹性嵌合部安装于闭塞板,因此能够简便地将弹性嵌合部设定于闭塞板。

另外,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中,根据对于每个车型而不同的闭塞板的外周缘部与检修孔的内周缘部的相对间隙尺寸的差异而使突出尺寸不同,由此能够以多个种类的变化来提供,能够作为通用的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来提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与检修孔的内周缘部嵌合的弹性嵌合部以比闭塞板的板厚尺寸大的厚度尺寸且沿外周缘部的周向延伸而突出设置在闭塞板的外周缘部。此外,在弹性嵌合部设有内周缘部收容凹槽,一对弹性夹持片隔着内周缘部收容凹槽而相对设置。因而,仅通过在车门内板的检修孔上载置本申请发明的车门模块并施加压入力,就能将检修孔的内周缘部夹持在一对弹性夹持片之间,将车门模块保持于车门内板。因此,能够省略以往所需的车门模块向车门内板的螺栓连结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车门模块向车门内板的组装,能够更有利地推进组装工序的自动化。而且,在一对弹性夹持片之间通过夹持来固定检修孔的内周缘部,因此能够省去车门模块与车门内板的抵接面。因而,可以不需要以往所需的橡胶填料,也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的车门部的构造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图1的ii-ii剖面的放大图。

图3是用于说明向检修孔嵌入闭塞板的次序的图,是相当于图1中的ii-ii剖面的图。

图4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形态的车门模块的车门部的构造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的车门部的构造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的车门部的构造的一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3示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10的车门部12。如图1所示,在汽车的车门部12的构成室内侧(图1中,跟前侧)的车门内板14设有朝向室内侧开口的具有大致矩形剖面形状的检修孔16。上述的检修孔16为了在进行检修时向车门部12内部放入手指、工具、部件等而设置,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水等从检修孔16向室内侧侵入而利用树脂制的闭塞板18闭塞。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方是指图1中的上方,下方是指图1中的下方,而且,前方是指图1中的左方,后方是指图1中的右方,进而,跟前侧是指图1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上侧,里侧是指图1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下侧。

在闭塞板18预先配置车门线束20,构成车门模块10。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在闭塞板18预装配车门线束20及扬声器22、未图示的动力车窗/电动机、遥控后视镜/电动机等而构成车门模块10。并且,配置于闭塞板18的车门线束20将干线20a的一方的末端与位于车门部12的前方侧(图1中,左侧)的未图示的车身板侧的线束连接,并在干线20a的另一方的末端连接集中连接器24,该集中连接器24与配置于车门内板14侧的未图示的各种辅助装置连接。而且,多个支线20b~e从干线20a沿上下倾斜方向分支,在上述的支线20b~e的末端设置的连接器26分别与上述的动力车窗/电动机、遥控后视镜/电动机等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车门线束20在线束组装工序中使用例如未图示的带夹而固定于闭塞板18。并且,检修孔16由预先配置有车门线束20的闭塞板18闭塞,另一方面,闭塞板18由大致矩形平板状的车门内饰28从室内侧(图1中,跟前侧)覆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图1及图4~6中,利用假想线记载车门内饰28。

如图1所示,闭塞板18以其外周缘部30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隙α地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相对的大小形成,整体具有大致矩形平板形状。而且,在设为大致矩形平板形状的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的4个角部34的附近,在朝向长度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而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相对的位置及朝向宽度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而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相对的位置,设有总计8个弹性嵌合部36。即,弹性嵌合部36设置于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的沿周向分离的8个部位。上述的弹性嵌合部36与闭塞板18分体形成,由利用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材料一体形成的橡胶弹性体构成。

更详细而言,如图1~2所示,弹性嵌合部36具有大致矩形块形状。在弹性嵌合部36的基端侧(图2中,左侧)的基端面38设有外周缘部收容凹槽40,该外周缘部收容凹槽40向基端面38的厚度方向(图2中,上下方向)的中央开口,并以大致矩形剖面形状沿周向(图2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而朝向周向开口。上述的外周缘部收容凹槽40以收容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的方式安装于闭塞板18,在隔着外周缘部收容凹槽40而相对的一对保持片42、42之间保持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即,一对保持片42、42利用弹性恢复力而被压接于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需要说明的是,一对保持片42、42也可以未被压接于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而与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抵接,并利用粘接剂等固定。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大的力而能够将弹性嵌合部36安装于闭塞板18。

另一方面,在弹性嵌合部36的前端侧(图2中,右侧)的突出端面44设有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该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向突出端面44的厚度方向(图2中,上下方向)的中央开口,并以大致矩形剖面形状沿周向(图2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而朝向周向开口。上述的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以收容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的方式安装,在隔着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而相对的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之间夹持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中的位于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的下侧的弹性夹持片48的下表面设有锥面50,该锥面50朝向突出端面44而向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侧倾斜。以上的结果是,在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安装的弹性嵌合部36突出至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的外周侧而与内周缘部32嵌合,并以比闭塞板18的板厚尺寸t大的厚度尺寸t沿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的周向延伸而突出设置。

接下来,使用图2~3,简单说明使用作为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的弹性嵌合部36将在闭塞板18预先配置车门线束20而成的车门模块10向设置于车门内板14的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固定的次序。首先,准备在闭塞板18安装有弹性嵌合部36的车门模块10。在将上述的车门模块10配置于与车门内板14的检修孔16相对的位置之后,使弹性嵌合部36的弹性夹持片48的下表面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抵接(参照图3)。通过从上述的状态开始将车门模块10朝向车门内板14侧压入,具有锥面50的弹性夹持片48向远离车门内板14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允许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向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的插入。在此,具有锥面50的弹性夹持片48比另一方的弹性夹持片48薄,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弹性变形。通过进一步压入,将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向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插入,并且弹性夹持片48弹性复原而在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之间夹持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参照图2)。由此,车门模块10经由弹性嵌合部36与在车门内板14设置的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嵌合,车门模块10由车门内板14保持。

根据设为这样的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10,将在闭塞板18预先配置车门线束20而成的车门模块10载置于车门内板14的检修孔16上之后,仅通过施加压入力,就能够向弹性嵌合部36的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插入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将上述的内周缘部32夹持在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之间。由此,能够将车门模块10保持于车门内板14。因而,能够省略以往那样车门模块向车门内板的螺栓连结作业,螺栓连结所需的大型的设备也可以不需要。而且,能够简化车门模块10向车门内板14的组装作业,组装工序的自动化也能够更有利地进展。而且,通过将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夹持在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之间而将车门模块10固定于车门内板14,因此可以省去车门模块10与车门内板14的抵接面。因此,可以不需要以往那样螺栓连结构造所需的橡胶填料,也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

此外,由于弹性嵌合部36与闭塞板18分体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弹性嵌合部36。而且,仅通过将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嵌入在弹性嵌合部36的基端侧设置的外周缘部收容凹槽40,就能够以保持于一对保持片42、42之间的状态将弹性嵌合部36容易地安装于闭塞板18。此外,由于弹性嵌合部36分割地设置在闭塞板18的沿周向分离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部位),因此能够降低将车门模块10向检修孔16安装时的按压力,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嵌合部36相对于闭塞板18的安装部位可包括例如以往需要螺栓紧固固定的部位而设定。而且,弹性嵌合部36由橡胶弹性体构成,因此能够将车门模块10确保高防振性地固定于车门内板14。而且,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的弹性变形量也能够确保得较大,因此也能够有利地得到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的夹持力。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具体的记载的限定。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以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隙α地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相对的大小形成,但是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形态的车门模块52那样,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以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隙β地与检修孔54的内周缘部32相对的大小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将闭塞板18在检修孔16、54的大小不同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种类)的车型中通用。即,准备与上述多个车型的每一个对应的弹性嵌合部36、56,选择与多个车型中的每一个对应的弹性嵌合部36、56向闭塞板18安装。更详细而言,根据对于多个车型中的每一车型而不同的、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与检修孔16、54的内周缘部32的相对间隙尺寸α、β的差异,弹性嵌合部36、56的从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突出的突出尺寸a、b不同。这样,即使在多个车型中检修孔16、54的大小等不同,通过将闭塞板18设为通用并使突出尺寸a、b根据每个车型的差异而不同来准备多个种类的弹性嵌合部36、56,从而也能够应对每个车型的差异。因而,能够实现将闭塞板18通用的通用化,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车门模块10、52的通用性的提高。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嵌合部36、56设为大致矩形形状,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58的弹性嵌合部60那样设为大致l字形状。由此,能够将弹性嵌合部60的安装部位从以往的弹性嵌合部36、56的8个部位减半成4个部位,因此能够实现作业效率提高。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之间形成了大致一定的间隙α,但是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模块62那样,在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的弹性嵌合部36的安装部位设置朝向外方开口的大致矩形剖面形状的切口部64。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α)相比,能够大幅减小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与检修孔16的内周缘部32之间的间隙γ。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弹性嵌合部36、56、60仅设置于闭塞板18的外周缘部30的周向的一部分,但也可以遍及整周设置,可根据要求的防水性、防振性适当设定。而且,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弹性嵌合部36、56、60与闭塞板18分体形成,但也可以使用例如软质的树脂通过双色成形一体设置。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检修孔16、54、闭塞板18设为大致矩形形状,但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而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弹性夹持片48、48中的位于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6的下侧的弹性夹持片48的下表面设置了锥面50,但是上述锥面50也可以不需要。

标号说明

10、52、58、62:车门模块,14:车门内板,16、54:检修孔,18:闭塞板,20:车门线束,30:外周缘部,32:内周缘部,36、56、60:弹性嵌合部(车门模块用固定用具),38:基端面,40:外周缘部收容凹槽,42:保持片,44:突出端面,46:内周缘部收容凹槽,48:弹性夹持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