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将物体锚固至轮胎的内表面的锚固元件的车辆车轮用轮胎及制造所述轮胎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34977发布日期:2020-08-21 15: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车轮用轮胎(1),包括内表面(1a)和至少一个锚固元件(4),所述锚固元件配置成将物体(5)紧固至所述内表面(1a),

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至少部分地结合在限定所述内表面(1a)的所述轮胎(1)的第一部分中并且能够从所述内表面(1a)接近,

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包括:

i)设置有基部(9a)的中心本体(9);

ii)限定在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座部(10),所述座部(10)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物体(5),所述座部(10)设置有第一机械联接元件(12),所述第一机械联接元件配置成与和所述物体(5)相关联的第二机械联接元件(13)相协作,以便将所述物体(5)紧固至所述锚固元件(4);

iii)将所述中心本体(9)联接至轮胎(1)的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横向地突出并插置在限定所述轮胎(1)的所述内表面(1a)的所述轮胎(1)的第一部分与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径向外部的轮胎(1)的第二部分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从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横向地突出的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包括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基部(9a)周边地突出的环形联接部分(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包括联接所述中心本体(9)的多个联接部分(27),所述多个联接部分基本上为翅片状的并且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横向地且周边地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是渐缩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27)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配置成促进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与限定所述内表面(1a)的所述轮胎(1)的第一部分和/或与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径向外部的所述轮胎(1)的第二部分的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中的至少一个孔(21),所述孔优选地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交联粘合剂组合物层。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在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处的横向延伸介于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的横向延伸的1.5倍到3倍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具有介于4mm到7mm之间的厚度。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和所述物体(5)的所述第一机械联接元件(12)和所述第二机械联接元件(13)配置成允许在所述物体(5)与所述锚固元件(4)之间或者在支撑所述物体(5)的支撑元件与所述锚固元件(4)之间进行螺纹联接、卡口联接或卡扣联接。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轮胎包括塞子(22),所述塞子可移除地紧固在限定在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容纳所述物体(5)的所述座部(1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轮胎包括紧固在限定在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容纳所述物体(5)的所述座部(10)中的物体(5)。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物体(5)选自:包括传感器的监测装置,配重,表面紧固件元件,用于在“泄气保用”状态下使用所述轮胎的主体,噪音吸收电子/机械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锚固元件(4)在所述内表面(1a)的与所述轮胎(1)的胎面带(2)相对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结合在所述轮胎(1)的所述第一部分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其中,所述轮胎(1)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选自衬里(3)、底衬和胎体结构中的所述轮胎(1)的至少一个结构元件。

16.一种将锚固元件(4)组装在车辆车轮用轮胎(1)中的组装组(23),所述锚固元件配置成将物体(5)紧固至所述轮胎(1)的内表面(1a),其中,所述组装组(23)包括:

a)锚固元件(4),所述锚固元件配置成至少部分地结合在限定所述轮胎(1)的所述内表面(1a)的所述轮胎(1)的一部分中,所述锚固元件包括:

a1)设置有基部(9a)的中心本体(9),

a2)限定在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座部(10),所述座部(10)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物体(5),所述座部(10)设置有第一机械联接元件(12),所述第一机械联接元件(12)配置成与和所述物体(5)相关联的第二机械联接元件(13)相协作,以便将所述物体(5)紧固至所述锚固元件(4),

a3)联接所述中心本体(9)的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配置成将所述中心本体联接至所述轮胎(1),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基部(9a)横向地突出,

b)第一支撑片材(24),所述第一支撑片材包括包含可硫化聚合物的至少一个层,和

c)第二覆盖片材(25),所述第二覆盖片材包括包含可硫化聚合物的至少一个层,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设置有通孔(26),所述通孔的形状基本上匹配限定在锚固元件(4)的中心本体(9)中的座部(10),

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材(24)和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之间,以便:

-将限定在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所述座部(10)布置在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的所述通孔(26)处,以及

-将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基部(9a)横向地突出的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材(24)和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片材和所述第二覆盖片材相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从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横向地突出的所述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包括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周边地突出的环形联接部分(11)。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包括联接所述中心本体(9)的多个联接部分(27),所述多个联接部分基本上翅片状的并且从所述中心本体(9)的所述基部(9a)横向地且周边地突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配置成促进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与限定所述内表面(1a)的所述轮胎(1)的第一部分和/或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径向外部的所述轮胎(1)的第二部分的整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可交联粘合剂组合物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中的至少一个孔(21),所述孔优选地为通孔。

22.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环形联接部分(11)或所述基本上翅片状的联接部分(27)是渐缩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锚固元件(4)是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一项中所限定的锚固元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6-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组装组包括塞子(22),所述塞子可移除地紧固在限定在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容纳所述物体(5)的所述座部(10)中。

25.根据权利要求16-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片材(24)的包含可硫化聚合物的所述至少一个层和/或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的包含可硫化聚合物的所述至少一个层包括多个长形增强元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长形增强元件包括织物帘线或细丝或者金属帘线或细丝。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织物帘线或细丝由以下织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芳纶,人造丝,聚酯,尼龙,莱赛尔。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长形增强元件以介于30线/dm到500线/dm之间的密度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材(24)的包含可硫化聚合物的所述至少一个层和/或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的包含可硫化聚合物的所述至少一个层中。

29.根据权利要求16-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的横向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片材(24)的横向尺寸。

30.根据权利要求16-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片材(24)的厚度介于0.2mm到0.5mm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16-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第二覆盖片材(25)的厚度介于0.5mm到1.3mm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16-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其中,所述组装组在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处的最大厚度介于4.8mm到8.8mm之间。

33.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车轮用轮胎(1)的方法,所述轮胎包括将物体(5)锚固至所述轮胎的内表面(1a)的锚固元件(4),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6-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组(23);

b)将所述组装组(23)施加在生轮胎(1)的径向内部部件的径向内表面(1a)上;

c)对由此获得的生轮胎(1)进行硫化,以便将所述组装组(23)整合到限定所述轮胎(1)的所述内表面(1a)的所述轮胎的第一部分中,从而使所述组装组(23)的所述锚固元件(4)至少部分地结合到所述轮胎(1)的所述第一部分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装组(23)包括塞子(22),所述塞子可移除地紧固在限定在所述锚固元件(4)的所述中心本体(9)中的容纳所述物体(5)的所述座部(10)中,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d)从容纳所述物体(5)的座部(10)移除所述塞子(22);和

e)将所述物体(5)可移除地紧固到至少部分地结合在所述轮胎(1)的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锚固元件(4)。


技术总结
描述了一种车辆车轮用轮胎(1),包括内表面(1a)和至少一个锚固元件(4),该锚固元件配置成将物体(5)紧固至内表面(1a),其中锚固元件(4)至少部分地结合在限定内表面(1a)的轮胎(1)的第一部分中并且可以从内表面(1a)接近。锚固元件(4)包括:i)设置有基部(9a)的中心本体(9);ii)在中心本体(9)中限定的配置成至少部分容纳物体(5)的座部(10),座部(10)设置有第一机械联接元件(12),其配置成与和物体(5)相关联的第二机械联接元件(13)协作,以便将物体(5)固定到锚固元件(4);iii)将中心本体(9)联接至轮胎(1)的至少一个联接部分(11;27)。联接部分(11;27)从中心本体(9)的基部(9a)横向地突出并插置在限定轮胎(1)的内表面(1a)的轮胎(1)的第一部分和相对于第一部分位于径向外部的轮胎(1)的第二部分并且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A·蒙泰罗索;P·德坎切利斯;A·齐亚西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1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