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1773发布日期:2019-09-03 22:4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驻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9-041679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驻车齿轮和驻车止动爪的驻车装置,所述驻车齿轮与车轴直接连结,所述驻车止动爪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支点销并设置有爪部,所述爪部能够与在驻车齿轮的外周部设置的相邻的齿轮齿之间形成的齿槽啮合。驻车止动爪能够以支点销为中心旋转而在驻车齿轮的齿槽与爪部啮合并卡合的卡合位置与爪部从驻车齿轮的齿槽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在驻车装置中,通过由扭转弹簧对驻车止动爪向远离驻车齿轮的方向施力,能够抑制位于脱离位置的驻车止动爪的振动。然而,在对驻车止动爪施力的扭转弹簧安装于用于支承扭转弹簧的专用的轴构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该轴构件,有可能招致驻车装置的大型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驻车装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具备驻车齿轮、驻车止动爪以及扭转弹簧的驻车装置。所述驻车齿轮与车轴直接连结。所述驻车止动爪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支点销并设置有爪部,所述爪部构成为能够与所述驻车齿轮的齿槽啮合。所述扭转弹簧安装于所述支点销,所述扭转弹簧的第1端部安装于所述驻车止动爪,所述扭转弹簧的第2端部安装于构成为保持所述支点销的保持构件。在此,第2端部位于第1端部的相反侧。

另外,在上述驻车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支点销设置限制部,该限制部构成为限制所述扭转弹簧在所述支点销的轴线方向上向与所述驻车止动爪侧相反的一侧的移动。

根据上述的驻车装置,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同时能够防止扭转弹簧的脱落。

另外,在上述驻车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是设置于所述支点销的端部的大径部位,该大径部位的外径比所述扭转弹簧的外径大。并且,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构成为,通过在所述支点销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扭转弹簧与所述大径部位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所述扭转弹簧向所述相反侧的移动。

根据上述的驻车装置,能够利用简单的构成来防止扭转弹簧的脱落。

而且,在上述驻车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是具有在所述支点销的端部的外周面沿周向排列设置的突起部的部位。也可以是,该突起部的外径比所述扭转弹簧的外径大。并且,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通过在所述支点销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扭转弹簧与所述突起部抵接,从而限制所述扭转弹簧向所述相反侧的移动。

本发明的各方案涉及的驻车装置由于能够废除用于支承扭转弹簧的专用的轴构件,因此起到能够实现小型化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中的驻车止动爪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关于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相对于所述实施方式的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5是示出所述比较例中的驻车止动爪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驻车止动爪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涉及的驻车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驻车止动爪20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具备驻车齿轮10和驻车止动爪20。所述驻车齿轮10与车轴2直接连结。所述驻车止动爪20设置有能够与驻车齿轮10的齿槽12啮合的爪部21。

在驻车齿轮10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齿轮齿11。驻车止动爪20能够旋转地支承于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所述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设置于驻车止动爪20的一端部。另外,驻车止动爪20的爪部21设置在驻车止动爪20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且与驻车齿轮10的外周部相对的位置。并且,驻车止动爪20能够以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为中心旋转而在驻车齿轮10的齿槽12与爪部21啮合并卡合的卡合位置与爪部21从驻车齿轮10的齿槽12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位。在此,所述驻车止动爪支点销是本发明的“支点销”的一例。

如图2所示,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的一端部保持于在壳体51设置的壳体凸起部51a。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的另一端部保持于在壳52设置的壳凸起部52a。在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的在驻车止动爪20与壳体5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扭转弹簧40。扭转弹簧40的一端部安装于壳体凸起部51a。扭转弹簧40的另一端部安装于驻车止动爪20。壳体凸起部51a防止扭转弹簧40从一端部侧脱落。另外,驻车止动爪20防止扭转弹簧40从另一端部侧脱落。在此,所述壳体凸起部是本发明的“保持构件”的一例。

驻车止动爪20由扭转弹簧40向远离驻车齿轮10的方向施力。这样,通过驻车止动爪20由扭转弹簧40施力,从而能够抑制驻车止动爪20位于脱离位置时的驻车止动爪20的振动。

图3是关于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的动作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驻车装置1具备制动弹簧(英文:detentspring)70、以旋转轴73为中心旋转的制动板(英文:detentplate)72、以及伴随于制动板72的旋转而移动的驻车杆60等。驻车杆60能够沿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的轴线方向进退,在顶端附近设置有形成为圆锥状的凸轮构件62。此外,在驻车杆60,与凸轮构件62相邻地安装有弹簧63。在凸轮构件62,形成有直径随着从大径的基端部62a朝向小径的顶端部62c而逐渐减小的锥形状的凸轮面62b。

凸轮构件62的凸轮面62b能够与设置于驻车止动爪20的另一端部的凸轮面22接触。具体而言,在档位(英文:shiftposition)处于p(驻车档)位置以外的位置(例如r(倒档)位置、n(空档)位置以及d(前进档)位置)的情况下,凸轮构件62的凸轮面62b与驻车止动爪20的凸轮面22不接触。另一方面,在档位处于p位置的情况下,凸轮构件62的凸轮面62b与驻车止动爪20的凸轮面22接触。

另外,如图3所示,在壳体51,通过螺栓67固定有止动板66。止动板66是具有开口的环状体,在其开口装入有第2导套65的一部分。由此,止动板66与第2导套65接触,进行第2导套65的止转,并且防止第2导套65从壳体51脱落。

凸轮构件62以能够进退的方式配置在第1导套64和第2导套65的内部。在第1导套64的内部形成有第1引导面64a,该第1引导面64a在与凸轮构件62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引导凸轮构件62。在第2导套65的内部设置有第2引导面65a。如图3所示,该第2引导面65a在凸轮构件62的轴线方向上从基端部62a侧朝向顶端部62c侧以向上爬升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在通过驾驶员的变速杆(未图示)等的换档操作而从p位置以外的档位向p位置切换时,制动板72经由制动弹簧70而以旋转轴73为中心向图3中箭头a方向旋转,驻车杆60向图3中箭头b方向移动。并且,伴随于驻车杆60向图3中箭头b方向移动,凸轮构件62在第1导套64以及第2导套65的内部前进,使第2导套65的第2引导面65a上升。这样一来,凸轮构件62的凸轮面62b与驻车止动爪20的凸轮面22接触,驻车止动爪20利用凸轮构件62抵抗扭转弹簧40的作用力而被向图3中箭头c方向上推。由此,驻车止动爪20以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为中心从脱离位置朝向卡合位置旋转,驻车止动爪20的爪部21与驻车齿轮10的齿槽12卡合,成为限制设置有驻车齿轮10的车轴2的旋转的驻车锁定状态。

另外,在通过驾驶员的换档操作而从p位置向p位置以外的档位切换时,制动板72经由制动弹簧70而以旋转轴73为中心向与图3中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驻车杆60向与图3中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伴随于驻车杆60向与图3中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凸轮构件62在第1导套64以及第2导套65的内部后退,使第2导套65的第2引导面65a下降。这样一来,凸轮构件62的凸轮面62b从驻车止动爪20的凸轮面22离开,驻车止动爪20被扭转弹簧40的作用力向与图3中箭头c方向相反的方向下推。由此,驻车止动爪20以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为中心从卡合位置朝向脱离位置旋转,驻车止动爪20的爪部21从驻车齿轮10的齿槽12脱离,成为容许设置有驻车齿轮10的车轴2的旋转的驻车锁定解除状态。

图4是示出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的概略构成的图。图5是示出比较例中的驻车止动爪20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此外,在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中,对与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通用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中,在一端部保持于壳体凸起部51a且另一端部保持于壳凸起部52a的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驻车止动爪20。此外,由图5可知,在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中,用于对驻车止动爪20施力的扭转弹簧没有安装于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1。

在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中,如图4所示,在弹簧支承销32安装有扭转弹簧41,所述弹簧支承销32的一端部保持于在止动板66的上部设置的支承销保持部68。扭转弹簧41的一端部安装于支承销保持部68,扭转弹簧41的另一端部安装于驻车止动爪20。另外,支承销保持部68防止扭转弹簧41从一端部侧脱落。

驻车止动爪20由扭转弹簧41向远离驻车齿轮10的方向施力。这样,通过驻车止动爪20由扭转弹簧41施力,能够抑制驻车止动爪20位于脱离位置时的驻车止动爪20的振动。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中,对驻车止动爪20施力的扭转弹簧41安装于作为用于支承扭转弹簧41的专用的轴构件的弹簧支承销32。因此,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与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相比,由于另外设置弹簧支承销32和具有防止扭转弹簧41从弹簧支承销32脱落的功能的支承销保持部68,因此会招致驻车装置1a的大型化。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中,如上所述,由于在将驻车止动爪2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安装有扭转弹簧40,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支承扭转弹簧40的专用的轴构件和/或防止扭转弹簧40从该轴构件脱落的防脱构件。因而,实施方式涉及的驻车装置1与比较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a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

图6是示出变形例中的驻车止动爪20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在变形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中,如图6所示,将驻车止动爪2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由直径比设置于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的一端部的扭转弹簧40的外径大的大径部位33a、和直径比该大径部位33a小且与扭转弹簧40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小径部位33b构成。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的大径部位33a保持于壳体凸起部51a。另外,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的小径部位33b保持于壳凸起部52a。在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的位于驻车止动爪20与大径部位33a之间的部分的小径部位33b安装有扭转弹簧40。并且,通过在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的轴线方向上扭转弹簧40与大径部位33a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扭转弹簧40向与驻车止动爪20侧相反的一侧移动(即,向图6的上侧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扭转弹簧40从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的一端部侧脱落。

如变形例涉及的驻车装置1那样,通过将作为限制扭转弹簧40向所述相反侧移动的限制部的大径部位33a设置于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3,从而与对由铝合金等形成的壳体51的壳体凸起部51a进行加工而设置所述限制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低成本化。

此外,作为所述限制部,例如也可以是在图2所示那样的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的外周面沿周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突起部(未图示)的部位。并且,也可以是,通过使扭转弹簧40与上述多个突起部抵接,从而限制扭转弹簧40向与驻车止动爪20侧相反的一侧的移动,防止扭转弹簧40从驻车止动爪支点销30的一端部侧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