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侧方停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1768发布日期:2019-09-03 22: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侧方停车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辅助停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侧方停车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汽车,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由于胡同的建设较早,没有设置用来存放车辆的地下车库,只能在路边规划路边车位,但是人们在将车停入路边车位时,往往由于前后两辆车之间的距离较窄而导致中间的车位难以停靠,或者在离开的时候,由于与前后车辆的间距过小而无法移动。这种情况成为困扰居民的一大难题,也使得路边车位的利用率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侧方停车器:其优点是:能够使得汽车侧向移动,便于使用者将车辆停入路边车位或从路边车位中将车辆移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侧方停车器,包括托车装置、设置在托车装置下方用于驱动托车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以及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在地面上移动的移动装置;

所述托车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的转轴以及水平设置且与转轴下端固定连接的托板,所述第一支撑梁上侧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梁上侧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上端面齐平;

所述转轴上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套设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支撑梁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支撑梁固接,所述托板上侧固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汽车侧向移动,便于使用者将车辆停入路边车位或从路边车位中将车辆移出;使用时,自动侧方停车器位于汽车底盘下方,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调节电机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对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使第一支撑台以及第二支撑台均位于汽车底盘车架的正下方,然后通过升降装置驱动托车装置向上移动,将汽车抬起,然后通过移动装置将汽车移入车位或移出车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位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所述支撑环的上侧以及下侧均嵌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与支撑环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一锥齿轮与支撑环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第二锥齿轮与支撑环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的更顺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梁包括中空管状的中梁以及两个分别由中梁两端插入中梁内并与中梁滑动配合的边梁,所述中梁内固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边梁伸入中梁内的一端固接;

所述第二支撑梁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梁的结构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支撑梁以及第二支撑梁可以自动伸缩,在不使用自动侧方停车器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边梁收入中梁内,从而使第一支撑梁以及第二支撑梁处于最短状态,从而使人可以将自动侧方停车器收入汽车后备箱中,便于携带,避免自动侧方停车器丢失;同时也使得自动侧方停车器不再局限于放置在使用者私有或长期租用的停车位处供使用者使用,当使用者出行时,遇到不便停车的公共路边车位时,亦可以使用自动侧方停车器停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第二支撑梁上侧抵接。

通过上技术方案,对第二支撑梁进行固定,避免第二支撑梁从转轴上脱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在托板下侧的上支撑座、设置在上支撑座下方的下支撑座、以及两组设置在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折叠支架;

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中心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下支撑座铰接,另一端与上支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上支撑座铰接,另一端与下支撑座滑动连接;两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下支撑座上固设有推动第二连杆下端在下支撑座上滑动的液压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带动第二连杆的下端在下支撑座上滑动,从而调节折叠支架的长度,从而带动上支撑座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托车装置上下升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上均设有与第二连杆或第一连杆滑动配合的滑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轨限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滑动方向,使其沿着滑轨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折叠支架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由同一根销轴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升降装置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撑座与托板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节省制作材料,降低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主动行走机构和从动行走机构,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架底部一端的双轴电机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两个输出轴上的主动行走轮,所述从动行走机构包括与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平行的从动轴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从动轴两端的从动行走轮,所述下支撑架底部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块,所述从动轴贯穿两支撑块并与支撑块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行走轮与从动行走轮共同将升降装置支撑起来,当双轴电机转动时,主动行走轮随双轴电机一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装置在地面上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使得汽车侧向移动,便于使用者将车辆停入路边车位或从路边车位中将车辆移出;

2、第一支撑梁以及第二支撑梁可以自动伸缩,在不使用自动侧方停车器时,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边梁收入中梁内,从而使第一支撑梁以及第二支撑梁处于最短状态,从而使人可以将自动侧方停车器收入汽车后备箱中,便于携带,避免自动侧方停车器丢失;同时也使得自动侧方停车器不再局限于放置在使用者私有或长期租用的停车位处供使用者使用,当使用者出行时,遇到不便停车的公共路边车位时,亦可以使用自动侧方停车器停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体现第一支撑梁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方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车装置;11、第一支撑梁;111、中梁;112、边梁;113、电动推杆;12、第二支撑梁;13、转轴;131、支撑环;132、滚珠;133、螺母;14、托板;15、第一支撑台;16、第二支撑台;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第三锥齿轮;10、调节电机;2、升降装置;21、上支撑座;22、下支撑座;23、折叠支架;231、第一连杆;232、第二连杆;233、连接杆;234、销轴;24、液压缸;25、滑轨;3、移动装置;31、双轴电机;32、主动行走轮;33、从动轴;34、从动行走轮;3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侧方停车器,包括托车装置1、设置在托车装置1下方用于驱动托车装置1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2以及设置在升降装置2底部用于驱动升降装置2在地面上移动的移动装置3。

参照图1和图2,托车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梁11、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1上方的第二支撑梁12、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12的转轴13以及水平设置且与转轴13下端固定连接的托板14,在转轴13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33,螺母133与第二支撑梁12上侧抵接;在第一支撑梁11上侧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支撑台15,在第二支撑梁12上侧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二支撑台16,第一支撑台15与所述第二支撑台16的上端面齐平。

在转轴13上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12之间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一支撑梁11固接,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支撑梁11固接,在转轴13上固定套设有支撑环131,支撑环131位于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在支撑环131的上侧以及下侧均嵌设有若干滚珠132,滚珠132与支撑环131转动配合。在托板14上侧固接有调节电机10,调节电机10的输出轴水平朝向转轴13且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9,第三锥齿轮19同时与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啮合。

当调节电机10转动时,第三锥齿轮19随之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17以及第二锥齿轮18均与第三锥齿轮19啮合,而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又分别位于第三锥齿轮19的下方与上方,所以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12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调节电机10的正反转,来调节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12之间的夹角大小。

参照图1和图4,升降装置2包括设置在托板14下方并与托板14一体成型的上支撑座21、设置在上支撑座21下方的下支撑座22、以及两组设置在上支撑座21与下支撑座22之间的折叠支架23。折叠支架23包括第一连杆231和第二连杆232,第一连杆231的中心处于第二连杆232的中心处通过销轴234铰接,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折叠支架23中的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通过同一个销轴234铰接。第一连杆231的一端与下支撑座22铰接,另一端与上支撑座21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上支撑座21铰接,另一端与下支撑座22滑动连接;在属于同一个折叠支架23的第一连杆231和第二连杆232中,第一连杆231与下支撑座22铰接的一端位于第二连杆232与上支撑座21铰接一端的正下方,第一连杆231与上支撑座21滑动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二连杆232与下支撑座22滑动连接一端的正上方。

在两个第二连杆232与下支撑座22滑动连接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33,在连接杆233中部固接有液压缸24,液压缸24背离连接杆233的一端与下支撑座22固接。当液压缸24伸长或缩短时,可以带动第二连杆232下端沿下支撑座22滑动,从而带动上支撑座21下降或上升。

进一步的,在下支撑座22和上支撑座21上均安装与第二连杆232或第一连杆231滑动配合的滑轨25。

参照图1和图4,移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下支撑座22底部一端的主动行走机构和设置在下支撑座22底部另一端的从动行走机构,主动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架底部一端的双轴电机31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31两个输出轴上的主动行走轮32。为对双轴电机31的输出轴进行保护,在双轴电机31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套设有保护块,保护块与下支撑架固定连接且与双轴电机31的输出轴转动配合。

从动行走机构包括与双轴电机31的输出轴平行的从动轴33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从动轴33两端的从动行走轮34,在下支撑架底部远离双轴电机31的一端间隔固定有两个支撑块35,从动轴33贯穿两支撑块35并与支撑块35转动配合。当双轴电机31转动时,主动行走轮32随双轴电机31一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装置2在地面上移动。

在使用时,将自动侧方停车器置于汽车底盘下方,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调节电机10带动第三锥齿轮19转动,从而通过第三锥齿轮19带动第一锥齿轮17以及第二锥齿轮18转动,从而对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12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使第一支撑台15以及第二支撑台16均位于汽车底盘车架的正下方,然后通过升降装置2驱动托车装置1向上移动,将汽车抬起,然后通过移动装置3将汽车移入车位或移出车位。

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3,第一支撑梁11包括中空管状的中梁111以及两个分别由中梁111两端插入中梁111内并与中梁111滑动配合的边梁112,在中梁111内固接有两个电动推杆113,两个所述电动推杆113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边梁112伸入中梁111内的一端固接。第二支撑梁12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梁11的结构相同。

在不使用时,边梁112收放在中梁111内,从而使人可以将自动侧方停车器收入汽车后备箱中,便于携带,避免自动侧方停车器丢失;同时也使得自动侧方停车器不再局限于放置在使用者私有或长期租用的停车位处供使用者使用,当使用者出行时,遇到不便停车的公共路边车位时,亦可以使用自动侧方停车器停车。

当需要使用时,可以将自动侧方停车器从汽车后备箱中取出,然后通过电动推杆113将边梁112从中梁111中推出,进行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