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1755发布日期:2019-09-03 22:4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洗辊部及清洗装置罩与互不相同的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对应地移动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不将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埋设于地面,且具有使得搬运台车的车轮无法旋转的结构,清洗辊的更换容易。



背景技术:

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或制造各种食品的地方,或在诸如研究所的地方,使得内部设备不被外部各种灰尘或细菌等污染的环境极为重要。因此,操作者穿着专用工作服进出时,穿过诸如洁净室的地方,进行除尘或根据需要而进行杀菌消毒作业。

除操作者之外,对于将物品从外部运入或向外部运出时使用的搬运台车,通过向操作者及搬运台车喷射高压洁净空气的风淋(airshowering),去除沾在操作者及搬运台车上的异物。但是,搬运台车的车轮由于其安装位置的特性,存在无法借助于风淋而完全去除异物的缺点。

因此,开发了用于清洗搬运台车的车轮的多样装置,但大部分集中于通过变更清洗部的结构来提高车轮清洗率。

如果考查韩国登记专利第10-1515461号,公开一种刷子在车轮上沿多样方向运转并能够更高效去除异物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但是在现场,按各种类而具有多样大小的搬运台车混合使用,存在无法弹性地对其进行容纳的问题。

另外,以前的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开发成地面埋设型装置,安装时,在地面进行埋设工程,或在更换清洗装置时,分解周围结构物等,更换比较困难。

另外,就清洗辊而言,由于定期碰触脏车轮,因而污染进行速度快,容易被磨损。因此,更换比较频繁,但以前的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存在为了更换清洗辊而需要分解装置等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kr10-1515461b1(2015.04.2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与搬运台车车轮宽度对应地使清洗辊部移动,从而利用一个清洗装置清洗具有多样大小的搬运台车。

另外,其目的在于,具备与清洗辊部联动的滑动罩,滑动罩使得与进行移送的清洗辊部对应的位置开放,使清洗辊部的露出实现最小化。

另外,本发明目的在于,在清洗搬运台车的车轮时,使得搬运台车的车轮不旋转。

另外,本发明目的在于,加装斜面,使得在更换清洗装置时,即使不破坏周围结构物,也能够容易地更换装置。

另外,其目的在于,当更换清洗辊时,不是分解清洗装置而更换,而是使得能够只容易地更换清洗辊。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上述提及的内容,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是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本发明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可以包括:主框架,其配备于所述车轮清洗装置所安装的地面;第一清洗辊部,其安装于所述主框架上,包括对所述搬运台车的一侧车轮进行清洗的第一清洗辊;及第二清洗辊部,其安装于所述主框架上,包括对所述搬运台车的另一侧车轮进行清洗的第二清洗辊,能够在所述主框架上进行移送,以便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一清洗辊部的隔开距离;可以与所述搬运台车的所述车轮宽度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清洗辊部与所述第一清洗辊部的距离。

另外,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清洗辊部进行移送的移送部;所述移送部可以包括:lm轨道(lmguide),其用于使所述第二清洗辊部在所述主框架上进行移送;及移送电动机,其用于驱动所述lm轨道。

另外,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还可以包括:传感部,其测量所述搬运台车的所述车轮宽度;及控制部,其与所述传感部测量的所述车轮宽度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清洗辊部的所述隔开距离,并控制所述移送电动机的运转。

另外,所述第一清洗辊部及所述第二清洗辊部分别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辊及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及第二驱动辊与所述车轮贴紧,向第一方向旋转,以便使所述车轮旋转;所述第一清洗辊及第二清洗辊可以与所述第一驱动辊及第二驱动辊联动旋转,且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另外,所述第一清洗辊部及所述第二清洗辊部分别可以包括罩部,所述罩部使得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一清洗辊及所述第二驱动辊和所述第二清洗辊的上部一部分露出,覆盖其他部分的上部。

本发明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可以包括:主框架,其配备于所述车轮清洗装置所安装的地面;清洗辊部,其安装于所述主框架内,包括与所述车轮贴紧并清洗所述车轮的清洗辊;及罩部,其安装于所述主框架上,包括覆盖所述清洗辊部的至少一部分并能够左右滑动移动的多个滑动罩;所述罩部可以通过所述滑动罩的组合,使所述清洗辊部在与所述搬运台车的所述车轮宽度对应的位置露出,其他位置封闭。

另外,所述清洗辊部可以包括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所述车轮贴紧,向第一方向旋转,以便使所述车轮旋转,所述清洗辊可以与所述驱动辊联动旋转,且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另外,所述罩部可以以多个罩彼此重叠的方式滑动,从而调节所述清洗辊部的露出位置。

本发明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可以包括:辊部,其以所述搬运台车的车轮进入并安放的状态,使所述车轮旋转而去除异物;及动力传递部,其与所述辊部连接,向所述辊部传递旋转动力;所述辊部可以包括:驱动辊,其沿所述搬运台车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配备,以与所述车轮贴紧的状态,从所述动力传递部接受传递过来的旋转动力,向第一方向旋转,以便使所述车轮旋转;清洗辊,其与所述驱动辊平行地配备,与所述驱动辊联动旋转,以与所述车轮贴紧的状态,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去除所述车轮的异物;及惰辊,其与所述驱动辊平行地配备,支撑以所述清洗辊为中心配备于所述驱动辊相反侧的所述车轮;所述驱动辊的中心轴高度可以低于所述惰辊的中心轴高度。

另外,所述驱动辊的中心轴高度可以比所述惰辊中心轴低4mm以上。

另外,当所述车轮安放于所述辊部时,在延长所述车轮中心轴与所述惰辊中心轴的第一线、延长所述车轮中心轴与所述清洗辊中心轴的第二线、延长所述车轮中心轴与所述驱动辊中心轴的第三线的关系中,所述第二线与所述第三线之间的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的角度。

另外,所述惰辊与所述清洗辊的水平方向的隔开距离,可以小于所述清洗辊与所述驱动辊的水平方向的隔开距离。

另外,所述动力传递部还可以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清洗辊联动,使所述清洗辊上下升降;清洗所述车轮时,所述清洗辊可以配置于第一位置,所述车轮清洗结束时,所述清洗辊可以借助于所述升降杆而上升到高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所述车轮可以借助于所述清洗辊而前进。

另外,所述清洗辊可以包括与所述车轮外径面贴紧的圆筒形的压缩海绵。

另外,所述清洗辊可以以比所述驱动辊的旋转速度更快的速度相对于所述驱动辊联动并旋转。

另外,所述辊部可以配备于比所述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机所安装的地面更高的位置,以所述搬运台车的行进方向为基准,在所述辊部的前后分别配备有倾斜的斜面。

另外,所述清洗辊可以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清洗辊中心轴与使所述清洗辊旋转的旋转轴;所述连接头使所述清洗辊中心轴与所述旋转轴进行键合而传递旋转动力。

另外,所述连接头可以在所述清洗辊中心轴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在相互连接所述清洗辊中心轴与所述旋转轴的结合位置、分离所述清洗辊中心轴与所述旋转轴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所述旋转轴可以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头之间配备有弹性弹簧,使所述连接头弹性地偏向所述清洗辊中心轴。

另外,所述连接头可以包括狭缝,在所述旋转轴插入于所述连接头的状态下,结合销可以贯通所述狭缝,插入于所述旋转轴的销槽。

根据本发明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与搬运台车车轮宽度对应地移送清洗辊部,从而可以利用一个清洗装置,清洗具有多样大小的搬运台车。

另外,具备与清洗辊部联动的滑动罩,滑动罩使得与进行移送的清洗辊部对应的位置开放,可以使清洗辊部的露出实现最小化。

另外,利用滑动罩使清洗辊部的露出实现最小化,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装置的审美感。

根据本发明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当清洗装置清洗搬运台车的车轮时,可以使得搬运台车的车轮不旋转。

另外,加装斜面,可以在无法进行埋设的场所安装清洗装置,清洗台车车轮。

另外,在更换清洗辊时,不是分解清洗装置而进行更换,而是可以使得能够只容易地更换清洗辊。

本发明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内容,未提及的其他效果是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内部主视图。

图2是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内部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外部俯视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的清洗刷的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外部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图8a是显示搬运台车进入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辊部的状态的图。

图8b是显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中,在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后,搬运台车从辊部进出的状态的图。

图9是显示搬运台车的车轮安放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辊部并清洗车轮的状态的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与辊部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辊部与动力传递部的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清洗辊与旋转轴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显示分离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清洗辊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述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参照以本发明可实施的特定实施例为示例图示的附图。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以便相应行业从业人员可以实施本发明。本发明的多样实施例虽然互不相同,但无需相互排他。例如,在此记载的特定形状、结构及特性,与一个实施例相关联,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体现为其他实施例。另外,各个公开的实施例内的个别构成要素的位置或配置,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技术思想或范围的前提下变更。因此,后述详细说明并非用于限定的意义,如果适当地说明,则本发明的范围只由与权利要求所主张的内容均等的所有范围和附带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另外,只要在语句中未特别提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

另外,以下实施例是为了向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明确地说明而提供的,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及大小等,为了更明确说明而会夸张。

下面,为了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应用本发明,参照附图,就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内部主视图。

如果参照图1进行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10可以包括主框架100、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

主框架100可以配备于车轮清洗装置10所安装的地面。第一清洗辊部200安装于主框架100上,可以包括对所述搬运台车的一侧车轮进行清洗的第一清洗辊210。

第二清洗辊部300安装于主框架100上,可以包括对搬运台车的另一侧车轮进行清洗的第二清洗辊310。第二清洗辊部300可以在主框架100上进行移送,以便调节相对于第一清洗辊部200的隔开距离d1。

第一清洗辊210及第二清洗辊310可以包括与车轮的外径面贴紧的圆筒形的压缩海绵。压缩海绵可以压在车轮的外径面,清洗车轮。

可以与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对应地设置第二清洗辊部300与第一清洗辊部200的距离d1并运转。其中,车轮的宽度d2可以是指沿着搬运台车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即,搬运台车宽度方向,车轮之间的距离。

另外,车轮清洗装置10可以包括用于移送第二清洗辊部300的移送部400。移送部400可以包括用于使第二清洗辊部300在主框架100上进行移送的lm轨道410及用于驱动lm轨道410的移送电动机420。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第一搬运台车进入车轮清洗装置10,则车轮清洗装置10可以测量第一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测量了第一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后,移送电动机420可以进行运转,使得通过lm轨道410,按照测量的第一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调节第一清洗辊部200与第二清洗辊部300的隔开距离d1。

然后,具有不同车轮宽度的第二搬运台车如果进入车轮清洗装置10,则车轮清洗装置10可以测量第二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移送电动机420可以进行运转,使得通过lm轨道410,按照测量的第二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调节第一清洗辊部200与第二清洗辊部300的隔开距离d1'。

图2是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如果参照图2进行说明,车轮清洗装置10可以包括传感部500或控制部600。传感部500可以测量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d2。控制部600可以与传感部500测量的车轮宽度d2对应地设置第二清洗辊部300的隔开距离d1,控制移送电动机420的运转,使得第二清洗辊部300移动与隔开距离d1相应的距离。

基本上,可以预先设置一般常用的搬运台车的车轮宽度。如果驾驶员选择预先设置的车轮宽度,则控制部600可以控制移送电动机,使得可以与所选择的车轮宽度d2相应地调节第一清洗辊部200与第二清洗辊部300的隔开距离d1。

传感部500可以在搬运台车的车轮进入清洗装置10的位置配备。为了测量车轮宽度d2,可以使用激光、超声波、红外线等传感器,但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测量车轮宽度d2即可。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内部俯视图。

如果参照图3进行说明,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分别可以包括与车轮贴紧并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辊220及第二驱动辊320,以便使车轮旋转。而且,第一清洗辊210及第二清洗辊310可以与第一驱动辊220及第二驱动辊320联动旋转,且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第一驱动辊220及第二驱动辊320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车轮可以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第一清洗辊210及第二清洗辊310如果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车轮的下面与第一清洗辊210及第二清洗辊310的上面的旋转方向彼此不同,因而清洗辊的清洗力可以进一步上升。

旋转动力由动力部110产生,动力传递部120可以传递旋转动力。动力传递部120可以从动力部110,通过皮带、旋转轴、齿轮而传递给各驱动辊220、320、各清洗辊210、310。特别是可以使在各驱动辊220、320的轴上配备的齿轮和在各清洗辊210、310的轴上配备的齿轮相互啮合,使得各驱动辊220、320的旋转方向与各清洗辊210、310的旋转方向相互相反。

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分别还可以包括第一惰辊230及第二惰辊330。第一惰辊230及第二惰辊330与各驱动辊220、320平行地配备,可以支撑以各清洗辊210、310为中心配备于各驱动辊220、320相反侧的车轮。

第一惰辊230及第二惰辊330不传递动力部110的旋转动力,单纯支撑车轮,可以发挥防止车轮脱离的作用。因此,如果车轮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各惰辊230、330可以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上面叙述了可以使得移送部400的移送电动机420运转,从而沿着lm轨道410移送第二清洗辊部300的情形。如果更具体说明,可以在主框架100上安装有第一移送导轨431及第二移送导轨432。

在第一移送导轨431及第二移送导轨432,可以配备有至少一个以上移送构件451、452、453、454。在移送构件451、452、453、454的上面,可以配备有供第二清洗辊部300安放的移送板440,可以与移送构件451、452、453、454固定结合。如果移送电动机420运转,则lm轨道410直接移送移送板440,移送板440可以沿移送导轨431、432移动。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外部俯视图。

如果参照图4进行说明,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分别可以包括罩部700,所述罩部700使得第一驱动辊220和第一清洗辊210及第二驱动辊320和第二清洗辊310的上部一部分露出,覆盖其他一系列装置所加装的上部。

用于清洗车轮的第一驱动辊220和第一清洗辊210及第二驱动辊320和第二清洗辊310之外的部分,被罩部700覆盖,从而可以使异物侵入清洗装置10的情形实现最小化,因而可以减少由此导致的清洗装置的故障。另外,通过使用于清洗搬运台车车轮的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等旋转部件露出外部的部分实现最小化,从而能够防止操作者的安全事故。

罩部700可以包括固定罩710及滑动罩720。固定罩710可以固定结合于主框架100的上面,覆盖一系列装置所加装的上部。

滑动罩720与可以在图3所示的移送板440安装的支架(图上未示出)固定结合,当移送板440移动时,可以与第二清洗辊部300一同移送。滑动罩720通过支架(图上未示出)而结合,这只是一个示例,即使不是支架(图上未示出),只要是当移送板440移动时能够一同移送的结合构件即可。

在滑动罩720上可以配备有罩孔721,当结合于支架(图上未示出)时,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二驱动辊320和第二清洗辊310在罩孔721露出,因而通过滑动罩720,第二驱动辊320和第二清洗辊310通过罩孔721而露出,当第二清洗辊部300移送时,滑动罩720也可以一同移送。

另外,车轮清洗装置10可以以搬运台车的行进方向为基准,在主框架100前后分别配备有倾斜的斜面800。斜面800可以与车轮清洗装置10独立地安装。车轮清洗装置10也可以相对于地面,以埋设式安装,但根据安装的场所,可能无法埋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斜面800,则搬运台车可以容易地进入清洗装置10。

但是,不限定于在车轮清洗装置10中加装斜面800,也可以是不加装斜面800的车轮清洗装置10。如果不加装斜面800,则主框架100的上面可以与地面相同地埋设安装。

图5是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的清洗刷的图。

如果参照图5进行说明,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还可以包括清洗刷730。清洗刷730可以在覆盖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的固定罩710或滑动罩720侧面配备,以便在搬运台车的车轮安放于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时,能够清洗车轮的侧面。清洗刷730不与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一同旋转,可以固定于固定罩710或滑动罩720。车轮借助于第一清洗辊部200及第二清洗辊部300而旋转,因此,由于车轮旋转,车轮侧面可以在被清洗刷730摩擦的同时得到清洗。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外部俯视图。

如果参照图6进行说明,搬运台车车轮清洗装置可以包括主框架100、清洗辊部900及罩部1000。

清洗辊部900安装于主框架100内,可以包括:清洗辊910,其与车轮贴紧并清洗车轮;驱动辊920,其与车轮贴紧并向第一方向旋转,以便使车轮旋转。正如前面所作的说明,如果驱动辊920向第一方向旋转,则与驱动辊920联动旋转的清洗辊910可以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另外,清洗辊部900还可以包括惰辊。包括清洗辊910、驱动辊920及惰辊的清洗辊部900可以至少配备一个以上。图6所示情形显示出为了清洗搬运台车车轮的左侧、右侧而配备两个以上清洗辊部900。但是,清洗辊910、驱动辊920及惰辊并非分为两个,而是可以以一体型配备一个。

罩部1000安装于主框架100上,可以包括多个滑动罩1010、1020,所述滑动罩1010、1020覆盖清洗辊部90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左右滑动移动。罩部1000可以通过多个滑动罩1010、1020的组合,在与搬运台车车轮宽度对应的位置,使清洗辊部900露出,而其他位置则封闭。

图6的(a)状态是第一滑动罩1010和第二滑动罩1020向左侧移动并用于清洗车轮宽度较窄的搬运台车的状态,(b)状态是车轮宽度为了与宽的搬运台车对应而第一滑动罩1010和第二滑动罩1020向右侧移动的状态。

但是,并非限定于图6的实施例。也可以是第一滑动罩1010的大小比第二滑动罩1020小、第一滑动罩1010插入于第二滑动罩1020内部的示例。即,可以通过多个滑动罩相互重叠的方式,调节清洗辊部900的露出位置。

清洗辊部应存在的空间,即车轮进入后安放并借助于清洗辊而清洗车轮的位置,可以有多个。如图6所示可以有两处,可以是两处以上。但是,车轮清洗位置中最外侧一个位置被固定,此外的清洗位置可以借助于多个滑动罩1010、1020而得到调节。因此,可以对应于具有多样规格(大小、车轮宽度、车轮数、车轮在搬运台车中安装的位置等)的搬运台车进行清洗。

另外,用于清洗车轮的辊之外的部分被罩覆盖,从而能够使异物侵入清洗装置实现最小化,因此,可以减少清洗装置的故障。另外,使用于清洗搬运台车车轮的辊等旋转部件露出外部的部分实现最小化,从而能够防止操作者的安全事故。

下面以图7以后的附图为参照,对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7进行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10a可以包括辊部100a及斜面200a。

辊部100a在搬运台车车轮进入并安放的状态下,可以使所述搬运台车车轮旋转而去除异物。辊部100a可以配备于比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机10a所安装的地面更高的位置,以搬运台车的行进方向为基准,在辊部100a的前后可以分别配备有倾斜的斜面200a。以前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为了安装清洗装置,需要在安装场所的地面进行埋设施工。这是为了容易移动搬运台车,将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上部面对齐地面。但是,当埋设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陈旧,需要更换部件或修理时,分解在周围施工的结构物等更换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非常困难。

图7所示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10a由于以搬运台车的行进方向为基准,在辊部100a的前后配备有倾斜的斜面200a,因而既不妨碍搬运台车的清洗路线,也无需埋设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10a,因而可以顺利进行清洗装置的修理。

图8a是显示搬运台车进入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辊部的状态的图,图8b是显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中,在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后,搬运台车从辊部进出的状态的图。而且,图9是显示搬运台车的车轮安放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辊部并清洗车轮的状态的图。

如果参照图8a、图8b及图9进行说明,辊部100a可以包括驱动辊110a、清洗辊120a及惰辊130a。驱动辊110a可以相对于搬运台车的行进方向,沿垂直方向配备,以与车轮410a贴紧的状态,从动力传递部接受传递过来的旋转动力,向第一方向旋转,以便使车轮410a旋转。根据图8a及图9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

清洗辊120a与驱动辊110a平行地配备,可以与驱动辊110a联动旋转,以与车轮410a贴紧的状态,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并去除车轮410a的异物。根据图8a及图9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

由于驱动辊110a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车轮410a可以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如果清洗辊120a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由于车轮410a的下面与清洗辊120a的上面的旋转方向互不相同,因而清洗辊120a的清洗力可以进一步上升。

另外,清洗辊120a可以包括与车轮410a外径面贴紧的圆筒形的压缩海绵。如果观察

图9,可以确认清洗辊120a的压缩海绵被压于车轮410a外径面并压缩的状态。

惰辊130a与驱动辊110a平行地配备,可以支撑以清洗辊120a为中心而在驱动辊110a相反侧配备的车轮410a。

惰辊130a不传递动力传递部的动力,而是支撑车轮410a,可以防止车轮410a从辊部100a脱离。因此,如果车轮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惰辊130a可以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10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与辊部的配置关系的图,<表1>是在变更辊部各结构的数值的同时实验搬运台车车轮的旋转率与清洗率的数据。

<表1>

如果参照图10及<表1>进行说明,其中,φ为车轮410a的直径,h1为以惰辊130a中心轴为基准的与驱动辊110a中心轴的高度差(驱动辊中心轴如果高,则为+,如果低,则为-)。

当车轮410a安放于辊部100a时,在延长车轮410a中心轴与惰辊130a中心轴的第一线l1、延长车轮410a中心轴与清洗辊120a中心轴的第二线l2、延长车轮410a中心轴与驱动辊110a中心轴的第三线l3的关系方面,θ1为所述第一线l1与所述第二线l2之间的角度,θ2为所述第二线l2与所述第三线l3之间的角度。

d1为惰辊130a与清洗辊120a的水平方向的隔开距离,d2为清洗辊120a与驱动辊110a的水平方向的隔开距离。

条件1是驱动辊110a的中心轴与惰辊130a的中心轴高度相同的情形。此时,在100次测试中,发生15次旋转,清洗率为100%。

条件2是驱动辊110a的中心轴高于惰辊130a的中心轴高度的情形。此时,所述第一线l1与所述第二线l2之间的角度θ1小于所述第二线l2与所述第三线l3之间的角度θ2。而且,100次测试结果中,多次发生旋转,清洗率差于条件1。另外,h1越大,旋转次数越减小,但出现清洗率下降的现象。

条件3是驱动辊110的中心轴低于惰辊130a的中心轴高度的情形。此时,所述第一线l1与所述第二线l2之间的角度θ1小于所述第二线l2与所述第三线l3之间的角度θ2。

在条件3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按车轮410a大小(φ100a、φ125a)进行测试的结果。

在条件3的情况下,h1越小,即驱动辊110a的中心轴越低于惰辊130a的中心轴高度,车轮的旋转次数越逐渐减少,清洗率在100㎜车轮的情况下为100%,或当在125㎜车轮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达到100%。

在驱动辊110a的中心轴低于惰辊130a的中心轴高度(条件3)的情况下,显示出车轮旋转几率下降,清洗率增加,因此,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线l2与所述第三线l3之间的角度θ2可以大于所述第一线l1与所述第二线l2之间的角度θ1。

另外,惰辊130a与清洗辊120a的水平方向的隔开距离d1,可以小于清洗辊120a与驱动辊110a的水平方向的隔开距离d2。

更优选地,就本发明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10a而言,驱动辊110a的中心轴高度可以比惰辊130a的中心轴低4㎜以上。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搬运台车的车轮清洗装置的辊部和动力传递部的图。

如果参照图11进行说明,动力传递部300a可以包括动力部310a、皮带320a、驱动辊齿轮330a、第一连接齿轮340a、第二连接齿轮350a、清洗辊齿轮360a、升降杆370a。动力部310a例如作为电动机,可以向驱动辊110a传递动力。动力部310a如果产生旋转动力,则可以利用皮带320a,向驱动辊齿轮330a传递旋转动力。

动力部310a如果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则借助于皮带320a,旋转动力传递给驱动辊齿轮330a,因而驱动辊110a可以向相同方向旋转。

驱动辊齿轮330a如果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驱动辊110a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驱动辊齿轮330a啮合的第一连接齿轮340a可以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一连接齿轮340a如果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第二连接齿轮350a可以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第二连接齿轮350a啮合的清洗辊齿轮360a可以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驱动辊110a如果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车轮410a与驱动辊110a贴紧并借助于摩擦力而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清洗辊120a也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车轮410a的下面与清洗辊120a的上面向相互相反方向出现摩擦,因而清洗力可以进一步上升。

此时,根据驱动辊齿轮330a、第一连接齿轮340a、第二连接齿轮350a、清洗辊齿轮360a的齿轮比,驱动辊110a及清洗辊120a的旋转速度会各异,优选地,清洗辊120a的旋转速度快于驱动辊110a的旋转速度。此时,借助于驱动辊110a而要使车轮410a旋转的扭矩,小于借助于清洗辊120a而要使车轮410a旋转的扭矩,因此,可以防止车轮410a在辊部100a旋转。虽然清洗辊120a的扭矩小于驱动辊110a的扭矩,但旋转速度更快,因而车轮410a的清洗效果可以增大。

如果参照图8b、图9及图11来说明升降杆370a,在车轮410a未进入辊部100a的情况下,清洗辊120a可以配备于第一位置(图8a以实线图示的清洗辊位置)。车轮410a如果进入辊部100a并安放,则清洗辊120a可以配备于第一位置(图10的清洗辊位置)并清洗车轮410a。清洗结束后,清洗辊120a可以借助于升降杆370a而上升,移动到第二位置(图8b以实线图示的清洗辊位置),以便车轮410a可以顺利退出。

清洗辊120a可以在上升的同时使车轮410a前进,因此,搬运台车可以从辊部100a自动进出。因此,车轮410a清洗完成后,使用者无需用力便能够使搬运台车从辊部100a移动。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清洗辊与旋转轴的分解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12进行说明,清洗辊120a可以在左右分别包括连接头121a。连接头121a整体上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在内部一侧可以配备有键槽125a。而且,清洗辊120的中心轴122a与旋转轴123a附着有键124a,可以插入于连接头121a内部。

其中,如果参照图12来说明旋转轴123a,旋转轴123a将动力传递部300a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清洗辊120a。

更具体而言,旋转轴123a与清洗辊齿轮360a结合,如果清洗辊齿轮360a旋转,则可以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如上所述,由动力部310a产生的旋转动力可以传递给皮带320a、驱动辊齿轮330a、第一连接齿轮340a、第二连接齿轮350a、清洗辊齿轮360a。

动力部310a如果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清洗辊齿轮360a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清洗辊齿轮360a与旋转轴123a结合在一起,因而旋转轴123a也可以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清洗辊的中心轴122a与旋转轴123a的键可以对应地插入于连接头121a的键槽125a而键合。因此,旋转轴123a的旋转方向为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因而借助于键合,清洗辊120a也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借助于键合,旋转轴123a与清洗辊120a不相对旋转,而可以以相同的旋转速度旋转。

在旋转轴123a上可以配备有销槽127a,在连接头121a的侧面可以配备有细长的狭缝128a。在旋转轴123a插入于连接头121a的状态下,结合销126a贯通狭缝128a,插入于销槽127a,可以防止旋转轴123a从连接头121a脱离。

另一方面,在旋转轴123a与连接头121a之间,可以配备有弹簧129a。弹簧129a可以为压缩或弹性弹簧,向使连接头121a弹性偏向清洗辊120a中心轴122a的方向,即,向使连接头121a从旋转轴123a推出的方向产生力。但是,得益于结合销126a,连接头121a无法从旋转轴123a脱离。

图13是显示分离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清洗辊的示例的图。

如果参照图13,连接头121a可以在清洗辊120a的中心轴122a与旋转轴123a之间,在相互连接清洗辊120a中心轴122a与旋转轴123a的结合位置、将清洗辊120a中心轴与旋转轴123a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相互连接清洗辊120a中心轴122a与旋转轴123a的结合位置,在图13中是在左侧图示的连接头121a位置,将清洗辊120a中心轴与旋转轴123a分离的分离位置,是在右侧图示的连接头121a位置。

连接头121a的狭缝128a可以以一字形形成。狭缝128a以一字形形成,因而可以以旋转轴123a与连接头121a结合在一起的状态进行移动。

当要更换清洗辊120a时,使用者将连接头121a从清洗辊120a结合位置推到分离位置,可以将清洗辊120a从旋转轴123a分离。另一方面,当要将新的清洗辊120a连接于旋转轴123a时,首先使连接头121a从结合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形成用于加装清洗辊120a的位置。然后,将清洗辊120a配置于结合位置后,利用弹簧129a的复原力,使连接头121a从分离位置移动到结合位置,从而可以结合旋转轴123a与清洗辊120。

清洗辊120a在临时推动连接头121a的状态下,可以轻松分解,因而提高了更换的容易性。

以上根据诸如具体构成要素等的特定事项和限定的实施例及附图,说明了本发明,但这只是为了帮助更全面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非本发明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便可以从这种记载导出多样的修订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思想不得局限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进行确定,不仅是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与该权利要求书均等或等价地变形的所有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