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保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7895发布日期:2019-05-11 01:1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腿部保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腿部保护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中国是典型的以混合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国家,其城市交通复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和车辆混合行驶的情况大量存在,因此中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列。针对车辆与行人的碰撞,汽车安全开发工程师在车体前端结构优化设计和被动安全装置两方面开展研究,以期减小撞击过程对行人的伤害。

例如:申请(专利)号:cn201711296622.3,一种车辆用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支撑横梁、驱动机构和齿条,支撑横梁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车身前部结构上;驱动机构与支撑横梁连接,驱动机构与齿条活动配合驱动横梁上下移动。系统包括雷达、摄像头、处理器以及前述装置。雷达用于测量行人与车辆的相对速度;摄像头用于对车辆前方行人进行拍照并获得行人图像信息;控制器用于通过行人图像分析行人高度,并当上述雷达测量出的相对速度达到某一限定值时,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支撑横梁到达行人膝盖上部大腿的高度位置。本发明可根据行人的高度自动进行上下移动,准确支撑行人膝盖上部大腿,有效减少在碰撞过程中因行人腿部膝盖处韧带拉伸量过大造成的伤害。

申请(专利)号:cn201520526485.8;一种腿部保护装置及汽车,其中腿部保护装置包括:与散热器上横梁连接的第一导轨;与前防撞横梁相连接且与第一导轨平行的第二导轨;位于两导轨之间的第一电磁铁滑动片和与第一电磁铁滑动片平行的第二电磁铁滑动片,且两电磁铁滑动片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钢杆,相邻钢杆之间连接设置有织物,在未发生碰撞时:第一电磁铁滑动片与第二电磁铁滑动片相吸,连接相邻钢杆的织物相互重叠;在发生碰撞时:第一电磁铁滑动片与第二电磁铁滑动片相排斥,连接相邻钢杆的织物展开。本发明腿部保护装置在碰撞过程中可以与前防撞横梁、散热器上横梁一起构成平面,增大小腿的受力面积,减小碰撞过程中小腿弯矩,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

但目前针对行人保护的车体设计方案和安全装置都没有考虑撞击过程中行人的侧向翻转过程,难以解决因行人向车辆端翻转过程造成的腿部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保护装置,其能够在车辆前部撞到行人时将支撑装置弹出,这样当行人与车辆接触时,支撑装置会与行人的胯部接触,以减小行人腿部的弯曲的程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人向车辆端翻转过程造成的腿部严重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其能够减小对行人撞击时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腿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弹起装置和支撑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车辆保险杠前部,所述弹起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弹起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弹起装置电连接,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行人在预设的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弹起装置工作,以将所述支撑装置弹出至车辆的表面并与被撞击的行人胯部接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起装置包括两个套筒,所述套筒中设置有伸缩杆和火药发生器;

所述火药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部,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火药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杆和支撑部;

两个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同侧,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分别与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火药发生器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呈u型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开口端,且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起装置还包括多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侧,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和车辆的散热器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传感器;

所述摄像头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摄像头传感器拍摄车辆行进方向前部行人并识别行人身高。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还包括雷达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测量前方行人与车辆的距离。。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测速传感器;

所述测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测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进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腿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弹起装置和支撑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车辆保险杠前部,所述弹起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弹起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弹起装置电连接,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行人在预设的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弹起装置工作,以将所述支撑装置弹出至车辆的表面并与被撞击的行人胯部接触。采用上述的方案,当车辆前部撞到行人时,控制器控制弹起装置工作,将支撑装置弹出,这样当行人与车辆接触时,支撑装置会与行人的胯部接触,以减小行人腿部的弯曲的程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人向车辆端翻转过程造成的腿部严重伤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腿部保护装置中弹起装置和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腿部保护装置中弹起装置安装在汽车中未弹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腿部保护装置中弹起装置安装在汽车中弹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检测装置;200-弹起装置;300-支撑装置;400-控制器;210-套筒;220-安装支架;310-连接杆;320-支撑部;330-支撑板;110-摄像头传感器;120-雷达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腿部保护装置中弹起装置和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腿部保护装置中弹起装置安装在汽车中未弹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腿部保护装置中弹起装置安装在汽车中弹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装置100、弹起装置200和支撑装置300和控制器400;

所述检测装置100设置在车辆保险杠前部,所述弹起装置200安装在车辆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300的一端与所述弹起装置200连接,所述控制器400与所述检测装置100和所述弹起装置200电连接,当所述检测装置100检测到行人在预设的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400控制所述弹起装置200工作,以将所述支撑装置300弹出至车辆的表面并与被撞击的行人胯部接触。

其中,弹起装置200可包括气缸或液压缸及动力源,气缸或液压缸的伸缩端有支撑装置300连接,以推动支撑装置300伸出至车辆的外侧,根据控制器400的发射的指令,控制支撑装置300伸出的量,以保障支撑装置300与行人胯部至腰部处接触。

本实施例中,当车辆前部撞到行人时控制器400控制弹起装置200工作,将支撑装置300弹出,这样当行人与车辆接触时,支撑装置300会与行人的胯部接触,以减小行人腿部的弯曲的程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人向车辆端翻转过程造成的腿部严重伤害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起装置200包括两个套筒210,所述套筒210中设置有伸缩杆和火药发生器;

所述火药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套筒210的底部,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火药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300连接。

其中,火药发生器有多个级别,控制器400根据检测装置100检测到的行人不同身高,对火药发生器发出不同的指令,火药发生器点爆不同的级别,以控制伸缩杆伸缩的量,从而调节支撑装置300的伸出量。

本实施例中,火药发生器和伸缩杆都设置在套筒210中,火药发生器点爆后会套筒210中产生大量的气体,伸缩杆受到气体的冲击向外延伸,以将支撑装置300推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300包括两个连接杆310和支撑部320;

两个所述连接杆31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20的同侧,两个所述连接杆310的一端与分别与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火药发生器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1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部320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10的一端与伸缩杆连接,连接杆310的另一端与支撑部320连接,且两个连接杆310设置在支撑部320的同侧,这样在伸缩杆将连接杆310推出时,能够保障支撑部320平稳的从车辆中推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20呈u型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310连接在所述支撑部320的开口端,且两个所述连接杆310与所述支撑部320垂直设置。

其中,支撑部320还可呈w型设置。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杆310连接在支撑部320的开口端,且连接杆310和支撑部320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连接杆310与套筒210中的伸缩杆一一对应设置,且支撑部320呈u型设置,能够降低支撑部320与行人接触时行人受到的伤害。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300还包括有支撑板330,所述支撑板33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20远离所述连接杆310的一端,且所述支撑板330与所述支撑部320所在的平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部320远离连接杆31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330,支撑板330与支撑部320所在的平面垂直,由于支撑板330的设置,可提高支撑装置300与行人接触的面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起装置200还包括多个安装支架220,所述安装支架220套设在所述套筒210的外侧,所述安装支架220用于和车辆的散热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套筒210的外侧安装有安装支架220,安装支架220的设置能够是套筒210便捷的连接在车辆的散热器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00包括摄像头传感器110;

所述摄像头传感器110与所述控制器400电连接,所述摄像头传感器110拍摄车辆行进方向前部行人并识别行人身高。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00包括还包括雷达传感器120;

所述雷达传感器120与所述控制器400电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120用于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测量前方行人与车辆的距离。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测速传感器;

所述测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400电连接,所述测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进速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摄像头传感器110拍摄车辆行进方向前部行人并识别行人身高,雷达传感器120测量行进中车辆前端的行人与车辆实时距离,测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进速度,控制器400根据行人的身高、行人与车辆的实时距离,及汽车的行驶速度,能够判断出车辆与行人相撞的时间,同时,根据行人的高度,控制支撑装置300伸出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