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9324发布日期:2019-07-10 10:5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ptc加热器,属于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ptc水暖加热器是利用电能加热防冻液,沿袭燃油汽车的制热系统,解决除霜和车厢取暖、电池保温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市面上的ptc加热器都是采用ptc陶瓷作为发热源,陶瓷ptc是由钛酸钡(或锶、铅)为主成分,添加少量施主(y、nb、bi、sb)、受主(mn、fe)元素,以及玻璃(氧化硅、氧化铝)等添加剂,经过烧结而成的半导体陶瓷。这类ptc加热器热转换率一般在89%-92%,并且能够提供250摄氏度左右的热源,具有热转换率较低、热源温度较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具有热转换率高、热源温度高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外壳上盖安装在外壳下盖上,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热板,隔热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下腔体内具有压铸芯体和金属发热芯,所述金属发热芯位于所述压铸芯体内,所述金属发热芯和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包括低压连接器、线性稳压器、can模块、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igbt驱动、igbt、电流检测电路和高压连接器,线性稳压器和can模块均和所述低压连接器电连接,线性稳压器和can模块和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电流检测电路和igbt驱动均和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igbt驱动和电流检测电路均和所述igbt电连接,igbt和所述金属发热芯电连接,金属发热芯和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均和所述高压连接器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中,所述金属发热芯成螺旋状,螺旋状的金属发热芯内套设有导热管,导热管贯穿所述压铸芯体。

为了提升导热油和所述压铸芯体的接触面积,提升导热效率,前述的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中,所述压铸芯体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下腔体的顶部,所述压铸芯体的高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高度,所述压铸芯体的宽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宽度,所述压铸芯体的长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长度。

前述的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中,所述外壳下盖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位于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之间,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夹持所述密封条。

前述的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中,所述外壳上盖上设有透气孔。

前述的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中,所述外壳下盖的一端设有导热进口,所述外壳下盖的另一端设有导热出口。

线性稳压器是一种满足车规要求的线性稳压器,从低压连接器输入12v,输出5v,为本模块的其它芯片提供5v电源。

can模块采用can芯片传输相关的数据信息,是为防止汽车在使用寿命期内由于数据交换错误而对司机造成危险,汽车的安全系统要求数据传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如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足够高,或者残留下来的数据错误足够低的话,这一目标不难实现。从总线系统数据的角度看,可靠性可以理解为,对传输过程产生的数据错误的识别能力。残余数据错误的概率可以通过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统计测量获得。它描述了传送数据被破坏和这种破坏不能被探测出来的概率。残余数据错误概率必须非常小,使其在系统整个寿命周期内,按平均统计时几乎检测不到。计算残余错误概率要求能够对数据错误进行分类,并且数据传输路径可由一模型描述。如果要确定can的残余错误概率,我们可将残留错误的概率作为具有80~90位的报文传送时位错误概率的函数,并假定这个系统中有5~10个站,并且错误率为1/1000,那么最大位错误概率为10—13数量级。例如,can网络的数据传输率最大为1mbps,如果数据传输能力仅使用50%,那么对于一个工作寿命4000小时、平均报文长度为80位的系统,所传送的数据总量为9×1010。在系统运行寿命期内,不可检测的传输错误的统计平均小于10—2量级。换句话说,一个系统按每年36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秒错误率为0.7计算,那么按统计平均,每1000年才会发生一个不可检测的错误。

微控制器,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igbt驱动是驱动igbt模块以能让其正常工作,并同时对其进行保护的电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在今天的电力电子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中除igbt自身外,igbt驱动器的作用对整个换流系统来说同样至关重要。驱动器的选择及输出功率的计算决定了换流系统的可靠性。

电流检测电路完全基于霍尔感应的原理设计,由一个精确的低偏移线性霍尔传感器电路与位于接近ic表面的铜箔组成(如下图所示),电流流过铜箔时,产生一个磁场,霍尔元件根据磁场感应出一个线性的电压信号,经过内部的放大、滤波、斩波与修正电路,输出一个电压信号,该信号从芯片的第七脚输出,直接反应出流经铜箔电流的大小。

金属发热芯发热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热转换率高、热源温度高等优点。经测试,由于相较于陶瓷ptc增大了和导热油的接触面积,热转换率可达95%,热源温度可达600摄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系统原理图。

附图标记:1-高压连接器,2-外壳上盖,3-压铸芯体,4-密封条,5-金属发热芯,6-外壳下盖,7-低压连接器,8-线性稳压器,9-can模块,10-微处理器,11-温度传感器,12-igbt驱动,13-电流检测电路,14-控制电路板,15-隔热板,16-igbt。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包括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外壳上盖2安装在外壳下盖6上,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板14,所述下腔体内具有压铸芯体3和金属发热芯5,所述金属发热芯5位于所述压铸芯体3内,所述金属发热芯5和所述控制电路板14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4包括低压连接器7、线性稳压器8、can模块9、微处理器10、温度传感器11、igbt驱动12、igbt16、电流检测电路13和高压连接器1,线性稳压器8和can模块9均和所述低压连接器7电连接,线性稳压器8和can模块9和所述微处理器1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1、电流检测电路13和igbt驱动12均和所述微处理器10电连接,igbt驱动12和电流检测电路13均和所述igbt16电连接,igbt16和所述金属发热芯5电连接,金属发热芯5和所述电流检测电路13均和所述高压连接器1电连接。

实施例2: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包括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外壳上盖2安装在外壳下盖6上,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板14,所述下腔体内具有压铸芯体3和金属发热芯5,所述金属发热芯5位于所述压铸芯体3内,所述金属发热芯5和所述控制电路板14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4包括低压连接器7、线性稳压器8、can模块9、微处理器10、温度传感器11、igbt驱动12、igbt16、电流检测电路13和高压连接器1,线性稳压器8和can模块9均和所述低压连接器7电连接,线性稳压器8和can模块9和所述微处理器1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1、电流检测电路13和igbt驱动12均和所述微处理器10电连接,igbt驱动12和电流检测电路13均和所述igbt16电连接,igbt16和所述金属发热芯5电连接,金属发热芯5和所述电流检测电路13均和所述高压连接器1电连接。

所述金属发热芯5成螺旋状,螺旋状的金属发热芯5内套设有导热管,导热管贯穿所述压铸芯体3。所述压铸芯体3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下腔体的顶部,所述压铸芯体3的高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高度,所述压铸芯体3的宽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宽度,所述压铸芯体3的长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长度。

实施例3:一种高效车载金属ptc加热器,包括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外壳上盖2安装在外壳下盖6上,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具有控制电路板14,所述下腔体内具有压铸芯体3和金属发热芯5,所述金属发热芯5位于所述压铸芯体3内,所述金属发热芯5和所述控制电路板14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4包括低压连接器7、线性稳压器8、can模块9、微处理器10、温度传感器11、igbt驱动12、igbt16、电流检测电路13和高压连接器1,线性稳压器8和can模块9均和所述低压连接器7电连接,线性稳压器8和can模块9和所述微处理器1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1、电流检测电路13和igbt驱动12均和所述微处理器10电连接,igbt驱动12和电流检测电路13均和所述igbt16电连接,igbt16和所述金属发热芯5电连接,金属发热芯5和所述电流检测电路13均和所述高压连接器1电连接。

所述金属发热芯5成螺旋状,螺旋状的金属发热芯5内套设有导热管,导热管贯穿所述压铸芯体3。所述压铸芯体3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下腔体的顶部,所述压铸芯体3的高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高度,所述压铸芯体3的宽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宽度,所述压铸芯体3的长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长度。

所述外壳下盖6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4,密封条4位于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之间,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6夹持所述密封条4。所述外壳上盖2上设有透气孔。所述外壳下盖6的一端设有导热进口,所述外壳下盖6的另一端设有导热出口。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a.电源通过低压连接器7后,到达线性稳压器8,经线性稳压器8后,给can模块、微处理器、igbt驱动、电流检测电路供电;

b.外部高压电源通过高压连接器1后,经金属发热芯5后经过igbt16,再经过电流检测电路13,返回高压连接器1;

c.外部模块指令通过低压连接器7,传给can模块9解析,提供给微处理器10处理;电流检测电路13和温度传感器11提供数据给微处理器10分析判断处理;微处理器10输出控制igbt驱动12的信号,经igbt驱动12后的信号再去控制igbt16通断,从而控制金属发热芯5的工作与不工作。当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ptc加热器温度高于预设值,则会通过igbt16控制金属发热芯5断电,防止金属发热芯5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微处理器10的指令,传给can模块9解析,通过低压连接器7后再传给外部模块。

导热油从导热进口进入下腔体,导热油在下腔体和所述压铸芯体3接触,吸收压铸芯体3的热量从而提升温度,然后从导热出口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