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智能控制限速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2988发布日期:2019-08-30 23:3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疲劳驾驶智能控制限速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安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现在连续驾驶控制多为驾驶员自我主观控制行为,随意性强,一个已经处于高度疲劳状态的驾驶员,其听觉感官能力已下降,一般的语音提醒效果不容易产生效果,有些司机会人为的关闭或干扰一般的疲劳驾驶提醒装置,造成疲劳驾驶提醒装置不能发挥作用。

有一类疲劳驾驶检测装置,是通过摄像头来检测驾驶员面部及眼睛的状态来判断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问题如下:1、在驾驶员带上眼睛的情况下,这种检测方法会受很大制约甚至无法发挥作用;2、人的眼部生理特征有很大区别,如小眼睛的生理特征,偏好频繁眨眼的生理特征,这种检测方法很难识别;3、有些人在疲劳状态下眼睛的状态不会有太多的疲倦特征出现,但对眼前看到路面情况进行反应和处理的大脑已经迟钝,反应时间变长甚至不作出处理;4、驾驶车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摄像头识别眼睛状态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因此这类通过摄像头识别面部或眼睛的检测装置有局限性。

有一类疲劳驾驶检测装置采用定时判断,超过连续行驶时间设定值则采取报警或制动等措施,问题如下:1、若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前已处于疲劳状态呢;2、驾驶车辆前精神状态紧张或心事重重,其它事项不容易引起该人员的关注,如其它人和他打招呼他没有能够及时作出反应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驾驶人员是很容易发生驾驶事故的;3、还有行驶过程中停车怠速或停车熄火下车,但处理其它事项并未休息而后继续驾驶;4、运营车辆歇人不歇车连续行驶问题,因此这类单一的计算驾驶时间为标准的疲劳驾驶检测装置有局限性。

有一类疲劳驾驶检测装置依靠互联网传数据后再处理来进行控制,可如果网络出现无信号,受到干扰、网络拥堵,则疲劳驾驶检测装置处在失灵状态,以及处理再反馈的延时问题,数据综合处理能力能否随着用户量的增大而相应提高问题,服务器维护问题,运行成本大的问题,这类较多依赖网络的疲劳驾驶检测装置的实用性有待商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疲劳驾驶智能控制限速停车装置,包含智能检测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所述智能检测部分包含人体信息采集识别部分,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汽车状态检测部分,通过驾驶前检测判断人体精神状态是否处于不能对外界输入信息做及时处理的状态,若是则不能启动车辆驾驶,通过驾驶前检测判断人体的生理疲劳程度,来设定可连续驾驶的时间长度值,若驾驶时间达到设定可连续驾驶的时间长度值则发出提示,并限制车辆速度,在一定等待时间内等待驾驶人员停车,若这一定等待时间内驾驶人员未采取停车措施,则强制采取逐步降低车速直至停车措施。

所述人体信息采集识别部分,包含红膜识别检测,人脸识别检测,指纹检测,体重检测等,几种检测方法会大于等于一种同时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所述智能控制部分,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将所述人体信息采集识别部分传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驾驶人员,判断驾驶人员是否更换,防止人为造假欺骗检测装置。

所述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可在车辆行驶前检测驾驶人员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然后将检测信息传送至所述智能控制部分,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将所述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传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驾驶人员的精神状态是否适合驾驶车辆,判断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是否适合驾驶车辆,若适合驾驶再设定驾驶人员在这种疲劳程度下能够连续驾驶车辆多长时间。

所述汽车状态检测部分,可实现汽车启动和停车状态检测,停车怠速状态检测,熄火停车状态检测,异常行驶状态检测等,然后将检测信息传送至所述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将所述人体信息采集识别部分,所述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所述汽车状态检测部分,传送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计时车辆开始行驶时间,计时停车怠速人员离开车辆时间,计时停车怠速时间人员未离开车辆时间,计时熄火停车但人员未离车时间,计时熄火停车人员离开车辆时间,若判断是同一个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即将达到设定时间值,则发出信息提醒驾驶人员准备停车休息,此时开始提醒计时并限制车辆速度,若提醒计时时间到设定值时车辆还未停车,则实施逐步减速直至熄火停车措施将车辆停下来,开始计算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未达到设定值时该驾驶人员不能启动车辆行驶,而新的驾驶人员且精神状态和疲劳程度符合驾驶要求则可以启动车辆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一种疲劳驾驶智能控制限速停车装置的工作流程说明图,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第一步:包含人体信息采集识别部分、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汽车状态检测部分,主要作用是进行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第二步智能控制部分;

第二步:智能控制部分将第一步中传输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再将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三步车辆相关控制部件上;

第三步:车辆相关部件对第二步传来的控制信号作出及时反应动作,以达到控制车辆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防止人员对检测装置进行造假来欺骗检测装置,所述人体信息采集识别部分进行采集时所采用的方法大于等于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所述人体精神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检测部分可采取对车载显示屏出现的检测信息画面进行回应的方式、速度进行判断,一个精神状态异常或处于疲劳状态的人,对信息的反应和处理速度与正常状态的人的反应和处理速度截然不同,此项检查对正常状态的人所用时间非常短,不会因此给正常状态的驾驶人员带来不便。

【1】对即将驾驶该车辆的人员信息进行采集并存储为”a”人员(以下称为a)

对所述a进行所述人体精神状态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送到所述智能控制部分,所述智能控制部分经过分析判断所述a不符合驾驶要求,则所述a不能启动车辆进行驾驶,若所述a符合要求,则所述a进行以下检测环节;

【2】对所述a进行所述生理疲劳程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送到所述智能控制部分,所述智能控制部分经过分析判断所述a不符合驾驶要求,不能启动车辆进行驾驶,若所述a符合要求,则所述a进行以下检测环节;

【3】根据对所述a检测的疲劳度判断所述a可连续驾驶4小时,则所述智能控制部分设定所述a能连续驾驶时间为3.5小时,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在所述a开动车辆时进行计时,所述a进行以下环节检测;

【4】所述a驾驶车辆连续行驶到3小时了,此时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提醒所述a需要停车休息,10分钟后开始限制车辆行驶速度,10分钟后所述a还未停车,智能控制部分开始分时间段逐步将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下来,直至车辆处于停止状态;

【5】此时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开始计时休息时间,同时检测在休息时间内将要启动车辆进行驾驶的人员,若为所述a,则所述a在休息时间未到前不能启动该车辆,若为非所述a人员则重复步骤【1】到步骤【5】。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