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和路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77885发布日期:2020-05-26 16:5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集成式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和路由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座椅配置、乘客约束装置和车辆乘客座椅的座椅支撑配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辆(包括共乘车辆)需要提供乘客约束系统。带有需要车辆安全座椅的儿童的车辆用户通常需要携带他们自己的儿童座椅以用于车辆使用,然后在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之后携带该儿童座椅。共乘车辆的座椅安全带配置通常用于成人,因此对于带有儿童座椅的用户通常需要大量时间来重新配置座椅安全带布置,包括增加必要延伸件或联接构件来装载儿童座椅。诸如座椅安全带延伸件的功能件在车辆中可为可接近的或可为非可接近的,或在无适当重新收纳的先前使用之后可丢失。此后进入车辆的成人乘客还可发现重新配置的不便于使用的座椅安全带布置。该装载和卸载情形是耗时的,降低了共乘方便性,并且还可影响车辆其他乘客的到达和离开。

因此,虽然当前共乘车辆座位配置实现了其预期目的,但是仍需要一种用于适应共乘儿童约束的新的和改进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若干方面,一种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包括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座椅背部和座椅基部构件。第一肩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座椅背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所述车辆座椅的儿童占用者。第二肩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座椅背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孔,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儿童占用者。胯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座椅基部构件,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儿童占用者。当存在儿童占用者时,将所述第一肩部条带、所述第二肩部条带和所述胯部条带从车所述辆座椅之中或之后的存储位置移除。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安全带收缩器组件允许所述第一肩部条带的伸展和收缩;并且第二安全带收缩器组件允许所述第二肩部条带的伸展和收缩。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安全带收缩器组件和所述第二安全带收缩器组件固定至所述座椅背部的后表面。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孔限定多个第一细长孔,所述多个第一细长孔各自具有第一细长孔的连续第一细长孔之间的共同间距。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孔限定多个第二细长孔,所述多个第二细长孔各自具有第二细长孔的连续第二细长孔之间的共同间距;并且所述第一细长孔和所述第二细长孔中的预定细长孔在共同高度定向并且限定孔对。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板固定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基部构件的后表面上;并且腔室构件位于所述板的上方,所述腔室构件也固定至后表面。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第一闩锁构件和第二闩锁构件均通常存储于由所述腔室构件所限定的后向腔室内,所述第一闩锁构件和所述第二闩锁构件的每一者具有细长狭槽,所述细长狭槽适于可滑动地收纳所述第一肩部条带或所述第二肩部条带中的一者。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导轨固定至所述板上并且大体竖直地取向。第二导轨固定至所述板上并且大体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进行取向。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每一者具有多个细长孔,所述多个细长孔与每个导轨的细长孔的连续细长孔等间距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成对的细长孔位于共同高度。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从所述后向腔室移除时,所述第一闩锁构件可释放地收纳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细长孔的一者中;并且当从所述后向腔室移除时,所述第二闩锁构件可释放地收纳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细长孔的成对一者中。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闩锁构件和所述第二闩锁构件的每一者包括:在其中具有细长狭槽的细长构件、延伸自细长构件的闩锁构件杆;所述第一闩锁构件和所述第二闩锁构件的每一者包括:在其中具有细长狭槽的细长构件、延伸自细长构件的闩锁构件杆,和垂直于闩锁构件杆进行取向的筒体部分。

根据若干方面,一种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包括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座椅背部和座椅基部构件,所述座椅背部支撑于座椅背部结构上。第一肩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座椅背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所述车辆座椅的儿童占用者。第二肩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座椅背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孔,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儿童占用者。胯部条带延伸通过座椅基部构件,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儿童占用者。至少一个安全带连接构件将所述第一肩部条带或所述第二肩部条带中的一者连接至所述座椅背部支撑结构。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座椅背部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折管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曲折管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水平管部分,所述至少一个水平管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安全带连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带连接构件限定钩构件,所述钩构件可释放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水平管部分。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个安全带连接构件限定附接至第一肩部条带的第一安全带连接构件和附接至第二肩部条带的第二安全带连接构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曲折管构件限定彼此平行取向的第一和第二曲折管构件。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水平管部限定了第一和第二曲折管构件中每一者的多个水平管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曲折管构件中每一者的水平管部对以共同高度进行取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座椅背部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折管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曲折管构件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长度竖直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长度竖直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安全带连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带连接构件限定钩构件,所述钩构件可释放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长度竖直部分。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存储腔室形成于所述座椅基部构件的表面下方。所述存储腔室包括:第一深度腔室部分,其中所述胯部条带定位用于所述胯部条带的存储;和比所述第一深度腔室部分深的第二深度腔室部分,所述第二深度腔室部分收纳所述胯部条带的可释放带扣构件以用于所述可释放带扣构件的存储。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存储腔室形成于所述车辆座椅中,其中,当存在儿童占用者时,将所述第一肩部条带、所述第二肩部条带和所述胯部条带从所述存储位置移除。

根据若干方面,一种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包括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座椅背部和座椅基部构件,所述座椅背部支撑于座椅背部结构上,所述座椅基部构件在咬合线处与所述座椅背部相遇,所述咬合线位于所述座椅背部与所述座椅基部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处。第一肩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咬合线,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所述车辆座椅的儿童占用者。第二肩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咬合线,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儿童占用者。胯部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座椅基部构件,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多个附接点带扣以用于约束儿童占用者。第一安全带连接构件将所述第一肩部条带可释放地连接至所述座椅支撑结构,并且第二安全带连接构件将所述第二肩部条可释放地连接至所述座椅背部支撑结构。当连接至所述座椅支撑结构时,所述第一安全带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安全带连接构件位于共同高度。存储腔室形成于所述车辆座椅中。当存在儿童占用者时,将所述第一肩部条带、所述第二肩部条带和所述胯部条带从所述存储位置移除。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座椅支撑结构包括平行的第一和第二曲折管构件。第一和第二安全带连接构件各自限定钩构件以用于对曲折管构件中的一者的可释放连接。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座椅支撑结构包括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导轨,该第一和第二导轨各自具有多个细长孔,这些细长孔与细长孔的连续者等同地隔开。第一和第二安全带连接构件各自限定具有筒体部分的闩锁构件,该筒体部分接纳于细长孔的一者中,其中该筒体部分此后旋转大约90度以抑制闩锁构件从第一或第二导轨的释放。

其它应用领域根据本文所提供的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描述和具体实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前视图;

图2为图1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右后透视图;

图3为图1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后视图;

图4为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另一方面的左后透视图;和

图5为根据图3所修改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后视图;

图6为在图5的区域6所截取的右后透视图;

图7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前视图;

图8为图7的实施例的约束系统的前视图;

图9为处于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中一者的类似于图8的约束系统;

图10为用于与本公开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一起使用的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分解组装图;

图11为图12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前视图,所述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还包括成人座椅安全带;

图12为根据另一个方面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左前透视图;

图13为图12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前视图;

图14为图12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左前透视图,呈现了附接构件;

图15为根据图12所修改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左前透视图;

图16为根据另一个方面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右前透视图;和

图17为根据另一个方面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的左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实质上仅为示例性的,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参考图1,一种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0设有车辆座椅12,并且适于抵着座椅背部16约束儿童占用者14并约束至座位基部构件18上。设置了座椅安全带配置20,座椅安全带配置20锚固至车辆座椅12并且包括右侧或第一肩部条带22,右侧或第一肩部条带22在儿童占用者14的右侧上方从座椅背部16中所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24向外延伸并可释放地闩锁至五点带扣26。座椅安全带配置20还包括左侧或第二肩部条带28,左侧或第二肩部条带28在儿童占用者14的左侧上方从座椅背部16中所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24向外延伸并可释放地闩锁至五点带扣26。右侧腰部条带30部分地绕着儿童占用者14的腰部从位于座椅背部16和座椅基部构件18之间的接合部处的咬合线32向外延伸,并也可释放地连接至五点带扣26。类似地,左侧腰部条带34从咬合线32并且部分地绕着儿童占用者14的腰部向外延伸,并且可释放地连接至五点带扣26。胯部条带36向上延伸通过儿童占用者14的腿部之间的座椅基部构件18,并固定地连接至五点带扣26。

参考图2并且再次参考图1,向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0提供了多个功能件以在使用时和在不使用时适应不同大小的儿童占用者14并且存储该系统的部件。板40固定于车辆座椅12的后表面38上,并且腔室构件42位于板40上方,腔室构件42也固定至后表面38。板40支撑第一导轨44和第二导轨46,第一导轨44固定至板40上并且大体竖直地取向,第二导轨46固定至板40上并且大体平行于第一导轨44进行取向。第一导轨44和第二导轨46中的每一者是相同部件,因此第一导轨44的下述讨论等同地适用于第二导轨46。第一导轨44包括多个细长孔48,其与细长孔中连续的细长孔等间距隔开。限定细长孔对以用于第一导轨44和第二导轨46,如第一孔对50。每个孔对50包括均位于共同高度处的第一导轨44和第二导轨46的每一者的细长孔。

以展开位置示出的第一闩锁构件52可释放地收纳于第一导轨44的细长孔48a的一者中,并且以展开位置示出的第二闩锁构件54可释放地收纳于细长孔的成对一者中,如第二导轨46的细长孔48b。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的每一者是相同部件,并且具有适于接纳参考图4和图6更详细所描述的座椅安全带的细长孔56。

当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未使用时(标识为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它们存储于由腔室构件42所限定的后向腔室58内。每一个闩锁构件(如第一闩锁构件52')包括垂直于闩锁构件杆62取向的筒体部分60,细长构件56'固定至闩锁构件杆62上。第一闩锁构件52'通过使筒体部分60悬挂于第一对的钩64进行存储,第一对的钩64固定并远离腔室构件42延伸。类似地,第二闩锁构件54'通过使其筒体部分60'悬挂于第二对的钩66进行存储,第二对的钩66也固定并且远离腔室构件42延伸。当未使用时,具有带扣70的座椅安全带68也存储于后向腔室58中。

参考图3并且再次参考图2,设置了盖72,盖72的尺寸设定成能覆盖腔室构件42。当以闭合位置示出时,盖72大体与座椅背部表面74齐平地取向。盖72具有第一开口76和第二开口78,第一开口76和第二开口78具有手指接近口以使用户能接近并移除盖72以存储闩锁构件(如图2所示)和座椅安全带68(该图仅部分地示出),或者以能移除并展开闩锁构件,如所示的展开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

参考图4并且再次参考图1至图3,一种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80修改自从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0,因此本文将仅仅进一步讨论区别之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80包括第一安全带收缩器组件82和第二安全带收缩器组件84,其各自固定至车辆座椅的座椅背部86。第一肩部条带88延伸自第一安全带收缩器组件82,进给通过多个狭槽90(穿过座椅背部86而形成)中的一者,并且类似于参考图1所描述的左侧或第二肩部条带28起作用。第二肩部条带92延伸自第二安全带收缩器组件84,进给通过多个狭槽94(穿过座椅背部86而形成)中的一者,并且类似于参考图1所描述的右侧或第一肩部条带22起作用。类似于参考图2所描述的孔对50,多个狭槽90和多个狭槽94以水平对进行对准,使得第一肩部条带88和第二肩部条带92基于车辆座椅的儿童占用者的身高而从狭槽90、94穿过预定的共同高度处的座椅前表面96离开。

参考图5并且再次参考图1至图4,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中的每一者进行可释放地连接。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中的每一者可在向上方向98上升高(例如,从细长孔48b直至细长孔48c),或在向下方向100上降低(例如,从细长孔48b至细长孔48d)。

参考图6并且再次参考图5,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第二闩锁构件54作为一个实例示出)中的每一者包括细长狭槽102,座椅安全带延伸通过细长狭槽102,其中细长构件56、56'向座椅安全带具有高度可调整引导件。第一闩锁构件52和第二闩锁构件54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可释放地附接:首先使筒体部分60、60'旋转大约90度至竖直取向,将筒体部分60、60'插入至细长孔48、48'的一者中,和然后使闩锁构件杆62、62'绕着闩锁构件杆62、62'的纵向轴线104在轴向上旋转大约90度直至筒体部分60、60'在所示的水平取向上进行取向。筒体部分60、60'的该水平取向阻止了第一闩锁构件52或第二闩锁构件54的释放,直至闩锁构件再次旋转以释放筒体部分60、60'。

参考图7并且再次参考图1,根据若干方面,右侧腰部条带30可从咬合线32内一般被隐藏的存储位置释放,并且可连接至横跨儿童占用者14的腰部106的五点带扣26。类似地,左侧腰部条带34可从咬合线32内一般被隐藏存的储位置释放,并且可连接至横跨儿童占用者14的腰部106的五点带扣26。胯部条带36向下折叠,并且在该图中看不到。

参考图8并且再次参考图7,对以收纳位置所示的右侧腰部条带30的进一步接近可通过释放连接器108来提供,释放连接器108通过间隙孔110和通过座椅背部16可接近,间隙孔110形成于咬合线32上方。类似地,对以收纳位置所示的左侧腰部条带34的接近可通过释放连接器112来提供,释放连接器112通过间隙孔114和通过座椅背部16可接近,间隙孔114形成于咬合线32上方。胯部条带36在自存储腔室116提升之后以展开位置示出,存储腔室116设置于座椅基部构件18中,其中胯部条带36的端部处的可释放带扣构件118适于连接至五点带扣26。

参考图9并且再次参考图8,胯部条带36以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中的每一者示出。在收纳位置,胯部条带36'位于存储腔室116内,低于存储腔室116的第一深度腔室部分120中的座椅基部构件18的表面。为适应座椅基部构件18的表面下方的可释放带扣构件118的厚度,存储腔室116包括第二深度腔室部分122,第二深度腔室部分122比第一深度腔室部分120深。可释放带扣构件118存储于第二深度腔室部分122内。胯部条带36向上延伸穿过座椅基部构件18的开口124至存储腔室116的第一深度腔室120中。根据若干方面,存储腔室116设置有上翻式或可释放衬垫功能件,该上翻式或可释放衬垫功能件在胯部条带36和可释放带扣构件118处于存储腔室116内的收纳位置时覆盖存储腔室116。

参考图10并且再次参考图4至图9,座椅安全带配置126适于与本文所描述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中的任一者一起使用。座椅安全带配置126包括具有可伸展座椅安全带130的第一安全带收缩器组件128,可伸展座椅安全带130进给通过第一胸部连接器132并且可进一步连接至第一带扣联接构件134。第一带扣联接构件134包括狭槽136和凸形连接器138,座椅安全带130被引导穿过狭槽136。取代带扣联接构件134,座椅安全带130可连接至标准带扣连接器140,标准带扣连接器140可释放地连接至带扣构件142。带扣构件142继而连接至固定座椅安全带144。

座椅安全带配置126还可包括第二胸部连接器146,其中第一胸部连接器132和第二胸部连接器146的每一者具有成对的狭槽148,从而允许第一胸部连接器132沿着座椅安全带130进行可调整定位并且允许第二胸部连接器146沿着第二座椅安全带130'进行可调整定位(当第一胸部连接器132和第二胸部连接器146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时),第二座椅安全带130'延伸自第二安全带收缩器组件128'。通过狭槽152收纳座椅安全带130的第一带扣联接构件134和接纳座椅安全带130'的第二带扣联接构件150然后可释放地联接至3点带具带扣156(利用第一带扣联接构件134的凸形连接器138和第二带扣联接构件150的凸形连接器154)。胯部条带158通过环构件160固定地连接至3点带具带扣156。固定座椅安全带144、144'的任一者包括自由端部处的连接环状物161,连接环状物161允许固定座椅安全带144、144'利用紧固件而固定至座椅结构或车辆结构。

参考图11并且再次参考图1,车辆座椅12还适于利用肩部条带162来约束成人乘客(未示出)。肩部条带162被引导穿过肩部安全带保持器164,肩部安全带保持器164在成人乘客的肩部高度附近固定至车辆座椅12。

参考图12并且再次参考图2至图6,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66如下修改自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0。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66包括座椅背部支撑结构168,面向就坐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客或儿童占用者的至少一个曲折管构件170附接至座椅背部支撑结构168。利用限定第一钩状安全带夹具174的钩构件,第一座椅安全带172可释放地附接至管构件170,其中第一座椅安全带172延伸穿过多个狭槽中的一者,如参考图4所描述的穿过座椅背部而形成的多个狭槽90(为清晰起见,该图未示出)。

参考图13并且再次参考图12,第一座椅安全带172被引导穿过类似于参考图10所描述的第二胸部连接器146的胸部连接器175并穿过类似于参考图10所描述的第二胸部连接器146的带扣联接构件176。带扣联接构件176可释放地联接至类似于3点带扣156的3点带扣178,然后,第一座椅安全带172被引导至第一引导构件180。利用限定第二钩状安全带夹具184的钩构件,第二座椅安全带182可释放地附接至第二管构件(参考图14更详细地示出和描述)。第二座椅安全带182被引导穿过胸部连接器175并且穿过类似于第一带扣联接构件134的带扣联接构件186。带扣联接构件186也可释放地联接至3点带扣178,然后,第二座椅安全带182被引导至第二引导构件188。

参考图14并且再次参考图12和图13,第二曲折管构件190定位为大体平行于第一曲折管构件170。第一曲折管构件170和第二曲折管构件190中的每一者是相同部件,因此第二曲折管构件190的下述讨论等同地适用于第一曲折管构件170。第二曲折管构件190包括多个水平管部分。水平管部分中连续的水平管部分(如第一水管部分192和第二水平管部分194)以共同间距196隔开,使得第一钩状安全带夹具174和第二钩状安全带夹具184可连接至位于共同高度处的第一曲折管构件170和第二曲折管构件190两者的水平管部分。根据若干方面,第一曲折管构件170和第二曲折管构件190的每一者包括竖直部段,如竖直部段198。第一钩状安全带夹具174和第二钩状安全带夹具184也可释放地连接于竖直部段中的任一者处。

参考图15并且再次参考图12至图14,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200如下修改自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66。第一曲折管构件202和第二曲折管构件204替代第一曲折管构件170和第二曲折管构件190。第一曲折管构件202和第二曲折管构件204的每一者包括长度延长的竖直部分206。第一钩状安全带夹具174和第二钩状安全带夹具184(该图中非清晰可视)沿着长度延长的竖直部分206连接于竖直范围208内的任何竖直位置处。这为沿着竖直范围208的任何附接位置提供了附接位置的无限制选择,适合各种身高的儿童占用者。

参考图16并且再次参考图12至图15,为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66提供了座下安全带配置210。第一座椅安全带172被引导穿过第一引导构件180并且固定至三向夹具212。类似地,第二座椅安全带182被引导穿过第二引导构件188并且固定至三向夹具212。共用安全带214在第一端部固定至三向夹具212,并且朝两向夹具216延伸。胯部条带218在一个端部固定至两向夹具216,并且在第二端部固定至参考图13所示和所描述的3点带扣178。安全带自由端220朝两向夹具216延伸,两向夹具216可用于张紧安全带系统。座下安全带配置210的大部分部件位于支撑系统222(诸如曲折线材弹簧组)之下,支撑系统222支撑了为清晰起见未示出的座椅基部构件。

参考图17并且再次参考图12至图16,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224修改自从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166,如下。多个水平取向的线材构件226连接至座椅框架228,座椅框架228替代第一曲折管构件170和第二曲折管构件190。每个线材构件226与线材构件226的连续线材构件等间距竖直隔开,因此,均彼此平行。根据车辆座椅构件的儿童占用者14(为清晰起见,该图未示出)的身高,第一钩状安全带夹具174和第二钩状安全带夹具184均可释放地连接至线材构件226的所选一者。

本文所描述的五点带扣26、3点带具带扣156和3点带扣178各自限定多个附接点带扣,从而允许儿童占用者约束于本公开的车辆座椅内。座椅安全带、夹具和带扣(其通常存储于车辆座椅之内、之下或之后)延伸或移动出存储位置以接合所选多个附接点带扣。本公开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提供了彼此完全分开的成人和儿童乘客安全带(作为防错法),并且提供了当车辆座椅配置用于成人乘客或儿童乘客时的视觉区分。本公开的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还提供了适应各种大小的儿童的自动调整肩部附接件。

本公开的一种儿童座椅上部带具附接系统具有若干优点。这些优点包括将额外安全带设置于座椅上以形成一体儿童座椅的5点带具的肩部部分和骨盆部分,该一体儿童座椅涵盖所有前向尺寸和类型。本系统将收缩器中的现有功能件用作儿童带具的系紧装置,因此避免了对额外机构进行包装以使座椅内的儿童牢固的需求。约束系统的儿童部分可收缩、隐藏和远离成人交接/接触区域移动。本系统还兼容其它座椅“人舒适度”,包括加热和通风系统。还对所有大小的儿童进行了规定,直至他们成长至成人座椅安全带,而无需对于儿童大小附件所需的额外定位(助力器)。

本公开的描述实质上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变型旨在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此类变型不应视为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