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倾斜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4769发布日期:2019-09-21 02:12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坐垫倾斜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坐垫倾斜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这对座椅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乘用车座椅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汽车种类的增多,其需求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汽车座椅底座都是从前端到后端倾斜降低,后端与靠背连接固定,汽车座椅的底座的倾斜程度不可调节,每个人喜爱的座椅底座的倾斜程度不同,有的人喜欢水平一些的,有的人喜欢向后倾斜的,人们通常通过在底座的座椅上加垫子来调节一下,使得自己坐在座椅上能舒服一些。

但是要达到上述目的,坐垫通常不可与座椅固定在一起,这样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前后冲撞,或者拐弯时,身体受到惯性力作用会发生一定的偏移,此时垫子会在底座上滑动,不利于行驶着自身的稳定,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垫倾斜度调节结构,具有能够调节坐垫倾斜度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坐垫倾斜度调节结构,包括座椅架和与座椅架垂直连接的靠背架,所述座椅架的上方铰接有坐垫架,所述坐垫架的底部设置有呈三角形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一条边与坐垫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与座椅架相邻的一个角朝向背离靠背架的方向设置,所述座椅架的侧边于调节块的正下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座椅架两内侧壁上的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之间于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处同心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调节板远离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的一端与调节块远离坐垫架的一边抵接,所述调节板与座椅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板转动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坐垫放置于坐垫架上,并将坐垫与坐垫架固定,然后通过驱动组件转动调节板,使得调节板以调节板远离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沿调节板远离坐垫架的一边移动,以调节坐垫架的倾斜角度,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通过驱动组件进行定位即可,这样驾驶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坐垫架即坐垫的倾斜度,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以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开设在调节板上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形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调节齿,所述座椅架的侧壁上贯穿弧形槽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靠近调节板端同心固定连接有与调节齿啮合的齿轮,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用于阻止齿轮转动的自锁结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调节齿使得调节板以调节板远离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沿调节板远离坐垫架的一边移动,以调节坐垫架的倾斜角度,这样驾驶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坐垫架即坐垫的倾斜度,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上位于弧形槽与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之间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以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呈弧形设置,所述座椅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设在滑槽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调节板的转动,滑杆在滑槽内转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滑杆背离座椅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滑槽的宽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用于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调节板不易沿滑杆的轴向发生位移,导致调节板与调节块错位。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远离调节板与座椅架的转动连接点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周壁与调节块远离坐垫架边抵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减少调节板与调节块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调节坐垫架的倾斜度。

进一步,所述调节块远离坐垫架的一边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滚轮滑移设置在导向槽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方面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避免随着滚轮的转动,滚轮与调节块脱离。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远离齿轮端设置有手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更便于驾驶者转动调节杆。

进一步,所述手柄沿长度方向与调节杆的轴向垂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增加了驾驶者在转动调节杆时的力臂,使得驾驶者在转动调节杆时更加省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驾驶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坐垫架即坐垫的倾斜度,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安全隐患;

2.滚轮能够减少调节板与调节块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调节坐垫架的倾斜度;

3.手柄的设置增加了驾驶者在转动调节杆时的力臂,使得驾驶者在转动调节杆时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意在展示自锁结构、调节杆和手柄的位置关系。

图中,1、座椅架;11、调节板;111、弧形槽;1111、调节齿;112、调节杆;1121、手柄;1122、自锁结构;113、齿轮;114、滑槽;115、滑杆;1151、螺母;116、滚轮;12、转轴;2、靠背架;3、坐垫架;31、调节块;31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坐垫倾斜度调节结构,包括座椅架1和与座椅架1垂直连接的靠背架2,其中座椅架1的上方铰接有坐垫架3。

参照图1,坐垫架3的底部设置有呈三角形的调节块31,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块31呈直角三角形,其中,调节块31设置有两块,两块调节块31的一条直角边与坐垫架3与靠背架2相邻的两条边固定连接,且调节块31上与座椅架1相邻的一个角朝向背离靠背架2的方向设置,即调节块31未与座椅架1连接的直角边所对的角朝向背离靠背架2的方向设置。

参照图1和图2,座椅架1的侧边于调节块31的正下方均设置有调节组件,其中,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座椅架1两内侧壁上的调节板11,调节板11呈扇形设置,两个调节板11之间于座椅架1和调节板11的转动连接点处同心固定连接有转轴12,使得调节板11可以同步转动,且调节板11的弧形边远离调节板11与座椅架1的转动连接点设置并转动连接有滚轮116,调节块31远离坐垫架3的一边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311,滚轮116滑移设置在导向槽311内,且滚轮116的外周壁与导向槽311的槽底抵接,这样在使用时能够减少调节板11与调节块31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调节坐垫架3的倾斜度,而导向槽311一方面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避免随着滚轮116的转动,滚轮116与调节块31脱离。

参照图2,调节板11上以调节板11与座椅架1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开设有弧形槽111,其中,弧形槽111远离调节板11与座椅架1的转动连接点的弧形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调节齿1111,座椅架1的侧壁上贯穿弧形槽111设置有调节杆112,调节杆112靠近调节板11端同心固定连接有与调节齿1111啮合的齿轮113,而调节杆112远离齿轮113端设置有手柄1121,结合图3,调节杆112上位于齿轮113与手柄1121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齿轮113转动的自锁结构1122,在本实施例中自锁结构1122采用德国罗利克斯(Rollax)有限公司生产的座椅倾斜偏转器,手柄1121沿长度方向与调节杆112的轴向垂直,这样增加了驾驶者在转动调节杆112时的力臂,使得驾驶者在转动调节杆112时更加省力。

参照图2,调节板11上位于弧形槽111与调节板11与座椅架1的转动连接点之间设置有滑槽114,滑槽114以调节板11与座椅架1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呈弧形设置,座椅架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杆115,滑杆115穿设在滑槽114内,且滑杆115背离座椅架1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151,螺母1151的外径大于滑槽114的宽度,以用于对调节板11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调节板11不易沿滑杆115的轴向发生位移,导致调节板11与调节块31错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坐垫放置于坐垫架3上,并将坐垫与坐垫架3固定,然后通过手柄1121转动调节杆112,带动齿轮113转动,从而通过调节齿1111使得调节板11以调节板11远离调节板11与座椅架1的转动连接点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沿调节板11远离坐垫架3的一边移动,以调节坐垫架3的倾斜角度,这样驾驶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坐垫架3即坐垫的倾斜度,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安全隐患。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