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8732发布日期:2019-11-29 22:3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2月3日、申请号为2016800129325、发明创造名称为“气囊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具备缓冲垫的气囊装置,该缓冲垫在因发生碰撞事故等而给车辆带来冲击时膨胀展开以保护驾乘人员。



背景技术:

车辆从侧面碰撞时,以下称侧碰,或是从正面发生碰撞时,以下称正碰,驾乘人员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车辆相对地向碰撞方向即向侧面或正面移动。为了要抑制这种驾乘人员向碰撞方向移动的现象,若是驾驶席,则在转向盘的中央位置;若是副驾驶席,则在仪表板的上方位置等的车辆前部位置上安装有气囊。而且,为了能切实地抑制驾乘人员向侧碰方向移动,还在车辆侧部安装有帘式气囊装置或在座椅内部安装有侧气囊等。

此外,从驾乘人员方面来观察,侧碰有离自己近的一侧,即近侧所发生的碰撞和离自己远的一侧,即远侧所发生的碰撞这两种。例如,发生远侧碰撞时,驾乘人员在远侧碰撞时的惯性的作用下,就有可能向车宽方向中央即远侧较大幅度地移动,与邻座上的驾乘人员或车厢内的较硬内饰部件发生碰撞。

设想出这种事态后,例如,已开发出了如日本专利文献1~4中所公开那样的,以驾驶席和副驾驶席为代表的,在与车厢的车宽方向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展开的远侧气囊装置,即车辆用驾乘人员保护装置。远侧气囊装置从位于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中央控制台向上方使缓冲垫膨胀展开,由此来保护向远侧移动的驾乘人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267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55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1-463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1―11615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碰撞状态的不同,有时驾乘人员会向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气囊与安装在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之间,即向斜前方移动。此时,由于不存在约束驾乘人员的器具,因此,驾乘人员会穿过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气囊与安装在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之间。这样一来,驾乘人员就有可能会碰撞到车内的内饰部件。

此外,根据车型,有些车不存在中央控制台。若是这种车型,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车厢地板很多时候成为驾乘人员可步行移动的通道。但是,由于不存在中央控制台,因此,不仅无法设置远侧气囊装置,而且,也无法用中央控制台来约束驾乘人员的腰部。其结果就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与具有中央控制台的车辆相比,发生碰撞时驾乘人员的腰部向远侧的移动量就会变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驾乘人员也有可能碰撞到车内的内饰部件或是进一步碰撞到邻座上的驾乘人员。

本发明有鉴于这样的课题,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约束碰撞时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及向远侧移动,以保护驾乘人员的气囊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要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缓冲垫,该缓冲垫设置在车厢的地板之上或是埋设在地板内,膨胀展开后,达到与坐在座椅上的驾乘人员至少其腰部相等高度。

根据所涉及的结构,由于缓冲垫是设置在车厢的地板之上或是埋设在地板内的,因此,可在座椅的车外侧的斜前方,或在车厢的车宽方向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设置缓冲垫。换言之就是,根据本发明,有时气囊缓冲垫的一部分便会冒出到地板之上。但是,气囊缓冲垫的大部分或是整个缓冲垫是被埋设在地板之下的。这样一来,在碰撞时,能够用缓冲垫来将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气囊与安装在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之间的空间填满。此外,在碰撞时,也能够用缓冲垫来将位于车厢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的通道之上的空间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就能约束碰撞时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或向远侧移动,由此来保护驾乘人员。

上述气囊装置可以是在车厢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展开的远侧气囊装置。根据所涉及的结构,在碰撞时,能够用缓冲垫来将位于车厢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的通道之上的空间填满。因此,能够约束碰撞时向远侧移动以保护驾乘人员。

特别是,由于缓冲垫膨胀展开后,从车厢的地板之下或是地板,达到与坐在两张座椅中的任意一张的驾乘人员的至少其腰部相等的高度,因此,缓冲垫能够发挥出与中央控制台相同的作用,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的腰部。因此,能够抑制驾乘人员腰部向车宽方向的移动量,防止驾乘人员碰撞到邻座上的驾乘人员或内饰部件。

此外,由于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是设置在车厢地板之上或是埋设在地板内,例如,不仅可设置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而且也能够设置在后部座椅之间。因此,也能够抑制后部座椅上的驾乘人员其腰部向车宽方向的移动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上述缓冲垫能够包含达到与坐在两张座椅中的任意一张的驾乘人员头部相等的高度,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腰部的第1腔,和形成在第1腔的上方,约束驾乘人员头部的第2腔。根据所涉及的结构,能够通过第2腔来约束驾乘人员的头部。因此,能够更为切实地防止驾乘人员碰撞到邻座上的驾乘人员或内饰部件。

上述缓冲垫,膨胀展开时能够由两张座椅的座椅缓冲垫所夹持。这样一来,能够更为稳定地使缓冲垫膨胀展开。

上述气囊装置能够包含设置在车厢地板之上,或是埋设在地板内,膨胀展开后达到与坐在两张座椅中的一张的驾乘人员的至少其腰部相等高度的第1缓冲垫,和与第1缓冲垫的车宽方向的旁边并列且设置在车厢地板之上或是埋设在地板内,膨胀展开后达到与坐在两张座椅的另一张的驾乘人员的至少其腰部相等高度的第2缓冲垫。

根据所涉及的结构,在碰撞时,用2个缓冲垫来将位于车厢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的通道之上的空间填满。特别是,约束一侧的驾乘人员的腰部的一个缓冲垫,用另一个缓冲垫来支撑相反一侧。因此,与使用单一个缓冲垫的情况相比,其移动量得到抑制,由此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过度地倒向远侧。

第1缓冲垫及第2缓冲垫的至少一个,能够包含约束驾乘人员腰部的第1腔和形成在第1腔的上方,约束驾乘人员头部的第2腔,并具有达到与坐在两张座椅的至少一张的驾乘人员头部相等高度的高度。根据所涉及的结构,能够由第2腔来约束驾乘人员的头部。因此,能够更好地防止驾乘人员碰撞到其他驾乘人员或其他物体。

第1缓冲垫及第2缓冲垫,膨胀展开时能够由两张座椅的座椅缓冲垫来夹持。这样一来,能够更稳定地使第1缓冲垫及第2缓冲垫膨胀展开。

上述气囊装置是一种在车厢的车宽方向上并列布置的座椅的车外侧的斜前方展开的气囊装置,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的力起作用造成碰撞时膨胀展开即可。根据所涉及的结构,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的力起作用所造成碰撞时,便能够约束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特别是,由于气囊装置是在座椅的车外侧的斜前方展开的,因此,碰撞时,能够用缓冲垫将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气囊与安装在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之间的空间填满。通过这种方式,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的力起作用造成碰撞时,能够约束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能够防止驾乘人员穿过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气囊与安装在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之间的空间。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由于是设置在车厢的地板之上,或是埋设在地板内的,因此,例如,不仅能够设置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各自的车外侧的斜前方,而且,也能够设置在后部座椅的车外侧的斜前方。这样能够抑制后部座椅上的驾乘人员向车外侧斜前方移动。例如,能够防止碰撞到驾驶席或副驾驶席的肩部。

上述气囊装置的缓冲垫,能够具有达到与坐在座椅的驾乘人员的头部相等高度的高度。根据所涉及的结构,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的力起作用造成碰撞时,能够更充分地约束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此外,碰撞时,能够用缓冲垫将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气囊与安装在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之间的空间充分地填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约束碰撞时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及向远侧移动以保护驾乘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出实施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厢的图。

图2是例示出图1中的远侧气囊装置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3是例示出使用图2中的远侧气囊装置来约束驾乘人员的情况的图。

图4是例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图1的a向视图。

图6是例示出图5中的气囊装置膨胀展开后的状态图。

图7是例示出应用图5中的气囊装置的其他车辆的车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和其他具体数值等,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发明而进行的例示而已,除了特别的说明之外,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通过标上相同的符号来省略重复说明。此外,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例示出应用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远侧气囊装置102、103的车辆的车厢100的图。在图1中,车辆,例如为运动型多用途车(sportutlityvehicle)等。在车辆的车厢100内,在车宽方向上有2张座椅,此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并列2排,共有4张座椅。即,布置有驾驶席106、副驾驶席108、第1后部座椅110及第2后部座椅112。在驾驶席106与副驾驶席108之间,没有中央控制台,取而代之的是能够步行通过的通道114。此外,第1后部座椅110与第2后部座椅112之间也是能够步行通过的通道115。通道114、115构成了车厢100的地板。在图1中例示出的车辆上,车厢100内的地板面整体上是平坦的。以下,在各图中标示出的箭头u、f、r分别表示车辆上方、车辆前方、车辆右侧。

图1中,如用虚线所例示出,在驾驶席106与副驾驶席108之间的通道114及第1后部座椅110与第2后部座椅112之间的通道115上,远侧气囊装置102、103分别被埋设在地板之下。因此,图2中有代表性地例示出的远侧气囊装置102的缓冲垫120的大部分或整体被埋设在地板之下。

此外,尽管没有图示出来,但设置远侧气囊装置102、103时,能够使其至少一部分凸出到车厢100的地板之上。

由于远侧气囊装置102、103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动作,因此,以下有代表性地对远侧气囊装置102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例示出图1中的远侧气囊装置102膨胀展开的状态图。在图2中,例示出了从车辆前方来观察图1中例示出的驾驶席106和副驾驶席108的状态。

如图2所例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侧气囊装置102包含出现紧急情况时,从所埋设的通道114朝上方膨胀展开的1个缓冲垫120。缓冲垫120考虑到驾乘人员能够接触的位置等,划分成多个膨張室,即腔。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垫120被划分成第1腔122和第2腔124。

(第1腔)

如图2所例示,第1腔122膨胀展开后,达到高度h1,参考图2。高度h1为从副驾驶席108的座椅缓冲垫128的座面(上端)来测定,相当于座椅靠背130的上下尺寸l1的1/3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驾乘人员坐在如副驾驶席108等座椅上时,驾乘人员的腰部即骨盘位于从座椅缓冲垫128的座面到高度h1的范围e内。因此,第1腔122达到与侧碰时,移动到远侧的驾乘人员156的至少腰部160相同的高度,能够切实地约束腰部160。如图2所例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腔122膨胀展开后变为与中央控制台实质上相同的长方体。如图2所例示,第1腔122具有上下尺寸l2、宽度w1及没有图示的纵深。

图2中的膨胀展开时第1腔122的宽度即车宽方向的长度为,在沿车宽方向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间的距离d1以下。优选为,能够将宽度w1设定成使其实质性上等同于距离d1。这样一来,膨胀展开时,作为一张座椅的副驾驶席108的座椅缓冲垫128其通道114侧的侧面132和作为另一张座椅的驾驶席106的座椅缓冲垫134其通道114侧的侧面136,分别抵接于第1腔122。即,膨胀展开时使得第1腔122用两张座椅的座椅缓冲垫128、134夹持住。因此,能够使第1腔122稳定地膨胀展开。

图3是例示出使用图2中的远侧气囊装置102来约束驾乘人员的情况的图。在图3中,例示出了坐在副驾驶席108上的驾乘人员156,受缓冲垫120所约束的情况。如上所述,由于第1腔122具有实质性地与中央控制台相同的长方体形状,因此,碰撞时,能够用第1腔122来将不存在中央控制台的通道114填满。如图3所例示,驾乘人员156的腰部160被第1腔122所约束,由此能够防止驾乘人员156碰撞到邻座驾乘人员或内饰部件以及旁边的座椅等。

此外,尽管并没有图示出来,但第1腔122的纵深即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优选为实质性地与座椅缓冲垫128、134的纵深即从座椅缓冲垫128、134的前端到后端的长度具有相同长度。这样一来,驾乘人员156不管是深深地坐在座椅上,还是浅浅地坐在座椅上,都能约束到驾乘人员156的腰部160。

第1腔的纵深则更优选为,延伸到车辆后方即可,达到使第1腔122也分别面向两张座椅的座椅靠背130、138的侧面140、142的程度。这样一来,如图3所例示,碰撞时,即使坐在一张座椅上的驾乘人员156靠在了缓冲垫120上,第1腔122也会受到另一张座椅的座椅靠背138其侧面142支撑。因此,能够抑制第1腔122向与所靠一侧相反一侧的移动量,并稳定地约束驾乘人员156的腰部160。

(第2腔)

如图2所例示,第2腔124是在比第1腔122要高的位置上所形成的部分。第2腔124膨胀展开后,达到与座椅的头枕150、152,即图3中的驾乘人员156的头部162所依靠的部分至少相等的高度。如图2所例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腔122一样,第2腔124也是长方体。其上下尺寸l3是第1腔122的上下尺寸l2的大约2.5倍。此外,第2腔124具有与第1腔122相同的宽度和没有图示的纵深。因此,如图3所例示,第2腔124膨胀展开时,用座椅靠背130、138的侧面140、142夹持住,这样一来,能够稳定地约束驾乘人员头部。

第1腔122及第2腔124的形状和尺寸并不局限于图2所示。碰撞时,只要能够分别约束驾乘人员的腰部及头部,能采用任意形状及尺寸。

缓冲垫120的各部即第1腔122、第2腔124等,能够采用重叠起表里2枚布料(基布)来进行缝制、粘合或是采用到两种方式的,所谓针织裁缝(cutandsewn)方式,或是采用“一片式织物”(opwone-piecewoven)方式形成为袋状,存在管道时为袋状。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例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远侧气囊装置202膨胀展开的状态图。第2实施方式的远侧气囊装置202可替代图1中的远侧气囊装置102来应用。图4中,与图1~图3中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标示出来,以省略说明。

如图4所例示,远侧气囊装置202包含2个缓冲垫,即布置在副驾驶席108侧的第1缓冲垫204和布置在驾驶席106侧的第2缓冲垫206,用这些缓冲垫来填满驾驶席106与副驾驶席108之间的空间。

如图4所例示,第1缓冲垫204与图2中的缓冲垫120一样,具有第1腔212及第2腔214。第1腔212为与膨胀展开后,将中央控制台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割成一半后的形状实质性相同的长方体形状,具有与图2中的第1腔122相等的上下尺寸l2及没有图示出来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因此,第1腔212达到与坐在副驾驶席108的驾乘人员210的至少腰部相等的高度,为约束驾乘人员210至少腰部的部分。膨胀展开时的第1腔212的宽度是w4为,沿车宽方向并列布置的两张座椅之间的距离d1的实质性的1/2。

第2腔214也是在膨胀展开后,为实质上的长方体。具有与图2中的第2腔124相等的上下尺寸l3及没有图示出来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因此,第1缓冲垫具有达到与坐在副驾驶席108上的驾乘人员210的头部相等高度的高度,由第2腔214来约束坐在副驾驶席108上的驾乘人员210的头部。此外,第2腔214也在膨胀展开时,所具有的宽度w4实质上为距离d1的1/2。

第2缓冲垫206并没有划分成多个腔,为具有与第1腔212实质性相同形状的长方体,具有与第1腔212相同的上下尺寸l2、宽度w4及没有图示出来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因此,第2缓冲垫206膨胀展开后,达到与坐在驾驶席106上的驾乘人员220的至少腰部相等的高度,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220的至少腰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设为第1腔212、第2腔214膨胀展开时,所具有的宽度w4实质上为距离d1的1/2,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它能够与第2缓冲垫206一起填埋座椅间的空间,那么能够自由地进行增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缓冲垫206并没有划分为多个腔,因此,第2腔214的宽度w4能够自由地进行增减。

就这样,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远侧气囊装置202用2个缓冲垫即第1缓冲垫204及第2缓冲垫206来填满沿车宽方向并列的两张座椅之间的空间。因此,例如,图4中的副驾驶席108上的驾乘人员210,因来自远侧即图4左侧的侧碰,导致靠在第1缓冲垫204上之后,第1缓冲垫204由第2缓冲垫206的侧面226来支撑其相反一侧224。因此,第1缓冲垫204与图2中仅有1个缓冲垫12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移动量,由此能够防止驾乘人员过度倒向远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缓冲垫204具有第1腔212、第2腔214这2个腔,能够约束驾乘人员210的头部。但是,使第2缓冲垫206也具有同样的结构,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220的头部也可。或是,使第1缓冲垫204在结构上仅具有第1腔212,仅约束驾乘人员210、220的腰部也可。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图1中的a向视图。在图5中,从斜前方来观察图1中的副驾驶席108和第2后部座椅112。使用图5,对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装置302、304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图中,与图1~图3所示相同的要素,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来标示出来,以省略说明。

在图5中如用虚线所标示,在副驾驶席108的座椅缓冲垫128和第2后部座椅112的座椅缓冲垫129的车外侧即车门侧的斜前方的地板之下,气囊装置302、304分别被埋设在地板之下。因此,图6中,有代表性地例示出的气囊装置302的缓冲垫320的大部分或整体被埋设在地板之下。此外,尽管没有图示出来,但能够将气囊装置302、304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凸出到车厢100的地板之上。

由于气囊装置302、304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动作,因此,以下,有代表性地对气囊装置302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例示出图5中的气囊装置302膨胀展开的状态图。在图6中,例示出了从车外侧观察图5中的副驾驶席108的状态。

如图6所例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装置302是驾乘人员156向斜前方移动的力作用在车辆上造成碰撞时膨胀展开的。这种碰撞,例如,有车辆斜前方受到冲击后等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例示,气囊装置302包含1个缓冲垫320,驾乘人员156向斜前方移动的力作用在车辆上造成碰撞时,缓冲垫320从地板向斜上方膨胀展开。如图6所例示,缓冲垫320呈椭圆形,并没有划分为腔。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远侧气囊装置112的缓冲垫120,能够划分成多个腔。

在图6所例示出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座椅缓冲垫128的车外侧即车门侧的斜前方,气囊装置302膨胀展开。这样一来,驾乘人员156向斜前方移动的力起作用造成碰撞时,能够约束驾乘人员156向斜前方移动。特别是,安装在仪表板308等车辆前部的气囊装置310和安装在纵梁等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装置312分别膨胀展开后,碰撞时能够用缓冲垫320来填满各自的缓冲垫之间的空间。这样一来,能够防止驾乘人员156穿过车辆前部的气囊装置310与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装置312之间的空间。

此外,如图5所例示,第2后部座椅112的车外侧的斜前方也埋设气囊装置304。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抑制坐在第2后部座椅112上的驾乘人员(没有图示出来)向车外侧的斜前方移动。这样一来,能够防止第2后部座椅112的驾乘人员,例如碰撞到副驾驶席108的肩部等。此外,尽管没有图示出来,但这种气囊装置也能够设置在驾驶席106或如图1中的第1后部座椅110的车外侧的斜前方。

在图6中,膨胀展开时缓冲垫320具有达到与坐在副驾驶席108上的驾乘人员156的头部162相等高度的高度。具体而言,缓冲垫320其拥有上下尺寸l4,使其达到膨胀展开后,与座椅108的头枕150至少相等的高度。就这样,缓冲垫320因具有达到与驾乘人员156的头部162相等高度的高度,驾乘人员156向斜前方移动的力起作用造成碰撞时,能够更充分地约束驾乘人员向斜前方移动。此外,碰撞时,能够用缓冲垫320充分地填满车辆前部的气囊装置310与车辆侧部的帘式气囊装置312之间的空间。此外,并不局限于此,缓冲垫320膨胀展开后,能够达到与坐在副驾驶席108上的驾乘人员156的至少腰部160相等的高度。

(第4实施方式)

图7是例示出应用图5中的气囊装置302、304的其他车辆的车厢200的图。在图7中,与图5、图6相同的要素,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标示出来,以省略说明。如图7所例示,气囊装置302、304能够应用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具有3排座椅的车辆。图7中,在作为第3排座椅的第3后部座椅322的座椅缓冲垫324的车外侧的斜前方的地板之下,埋设有与气囊装置302、304相同的气囊装置306。此外,尽管在图7中并没有例示出来,但是,在第3排座椅之间存在通道时,在该通道上能够设置与远侧气囊装置102或远侧气囊装置202相同的远侧气囊装置。

以上,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示例。因此,除此以外的实施方式也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实施或执行。此外,特别是,只要没有记载本申请说明书中所限定的主旨,那么本发明就不受附图所示的详细的部件形状、大小及结构布置等制约。此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所用的表述及用语是以说明为目的的,只要没有记载特别限定的主旨,就不受其限定。

因此,若是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在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范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些变更例或修正例,认同为理所当然地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工业上利用的可行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具备缓冲垫的气囊装置,该缓冲垫在因碰撞事故等而导致给车辆带来冲击时能够膨胀展开而保护驾乘人员。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车厢102,202…远侧气囊装置

106…驾驶席108…副驾驶席

110…第1后部座椅112…第2后部座椅

114,115…通道120…缓冲垫

122,212…第1腔124,214…第2腔

128、129…座椅缓冲垫130…座椅靠背

132,136,140,142…座椅缓冲垫的侧面

134…座椅缓冲垫138…座椅靠背

150,152…头枕

156,210,220…驾乘人员

160…腰部

162…头部204…第1缓冲垫

206…第2缓冲垫

302、304、306…气囊装置

308…仪表板310…气囊装置

312…帘式气囊装置320…缓冲垫

322…第3后部座椅324…座椅缓冲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