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9451发布日期:2020-03-27 19:3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座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上设置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均是按照成人的标准进行设计并不能适用儿童,而现实生活中,儿童常常需要跟随大人乘坐于汽车内,而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并不能适用于儿童,这时的儿童在乘坐汽车时就存在了安全隐患。

目前,针对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隐患,设计出了儿童安全座椅,这种儿童安全座椅是安装于汽车上,供儿童乘坐的具有束缚功能保障儿童乘坐汽车出行安全的装置,由于儿童安全座椅是保证在汽车发生交通意外的时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这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抗撞击性能要好,以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并且市场上的儿童座椅均需要通过儿童安全座椅碰撞法规的测试才能投入市场使用。

目前的一般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了骨架、调节机构、底座和椅身,通过骨架将底座和椅身连接在骨架上形成儿童安全座椅整体,同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倚身的角度,其中调节机构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例如申请号为201910479864.x,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该专利公开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滑动架一端之间的固定块,固定块上滑动连接椅身拉手,固定块与椅身固定连接,椅身拉手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第三压簧,固定块内滑动连接两个第二定位销,椅身拉手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销相对应的第二斜槽,滑动架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销相对应的第二锁定孔。

通过上述结构当需要调节座椅角度时,拉动椅身拉手,从而带动第二定位销移动使之脱离第二锁定孔,即可调节座椅角度,调节完毕后松开椅身拉手,在第三压簧的作用下,第二定位销重新插入第二锁定孔内。

而儿童安全座椅的这些抗撞击能力的强弱,需要骨架、底座和椅身三者之间相互协作实现,其中儿童安全座椅中骨架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时在骨架的基础上通过与底座和椅身的连接结构,共同决定了该儿童安全座椅的抗撞击能力。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结构较为简单的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骨架大都是采用吹塑工艺生产制成。吹塑工艺是将挤出的熔融塑料毛坯置于模具内,然后借助压缩空气将熔融料吹胀而贴于型腔壁上,经冷却后硬化成型,因此吹塑而成的骨架都是空心的。这种经吹塑工艺制成的座椅骨架的由于中间是空心的,因而其结构强度较低,使得承受的冲击力较低,自然采用这种骨架生产的儿童座椅的安全性能也就相对较低。

其中iso-fix是指一种儿童约束系统与车辆连接的一种系统。它包括车辆上的二个刚性连接点,儿童约束系统上的二个相适应的刚性连接装置,还有一种抗翻转的方法(如顶部约束抗翻转,支撑脚抗翻转).它是一个关于在汽车中安置儿童座椅的新标准。这一标准正在为众多汽车制造商所接受。

这样使得设计一种能够符合儿童安全座椅碰撞法规的测试,抗撞击能力强,从而更好的保护儿童安全的儿童安全座椅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能够增加儿童安全座椅的抗撞击能力,更好的保证儿童出行的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椅身主体、用于连接底座和椅身主体的骨架、安装于底座处的iso—fix接头和安装于骨架处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安装于底座处的固定支架,及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并可沿固定支架滑动以调节自身角度的移动支架,该移动支架与椅身主体相固定;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左右对称放置的两块主板,及固定连接于两块主板之间的连接轴;该两块主板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开设有供移动支架滑动连接的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移动支架包括安装于椅身主体处、且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左右两侧的两根弯管,依次贯穿两块主板处前滑槽的前滑动轴,两根弯管的前部均开设有供前滑动轴端部插设用的前插孔,该前滑动轴的端部贯穿前滑槽并插入对应的前插孔内;依次贯穿两块主板处后滑槽的后滑动轴,两根弯管的后部均开设有供后滑动轴端部插设用的后插孔,该后滑动轴的端部贯穿后滑槽并插入对应的后插孔内;所述底座处开设有与主板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供主板底部安装放置用的主板凹槽,该主板底部固定于主板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的骨架结构,大大加强了骨架的抗撞击能力,使得该骨架在受到撞击时不易变形和脱离,其中骨架包括了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固定支架为两块对称设置的主板,其中底座设置供主板安装放置的主板凹槽实现主板连接在底座处,实现骨架和底座的连接固定;同时通过移动支架上的两根弯管安装于椅身主体的弯管凹槽内实现移动支架和倚身主体的连接固定。通过上述骨架的结构,和骨架与底座和移动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改进,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整体的抗撞击能力进行提升,可以更好的保护儿童的安全。

具体的,固定支架设置成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主板和固定连接在主板之间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使得两个主板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连接轴可以增加两个主板的牢固性,从而增加抗撞击性。

通过底座处设置主板凹槽,再将主板底部竖直插入安装在主板凹槽内使得骨架和底座相连接,通过两个主板分别放置在主板凹槽,同时主板底部和主板凹槽的形状相适配,及主板底部和主板凹槽的连接更加纹丝合缝,结构更加稳定,这样增加了骨架和底座之间的牢固性,使得在受到撞击时,抗撞击能力更好,底座和骨架之间更加不易脱离分离,

通过弯管放置于椅身主体处,使得椅身主体安装在移动支架上,底座固定于固定支架上,这样的安装方式实现骨架、底座和椅身主体之间的相互连接配合,无论是哪个部位受到撞击都是,骨架、底座和椅身主体三者去承受和分担撞击,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抗撞击能力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处还安装有连接板,该连接板贯穿主板凹槽放置,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iso—fix接头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与主板凹槽的槽内底面相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和和底座左右两侧的iso—fix接头相连接,使得增加iso—fix接头连接在底座处的牢固性,使得iso—fix接头在受到侧面撞击时,由于有连接板的支撑作用使得iso—fix接头不易发生侧面移位的情况,增加结构的牢固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抗撞击能力,同时连接板位于主板下方,且连接板上表面与主板凹槽的槽内底面相平齐,这样不会影响到主板底部安装于主板凹槽内,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板包括由同一块板弯折而成的支撑板和定位板,该支撑板垂直于底座设置,定位板位于支撑板的底部且安装于主板凹槽内;定位板的形状与主板凹槽的形状相适配;其中定位板、连接板和底座的重叠处开设有相互对应设置、且供螺栓或螺钉紧固安装的安装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板是同一块板弯折而成的,这样增强了主板的硬度,使得主板支撑更加稳固抗撞击性也更好,同时通过定位板安装于主板凹槽内,且定位板的截面形状与主板凹槽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使得定位板和主板凹槽连接更加纹丝合缝,更加稳固,同时通过螺栓分别贯穿主板和连接板,并将主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底座下盖处,这样将三者进行固定连接,大大增加了骨架与底座之间连接的强度,增加抗撞击能力,使得在受到撞击时骨架和底座更加不易分离,这里增强了底座和骨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和抗撞击能力,从而增强整体的抗撞击能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块主板后部还设置有螺纹轴,该螺纹轴贯穿两块主板设置,且螺纹轴两端分别与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iso—fix接头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板和iso—fix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加牢固,增加抗撞击能力,同时主板和底座相连接,iso—fix接头也和底座相连接,也提升了主板、iso—fix接头和底座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提高抗撞击能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方还盖设有底座上盖,该底座上盖的前部及后部均开设有开口,所述两块主板处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分别穿过开口且延伸至底座上盖外,所述开口的内侧紧贴主板的表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再盖设一个底座上盖,第一,使得底座内的结构不会裸露在外,第二,增设底座上盖可以对设置于底座内的装置进行保护和固定,通过开口内表面贴合主板外表面设置,使得开口对主板处有一个固定作用,增加主板和底座及底座上盖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抗撞击能力。

进一步设置有:所述底座上盖的前部设有前上盖附板,该前上盖附板套设于前滑槽外,且左右两侧开设有与前滑槽位置相对、大小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和/或所述底座上盖的后部设有后上盖附板,该后上盖附板套设于后滑槽外、且左右两侧开设有与后滑槽位置相对、大小形状相匹配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上盖附板和/或后上盖附板的设置使得对前滑槽和后滑槽的结构进行保护,不会裸露在外增加美观性,同时增设前上盖附板和/或后上盖附板可以对主板前部和后部进行保护和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处还开设有供iso—fix接头安装放置的沉槽、和/或供连接板安装放置的连接板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供iso—fix接头安装放置的沉槽,使得iso—fix接头与底座的连接更加稳固,在受到撞击时不易与底座脱离增加了抗撞击性,通过开设有供连接板安装放置的连接板凹槽,使得连接板和底座的连接更加稳固,在受到撞击时不易与底座脱离增加了抗撞击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管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竖管、横管、及用于过渡连接竖管和横管端部的弧形管,该弧形管的弧长为157~243mm之间,弧度为1.57ad~1.74rad之间;该竖管长度为190~290mm之间、横管长度为90~130mm之间,且该竖管与横管均为直管结构,且竖管与横管两者之间成92°~95°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竖管和横管长度过长时,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变形,而竖管和横管长度过短时,虽然自身在撞击不容易变形,但是安装于弯管上的椅身主体由于没有足够长的弯管支撑,椅身主体在受到撞击时更加容易破损变形,同时弧形管过于弯曲和太过笔直,都会影响整体弯管的强度。从而不能保护儿童,通过上述参数设置从而使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抗撞击性好。

进一步设置为:该主板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横板和竖板,该横板长度为337mm~377mm之间,竖板高度为200~280mm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和竖板长度过长时,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变形,而横板和竖板长度过短时,虽然自身在撞击不容易变形,但是安装于主板上的底座由于没有足够长的主板支撑,底座在受到撞击时更加容易破损变形,从而不能保护儿童,通过上述参数设置从而使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增加抗撞击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滑槽为弧形滑槽,该后滑槽弧长为58mm~98mm之间、弧度为0.24ard~0.35ard之间;该后滑槽弧长最高点距离底座的底面为220mm~260mm之间,弧长最低点距离下底座的底面为160mm~200mm之间;

所述前滑槽为该前滑槽弧长为58mm~98mm之间、弧度为0.24ard~0.35ard之间;该前滑槽弧长最高点距离底座的底面为65mm~105mm之间、弧长最高点距离底座的底面为50mm~90mm之间;

该后滑槽与前滑槽最近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25mm~200mm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后滑槽和前滑槽位置形状的设置,可以设定椅身主体调整的角度大小,同时后滑槽和前滑槽在主板处的位置也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通过上述设定的参数可以而使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增加抗撞击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滑槽边缘与主板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100mm之间,所述后滑槽边缘与主板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100mm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滑槽边缘和主板边缘之间的距离的限定和后滑槽边缘和主板边缘的之间距离的限定,使得前滑槽边缘和主板之间的厚度和后滑槽边缘和主板之间的厚度都不会太薄,从而导致在受到撞击时主板和前滑槽之间厚度太薄而导致主板和前滑槽之间的部分断裂。

再进一步设置为: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两块主板前部的若干档位孔;与档位孔相互配合插接的档位轴;连接于前滑动轴处、且用于驱动档位轴移入或移出档位孔的调节器;该调节器包括位于两块主板之间、且连接于前滑动轴处的把手座,与把手座形成滑动配合的角度把手,及设置于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座及角度把手的弹性复位件;该角度把手处开设有导向斜槽;

所述档位轴一端插接于档位孔处,另一端贯穿并放置于把手座内,该档位轴放置于档位轴凹槽内的一端设有卡接件,该卡接件一端伸入并放置于导向斜槽内,并在导向斜槽的驱动下带动档位轴移入或移出档位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调节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轻易的将档位轴移出或插入档位孔。通过档位轴插接入档位孔的方式限制移动支架的移动,这样的调节结构限制方式在整体装置受到撞击时,档位轴不易从档位孔中脱离出,发生脱挡的现象,增加了抗撞击能力。

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档位孔开设于前滑槽下方,且沿着前滑槽边缘依次排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档位孔设置于前滑槽的下方,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受到撞击时,不易发生脱档现象增加抗撞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骨架和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座、骨架和调节机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件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椅身主体、2-底座、3-骨架、4-调节器、5-iso—fix接头、11-弯管凹槽、21-主板凹槽、22-连接板、23-底座上盖、31-固定支架、32-移动支架、231-后上盖附板、232-开口、2311-通孔、311-主板、312-连接轴、321-弯管、322-后滑动轴、323-前滑动轴、3111-后滑槽、3112-前滑槽、3113-档位孔、41-把手座、42-角度把手、43-弹性复位件、44-档位轴、411-档位轴凹槽、441-卡接件、421-导向斜槽、3211-前插孔、3212-后插孔、321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将图中靠近观看者一侧定义为前部,背离观看者一侧定义为后部。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底座2、椅身主体1、用于连接底座2和椅身主体1的骨架3、安装于底座2处的iso—fix接头5和安装于骨架3处的调节机构,其中iso—fix接头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底座2的左右两侧位置,且底座2处开设有供iso—fix接头5安装放置的沉槽。

如图4所示,其中骨架3包括安装于底座2处的固定支架31,及安装于固定支架31上、并可沿固定支架31滑动以调节自身角度的移动支架32;其中移动支架32与椅身主体1相固定,使得椅身主体1可以跟随移动支架32滑动以调节椅身主体1自身的角度。

如图5所示,具体的固定支架31包括左右对称放置的两块主板311,及固定连接于两块主板311之间的连接轴312;该两块主板311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开设有供移动支架32滑动连接的前滑槽3112和后滑槽3111。

如图1和图6所示,移动支架32包括安装于椅身主体1处、且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31左右两侧的两根弯管321,依次贯穿两块主板311处前滑槽3112的前滑动轴323,两根弯管321的前部均开设有供前滑动轴323端部插设用的前插孔3211,该前滑动轴323的端部贯穿前滑槽3112并插入对应的前插孔3211内;依次贯穿两块主板311处后滑槽3111的后滑动轴322,两根弯管321的后部均开设有供后滑动轴322端部插设用的后插孔3212,该后滑动轴322的端部贯穿后滑槽3111并插入对应的后插孔3212内,其中弯管321后部通过凸设连接件3213,并在连接件3213处开设供后滑动轴322端部插入的后插孔3212。

其中椅身主体1处设有供两根弯管321安装放置的弯管321凹槽11,其中该弯管321凹槽11与弯管321之间螺纹连接。

其中椅身主体1处设置有供前滑动轴323端部和后滑动轴322端部放置的通孔2311,其中前滑动轴323和后滑动轴322的端部分别穿过弯管321处的前插孔3211和后插孔3212,并延伸放入椅身主体1的通孔2311处,该通孔2311处设有用于固定限制前滑动轴323和后滑动轴322左右移动的固定件,该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于椅身主体1处,其中当固定件安装于椅身主体1上的通孔2311处时,因为固定件会抵住前滑动轴323和后滑动轴322的端部,使得前滑动轴323和后滑动轴322就固定在通孔2311内不能移动。实现前滑动轴323和后滑动轴322固定在椅身主体1处。同时椅身主体1处还设有供弯管321放置的弯管321凹槽11。

由上结构实现移动支架32和倚身主体的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中底座2处开设有与主板311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供主板311底部安装放置用的主板311凹槽21,该主板311底部固定于主板311凹槽21内;具体的主板311包括通过同一块板弯折而成的支撑板和定位板,该支撑板垂直于底座2设置,定位板位于支撑板的底部并垂直于支撑板设置,且该定位板安装于主板311凹槽21内;其中定位板的截面形状与主板311凹槽21的截面形状相适配;该定位板的截面指的是水平截面;其中定位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主板311凹槽21内,且定位板处开设有若干供螺栓或螺钉紧固安装的安装孔。

其中底座2处还安装有连接板22,该连接板22贯穿主板311凹槽21放置,且连接板2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底座2左右两侧的iso—fix接头5相连接;其中连接板22上表面与主板311凹槽21的槽内底面相平齐,使得连接板22不会影响主板311放置于主板311凹槽21内且使得连接板22从主板311下方通过;且该定位板、连接板22和底座2的重叠处均开设有相互对应设置、且供螺栓或螺钉紧固安装的安装孔,其中定位板和连接板22处的安装孔为供螺栓或螺钉穿行的通孔2311,底座2处开设的安装孔为与螺栓或螺钉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使得螺栓或螺钉依次穿过定位板和连接板22并螺纹连接于底座2处,使得定位板、连接板22和底座2三者固定连接,这样大大增强了骨架3和底座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其中两块主板311后部还设置有螺纹轴,该螺纹轴贯穿两块主板311设置,且螺纹轴两端分别与位于底座2左右两侧的iso—fix接头5固定连接。其中螺纹轴与iso—fix接头5的固定连接结构为:iso—fix接头5的后部设有连接件3213,该连接件3213处设有供螺纹轴穿行的通孔2311,该螺纹轴端部贯穿通孔2311放置,且在螺纹轴与连接件3213的连接处通过螺母将螺纹轴固定在iso—fix接头5处。用于增强iso—fix接头5和两块主板311的连接,由于主板311连接于底座2处,iso—fix接头5也连接于底座2处,使得也提升了主板311、iso—fix接头5和底座2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提高抗撞击能力。

其中底座2上还盖设有底座上盖23,该底座上盖23前部及后部均开设有开口232,所述两块主板311处的前滑槽3112和后滑槽3111分别穿过开口232放置于底座上盖23外,该开口232的内侧紧贴主板311的表面设置;通过底座上盖23和开口232的设置使得主板311更好的固定在底座2上,增加底座2和主板311之间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抗撞击能力。其中底座上盖23后部设有后上盖附板231,该后上盖附板231套设于后滑槽3111处、且左右两侧开设有与后滑槽3111位置相对、大小形状相匹配的通孔2311,该通孔2311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得后滑动轴322能够穿过后上盖附板231进行滑动,使得后上盖附板231不会影响到后滑动轴322的滑动,该底座上盖23位于移动支架32和固定支架31之间,移动支架32位于底座上盖23上方,在底座2上再盖设一个底座上盖23,第一,使得底座2内的结构不会裸露在外,第二,增设底座上盖23可以对设置于底座2内的装置进行保护和固定。

其中底座上盖23的前部还可以设置有前上盖附板,该前上盖附板套设于前滑槽3112外,且左右两侧开设有与前滑槽3112位置相对、大小形状相匹配的通孔2311,这样可以隐藏主板311前部的结构,对底座2内的装置进行保护和固定。增加美观性的同时增加了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抗撞击能力。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其中移动支架32的前部还设有用于调节移动支架32在固定支架31上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两块主板311前部的若干档位孔3113;与档位孔3113相互配合插接的档位轴44;连接于前滑动轴323处、且用于驱动档位轴44移入或移出档位孔3113的调节器4。该调节器4包括位于两块主板311之间、且连接于前滑动轴323处的把手座41,及通过弹性复位件43连接于把手座41处的角度把手42;该角度把手42处开设有导向斜槽421;档位轴44一端插接于档位孔3113处,另一端贯穿并放置于把手座41,所述档位轴44放置于档位轴凹槽411内的一端设有卡接件441,该卡接件441一端伸入并放置于导向斜槽421内,并在导向斜槽421的驱动下带动档位轴44移入或移出档位孔3113。

既在拉动角度把手42时,导向斜槽421发生位移使得放置在导向斜槽421内的卡接件441移动并带动档位轴44插入后移出档位孔3113。

其中弹性复位件43为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器4壳体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板处。

其中档位孔3113开设于前滑槽3112下方,且沿着前滑槽3112边缘依次排布。

其中弯管321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竖管、横管、及用于过渡连接竖管和横管端部的弧形管,该弧形管的弧长为157~243mm之间,弧度为1.57ad~1.74rad之间;该竖管长度为190~290mm之间、横管长度为90~130mm之间,且该竖管与横管均为直管结构,且竖管与横管两者之间成92°~95°设置。

其中主板311为l型结构,该主板311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横板和竖板,该横板长度为337mm~377mm之间,竖板高度为200~280mm之间。

其中后滑槽3111为弧形滑槽,该后滑槽3111弧长为58mm~98mm之间、弧度为0.24ard~0.35ard之间;该后滑槽3111弧长最高点距离底座2的底面为220mm~260mm之间,弧长最低点距离下底座2的底面为160mm~200mm之间;

前滑槽3112为该前滑槽3112弧长为58mm~98mm之间、弧度为0.24ard~0.35ard之间;该前滑槽3112弧长最高点距离底座2的底面为65mm~105mm之间、弧长最高点距离底座2的底面为50mm~90mm之间;

后滑槽3111与前滑槽3112最近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25mm~200mm之间。

其中前滑槽3112边缘与主板311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100mm之间,所述后滑槽3111边缘与主板311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100mm之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