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发射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343发布日期:2020-01-07 07:5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发射导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导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不断提倡,不消耗汽油、不产生尾气的新能源汽车得到不断研发和投入使用,而电动汽车由于其动力源的可再生性及排放污染小的优势,已经逐渐得到普及。

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必须确保电源的不间断供应,而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逐渐有人提出了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即将多段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埋置于车辆行驶的道路下方,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通过道路下方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实时向电动汽车传输能量。

但是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由于道路长期被车辆碾压,普通的无线能量发射机构抗压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压力损坏或变形,从而影响无线能量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导轨,利用玻璃钢格栅板构建无线充电线圈的保护结构,在不影响磁场分布的情况下,增加无线充电线圈的抗压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导轨,其关键在于:包括边框(1)、中心板(2)、上面板(3)和下面板(4),所述边框(1)、中心板(2)、上面板(3)和下面板(4)均由玻璃钢格栅板构成,且所述边框(1)和所述中心板(2)夹设在上面板(3)和下面板(4)之间,在所述边框(1)和所述中心板(2)之间预留有用于绕制发射线圈的容纳腔(5),在所述容纳腔(5)中放置发射线圈和发射磁芯。

可选地,所述边框(1)和所述中心板(2)的厚度相同且高于发射线圈的厚度,在发射线圈与上面板(3)之间预留有空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边框(1)是通过一块方框形的玻璃钢格栅板一体成型而得。

可选地,所述边框(1)是通过四块玻璃钢格栅条拼接而得。

可选地,所述上面板(3)和所述下面板(4)呈长方形。

可选地,在所述发射线圈上、下对应的玻璃钢格栅板中浇注有密封橡胶(6),这样发射线圈和玻璃钢结构件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加便于安装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耐腐蚀,且不对磁场产生影响,抗压性能强,能够有效应用于地面埋设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边框和中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图1中上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浇注密封橡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导轨,包括边框1、中心板2、上面板3和下面板4,所述边框1、中心板2、上面板3和下面板4均由玻璃钢格栅板构成,且所述边框1和所述中心板2夹设在上面板3和下面板4之间,在所述边框1和所述中心板2之间预留有用于绕制发射线圈的容纳腔5,在所述容纳腔5中放置发射线圈和发射磁芯。

通过图2和图3可以看出,边框1呈矩形框状结构,中心板2呈长方形结构,边框1与中心板2构成回字形的容纳腔5,上面板3和下面板4呈长方形,边框1可以通过玻璃钢格栅板材料一体成型而得,也可以通过四块玻璃钢格栅条按照四条边拼接而成,为了避免上面板3接触发射线圈并对其产生挤压,所述边框1和所述中心板2的厚度相同且高于发射线圈的厚度,在发射线圈与上面板3之间预留有空气间隙。

通过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发射线圈在固定架中稳定,在所述发射线圈上、下对应的玻璃钢格栅板中浇注有密封橡胶6。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玻璃钢材料构成发射线圈的容纳腔,针对地埋式应用场景,可以在不影响发射线圈磁场分布的情况下,大大增加发射导轨的抗压能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性、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