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7199发布日期:2019-10-09 00:05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交通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不断增多,在一些崎岖的盘山路或只能单向行驶一台车辆的小路上,车辆调头非常困难,两车相遇且无处可以调头时,一台车只能原路倒车回去,给驾驶技术不太熟练的人带来困难。在城市小区道路末端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包括四个相互平行的立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两个连接杆和一个千斤顶;

四个立柱分别对应车辆的四角位置设置,每个立柱下端面设有开口,所述立柱内部设有气缸组件和万向轮,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缸体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缸体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万向轮连接,所述缸体带动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运动使万向轮从所述开口伸出至立柱外;

两个横杆分别为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两个横杆上均设有与车辆轮胎相适配的限位槽以及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限位槽相互连接;两个固定杆分别为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位于车辆车头位置的两个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位于车辆车尾位置的两个立柱上;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车辆一侧边的两个立柱锁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车辆另一侧边的两个立柱锁紧连接;

所述千斤顶设置在车辆下方且对应车辆重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千斤顶和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千斤顶和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顶端安装有与车辆底面接触的金属转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杆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第二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上均设有可转动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与立柱的截面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沿立柱轴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位于插孔内,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位于插孔外且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距离为10-20cm。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上表面一体成型一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除了凸起部分的其他部分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在车辆的四角位置对应设置立柱,立柱配合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横杆和固定杆分别与立柱连接,实现相互牵制,为车辆在千斤顶上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支持,并且在安装过程中立柱上的万向轮是收缩在立柱内部的,当安装完成后才将万向轮向下伸出再配合千斤顶上的金属转盘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未伸出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立柱未伸出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伸出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立柱伸出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立柱;11、开口;12、气缸组件;121、缸体;122、伸缩杆;13、万向轮;

2、横杆;21、第一横杆;22、第二横杆;23、限位槽;24、倾斜部;

3、固定杆;31、第一固定杆;32、第二固定杆;

4、连接杆;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

5、千斤顶;51、金属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包括四个相互平行的立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两个连接杆和一个千斤顶;

四个立柱分别对应车辆的四角位置设置,每个立柱下端面设有开口,所述立柱内部设有气缸组件和万向轮,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缸体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缸体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万向轮连接,所述缸体带动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运动使万向轮从所述开口伸出至立柱外;

两个横杆分别为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两个横杆上均设有与车辆轮胎相适配的限位槽以及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限位槽相互连接;两个固定杆分别为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位于车辆车头位置的两个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位于车辆车尾位置的两个立柱上;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车辆一侧边的两个立柱锁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车辆另一侧边的两个立柱锁紧连接;

所述千斤顶设置在车辆下方且对应车辆重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千斤顶和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千斤顶和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顶端安装有与车辆底面接触的金属转盘。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在车辆的四角位置对应设置立柱,立柱配合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横杆和固定杆分别与立柱连接,实现相互牵制,为车辆在千斤顶上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支持,并且在安装过程中立柱上的万向轮是收缩在立柱内部的,当安装完成后才将万向轮向下伸出再配合千斤顶上的金属转盘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先将千斤顶、立柱、横杆、固定杆和连接杆对应车辆位置放置,由于千斤顶与车辆底盘接触面一般较小,在掉头过程中,车辆容易摇晃,导致车辆偏移掉落,易发生车辆碰撞或车辆底盘刮擦。因此先通过千斤顶将车辆稍微抬起一点,先不要转动车辆,将横杆上的限位槽移动至车轮下方,使车轮限在该限位槽内,倾斜部的作用是使车轮更容易进入该限位槽内。而后,通过立柱配合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横杆和固定杆分别与立柱连接,实现相互牵制,形成稳定结构。接着,同时驱动缸体,使得万向轮向下伸出再配合千斤顶上的金属转盘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杆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第二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上均设有可转动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与立柱的截面直径相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结构拆装方便且通过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第二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使其具有锁紧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沿立柱轴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位于插孔内,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位于插孔外且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距离为10-20cm。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用于支撑横杆上的重量,横杆抵靠在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上表面,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上表面一体成型一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的凸起。

由上述描述可知,凸起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横杆的偏移,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除了凸起部分的其他部分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滑纹进一步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包括四个相互平行的立柱1、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2、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3、两个连接杆4和一个千斤顶5;

四个立柱1分别对应车辆的四角位置设置,每个立柱1下端面设有开口11,所述立柱1内部设有气缸组件12和万向轮13,所述气缸组件12包括缸体121和伸缩杆122,所述伸缩杆122的一端与缸体121连接,所述伸缩杆122的另一端与万向轮13连接,所述缸体121带动伸缩杆122沿竖直方向运动使万向轮13从所述开口11伸出至立柱1外;

两个横杆2分别为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两个横杆2上均设有与车辆轮胎相适配的限位槽23以及倾斜部24;所述倾斜部24与限位槽23相互连接;两个固定杆3分别为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两个连接杆4分别为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

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位于车辆车头位置的两个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杆22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位于车辆车尾位置的两个立柱上;

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车辆一侧边的两个立柱锁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车辆另一侧边的两个立柱锁紧连接;

所述千斤顶5设置在车辆下方且对应车辆重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与千斤顶5和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与千斤顶5和所述第二横杆2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5的顶端安装有与车辆底面接触的金属转盘51。

所述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杆31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第二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上均设有可转动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与立柱的截面直径相适配。上述结构拆装方便且通过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第二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使其具有锁紧功能。

所述立柱1上设有沿立柱轴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位于插孔内,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位于插孔外且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距离为10-20cm,优选为15cm。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用于支撑横杆上的重量,横杆抵靠在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上表面,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当然,上述的插孔是一个盲孔,在本方案中也可以设计成通孔,一个贯穿的孔,此时插销的两端均在孔外,使用两端作为横杆的抵靠处,支撑面加大,更加稳定。

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的上表面一体成型一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的凸起。凸起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横杆的偏移,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当然,本方案也不局限于只有锯齿形的,如勾状也行。所述插销突出插孔部分除了凸起部分的其他部分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进一步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在车辆的四角位置对应设置立柱,立柱配合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杆,横杆和固定杆分别与立柱连接,实现相互牵制,为车辆在千斤顶上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支持,并且在安装过程中立柱上的万向轮是收缩在立柱内部的,当安装完成后才将万向轮向下伸出再配合千斤顶上的金属转盘实现车辆原地掉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9月06日 23:16
    有千斤顶掉头生产厂联系电话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