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528发布日期:2019-12-31 14:1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已经慢慢的走进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越来越多的用电器被逐渐研发,而在现有用电器中,含有移动电源的用电器占用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含移动电源的用电器使用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电能的储备及获取,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电能储备方面人们在不断的寻找新型储电物质,以增加电能的储备,而在电能的获取方面人们创造了充电桩可进行移动电源的电能补充,但是,在充电桩使用过程中,充电桩预留充电枪嵌插处内部结构密闭性不好,充电枪在给电动汽车充电后,充电枪口附近由于于天气或特殊环境原因可能携带部分水分,充电桩内部对充电枪口不能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保证充电枪口的干燥,现有新型多功能充电桩难以进行简单固定的同时对充电枪口进行干燥,残留水分进入充电枪会影响充电枪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充电桩,解决了现有新型多功能充电桩难以进行简单固定的同时对充电枪口进行干燥,残留水分进入充电枪会影响充电枪使用的问题,达到了对放置回充电桩的充电枪简单固定干燥,实用性高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充电桩,包括信息交互箱、显示面板、充电桩一体壳、led照明灯、刷卡板、充电枪、充电线、置线架和固定干燥装置,所述信息交互箱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充电桩一体壳上,所述显示面板外表面与信息交互箱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接,所述充电桩一体壳内嵌入安装有led照明灯,所述led照明灯位于刷卡板上方,所述刷卡板外表面与信息交互箱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干燥装置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充电桩一体壳上,所述固定干燥装置与充电枪相嵌套并紧密贴合,所述充电枪底端与充电线顶端相连接并且采用电连接,所述充电线底面与置线架顶面相贴合,所述置线架右侧与充电桩一体壳左侧通过粘剂相粘接,所述固定干燥装置包括配套凹槽、内壳、置剂阁、第一干燥槽、长杆、卷弹簧、密封圈、第二干燥槽、水平板、推压块和弹簧,所述配套凹槽顶面与内壳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接,所述内壳上嵌入安装有第一干燥槽,所述置剂阁设于第一干燥槽内部并且间距相同,所述第一干燥槽位于长杆上方并且相互平行,所述长杆底端嵌入安装有卷弹簧,所述密封圈外表面与内壳内表面相嵌套,所述第二干燥槽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内壳上,所述水平板左侧与内壳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接,所述推压块底端与弹簧顶端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置剂阁包括固定中空板、滑动板、硬杆、间距板,所述固定中空板底面与间距板顶面通过粘剂相粘接,所述固定中空板内嵌入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右侧与硬杆左侧相焊接,所述间距板上表面与内壳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内实环、弹性外环,所述密封内实环外表面与弹性外环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弹性外环外表面与内壳内表面紧密嵌套。

进一步的,所述间距板共设有12个,并且两个间距板间均采用硬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交互箱与固定干燥装置间的安装距离固定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线半径为2.5cm。

进一步的,所述硬杆为圆柱体结构,并且其表面光滑易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间距板为塑料制成,具有质量轻、硬度较大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材质为弹簧钢材料,弹性势能优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新型多功能充电桩难以进行简单固定的同时对充电枪口进行干燥,残留水分进入充电枪会影响充电枪使用的问题,通过在充电桩内部设置了固定干燥装置,在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枪插入固定干燥装置内,插入时,推压块被挤压推动上移,此时充电枪在卷弹簧、弹簧有限的弹性形变能够实现简单固定,在第一干燥槽、第二干燥槽内的置剂阁间可放置包装好的干燥剂,达到了对放置回充电桩的充电枪简单固定干燥,实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剂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信息交互箱-1、显示面板-2、充电桩一体壳-3、led照明灯-4、刷卡板-5、固定干燥装置-6、充电枪-7、充电线-8、置线架-9、配套凹槽-601、内壳-602、置剂阁-603、第一干燥槽-604、长杆-605、卷弹簧-606、密封圈-607、第二干燥槽-608、水平板-609、推压块-610、弹簧-611、固定中空板-6031、滑动板-6032、硬杆-6033、间距板-6034、密封内实环-6071、弹性外环-60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充电桩:包括信息交互箱1、显示面板2、充电桩一体壳3、led照明灯4、刷卡板5、充电枪7、充电线8、置线架9和固定干燥装置6,信息交互箱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充电桩一体壳3上,显示面板2外表面与信息交互箱1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接,充电桩一体壳3内嵌入安装有led照明灯4,led照明灯4位于刷卡板5上方,刷卡板5外表面与信息交互箱1内表面相贴合,固定干燥装置6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充电桩一体壳3上,固定干燥装置6与充电枪7相嵌套并紧密贴合,充电枪7底端与充电线8顶端相连接并且采用电连接,充电线8底面与置线架9顶面相贴合,置线架9右侧与充电桩一体壳3左侧通过粘剂相粘接,固定干燥装置6包括配套凹槽601、内壳602、置剂阁603、第一干燥槽604、长杆605、卷弹簧606、密封圈607、第二干燥槽608、水平板609、推压块610和弹簧611,配套凹槽601顶面与内壳602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接,内壳602上嵌入安装有第一干燥槽604,置剂阁603设于第一干燥槽604内部并且间距相同,第一干燥槽604位于长杆605上方并且相互平行,长杆605底端嵌入安装有卷弹簧606,密封圈607外表面与内壳602内表面相嵌套,第二干燥槽608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内壳602上,水平板609左侧与内壳602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接,推压块610底端与弹簧611顶端弹性连接。

其中,所述置剂阁603包括固定中空板6031、滑动板6032、硬杆6033和间距板6034,所述固定中空板6031底面与间距板6034顶面通过粘剂相粘接,所述固定中空板6031内嵌入安装有滑动板6032,所述滑动板6032右侧与硬杆6033左侧相焊接,所述间距板6034上表面与内壳602内表面通过粘剂相粘合,结构组成有利于对干燥剂的固定。

其中,所述密封圈607包括密封内实环6071、弹性外环6072,所述密封内实环6071外表面与弹性外环6072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弹性外环6072外表面与内壳602内表面紧密嵌套,有利于增强固定干燥装置6右侧与充电桩内部连通处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间距板6034共设有12个,并且两个间距板6034间均采用硬杆6033相连接,干燥剂可放置多个,增强固定干燥装置6的干燥效果。

其中,所述信息交互箱1与固定干燥装置6间安装距离固定不变。

其中,所述充电线8半径为2.5cm,传输电力效果较好。

其中,所述硬杆6033为圆柱体结构,并且其表面光滑,有利于其滑动。

其中,所述间距板6034为塑料制成,具有质量轻、硬度较大优点。

其中,所述弹簧611材质为弹簧钢材料,弹性势能优良。

本专利所述的弹簧611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所述硬杆6033,是一种铝合金制成的杆件,其质量较轻,成本较低。

工作原理:本充电桩安装在指定充电站内,其内部充电线8与地面交流电网相接通,通过信息交互箱1实现开启或关闭对车载电源电池组进行充电,在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枪7插入固定干燥装置6内,推压块610上设置有尖块,有利于充电枪7插入或拔出对弹簧611的压缩,插入时,推压块610被挤压推动上移,长杆605围绕着卷弹簧606出现一定角度的转动,此时充电枪7在卷弹簧606、弹簧611有限的弹性形变实现简单固定,在第一干燥槽604、第二干燥槽608内的置剂阁603间可放置包装好的干燥剂,利用滑动板6032在固定中空板6031内限定有限的移动距离进行固定,且第一干燥槽604右侧均有孔洞与固定干燥装置6内部整体空间形成接通密闭状态,其中密封圈607安装在结构右侧,有利于密闭条件的形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