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顶舱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534发布日期:2020-01-24 12:2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顶舱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汽车顶舱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汽车顶舱盖通常为弹簧压紧式舱盖,存在开启力较大,顶舱盖机构可见,影响美观性,顶舱盖高出车顶本体较多,导致风阻及噪声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汽车顶舱盖系统,解决了一般汽车车顶逃生舱盖高于车顶引起的风阻大、噪声大的问题,解决了一般汽车车顶逃生舱盖开启力大的问题,解决了一般汽车车顶逃生舱盖内部机构裸露,内饰效果不美观的问题,解决了内部零件异响问题,解决了系统轻微晃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新型汽车顶舱盖系统,该系统包括舱口上框1、舱口下框2、锁板3、锁孔螺母4、顶舱盖外板5、顶舱盖内板6、锁销7、密封条8、缓冲块9、拉环10、导向机构11和降噪泡沫12;所述的锁板3固定在顶盖舱口的翻边梁上;所述的舱口上框1压紧顶舱盖外板5并与顶盖外板通过涂胶方式粘接固定;所述的舱口下框2与舱口上框1搭接处沿四周均匀涂胶,并压紧内饰顶棚护板,并通过锁孔螺母4与锁板3与舱口上框1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舱口框结构;所述的锁销7穿过导向机构11,并同降噪泡沫12固定在顶舱盖内板6上;所述的顶舱盖内板6和顶舱盖外板5通过涂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拉环10与锁销7通过多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的顶舱盖外板5的密封条安装面粘接有密封条8;所述的顶舱盖内板6和顶舱盖外板5粘接后四周形成的凹槽内粘接有缓冲块9。

所述的顶舱盖外板5和顶舱盖内板6均采用碳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顶舱盖外表面与车顶盖外表面高度一致,外观美观且对于减小风阻和风噪都有利;同时,将开启及锁止机构件封闭起来,顶舱盖内表面可与内饰同色,提高了车内美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拉环实现开启及锁止功能,减小了开启力和锁止力,降低了开启和锁止难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舱口上下框将内饰与顶盖舱口装饰保护起来,既美观又避免人员通过舱口时对周边零件磨损;

4)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内部操纵机构间非金属导向机构及非金属垫片以及降噪泡沫等,降低内部零件异响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x”型布置锁销,解决系统晃动问题;通过顶舱盖内、外板采用碳纤维材料提升系统轻量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顶舱盖系统锁止密封状态示意图;

图2是顶舱盖总成开启示意图;

图3是顶舱盖取下状态示意图。

图中:1、舱口上框;2、舱口下框;3、锁板;4、锁孔螺母;5、顶舱盖外板;6、顶舱盖内板;7、锁销;8、密封条;9、缓冲块;10、拉环;11、导向机构;12、降噪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汽车顶舱盖系统,顶舱盖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舱口上框1、舱口下框2、锁板3(带焊接螺母)、锁孔螺母4、顶舱盖外板5、顶舱盖内板6、锁销7、密封条8、缓冲块9、拉环10、导向机构11、降噪泡沫12。

所述的锁板3固定在顶盖舱口翻边梁上;所述的舱口上框1与舱口下框2分别从车外和车内安装,舱口上框1压紧顶盖外板并与顶盖外板通过涂胶方式粘接固定,舱口下框2与舱口上框1搭接处沿四周均匀涂胶,并压紧内饰顶棚护板,通过锁孔螺母4与锁板3最终与舱口上框1连接固定,从而形成完整的舱口框结构;将锁销7穿过导向机构11,(导向机构11可以采用一种为了固定锁销伸缩方向的带过孔的定位块)连同降噪泡沫12固定在顶舱盖内板6(顶舱盖内板6表面造型效果应容易辨别顶舱盖总成前后,防止顶舱盖总成在开启和关闭时前后装反)上,将顶舱盖内板6与顶舱盖外板5在搭接处沿周涂胶粘接在一起,将拉环10与锁销7通过多连杆机构连接起来,沿顶舱盖外板5密封条安装面涂胶,粘接密封条8,沿顶舱盖外板5及顶舱盖内板6粘接后四周所形成的凹槽内,涂胶粘接缓冲块9,形成完整的顶舱盖总成;将顶舱盖总成从车外置于顶舱口内,通过操作两个拉环10使得锁销7沿导向机构11设定方向插入锁孔螺母4内,完成锁止和压紧密封,开启动作与锁止动作方向相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