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003发布日期:2020-04-17 18: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suv、mpv型轿车,车内通常设置有三排座椅,为了使得乘员进出后排座椅较为方便,通常在第二排座椅靠近车门的位置设计有小座椅,小座椅靠背能够向前翻折,且其座垫能够向远离车门的方向翻折,操作较为麻烦,且小座椅安全性能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很多生产厂家对第二排座椅进行了改进,设计的第二排座椅大部分均带有easyentry(易进入)功能,但有的带有易进入功能的座椅结构较为复杂,装配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需对现有的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其能够对座椅后部抬升后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方便后排乘客进出,且操作方便;能够在回位时保证乘员安全,避免碰撞受伤;零部件少,装配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的导轨、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轨,其特征是:还包括前部与所述滑轨的前部转动连接的座垫骨架侧壁板、设在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前端部的限位部、设在所述滑轨前端部的限位构件、通过拉锁与所述限位构件相连的解锁构件;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所述滑轨前端部的限位构件对应或者配合。

进一步,所述解锁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导轨上的拨叉座、下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拨叉座上的v形拨叉、一端与所述拨叉座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v形拨叉中部相连的偏心簧,所述解锁构件还包括中部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的拨片、一端与所述拨片的上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轨相连的拉簧;所述拨片的下端部与所述v形拨叉对应。

进一步,所述限位构件包括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前端部的锁钩、与所述转轴配合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锁钩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拉锁的一端与所述拨片的上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锁钩的下部相连。

进一步,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前端部的限位部为锁销。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

由于座垫骨架侧壁板的前部与滑轨的前部转动连接,座垫骨架侧壁板的前端部设有限位部,滑轨的前端部设有限位构件,座椅后部抬起后座垫骨架侧壁板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滑轨前端部的限位构件配合限位,且限位构件通过拉锁连接有解锁构件,对座椅后部抬升后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方便了后排乘客进出,且操作方便;由于通过拨片与v形拨叉配合的方式实现座椅后部的下降回位,使得座椅运动到指定位置时回位,保证了乘员安全,避免了碰撞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中:1-导轨,2-滑轨,3-座垫骨架侧壁板,4-限位构件,5-解锁构件,6-拉锁;

31-锁销;

41-锁钩,42-扭簧;

51-拨叉座,52-v形拨叉,53-偏心簧,54-拨片,55-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的导轨1、与所述导轨1配合的滑轨2,其特征是:还包括前部与所述滑轨2的前部转动连接的座垫骨架侧壁板3、设在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设在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限位构件4、通过拉锁6与所述限位构件4相连的解锁构件5;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限位构件4对应或者配合。座椅后部抬起后,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滑轨2前端部的限位构件4配合限位。后排乘客需进入时,只需将座椅后部向上抬起,提升至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限位构件4配合限位,即能够实现让位;推动座椅至最前位置,能够实现最大让位。后排乘客进入后,通过解锁构件5能够实现座椅后部下降回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且操作方便。

所述解锁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导轨1上的拨叉座51、下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拨叉座51上的v形拨叉52、一端与所述拨叉座51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v形拨叉52中部相连的偏心簧53,所述解锁构件5还包括中部与所述滑轨2转动连接的拨片54、一端与所述拨片54的上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轨2相连的拉簧55;所述拨片54的下端部与所述v形拨叉12对应。由于v形拨叉12的下部与拨叉座51转动连接,偏心簧53的一端连接拨叉座51、另一端连接v形拨叉52中部;通过拨片54可以实现v形拨叉12的三种状态,一种口部向前倾斜的状态,一种是口部向后倾斜的状态,还有一种是口部竖直向上的状态。

所述限位构件4包括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锁钩41、与所述转轴配合的扭簧42,所述扭簧42的一端固定在锁钩4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轨2上;所述拉锁6的一端与所述拨片54的上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锁钩41的下部相连。

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为锁销31。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锁销31与滑轨2前端部的锁钩41没有配合限位关系,此时整个座椅可以正常前后移动。座椅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拨片54会拨动v形拨叉12的口部向前倾斜;座椅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拨片54会拨动v形拨叉12的口部向后倾斜。

向上提升或抬起座椅后部时,座垫骨架侧壁板3的后部随座椅后部向上提升或抬起,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锁销31先与滑轨2前端部的锁钩41顶部弧面接触,然后继续向上提升或抬起座椅后部,此时锁钩41上部受力向前转动,压缩扭簧42,直至锁销31滑入锁钩41的钩部,扭簧4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锁钩41回位,锁销31被限位在锁钩41中,即对座椅后部抬升后进行了良好限位,使得座椅保持后部保持抬起状态。在座椅后部保持抬起状态之后,向前推动座椅至最前位置,整个座椅即达到最大的避让空间,方便后排乘客进出;此时v形拨叉12处于口部向前倾斜的状态。

回位时,座椅先向后滑动,拨片54随滑轨2向后运动;由于拨片54的中部与滑轨2转动连接,向后滑动到一定位置时,拨片54的下端部会受到v形拨叉12的阻碍,使得拨片54的上部向后转动,带动拉锁6使得锁钩的上部向前运动解锁,此时锁销31脱离锁钩41,如图4所示;座椅后部落下回位到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相对于现有的易进入座椅结构的零部件较少,且装配方便快捷,能够对座椅后部抬升后起到良好的支撑限位作用。仅需向后滑动座椅到指定位置即可实现座椅后部的下降回位,操作方便;且先向后滑动的过程中可提醒乘员脚部避开危险位置,同时在指定位置回位,能够保证乘员安全,避免碰撞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的导轨(1)、与所述导轨(1)配合的滑轨(2),其特征是:还包括前部与所述滑轨(2)的前部转动连接的座垫骨架侧壁板(3)、设在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设在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限位构件(4)、通过拉锁(6)与所述限位构件(4)相连的解锁构件(5);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限位构件(4)对应或者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解锁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导轨(1)上的拨叉座(51)、下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拨叉座(51)上的v形拨叉(52)、一端与所述拨叉座(51)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v形拨叉(52)中部相连的偏心簧(53),所述解锁构件(5)还包括中部与所述滑轨(2)转动连接的拨片(54)、一端与所述拨片(54)的上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滑轨(2)相连的拉簧(55);所述拨片(54)的下端部与所述v形拨叉(52)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构件(4)包括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前端部的锁钩(41)、与所述转轴配合的扭簧(42),所述扭簧(42)的一端固定在锁钩(4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轨(2)上;所述拉锁(6)的一端与所述拨片(54)的上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锁钩(41)的下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3)前端部的限位部为锁销(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进入座椅的锁止及回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的导轨、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轨,其特征是:还包括前部与所述滑轨的前部转动连接的座垫骨架侧壁板、设在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前端部的限位部、设在所述滑轨前端部的限位构件、通过拉锁与所述限位构件相连的解锁构件;所述座垫骨架侧壁板前端部的限位部与所述滑轨前端部的限位构件对应或者配合。其能够对座椅后部抬升后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方便后排乘客进出,且操作方便;能够在回位时保证乘员安全,避免碰撞受伤;且零部件少,装配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双英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