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扶手箱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699发布日期:2020-01-07 07:5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汽车扶手箱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扶手箱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二是能够储存一些物品。目前常用的扶手箱存在的缺点在于,在拿取物品时均需要打开扶手箱盖,放入拿取物品不方便;二是,由于扶手箱仅有一个放置物品的空间,对于一些经常使用且体积较小的物品,放入拿取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扶手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扶手箱内的物品拿取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体、扶手箱盖和滑移箱盖,扶手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物品的储物腔和用于取物的取物口,所述取物口位于所述扶手箱体的一端;扶手箱盖盖合于所述扶手箱体的另一端,用于支撑驾驶员的胳膊;滑移箱盖位于所述扶手箱盖的下方,所述储物腔内设置有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箱盖借助所述滑移组件,滑移到所述扶手箱盖的正下方,露出所述取物口,或者滑出后,盖合所述取物口。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对称分设于所述储物腔相对内壁的左侧滑轨和右侧滑轨,所述左侧滑轨和所述右侧滑轨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卡口,所述滑移箱盖的底面或侧面分别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卡口卡接的卡凸,所述储物腔相对的内壁分别设有用于所述左侧滑轨和所述右侧滑轨滑移的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滑轨和所述右侧滑轨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滑移箱盖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为设置于所述储物腔相对内壁的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的内侧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长条槽,所述左侧滑轨和所述右侧滑轨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长条槽内,并与所述长条槽滑动配合,所述卡口位于所述长条槽外。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箱体相对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扶手箱体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槽横向穿过所述扶手箱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支撑凸台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箱盖包括底板和顺次相连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四周的侧板围成用于储存零碎小物品的储物盒。

进一步地,所述四周的侧板均设有向外翻转的挡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设有所述的汽车扶手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汽车扶手箱,在扶手箱体上设有用于支撑驾驶员胳膊的扶手箱盖和用于拿取物品的取物口,扶手箱盖不需要盖合在取物口上,在取物口上另外设置了具有滑移功能的滑移箱盖,不需要取物时,滑移箱盖盖合在取物口上,当需要取出物品时,将滑移箱盖滑移到扶手箱盖的下方,即可通过取物口将扶手箱内的物品取出。因此,在拿取物品时,无需将扶手箱盖打开,即可拿取物品,放入拿取扶手箱内的物品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滑移箱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汽车扶手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滑移箱盖;11-挡边;12-卡凸;2-滑道;3-扶手箱体;31-支撑凸台;4-扶手箱盖;5-左侧滑轨;6-右侧滑轨;7-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进行说明。所述汽车扶手箱,包括扶手箱体3、扶手箱盖4和滑移箱盖1,扶手箱体3具有用于容纳物品的储物腔和用于取物的取物口,取物口位于扶手箱体3的一端;扶手箱盖4盖合于扶手箱体3的另一端,用于支撑驾驶员的胳膊;滑移箱盖1位于扶手箱盖4的下方,储物腔内设置有滑移组件,滑移箱盖1借助滑移组件,滑移到扶手箱盖4的正下方,露出取物口,或者滑出后,盖合取物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扶手箱体3上设有用于支撑驾驶员胳膊的扶手箱盖4和用于拿取物品的取物口,扶手箱盖4不需要盖合在取物口上,而是在取物口上另外设置了具有滑移功能的滑移箱盖1,不需要取物时,滑移箱盖1盖合在取物口上,当需要取出物品时,将滑移箱盖1滑移到扶手箱盖4的下方,即可通过取物口将扶手箱内的物品取出。因此,在拿取物品时,无需将扶手箱盖4打开,即可拿取物品,放入拿取扶手箱内的物品非常方便。

其中,扶手箱盖4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利用现有技术公开的结构即可,例如,扶手箱盖4可以旋转打开,也可以直接拆下,当放入物品时,对于一些较大的物品,可以打开扶手箱盖4,将物品放入,而平时拿取物品时,只需移动滑移箱盖1即可。扶手箱盖4为支撑胳膊,使得驾驶员在驾驶时能够放松身体,因此,优选地,扶手箱盖4在取物口的后方,也即取物口的位置靠前。

本实施例中,取物口和扶手箱盖分设在扶手箱体的两端,以公认的汽车的前后方位进行界定,取物口位于扶手箱体的前端,扶手箱盖则位于扶手箱体的后端,反之,如果取物口位于扶手箱体的后端,则扶手箱盖位于扶手箱体的前端。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对称分设于所述储物腔相对内壁的左侧滑轨5和右侧滑轨6,左侧滑轨5和右侧滑轨6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卡口7,滑移箱盖1的底面或侧面分别对应设有用于与卡口7卡接的卡凸12,储物腔相对的内壁分别设有用于左侧滑轨5和右侧滑轨6滑移的滑道2。本实施例中,左右滑轨直接与滑移箱盖1的底部卡接,两个滑轨直接放置在滑道2上,通过滑轨与滑道2的滑动配合,实现滑移箱盖1的滑动,其中,可直接将滑移箱盖1连同底部的滑轨拿出或放置到滑道2上,也可以将滑移箱盖1的卡凸12从卡口7中轻轻用力拔出,即可将滑移箱盖1单独的取下,因此,对于滑移箱盖1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可选地,滑移组件为分设于滑移箱盖1底部两侧的滑块,滑道2上设有用于滑块滑动的凹槽。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左侧滑轨5和右侧滑轨6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滑移箱盖1的长度。

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道2为设置于储物腔相对内壁的支撑平台。左右滑轨直接与支撑平台接触,可选地,支撑平台上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开口朝上。

请参阅图2、图4、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平台的内侧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长条槽,左侧滑轨5和右侧滑轨6分别设于对应的长条槽内,并与长条槽滑动配合,卡口7位于长条槽外。本实施例中的方位关系,以储物腔内为内部,两侧的长条槽的开口相对,滑轨插入长条槽内,长条槽对滑轨起到限位的作用。安装时,先将滑轨插入长条槽,然后再将滑移箱盖1底部的卡凸12插入滑轨的卡口7内,通过长条槽的限位,避免滑移箱盖1左右晃动。当需要取出滑移箱盖1时,轻轻用力将滑移箱盖1的卡凸12拔出即可。优选地,滑移箱盖1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请参阅图2、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扶手箱体3相对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扶手箱体3的支撑凸台31,支撑凸台31与支撑平台的位置对应。支撑凸台31位于扶手箱的外侧,可以在安装扶手箱的对应空间内设置相应的结构,用于通过支撑凸台31将扶手箱支撑在对应的安装位上,特别是,由于扶手箱体3的箱壁都比较薄,设置长条槽后,对应处的箱壁由于承受较大的力,会变成薄弱的结构,而在对应的支撑平台外设置支撑凸台31,能够增大支撑平台部位的强度,对滑移箱盖1起到有力的支撑。

参阅图2、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长条槽横向穿过扶手箱体3的侧壁并延伸至支撑凸台31内。由于扶手箱体3内壁设置的支撑平台为节约空间利用,其宽度设置的较窄,因此,设置的长条槽的深度就会更浅,如此左右滑轨插入长条槽的宽度小,会导致支撑不可靠的问题,而通过长条槽的深度延伸到支撑凸台31内,可以制作较宽的滑轨,滑轨插入长条槽的宽度增大,由于滑轨和长条槽接触面增大,因此,提高了滑移箱盖1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2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移箱盖1包括底板和顺次相连在底板四周的侧板,底板和四周的侧板围成用于储存零碎小物品的储物盒。由于零碎的小物品和较大的物品混合放置到同一个储物腔内,小物品不易拿出,因此本实施例中,滑移箱盖1设置为盒体的结构,在滑移箱盖1上放置一些零碎的小物品,而在滑移箱盖1的下方的储物腔内放置较大的物品,实现物品分类存放,双层储物,更利于物品的快速拿取。

请参阅图2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四周的侧板均设有向外翻转的挡边11。挡边11水平向外延伸,能够挡住滑移箱盖1外壁与扶手箱体3内壁之间的缝隙,各部位连接紧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在驾驶室内前排两个座椅之间设有所述的汽车扶手箱。通过滑动滑移箱盖1,方便拿取扶手箱内的物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