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车顶床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9120发布日期:2020-09-01 21:2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车车顶床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车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房车车顶床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房车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互联网时代,房车可停地下车库成为移动办公的必须,基于此用途需要使房车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但总高度不超过2米来满足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人们休息的要求,除了在房车内设置有通过座椅折叠形成的床位之外,还在房车顶部设置有床位,现有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增加休息的人数,但是对于房车顶部的床位来说,通常都需要从房车外攀爬进入到房车顶部内或者直接在扶梯以及固定床,当采用外部攀爬的方式时,不但使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而且便捷性也十分差,很难满足房车内一体化的起居要求,当采用扶梯以及固定床的方式时,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且减少了有效的床位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床位面积大、舒适度高且能够满足房车内一体化起居要求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包括房车顶部的车体内框以及铰接在车体内框上的车体外壳,车体外壳与车体内框围有篷布,车体内框中铺设有作为床位的主床板以及铰接在主床板末端的副床板,车体外壳的前中部与车体内框的前部之间铰接有驱动装置;主床板铺设在车体内框内后使车体内框的尾部形成床体入口,副床板从主床板展开后能够将床体入口封闭形成整张床体结构。

所述车体内框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支撑条,所述主床板和副床板能够通过支撑条进行支撑。

所述车体外壳的后端通过铰链与车体内框的后端进行铰接并能够利用铰链使车体外壳折合或展开。

所述车体外壳的中后部与车体内框的中后部之间铰接有四连杆机构。

所述副床板的面积为主床板的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下。

所述篷布的周边设置有窗口。

所述主床板铰接在车体内框中。

所述主床板固定安装在车体内框中。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设置车体内框、车体外壳以及篷布形成一个车体顶部的临时休息空间,在不增大房车本身结构及总高度的基础上,满足了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尤其是车体内框中铺设主床板以及铰接在主床板末端的副床板,巧妙地利用了副床板的折叠扩大了床位的面积,获得了非常好的舒适度,满足房车内一体化起居要求,另外,床体入口形成在车体内部,也不必再从房车外攀爬进入到房车顶部内,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以及便捷性都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房车车顶床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房车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包括房车顶部的车体内框1以及铰接在车体内框上的车体外壳2,由图可见,车体外壳2的后端通过铰链与车体内框1的后端进行铰接并能够利用铰链使车体外壳2折合或展开,车体外壳2的前中部与车体内框1的前部之间铰接有气压驱动装置8,车体外壳2与车体内框1围有篷布3,车体内框1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支撑条7,车体内框1中铺设有作为床位的主床板4以及铰接在主床板末端的副床板5,主床板4和副床板5能够通过支撑条7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主床板4固定安装在车体内框1中,主床板4铺设在车体内框内后使车体内框的尾部形成床体入口6,副床板5从主床板展开后能够将床体入口封闭形成整张床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说的车体外壳2的中后部与车体内框1的中后部之间铰接有四连杆机构10,由此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副床板5的面积为主床板4的面积的三分之一,篷布3的周边设置有三个窗口9,通过设置窗口,使得透风性非常好。

实施例二: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包括房车顶部的车体内框1以及铰接在车体内框上的车体外壳2,由图可见,车体外壳2的后端通过铰链与车体内框1的后端进行铰接并能够利用铰链使车体外壳2折合或展开,车体外壳2的前中部与车体内框1的前部之间铰接有液压驱动装置8,车体外壳2与车体内框1围有篷布3,车体内框1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支撑条7,车体内框1中铺设有作为床位的主床板4以及铰接在主床板末端的副床板5,主床板4和副床板5能够通过支撑条7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主床板4的头部可以铰接在车体内框1的头部位置,由此可实现主床板的翻转,为后续房车内生活起居中临时改善条件预留操作空间,例如,需要在房车内临时调转一个较大的物体,只要翻动主床板便可扩大临时操作的空间,主床板4铺设在车体内框内后使车体内框的尾部形成床体入口6,副床板5从主床板展开后能够将床体入口封闭形成整张床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说的车体外壳2的中后部与车体内框1的中后部之间铰接有四连杆机构10,由此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副床板5的面积为主床板4的面积的三分之一,篷布3的周边设置有两个窗口9。

另外,移动办公必要的条件是车顶的高度2米以下,地下车库限高2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在车身总高度1.94m,满足商务需求移动办公停地下车库的基础上,该车顶床体结构,能满足3-4人睡觉休息,同时,外形不破坏商务乘用车的美学要求,另外,还具有防风防蚊,防雨水等效果,透过车顶帐篷,看着星星在房车内的高负氧离子的环境下熟睡,提高了人自身免疫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房车顶部的车体内框(1)以及铰接在车体内框上的车体外壳(2),所述车体外壳(2)与车体内框(1)围有篷布(3),所述车体内框(1)中铺设有作为床位的主床板(4)以及铰接在主床板末端的副床板(5),所述车体外壳(2)的前中部与车体内框(1)的前部之间铰接有驱动装置(8);所述主床板(4)铺设在车体内框内后使车体内框的尾部形成床体入口(6),所述副床板(5)从主床板展开后能够将床体入口封闭形成整张床体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框(1)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支撑条(7),所述主床板(4)和副床板(5)能够通过支撑条(7)进行支撑。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外壳(2)的后端通过铰链与车体内框(1)的后端进行铰接并能够利用铰链使车体外壳(2)折合或展开。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外壳(2)的中后部与车体内框(1)的中后部之间铰接有四连杆机构(10)。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床板(5)的面积为主床板(4)的面积的三分之一。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3)的周边设置有窗口(9)。

7.按照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4)铰接在车体内框(1)中。

8.按照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4)固定安装在车体内框(1)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车车顶床体结构。它包括房车顶部的车体内框以及铰接在车体内框上的车体外壳,车体外壳与车体内框围有篷布,车体内框中铺设有作为床位的主床板以及铰接在主床板末端的副床板,车体外壳的前中部与车体内框的前部之间铰接有驱动装置;主床板铺设在车体内框内后使车体内框的尾部形成床体入口,副床板从主床板展开后能够将床体入口封闭形成整张床体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不增大房车本身结构的基础上,满足了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巧妙地利用了副床板的折叠扩大了床位的面积,获得了非常好的舒适度,满足房车内一体化起居要求,另外,不必再从房车外攀爬进入到房车顶部内,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以及便捷性都得到了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江村龙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房车(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