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5450发布日期:2020-06-09 21:4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是适用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



背景技术:

田间管理机械如微耕机、收割机、割草机等等,在田间耕作时,需通过发动机带动轮胎向前移动,以便旋转的耕刀能够向前移动对田地进行耕作、翻土等。

现有的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若是采用一般的橡胶轮的话,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容易将地碾实,不利于作物的根系生长。

同时,采用现有的橡胶轮的话对地的抓地力较小、摩擦力小,在耕作过程中很容易带不动耕刀工作,使得机械停滞不前,影响耕作效率。此时,大部分的做法是加重机械的自重,如在机械上挂置大重量的金属物或者石头等,以增加机械自重进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但是此种方法对操作人员来说非常不可靠,会使得操作人员操作不便,需要使用更大的力才能操作,并且用于加重机械自重的配重物容易发生脱落伤人事件。

在中国专利cn105313586a中公开了一种微耕机轮胎,并具体公开了:轮毂、轮辐、轮辋、铁片,在轮辋的圆周上等距设置若干铁片。该专利使得轮辋与底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减轻了对地的碾压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同时在轮辋上设置铁片,以保证与地面有足够的摩擦力,能够带动耕刀。

然而,上述专利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微耕机由农户家开到田地中工作时,微耕机需要在非田地的陆地上行走一段距离,此时若采用上述专利中的轮胎,会使得微耕机在行走的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如发生铁片插入到较为松软的地里,将会影响微耕机的行走,而当遇到陆地上较多石子或杂物时,又会出现较大颠簸,若是遇见阶梯时,更是需要将机械直接抬起搬运过去,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田间耕作和陆地行走的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在所述轮毂外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径向伸出片状体,在所述片状体的外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塑性圈,所述塑性圈安装在所述片状体外时的外面高度高于所述片状体的外面高度。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轮胎,当在非天地的陆地上行走时,将塑性圈套设在片状体的外面,所述塑性圈就相当于现有的橡胶轮胎,便于在陆地上行走;而当机械下田地中进行耕作时,将塑性圈由片状体上取下,使得片状体直接与田地的地面接触,便于带动机械向前耕作。

为进一步提高机器行走的稳固性,在所述片状体外面设置有向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塑性圈。

为进一步便于拆卸,所述塑性圈由多段弧形的塑性条首尾结合形成。

为进一步提高稳固性,所述片状体为多个且沿所述轮毂圆周均匀设置。

为进一步便于拆卸,在相邻两段塑性条之间有一片状体,在所述片状体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与塑性条连接的部件。

为进一步建议拆卸,相邻两段塑性条之间的片状体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两端突出所述片状体,与所述塑性条的内置骨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置骨架两端伸出所述塑性条,所述内置骨架外径不大于所述连接管内径,可插入到所述连接管内。

优选的,在所述塑性条的内置骨架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片状体方向相同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片状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螺钉与螺母锁定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片状体。

优选的,在所述塑性条的内置骨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与所述塑性条端部连接的竖杆,与所述竖杆连接的横杆,所述竖杆朝轮毂径向,所述横杆朝轮毂周向且可穿过片状体上的连接孔,所述横杆端部形成弯钩避免与所述片状体脱落。

优选的,所述塑性圈为橡胶圈,所述骨架为内置在所述橡胶圈内的金属骨架。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能够适用于在田间耕作时带动耕刀耕作,不会打滑且更加省力;同时也适用于在非田间的陆地上带动整个机械行走,使得机械较为平稳。

且在田间工作时,可将橡胶圈从片状体外沿取下,先将橡胶条的露出田地的一端头取下,在转动轮子,使得橡胶条的另一端头漏出并取下,当在陆地上行走时反之,操作方便不费力。

同时,通过设置的橡胶圈,使得将机械由家里运至田间时更加方便,不会发生较大的抖动、不会卡入松软的泥土内,且便于上下坡和上下台阶。

在田间耕作时,片状体可插入到田间地里,增大抓地力,轻易地带动了耕刀向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的轴测图;

图2为轮毂及片状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3为塑性条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放大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塑性条与片状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塑性条与片状体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轮胎,包括轮毂1,在所述轮毂外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径向伸出片状体2,在所述片状体的外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塑性圈3,所述塑性圈安装在所述片状体外时的外面高度高于所述片状体的外面高度。

其中,在所述轮毂的外圈11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片状体2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其中一种连接方式可采用,连接板a12的板面沿外圈11切向设置且与外圈11焊接,另一个连接板b13的板面沿所述外圈11径向设置且与所述外圈11焊接,也就是说所述连接板a12和连接板b13处于基本垂直的状态,而所述片状体2则同时与所述连接板a12和连接板b13相互垂直焊接,形成所述片状体2的板面沿所述外圈11的轴向设置的状态,所述片状体2、连接板a11和连接板b12共同构成了一个片状体组件,这样的片状体组件为多个且沿所述外圈均匀设置。

而所述塑性圈3为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片状体组件的外部,套设的方式可直接利用塑性圈的弹性,将其使用力套设在其上,并使用力将其拆下。但是这样的方式比较费力且连接不可靠。

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的方式为,将所述塑性圈设置为开口的或分段的。

当将所述塑性圈设置为仅有一个开口的时候,可将塑性圈由开口处增大其内圈尺寸,然后将其套设在所述片状体外之后,再将开口处进行连接。如在开口处连端分别设置连接片,通过螺钉或销钉等方式将两连接片锁定;或者在其中一个片状体2上设置有连接孔,将开口处的连接片与连接孔通过螺钉或销钉锁定,如此一来,还可避免塑性圈在片状体外圈产生滑移。

同时还可在所述片状体2的外面设置有向内凹的凹槽21,所述凹槽的轮廓与所述塑性圈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塑性圈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避免塑性圈在片状体外的位移。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塑性圈由多条弧形的塑性条31组成,如两条、三条、四条、五条或者更多。将每一塑性条首尾结合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塑性圈。且在所述塑性条内内置有一金属骨架32,所述金属骨架为沿所述塑性条弯曲方向设置为长条状,其横截面可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圆环形或其他行传个,被实施例中采用圆形。且金属骨架的两端突出所述塑性条。

在将塑性条安装在轮毂上时,两相邻的塑性条之间留出一个片状体,该片状体上不设置凹槽,但是在该片状体上设置有一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突出所述片状体的板面。当然,可以采用一个连接管22贯穿所述片状体2,也可以直接采用两个连接管分别焊接在所述片状体的两端面。且所述塑性条的金属骨架的外径不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连接时,将所述塑性条的金属骨架的露出部分插入到所述连接管内即可。

当插入时,所述塑性条的一端可快速轻松插入,另一端可利用所述金属骨架的塑性用力插入。此时,所述塑性条的金属骨架优选采用弹簧钢材质。

即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多条塑性条的首尾连接,且每一条塑性条的非端头处的片状体都设置有与所述塑性条内侧面相匹配的凹槽,同时保障安装所述塑性条之后,所述塑性条的外面高于所述片状体的外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田间管理机械包括微耕机、割草机、收粮机等等在田间工作的机器。

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塑性条或塑性圈的材质为橡胶,所述轮毂、连接板a、连接板b以及片状体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

当机器在非田间的陆地上行走时,将所述塑性条安装到所述片状体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塑性圈,可保证在机器在陆地上行走时抖动小、可靠性高、故障少。当在田间进行耕作的时候,首先将露出田地部分的塑性条的端部与所述片状体解脱,再转动所述轮胎,将塑性条的另外的端部露出田地且进行与片状体的解脱。使得塑性条完全脱离所述片状体,此时利用片状体对田地的强有力的作用力,可轻松带动耕刀或其他器械对田地进行耕作。

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所述塑性条31的金属骨架32与所述连接管22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骨架32的端部设置有与片状体方向相同且可贴合的连接板33,在所述片状体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螺钉4和螺栓41可将塑性条与片状体连接。

在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条的一端与片状体的连接方式采用实施例1的连接方式,即将金属骨架插入到连接管内,而塑性条的另一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即将连接板与片状体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

当然,也可将塑性条的两端都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所述塑性条31的金属骨架32与所述连接管22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骨架3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支架34,在所述片状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支架包括34包括与所述金属骨架端部连接的竖杆341,以及与所述竖版连接的横杆342,所述竖杆朝轮毂径向,所述横杆朝轮毂周向。且所述横杆可穿过所述片状体上的连接孔,之后再通过工具将穿过连接孔之后的横杆的末端弯折,使其形成卡扣状卡在所述连接孔处。

而拆卸时,用工具将横杆上的卡勾展平,是的横杆能够从片状体的连接孔中退出。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塑性条其一端可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另一端可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连接方式。当然也可以两端都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