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雪车的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9660发布日期:2020-05-20 03:3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雪车的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雪车悬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油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除雪车是用于扫除积雪的车辆,除雪车由机车推送后借助前端的犁铧除雪器,将积雪推向线路一侧或两侧,车辆的侧面还装有可张开的翼板,以增大除雪面,尤其我国北方冬季普遍降雪,特别是一些高寒地区,降雪期长达5~6个月,积雪给道路、机场及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灾害,甚至造成交通中断,屡屡发生事故,为此在我国北方,冬季除雪是机场、公路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甚至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现在市场中的很多除雪车的底盘采用板簧悬架方式,当遇有地面不平作业时会产生高低颤动现象,造成推雪板及辊刷离开地面,影响除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雪车的悬架系统的结构,降低在不平的地面作业时产生的高低颤动,提高除雪洁净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雪车的悬架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雪车的悬架系统,包括支架一、板簧、固定支架、双颈球头、油气弹簧、支架二、高度传感器,所述支架一安装于车架,所述板簧一端与支架一铰接,所述板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固接,所述双颈球头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油气弹簧两端,所述油气弹簧一端通过所述双颈球头球接于所述固定支架另一端通过所述双颈球头球接于所述支架二,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压板、下压板、下连接板,他们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板簧端部设置于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油气弹簧端部球接,所述油气弹簧还与除雪车的液控系统连接,所述支架二安装于所述车架下端,所述高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车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所述高度传感器与除雪车的电控系统连接,所述高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除雪车车身高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高度传感器检测车辆高度,即检测了负载对车身高度的影响,通过车辆的液压系统朝向油气弹簧中供油,或者将液压油排出,从而调节油气弹簧的长度,即调节了悬架高度,使车身高度不随工作负载的变化而改变,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板簧承主要承受侧向力,油气弹簧主通过其阻尼力抵消车辆震动时的垂直变化载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高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调节油气弹簧的长度,从而使车身高度不随工作负载的变化而改变,保证悬架有合适的行程,而油气弹簧具有非线性变刚度特性,大大提高车辆作业平顺性,解决板簧悬架方式带来的地面不平作业时产生的高低颤动现象,提高除雪洁净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板簧为半段式钢板弹簧。本步的有益效果:半段式钢板弹簧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下端开设有凹槽一,所述下压板上端开设有上凹槽二,所述板簧端部卡接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本步的有益效果:该种设置使得板簧安装更加稳定,从而板簧的减震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车身高度传感器为四连杆光电数字式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车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上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弹簧布置在所述车架正下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

其中,1支架一,2板簧,3固定支架,301上压板,302下压板,303下连接板,304耳板,305凹槽一,306凹槽而,4双颈球头,5油气弹簧,6支架二,7高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具体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除雪车的悬架系统,包括支架一1、板簧2、固定支架3、双颈球头4、油气弹簧5、支架二6、高度传感器7,支架一1安装于车架下端面,板簧2为半段式钢板弹簧且其一端通过卷耳与支架一1用销轴相连,板簧2另一端与车桥一起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压板301、下压板302、下连接板303,他们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板簧2端部设置于上压板301与下压板302之间,上压板下端面开设有凹槽一305,下压板上端面开设有上凹槽二306,板簧端部设置于凹槽一305和凹槽二306中,通过凹槽一305与凹槽二306的卡接实现固定支架对板簧端部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采用的是半段式钢板弹簧,板簧只设置于支架一至固定支架之间,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板簧,本悬架系统中的板簧成本低,进而导致整个悬架系统的成本低,车桥一端设置于下压板302与下连接板303之间,下连接板303朝向板簧2的相反一侧伸出有两块耳板304,该两块耳板304用于安装油气弹簧5,油气弹簧5两端安装的双颈球头4,油气弹簧5一端通过双颈球头4球接于耳板304,油气弹簧5另一端通过双颈球头4球接于支架二6,支架二6安装于车架下端,油气弹簧5还通过管路与除雪车的液控系统连接,高度传感器7安装于车架与固定支架3之间,高度传感器7与除雪车的电控系统连接,高度传感器7用于测量除雪车车身高度,高度传感器7为四连杆光电数字式传感器,高度传感器7实际是通过角度传感实现高度测量,高度传感器7一端固定于车架,另一端固定于上压板301靠近车轮处,当车身高度变化时,车桥与车架的相对高度也变化,角度传感器的角度输入发生变化,传感器的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再将角度变化量换算为高度变化量,从而实现车身高度变化的测量。

本设计方案中,由于油气悬架本身只能承受垂向载荷,故需要有其他的导向机构和承受侧向力的部件配合使用,从而在悬架中设置板簧,将板簧当成导向机构并承受车桥的侧向力,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由油气弹簧承担,从而使车辆具备良好的非线性特性。

为了保证前轮转向时,转向杆系不与悬架系统发生干涉,从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前轮转向角度,应将前悬架油气弹簧布置在车架正下方,对于后桥,后轮转向杆系虽然没有前轮转向杆系复杂,但考虑到前后悬架的一致性以及零件的可替换性,后悬架布置与前悬架一致。

当将该种悬架安装于除雪车的车架时,车轮安装处都相应安装有该种悬架,每个悬架的管路不互通,使悬架之间相互独立,每个油气弹簧通过安装于车架的单独的悬架油缸供油,悬架油缸带有控制充放油的电磁阀,悬架的控制界面由驾驶室内的高度升和降按钮、模式切换开关、确认按钮、复位按钮组成,除模式切换外均为薄膜按键;悬架的当前高度值由高度传感器测量并显示在仪表上,高度升降按钮每按动一次,则电磁阀按照其最小动作脉冲动作一次。

悬架的控制方法同样基于液压调节式控制方式实现,液压调节式通过油泵泵油,向油气弹簧液压缸内补充或排出液压油实现悬架高度调节,充放油量可以通过调节油泵转速和阀开关实现近似的无级调节,从而根据负载调节悬架高度,使车身高度不随工作负载的变化而改变,保证悬架有合适的行程,从而使得车身在大部分工况下保持高度稳定,由于油气弹簧具有非线性变刚度特性,及渐增性的特点,将大大提高车辆作业平顺性,解决板簧悬架方式带来的地面不平作业时产生的高低颤动现象,提高除雪洁净度。

连接、设置、安装、固接等连接方式,可以在已存在的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销连接、键连接,弹性变形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等连接方式,实际生产中,应该在实现连接目的、保证连接效果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条件,选择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