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箱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021发布日期:2020-05-22 22:1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空调箱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调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箱,并且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箱内部有蒸发芯体、暖风芯体、鼓风机、风门模式盘等等零部件构成,在空调箱进行制冷时,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较低,会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然后从箱体内部排出,箱体上连接有用于排水和管部,该管部通过排水管延伸到车外,从而将水排出到车外。

现有的汽车空调箱与排水管基本上都是靠过盈配合进行连接,无任何防错结构,这样随着时间较长,因为整车处于抖动状态,从而使排水管产生运动,从而脱落,造成冷凝水直接排到车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箱,以解决排水管结构容易在振动环境下松动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箱,其中,所述空调箱包括本体部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排水管结构,所述排水管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刚性管部以及容纳所述刚性管部插入的弹性管部,所述弹性管部设置有周向延伸的条形定位孔以及位于入口周缘上的定位缺口,所述刚性管部包括本体管、设置在所述本体管的外周面上的插入所述定位孔的条形凸筋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管的外周面上的插入所述定位缺口的定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缺口为u型槽,所述定位板包括与所述u型槽的底面抵压配合的弧形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筋的顶面为双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筋的顶面在两端通过倾斜平面过渡到所述本体管的外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本体管的内周面通过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缺口和所述定位孔沿周向错开并位于中心轴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管部包括内径较大的第一管部、渐缩的第二管部和及内径较小的第三管部,所述第二管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三管部之间,所述刚性管部插入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管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部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箱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箱,弹性管部与刚性管部之间通过两组配合结构可以防止二者之间产生轴向的及周向的相对位移,避免在空调箱运行振动时排水管的连接管部之间出现松动脱落,避免管部在松动时彼此摩擦碰撞而损坏,延长了排水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空调箱的排水管容易在振动环境下松动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空调箱。

所述车辆与上述空调箱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弹性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弹性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刚性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水管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性管部,2-刚性管部,11-第一管部,12-第二管部,13-第三管部,14-定位孔,15-定位缺口,21-定位板,22-凸筋,23-本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箱,其中,所述空调箱包括本体部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排水管结构,所述排水管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刚性管部2以及容纳所述刚性管部2插入的弹性管部1,所述弹性管部1设置有周向延伸的条形定位孔14以及位于入口周缘上的定位缺口15,所述刚性管部2包括本体管23、设置在所述本体管23的外周面上的插入所述定位孔14的条形凸筋22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管23的外周面上的插入所述定位缺口15的定位板21。

所述排水管结构连接于空调箱的本体部,可以将空调箱工作时产生的水排出。所述排水管结构包括刚性管部2和容纳刚性管部2插入的弹性管部1,刚性管部2可以一体地连接于所述空调箱的本体部。其中,参考图2所示,弹性管部1的端部周缘上设置有定位缺口15,相应的,刚性管部2的本体管2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板21,在刚性管部2插入弹性管部1时,定位板21可以沿轴向地插入定位缺口15中,二者之间的配合可以防止刚性管部2与弹性管部1之间的相对转动;参考图1所示,弹性管部1上设置有周向延伸的条形的定位孔14,相应的,参考图3,本体管2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条形的凸筋22,在刚性管部2与弹性管部1安装到位时,凸筋22插入定位孔14中,凸筋22与定位孔14的配合可以防止刚性管部2相对于弹性管部1轴向地移动,特别的,弹性管部1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允许径向凸出的凸筋22可以在弹性管部1中移动,刚性管部2基本不具有弹性。

所述刚性管部2可以为塑料管、钢管等,所述弹性管部1可由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以上所述结构,可以在周向上和轴向上限制刚性管部2与弹性管部1的相对移动,防止空调箱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导致所述排水管结构发生松动,避免两个管部彼此脱落,避免管部在松动时彼此摩擦、碰撞而损坏。

可选择的,所述定位缺口15为u型槽,所述定位板21包括与所述u型槽的底面抵压配合的弧形侧面。参考图2所示,定位缺口15为u型槽结构,即由两个平面侧面和一个弧形的底面围成,相应的,定位板21朝向定位缺口15的底面的侧面也为弧形,定位板21的弧形侧面与定位缺口15的底面之间的配合为平滑的配合,避免尖角、棱的存在,当空调箱发生振动时,可以避免定位板21与定位缺口15之间出现尖锐结构的碰撞,保护定位缺口15和定位板21不容易损坏。

具体的,所述凸筋22的顶面为双弧形面。凸筋22附着在本体管23的外周面上,因此,其在本体管23的周向上为圆弧形,并且,凸筋22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中,同样存在圆弧形轮廓,即在沿轴向跨过凸筋22时,也需要越过弧形面,该弧形面可以有助于凸筋22沿轴向在弹性管部1中移动时更容易地进入到定位孔14中。

另外,所述凸筋22的顶面在两端通过倾斜平面24过渡到所述本体管23的外周面。参考图3所示,凸筋22的两端通过倾斜平面24过渡到本体管23的外周面上,当刚性管部2相对于弹性管部1周向地转动时,该倾斜平面24可以削弱凸筋22与定位孔14的孔壁之间的碰撞,避免凸筋22存在尖锐结构而损坏定位孔14。

可选择的,所述定位孔14与所述本体管23的内周面通过圆角过渡。定位孔14的孔壁与本体管2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圆角过渡,一方面可以使得凸筋22更容易滑动进入到定位孔14中,另一方面,避免形成尖锐的棱结构,可以保护刚性管部2,特别是凸筋22。

其中,所述定位缺口15和所述定位孔14沿周向错开并位于中心轴线的两侧。对应的,定位板21和凸筋22也位于本体管23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在安装时,可以避免凸筋22和定位板21彼此遮挡,例如,本体管23水平延伸,定位板21可以设置在其上侧,凸筋22位于其下侧,便于定位缺口15与定位板21的对齐。

具体的,所述弹性管部包括内径较大的第一管部11、渐缩的第二管部12和及内径较小的第三管部13,所述第二管部12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部11和所述第三管部13之间,所述刚性管部2插入所述第一管部11和所述第二管部12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弹性管部1包括三段结构,特别是位于中间的第二管部12,其具有渐缩的内径,因此当刚性管部2插入第一管部11和第二管部12时,第二管部12可以逐渐地套紧在本体管23上,实现对本体管23的相对固定,参考图4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管23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管部11的内径。本体管23与第一管部11的内径大致相同,第一管部11也可以套紧在本体管23上。另外,如上所述本体管23插入第二管部12,也就是说,第一管部11的长度小于本体管23的长度。

此外,所述定位孔14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部11上。定位孔14及定位缺口15均位于第一管部11上,第一管部11为内径、外径保持不变的管结构,特别是,在本体管23插入时其基本不发生弹性变化,更方便设置定位孔14和定位缺口15,避免定位孔14和定位缺口15因弹性变形而位置变得不确定,便于定位板21与定位缺口15的相对定位、对齐。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空调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