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969发布日期:2020-05-22 22:1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云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



背景技术:

车载云台用于架设各种车载电子设备,如车载摄像机或车载记录仪等。车载云台一般具有水平旋转和垂直翻转的传动结构,使得车载的车载摄像机或车载记录仪可以在车载云台上做水平旋转和垂直翻转动作,从而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摄像或记录。但现有的车载云台内部一般通过皮带传动,使得车载云台的整体体积大,且皮带传动时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车载电子设备后,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旨在解决现有通过皮带传动的车载云台体积大,产生热量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向下凸设有中空的转动轴,转动轴的顶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其底端插入底座内。底座内设有水平旋转电机和垂直翻转电机,水平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直齿轮,转动轴的底端设有与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直齿轮。

转动轴内转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底端端面设有插孔,垂直翻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面设有插头,插头插入插孔内。第一传动轴的顶端插入支撑座内,其顶端端面设有第一锥齿轮。支撑座的内壁转动设有与第一传动轴垂直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三直齿轮及第四直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支撑座内转动设有与第二传动轴平行的两输出连接轴,两输出连接轴同轴设置,两输出连接轴上设有分别与第三直齿轮和第四直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五直齿轮和第六直齿轮。

优选地,转动轴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底座上。

优选地,第一传动轴的顶端侧壁上设有台阶,台阶通过轴承抵压在转动轴的顶端,第一传动轴的底端侧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圈。

优选地,插头为梅花插头,插孔为梅花插孔。

优选地,插头为六角插头,插孔为内六角插孔。

优选地,插头为十字插头,插孔为十字插孔。

优选地,支撑座内设有支撑板,第二传动轴还转动设置在支撑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体积小,传动产生的热量小,传动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一实施例种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

参照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一实施例种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包括:底座100和转动设置在底座100顶部的支撑座200,车载电子设备设置在支撑座200上。支撑座200的底部向下凸设有中空的转动轴,转动轴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底座100上,其底端插入底座100内。底座100内设有水平旋转电机300和垂直翻转电机400,水平旋转电机300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直齿轮310,转动轴的底端设有与第一直齿轮310啮合传动的第二直齿轮210,水平旋转电机300工作时,通过第一直齿轮310与第二直齿轮210的轮啮合传动,带动支撑座200整体水平旋转,从而也带动支撑座200上的电子设备也水平旋转。

转动轴内转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传动轴500,第一传动轴500的顶端侧壁上设有台阶510,台阶510通过轴承抵压在转动轴的顶端,第一传动轴500的底端侧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卡槽520,卡槽520内设有卡圈,组装时,卡槽520内的卡圈刚好抵接转动轴的底部端面,从而实现将第一传动的轴向限位住。

第一传动轴500的底端端面设有插孔530,垂直翻转电机400的输出轴端面设有插头,插头插入插孔530内,从而实现垂直翻转电机400与第一传动轴500之间的传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插头为梅花插头,插孔530为梅花插孔530。

第一传动轴500的顶端插入支撑座200内,其顶端端面设有第一锥齿轮540,垂直翻转电机400工作时,驱动第一锥齿轮540水平转动。

支撑座200的内壁转动设有与第一传动轴500垂直的第二传动轴220,第二传动轴220上设有第二锥齿轮221、第三直齿轮222及第四直齿轮223,第一锥齿轮540与第二锥齿轮221啮合传动。第一锥齿轮540水平转动时,驱动第二锥齿轮221带动第二传动轴220垂直翻转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减小第二传动轴220的变形,提高传动精度,支撑座200内设有两支撑板230,第二传动轴220还转动设置在两支撑板230上。

支撑座200内转动设有与第二传动轴220平行的两输出连接轴240,两输出连接轴240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两输出连接轴240相对的一端凸出支撑座200侧壁,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两输出连接轴240上设有分别与第三直齿轮222和第四直齿轮223啮合传动的第五直齿轮241和第六直齿轮242。第二传动轴220垂直翻转运动时驱动两输出连接轴240同步进行垂直翻转运动,进而带动电子设备也垂直翻转动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齿轮传动和插头与插孔530配合传动的方式,并通过将第一传动轴500同轴转动设置在转动轴内,使得整体的传动结构简单且紧凑,大大减小了车载云台的整体体积。齿轮之间,以及插头与插孔530之间传动时产生的热量较小,大大减小了热量对电子设备使用性能的影响,且传动精度高。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插头为六角插头,插孔530为内六角插孔530。

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插头还可以为十字插头,插孔530还可以为十字插孔5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向下凸设有中空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其底端插入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内设有水平旋转电机和垂直翻转电机,所述水平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直齿轮;

所述转动轴内转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端面设有插孔,所述垂直翻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面设有插头,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轴的顶端插入所述支撑座内,其顶端端面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座的内壁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垂直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三直齿轮及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支撑座内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的两输出连接轴,两所述输出连接轴同轴设置,两所述输出连接轴上设有分别与第三直齿轮和第四直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五直齿轮和第六直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顶端侧壁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通过轴承抵压在所述转动轴的顶端,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侧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卡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梅花插头,所述插孔为梅花插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六角插头,所述插孔为内六角插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其特征在于,或者所述插头为十字插头,所述插孔为十字插孔。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内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传动轴还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式传动的车载云台,支撑座的底部向下凸设有中空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底端插入底座内。底座内设有水平旋转电机和垂直翻转电机,水平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直齿轮,转动轴的底端设有第二直齿轮。转动轴内转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底端端面设有插孔,垂直翻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面设有插头,插头插入插孔内。第一传动轴的顶端插入支撑座内,其顶端端面设有第一锥齿轮。支撑座的内壁转动设有与第一传动轴垂直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三直齿轮及第四直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体体积小,传动产生的热量小,传动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智创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