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7249发布日期:2020-06-26 20: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也逐步由有内胎向无内胎升级转型,长途高速行驶对无内胎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由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由于负荷及速度等条件下胎圈部位快速的频繁的应力、应变做功生热,常常出现子口外裂和磨子口等早期疲劳失效问题。子口外裂破坏点常出现在钢丝胎体反包端点附近。近年来国内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用钢丝胎圈包布稳固钢丝胎体在负载行驶时的钢丝胎体反包端点的大应力、应变以保护其胎体反包端点分散应力的技术也有很大进步,但钢丝胎体反包端点的应力集中、大应变或保护措施还未得到彻底的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包括钢丝胎体、胎圈钢丝包布、第一尼龙胎圈包布、第二尼龙胎圈包布、子口耐磨胶、钢丝圈、内衬层、第一三角填充胶芯、第二三角填充胶芯,所述第一三角填充胶芯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紧密贴合在钢丝圈上,钢丝圈的底部设置有钢丝胎体,所述钢丝胎体的下方依次紧密贴合有胎圈钢丝包布、第一尼龙胎圈包布、第二尼龙胎圈包布、内衬层和子口耐磨胶,所述第一三角填充胶芯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的外侧设置有钢丝胎体,所述内衬层的内部设置有胎圈钢丝包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尼龙胎圈包布和第二尼龙胎圈包布包覆于胎圈钢丝包布的外侧,所述第二尼龙胎圈包布比第一尼龙胎圈包布的外端点高10mm-20mm,所述第一尼龙胎圈包布比钢丝胎体的反包外端点高15mm-30mm,所述钢丝胎体的反包外端点比胎圈钢丝包布的外端点高10mm-2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尼龙胎圈包布与胎圈钢丝包布之间设置有隔离厚胶片;所述内衬层的内部加贴有胶片包覆于胎圈钢丝包布的两个端点。

优选的,所述三角填充胶芯外侧设置有钢丝胎体的反包帘布。

优选的,所述钢丝胎体的反包外端点与第一尼龙胎圈包布之间通过隔离胶片进行隔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两层尼龙胎圈包布的高度高于钢丝胎体反包端点,可以抑制钢丝胎体反包端点当轮胎在负载行驶下的变形时带来的应力应变过大,减少钢丝胎体反包端点的应变能,减少生热,有效的防止钢丝胎体反包端点与胶料之间的发生早期粘合疲劳破坏。

2、在钢丝圈和轮辋之间增加两层尼龙胎圈包布,让钢丝胎体被钢丝圈牢固的夹在轮辋上,减小轮胎在负载行驶下的变形带来的钢丝胎体端点的应力应变产生的应变能,从而胎圈生热也小,减少胎圈子口外裂。

3、两层尼龙胎圈包布覆盖于钢丝胎圈包布和钢丝胎体的反包部分,在钢丝部件与轮辋之间有刚性过渡,保护钢丝部件不被轮辋硬磨损而带来磨子口等损坏现象,提高轮胎的行驶里程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的隔离厚胶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的反包帘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的隔离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胎体、2胎圈钢丝包布、3第一尼龙胎圈包布、4第二尼龙胎圈包布、5子口耐磨胶、6钢丝圈、7内衬层、8第一三角填充胶芯、9第二三角填充胶芯、10隔离厚胶片、11胶片、12反包帘布、13隔离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包括钢丝胎体1、胎圈钢丝包布2、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子口耐磨胶5、钢丝圈6、内衬层7、第一三角填充胶芯8、第二三角填充胶芯9,第一三角填充胶芯8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9紧密贴合在钢丝圈6上,钢丝圈6的底部设置有钢丝胎体1,钢丝胎体1的下方依次紧密贴合有胎圈钢丝包布2、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内衬层7和子口耐磨胶5,第一三角填充胶芯8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9的外侧设置有钢丝胎体1,内衬层7的内部设置有胎圈钢丝包布2,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和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包覆于胎圈钢丝包布2的外侧,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比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的外端点高10mm-20mm,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比钢丝胎体1的反包外端点高15mm-30mm,钢丝胎体1的反包外端点比胎圈钢丝包布2的外端点高10mm-20mm,由于两层尼龙胎圈包布的高度高于钢丝胎体1反包端点,可以抑制钢丝胎体1反包端点,当轮胎在负载行驶下的变形时带来的应力应变过大,减少钢丝胎体1反包端点的应变能,减少生热,有效的防止钢丝胎体1反包端点与胶料之间的发生早期粘合疲劳破坏,在钢丝圈6和轮辋之间增加两层尼龙胎圈包布,让钢丝胎体1被钢丝圈6牢固的夹在轮辋上,减小轮胎在负载行驶下的变形带来的钢丝胎体1端点的应力应变产生的应变能,从而胎圈生热也小,减少胎圈子口外裂,两层尼龙胎圈包布覆盖于胎圈钢丝包布2和钢丝胎体1的反包部分,在钢丝部件与轮辋之间有刚性过渡,保护钢丝部件不被轮辋硬磨损而带来磨子口等损坏现象,提高轮胎的行驶里程寿命。

实施例2

参照图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与胎圈钢丝包布2之间设置有隔离厚胶片10,内衬层7的内部加贴有胶片11包覆于胎圈钢丝包布2的两个端点,三角填充胶芯8外侧设置有钢丝胎体1的反包帘布12,钢丝胎体1的反包外端点与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之间通过隔离胶片13进行隔开,隔离厚胶片10、胶片11和隔离胶片13的设置加强了轮胎胎圈内部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层与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减小了轮胎内部应力的产生,避免轮胎在长时间行驶的情况下,从内部产生热量,造成轮胎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包括钢丝胎体(1)、胎圈钢丝包布(2)、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子口耐磨胶(5)、钢丝圈(6)、内衬层(7)、第一三角填充胶芯(8)、第二三角填充胶芯(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填充胶芯(8)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9)紧密贴合在钢丝圈(6)上,钢丝圈(6)的底部设置有钢丝胎体(1),所述钢丝胎体(1)的下方依次紧密贴合有胎圈钢丝包布(2)、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内衬层(7)和子口耐磨胶(5),所述第一三角填充胶芯(8)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9)的外侧设置有钢丝胎体(1),所述内衬层(7)的内部设置有胎圈钢丝包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和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包覆于胎圈钢丝包布(2)的外侧,所述第二尼龙胎圈包布(4)比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的外端点高10mm-20mm,所述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比钢丝胎体(1)的反包外端点高15mm-30mm,所述钢丝胎体(1)的反包外端点比胎圈钢丝包布(2)的外端点高10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与胎圈钢丝包布(2)之间设置有隔离厚胶片(10),所述内衬层(7)的内部加贴有胶片(11)包覆于胎圈钢丝包布(2)的两个端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填充胶芯(8)外侧设置有钢丝胎体(1)的反包帘布(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胎体(1)的反包外端点与第一尼龙胎圈包布(3)之间通过隔离胶片(13)进行隔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胎圈新型结构,包括钢丝胎体、胎圈钢丝包布、第一尼龙胎圈包布、第二尼龙胎圈包布、子口耐磨胶、钢丝圈、内衬层、第一三角填充胶芯、第二三角填充胶芯,第一三角填充胶芯和第二三角填充胶芯紧密贴合在钢丝圈上,钢丝圈的底部设置有钢丝胎体,钢丝胎体的下方依次紧密贴合有胎圈钢丝包布、第一尼龙胎圈包布、第二尼龙胎圈包布、内衬层和子口耐磨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轮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应变能过大生热高,导致钢丝反包端点与胶料之间的粘合性能出现疲劳失效的问题;同时,胎圈钢丝部件与轮辋之间增加两层尼龙布保护,提高了轮胎的耐久寿命,为轮胎安全性能提供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朱典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奥莱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