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574发布日期:2020-07-07 13:5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社会上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以便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这些汽车不需要加油但是需要充电,为了保证车辆的续航,需要在城市中建设许多的新能源充电装置来给需要充电的车辆充电。

传统的新能源充电装置通过充电枪与车连接将充电装置中的电力充到车的蓄电池中,从而为车的行进提供动力,在充电时充电枪的电线需要很长才能满座充电时充电枪能够插到车子的充电插孔中,在不使用时电源线会裸露在外,长时间的风吹雨晒会使电线损坏,另外现有的收线装置都是将电源线卷在卷辊上,由于电源线中的导电金属丝反复弯折会断,这样多次的收卷可能会使金属丝断开,造成充电枪的失灵,因此,需要能够收线防止充电电源线断开的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包括配电控制箱,所述配电控制箱中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电性连接有充电电源线,所述配电控制箱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充电电源线远离蓄电池的一端贯穿出线孔并延伸至配电控制箱的外侧,位于配电控制箱外侧的所述充电电源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枪,位于配电控制箱中的所述出线孔处设置有收线装置,所述配电控制箱设置有电源线整理装置,位于电源线整理装置下方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一侧侧壁设置有电源线放置台。

优选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屏,位于显示屏上方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侧壁上设置有遮雨棚,位于遮雨棚下方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配电控制箱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检修门,位于检修门左右两侧相邻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顶壁上设置有广告灯箱。

优选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配电控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位于第一转动辊下方的所述配电控制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辊,所述充电电源线设置于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整理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机座上,所述电机机座与配电控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远离第一蜗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底端和第二蜗杆的顶端焊接为一整体,并贯穿电机机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电机机座上,所述第二蜗杆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通过转轴和配电控制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蜗轮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配电控制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中插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上开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摇把远离第二蜗轮的一端设置于条形通槽中且与条形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摆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充电电源线设置于套环中。

优选的,所述推杆与摆动杆的中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条形通槽的长度大于摇把转动一圈形成的圆的直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收线装置的设置,在需要使用完充电枪时,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辊转动,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将充电电源线夹在之间,并通过摩擦力将充电电源线从配电控制箱的外部拉入到配电控制箱的内部中,实现自动收线的目的,防止充电电源线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导致的充电电源线的毁坏,影响充电枪的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源线整理装置的设置,在收线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转动带动第一蜗杆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杆转动,第二蜗杆转动带动第二蜗轮转动,第二蜗轮带动摇把的转动,摇把转动带动摆动杆的左右往复移动,从而使推杆上的套环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的往复运动,此时收线装置收进来的充电电源线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落并落在电源线放置台上,由于套环的往复移动,使充电电源线能够整齐的堆叠在电源线放置台上,实现将电源线整理整齐能够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电源线处于自然的弯曲摆放状态,防止了电源线在反复收卷的过程中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配电控制箱;2、蓄电池;3、充电电源线;4、出线孔;5、充电枪;6、收线装置;61、第一电机;62、第一转动辊;63、第二转动辊;7、电源线整理装置;71、第二电机;72、第一蜗轮;73、第一蜗杆;74、第二蜗杆;75、第二蜗轮;76、摇把;77、限位环;78、推杆;79、摆动杆;710、条形通槽;711、套环;8、电源线放置台;9、控制按钮;10、显示屏;11、遮雨棚;12、照明灯;13、检修门;14、散热孔;15、广告灯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新能源充电装置,包括配电控制箱1,配电控制箱1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9和显示屏10,位于显示屏10上方的配电控制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遮雨棚11,且位于遮雨棚11下方的配电控制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照明灯12,方便在夜间使用充电枪5,配电控制箱1远离显示屏10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检修门13,位于检修门13左右两侧相邻的配电控制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14,配电控制箱1的顶壁上设置有广告灯箱15,配电控制箱1中设置有蓄电池2,蓄电池2上电性连接有充电电源线3,其中,蓄电池2可通过与市电220v连接对应的充电适配器进行充电,配电控制箱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出线孔4,充电电源线3远离蓄电池2的一端贯穿出线孔4并延伸至配电控制箱1的外侧,位于配电控制箱1外侧的充电电源线3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枪5,位于配电控制箱1中的出线孔4处设置有收线装置6,收线装置6包括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与配电控制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62,位于第一转动辊62下方的配电控制箱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有第二转动辊63,充电电源线3设置于第一转动辊62与第二转动辊63之间,在使用完充电枪5时,收线装置6上的第一电机6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辊62转动,位于第一转动辊62与第二转动辊63之间的充电电源线3在转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将配电控制箱1外的充电电源线3从出线孔4处收进配电控制箱1中,从而达到收线的目的,配电控制箱1设置有电源线整理装置7,电源线整理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固定安装在电机机座上,电机机座与配电控制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72,第一蜗轮72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73,第一蜗杆73远离第一蜗轮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74,第一蜗杆73的底端和第二蜗杆74的顶端焊接为一整体,并贯穿电机机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电机机座上,实现对第二蜗杆73和第二蜗杆74固定和限位,方便第二蜗杆73和第二蜗杆74稳定转动,不会出现下移的问题。

第二蜗杆74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75,第二蜗轮75通过转轴和配电控制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蜗轮75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摇把76,配电控制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环77,限位环77中插设有推杆78,推杆7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摆动杆79,摆动杆79上开设有条形通槽710,摇把76远离第二蜗轮75的一端设置于条形通槽710中且与条形通槽710滑动连接,推杆78与摆动杆79的中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条形通槽710的长度大于摇把76转动一圈形成的圆的直径,推杆78远离摆动杆7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711,充电电源线3设置于套环711中,位于电源线整理装置7下方的配电控制箱1的一侧侧壁设置有电源线放置台8,在收线时,启动电源线整理装置7上的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带动第一蜗轮72的转动,第一蜗轮72带动第一蜗杆73转动,第一蜗杆73转动带动第二蜗杆74转动,与第二蜗杆74啮合的第二蜗轮75随之转动,第二蜗轮75转动带动摇把76转动,摇把76的转动使摇把76的另一端作圆周运动,此时,由于限位环77的限制作用,导致推杆78和摆动杆79只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条形通槽710使摇把76的转动端能够在条形通槽710中滑动,从而将摇把76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摆动杆79的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从而使位于推杆78一端的套环711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的做往复运动,从而将收进配电控制箱1中的充电电源线3整齐有序的堆叠在电源线放置台8上,文中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71通过控制按钮9和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充电枪5为车子充电,在使用完充电枪5时,收线装置6上的第一电机6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辊62转动,位于第一转动辊62与第二转动辊63之间的充电电源线3在转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将配电控制箱1外的充电电源线3从出线孔4处收进配电控制箱1中,从而达到收线的目的,在收线时,启动电源线整理装置7上的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带动第一蜗轮72的转动,第一蜗轮72带动第一蜗杆73转动,第一蜗杆73转动带动第二蜗杆74转动,与第二蜗杆74啮合的第二蜗轮75随之转动,第二蜗轮75转动带动摇把76转动,摇把76的转动使摇把76的另一端作圆周运动,此时,由于限位环77的限制作用,导致推杆78和摆动杆79只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条形通槽710使摇把76的转动端能够在条形通槽710中滑动,从而将摇把76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摆动杆79的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从而使位于推杆78一端的套环711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的做往复运动,从而将收进配电控制箱1中的充电电源线3整齐有序的堆叠在电源线放置台8上,从而保证了充电电源线3不会因为反复的收卷而断开,检修门13方便对装置进行检修,广告灯箱15用于设置广告或者指示牌,方便夜间的车辆能够看见充电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