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2894发布日期:2020-07-24 15:40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老弱病残人士上车,公交车的车底板会设置得较低,但是车的底板高度与整车性能有很大的关系,车的底板高度不能过低。尤其是对于坐轮椅的人,上车时公交车的台阶成了他们的最大障碍。现有的公交车台阶处,设置有与公交车转动连接的导向板,当需要辅助老弱病残人士上车时,转动导向板,使得导向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导向板的另一端与公交车的台阶连接,但是这种导向板占地面积大,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公交车的车底板具有离地高度,不便于老弱病残上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壳体的顶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齿条,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滑动部,所述第三壳体的两端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部滑动卡嵌于所述导向槽内,当所述第三壳体移动至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槽的端部接触后,所述第三壳体能够在其自重作用下以所述第二转轴为轴线转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二限位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槽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盖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连接,所述引导板的顶端设置有斜面,所述引导板对应所述固定孔处设置有沉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气缸,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有主动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沿其轴向设置有供所述导向轮滑动的导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由塑钢、塑料、碳纤维、镁合金、铝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气缸推动第二壳体移动后,电机转动,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传动下使得第一转轴转动,在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的传动下使得第二转轴以及传动齿轮转动,配合第三壳体上的传动齿条,能够使得第三壳体伸出,在其自重下第三壳体能够转动,使得第三壳体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将乘客引导至公交车上的第一壳体上,便于老弱病残上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第三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2中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9为图1所示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第三壳体伸出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壳体、31第一开口、4第二壳体、41导槽、5第三壳体、51导向槽、6连接件、60通孔、61第一限位部、62滑动部、621连接槽、63第二限位部、631连接部、7固定板、71固定孔、8引导板、81沉头孔、9气缸、10安装座、11电机、12主动齿轮、13支架、14第一轴承、15主动轮、16从动齿轮、17第二轴承、18从动轮、19皮带、20传动齿轮、21传动齿条、22支撑块、221安装槽、23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9,一种公交车台阶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公交车台阶处的底板上的第一壳体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内的第二壳体4,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内的第三壳体5,当第三壳体5移动至第二壳体4的端部时,第三壳体5在其自重作用下转动,使得第三壳体5的一端与地面或者公交站台接触。

所述第一壳体3为扁平状,第一壳体3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壳体4伸出的第一开口31。第一壳体3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设置有固定孔71。固定板7上盖设有引导板8,引导板8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壳体3的顶端连接,引导板8的顶端设置有与公交车台阶处的底板连接的斜面,引导板8上对应固定孔71处设置有沉头孔81,将螺栓插入沉头孔81以及固定孔71后,能够将引导板8以及第一壳体3与公交车台阶处的底板固定。第一壳体3远离第一开口31的一端的顶部的内壁设置有气缸9。

所述第二壳体4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内,第二壳体4的一端与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连接,启动气缸9能够使得第二壳体4沿所述第一开口31的轴向移动。可以理解地,为了减少第二壳体4滑动的阻力,第二壳体4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公交车底板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图未标出),第二壳体4靠近所述第一开口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图未标出)。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壁沿所述第一开口31的轴向设置有导槽41。

请参照图3-5,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0,安装座10上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12。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部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支架13,支架13上安装有第一轴承14,第一轴承14上连接有第一转轴1,第一转轴1的两端均固定有主动轮15,第一转轴1的中部固定有与所述主动齿轮12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16。启动电机11后,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在从动齿轮16的传动下,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

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部位于第一转轴1远离气缸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具体的,第二壳体4的两端侧壁安装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转轴2与所述第二轴承17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的两端固定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与所述主动轮15之间连接有皮带19。通过主动轮15、皮带19以及从动轮18的传动,第一转轴1能够带动第二转轴2转动。所述第二转轴2上固定有传动齿轮20,进一步的,传动齿轮20的数量具有多个。所述第二转轴2上固定有连接件6,连接件6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2固定的通孔60,所述连接件6包括第一限位部6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61连接的滑动部62,以及第二限位部63,滑动部62的外表面光滑,滑动部6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621,第二限位部63靠近第一限位部6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631,连接部631与连接槽621过盈配合。

所述第三壳体5的底端设置有第四开口(图未标出),第三壳体5的顶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20啮合连接的传动齿条21。当第二转轴2带动第二转轴2上的传动齿轮20转动后,能够带动第三壳体5沿所述第一开口31的轴向移动。进一步的,第三壳体5由塑钢、塑料、碳纤维、镁合金、铝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能够在保证第三壳体5的强度的同时,减少第三壳体5的重量。所述第三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22,支撑块2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221,安装槽221内转动安装有导向轮23,导向轮23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槽41内。

所述第三壳体5的两端沿所述第一开口31的轴向设置有导向槽51,所述连接件6滑动卡嵌于所述导向槽51内。具体的,所述连接件6的滑动部62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51内,所述连接件6的第一限位部61和第二限位部63均与第三壳体5滑动连接,能够防止连接件6与导向槽51脱离。当第三壳体5沿第一开口31的轴向移动后,第三壳体5上的导向槽51的端部的孔壁与所述滑动部62接触,在第三壳体5的自重作用下,第三壳体5能够以第二转轴2为轴线转动,使得第三壳体5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便于老弱病残上车。第三壳体5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便于生产以及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启动气缸9,气缸9推动第二壳体4沿第一开口31的轴向移动,使得第二壳体4上的第二转轴2伸出第一壳体3外。然后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主动齿轮12与设置在第一转轴1上的从动齿轮16啮合,进而使得第一转轴1以及第一转轴1两端的主动轮15转动,在皮带19传动下,使得从动轮18以及与从动轮18连接的第二转轴2转动,第二转轴2上的传动齿轮20转动后,在与传动齿轮20啮合连接的传动齿条21的作用下,进一步使得第三壳体5沿第一开口31的轴向移动。当第三壳体5上的导向槽51的端部的孔壁与所述滑动部62接触,在第三壳体5的自重作用下,第三壳体5能够以第二转轴2的轴线转动,使得第三壳体5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便于老弱病残上车。在第三壳体5转动的过程中,传动齿轮20与传动齿条21始终啮合连接,当乘客上车后,电机11反转,能够使得第三壳体5缩回至第二壳体4内,然后气缸9再将第二壳体4拉回至第一壳体3内。

本实用新型气缸9推动第二壳体4移动后,电机11转动,在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6的传动下使得第一转轴1转动,在主动轮15、皮带19和从动轮18的传动下使得第二转轴2以及传动齿轮20转动,配合第三壳体5上的传动齿条21,能够使得第三壳体5伸出,在其自重下第三壳体5能够转动,使得第三壳体5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将乘客引导至公交车上的第一壳体3上,便于老弱病残上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